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7/19
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 Inc.)是一家永續能源企業,靠著人類小孩尖叫產生的能量發電。但究竟要多少尖叫的小孩才足以供應一座城市的用電?
・2013/07/19
Joe在商周文章中關於80分女孩的說法,不只是缺乏科學證據,並且還有違背科學討論基本原則的危機。
・2013/07/19
加州大學的學者發現,腦子裡出現的白日夢內容中有較大的比例是關於「未來」,而工作記憶較高的人會更容易產生「前瞻性的白日夢」,亦即計畫自己的目標與未來。或許這就是一個為了協助個體生存的自動化設計,我們的腦子會傾向去思考、演繹未來,對周遭情勢做出想像、評估、判斷,事先預習或演練未來。
・2013/07/19
大家第一次嚐到甜味的經驗是什麼呢?糖果?冰淇淋?在2011年2月的YouTube中,寶寶奧利維亞第一次嚐到香草冰淇淋時,臉上充滿了歡喜。當她的哥哥丹尼爾拿著蛋捲冰淇淋走近她時,她揮舞著她的胳膊,整個身體彎過去想要拿到它。
・2013/07/18
環視生活周遭,最正的女孩,身旁的男友既不是最帥,也不是口袋銀子裝得最滿的那位。最多金、或長得最帥的男生,身旁的女友也未必是最漂亮的那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2013/07/18
相信每個人周遭都會遇到一些常常鬱鬱寡歡的朋友,也會有一些終日笑臉迎人的開心果,但這些人的差異是天生的嗎?還是後天的長成或是環境造成的呢?在多數的情形下,每個人的狀態都是由諸多複雜因素所塑造的,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想要特別針對基因及後天的長成來作探討。
・2013/07/18
地震的不確定性讓地震預測幾乎不可能,但全球地震科學中心仍整合數萬筆地震資料的全球地震風險平台,企圖從過去1000年來的地震資訊以及數萬筆板塊運動資料中找出蛛絲馬跡,朝預測地震邁進。
・2013/07/18
建築物的耐震為減少地震災害的重要手段,為了增加對結構物的破壞模式了解,氣象局在全台布設了結構物監測網,並透過受損建物的觀測獲得許多珍貴的資訊
・2013/07/16
流行文化擁有普遍性及深入庶民生活的特質,無疑是一個導引民眾參與科學最強而有力的媒介工具。台灣目前有許多棘手的科技議題,例如核電、能源、食品安全、氣候風險…等,都很需要一般民眾的參與意見。這些議題有許多都是需要仰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在養成「談科學」的習慣後,方能有更進一步的參與及決策。也就是說,我們的底層文化中,需要更多、更多的「科學邊界物件」來協助大家親近科學,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累積的歷程。以核四議題為例,如果過去民眾對於核電問題壓根「很少談」,有一天大家突然瘋狂地對擁核或反核積極表態,這種像「一日球迷」般的「一日核迷」,才真需要讓人捏把冷汗。
・2013/07/16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人類「親上加親」的行為至少也有一萬年了。研究人員在約旦南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近親聯姻證據。雖然在長時間的近親繁殖會導致遺傳缺陷機率上升,但是研究小組認為它可能也有助於史前人類從狩獵和採集生活過渡到村落的定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