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理
1229 篇文章・ 1138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2/19
瑞利發現無論他怎麼解釋,都無法解釋出為什麼做出的實驗,氦氣密度會有差別,直到他與拉姆齊一同合作後,成功分離出了新的元素氬,甚至包辦了其後所有的自然惰性氣體!原來科學家合作起來,力量這麼厲害啊!
・2017/02/16
被譽為「藍光之父」的中村修二教授於2017 年2月8日在中研院演講。除了帶大家了解藍光二極體的發明過程、其中的辛酸和突破點。藍光 LED 在現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除了照明之外,通訊也成為下一個發展重點。
・2017/02/16
針對戰爭開始前物理學家在德國工作的道德性所提出的關鍵歷史問題是,他們的實務和體制要如何適應納粹政權的種族主義政策和獨裁的行政管理。但是,一旦戰爭開始,焦點便有所不同:更狹義的看待,就更緊密和科學本身結合,而造成的影響遠遠超出德國。對於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學家來說,有個關鍵問題是,這些科學家是否準備好並有能力為希特勒製造核彈。
・2017/02/15
身為猶太人的哈柏,因為對於軍事上有重大貢獻而免於迫害,然而他的同袍們就沒這麼幸運,為了表達他的立場而選擇辭職,並說:「我的傳統思想要求我,在我的科學立場,當我選擇同事時,只考量專業成就和申請人的個性,不問他們的種族。你不能指望一個六十五歲的男人改變這種引導了他三十九年大學生涯的思維方式。」在納粹底下,為科學服務就是為國家服務。
・2017/02/12
讓愛因斯坦也佩服的邁克.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在 1852 年集合了一群值得信賴又會旋桌術的人,執行一個巧妙的三階段實驗計畫,這計畫至今仍是教大家如何探索靈異現象的典型教材。
・2017/02/08
分子結的合成,可以說是獲得 2016 諾貝爾化學獎分子機械合成領域的濫觴,不過至今二十八年間,化學家總共只合成出三種分子結。曼徹斯特大學化學系教授大衛·雷伊(David Leigh)團隊,在今(2017)年一月於《科學》(Science)期刊上,發表目前為止交錯次數最多、最緊的分子結,可進一步研究其結構強弱,未來有機會開發出更堅韌或更柔軟的絲線。
・2017/02/04
沒被夾過、沒有吃過,但大家一定看過螃蟹的螯吧!就算是小小一個螯夾起人來也是蠻痛的,但是你要慶幸你不是被巨鉗蟹夾到,因為後果可不是上藥包紮這麼簡單。但是我們得先解決一個問題……到底是哪個天才決定用「馬力」來形容巨鉗蟹的鉗子啊?
・2017/02/02
在科學裡,當理論和觀察結合時,往往能夠帶來豐碩的成果。在電、磁、光三個現象的統一裡,透過法拉第、馬克士威、洛倫茲與塞曼這些科學巨人,人類得以解開大自然奧秘的一小部分。
・2017/01/26
台灣展覽非常多,然而並非每個展覽都能讓參觀的人學習知識,作者親自造訪諸多藝術展覽,推薦大家在年假期間長知識,也認識不同的藝術,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