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3/02
氣候變遷不限於一時一地,而是全球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國際發聲上,台灣是否有足夠的機會?在國際參與上,台灣是否能做出超乎期待的貢獻?為此,我們特別採訪了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親身參與過許多國際重要會議的台大政治系助理教授林子倫,請他跟我們談談氣候變遷下台灣該如何透過科技實力與實踐切入國際議程。
・2013/03/02
自從馬雅曆法以2012年12月21日為終結日的訊息廣為流傳後,世界末日將於該日降臨的傳聞四起。隨著時間逼近,每當世界各地發生重大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洪災等,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並把它和世界末日掛勾。雖然多數人只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趣談,但也有一批人信以為真,認為災害就是末日降臨的信號。究竟在去年 (2012) 這一年,全球各地發生過哪些重大的災害,令人們記憶猶新呢?
・2013/03/01
從地形上判斷,澎湖群島看起來像極了隕石坑,而聯合報在也2005年引用了這個說法。如澎湖群島真的是隕石坑,那麼它在地球上也可算是屈指可數!但很抱歉的,地球上的其他大隕石坑,除了具有地形證據外,都還會有其他物理資料的佐證。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應該就是所謂「重力異常」的分布情形了!
・2013/03/01
2012年2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地區發生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隕石爆炸事件,震驚全球。隕石一直是地球的潛在威脅,人類是否已經具有足夠的觀測能力與技術,能夠化險為夷?
・2013/03/01
氣候變遷充滿了不確定性,不是1個單純的科學問題。從平均狀態改變到極端事件,做好準備,降低風險絕對不容輕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防災中心)是中央政府面臨防災救災時諮詢的首要研究單位,我們特別採訪了陳永明組長,請他告訴我們目前台灣防災工作的最新狀況。
・2013/03/01
全球暖化是今日全民的熱門議題,但科學證據不斷推陳出新,我們的了解正確嗎?我們所知道的足夠嗎?中央研究院劉紹臣院士現擔任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長期投入氣候變遷的研究,近年來以量化方式分析氣候變遷下的影響。這次專題,我們特別採訪了院士,從他的觀點說明全球暖化對人類社會影響,並且探討學界、政府、社會大眾在氣候變遷議題所面臨的問題。
・2013/02/20
隕石撞擊造成的罕見地震波形,與天然地震、核子試爆的地震波形相差甚遠,撞擊產生的波形十分低頻,晃動緩慢,而USGS的地震報告的地震規模為0.0,無法計算規模,那麼隕石的能量跑到哪去了呢?
・2013/02/19
波形就像是地震的指紋一般,而且甚至能一眼看出波形的差異,天然地震主要釋放能量在於中間段的S波與後面的表面波部分,而爆炸的波形則會明顯的集中在一開始的瞬間...
・2013/02/18
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造成此次事件的小行星直徑約數公尺;小天體若在距地表10公里以下的大氣中發生爆炸,則爆炸震波皆可直接影響地表 而造成損壞,且爆炸高度愈接近地表,造成的損壞愈嚴重。此外,根據資料初步判斷,這場隕石撞擊事件的主角,幾乎可以肯定和2/16凌晨近掠地球的2012 DA14無關。
・2013/02/06
眼尖的觀眾在看影片時,會看到上圖這台機器,其實就是所謂的「經緯儀」,其實它才應該是整部片的重心,在那個年代,要丈量世界沒有這台是不行的!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中間的望眼鏡看目標物,用兩組水平、垂直角度,配上其中的一個已知邊長,就能進行三角測量,這個原理與技術一直到現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