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24
自古早以前即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致命威脅肺結核,雖然肺結核不像瘟疫那般來勢洶洶,卻更令人防不勝防,以致於到了十九世紀,大部分罹病的人仍只能聽天由命。這一切,直到 1882 年的今天,才由德國生物學家柯霍揭開謎底,宣布找到病原體──結核桿菌。
・2015/03/23
法國數學家暨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是因果決定論的忠實信徒,他開創性的研究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以他為名的數學名詞,甚至現在一般人也略知一二的「機率」,也都是拉普拉斯奠基出來的。視宇宙萬物如機械鐘錶的拉普拉斯,出生與逝世都在三月,更特別的是,也有幾個與他相關的科學大事發生在三月。
・2015/03/22
1908 年,出生於 1868 年 3 月 22 日、邁入不惑之年的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Robert Millikan)望著窗外的校園,檢視目前還算令人稱羨的生活:美滿的婚姻、三個小孩、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而且還是個頗有名聲的教科書作家。然而,有件事他始終耿耿於懷,那就是他還沒有足以名留青史的研究成果。仔細思考後,他決定挑戰至今眾人仍束手無策的難題:測定電子的基本電荷。只是他沒料到,當名聲如願以償時,伴隨而來的,卻是難以抹平的陰影⋯⋯
・2015/03/21
傅立葉在研究熱傳導及擴散的物理現象時,發現物體上的溫度分佈能夠以正弦波級數來表示。並且進一步發現無論多複雜的週期性連續函數都可以拆解成正弦與餘弦兩種函數的組合,也就是傅立葉級數。傅立葉級數與他後續擴展的「傅立葉轉換」簡直無所不能,可將一切化繁為簡;從聲學、光學、電學、統計學、密碼學,到天文、氣象、通訊、金融⋯⋯等等,幾乎你所有想得到的領域都能派上用場。
・2015/03/20
史金納的觀點似乎暗示人類並沒有自由意志,只是被外部條件牽著鼻子走;加上「改變人類行為」不免令人聯想到極權國家控制人民的手段,而使他備受爭議。然而仔細想想,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習慣難道不是如此嗎?嬰兒以哭鬧換取哄抱、學生因為老師的關愛而更認真、以及各種難以戒除的癮,或許當我們願意認清這一切,才更能有所改變吧!
・2015/03/19
1935 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約里奧-居禮夫婦等著頒發給他們兩人的化學獎。佛雷德里克微笑望著妻子伊蓮娜(Irène Joliot-Curie),心中感慨萬千。十年以前他還是居禮夫人的研究助理,姓氏仍是約里奧,而伊蓮娜──居禮夫人的長女──的姓氏仍是居禮。志趣相投也好,近水樓臺也罷,他們倆很快墜入愛河,並於第二年結婚,一起將姓氏改為約里奧-居禮。此舉更引來嘲笑他是攀龍附鳳的「駙馬」。而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應該可以讓那些人閉嘴了!
・2015/03/18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究竟有甚麼用?嗯,我們當然可以說前人在試圖證明的過程中也發展出許多有用的數學工具,但其實單憑它看似簡單卻蘊藏深奧,恰恰展現出數學迷人之處,勾動人們的好奇心去探索真理,這點就已足矣,不是嗎?
・2015/03/17
瑞士的瓦特.赫斯(Walter R. Hess)醫師的實驗發現對間腦的不同部位施予刺激,會讓這個「人」產生不同的行為。這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隻貓......
・2015/03/16
1781 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勇敢的一直讓自己被電擊。他分別觸碰不同的萊頓瓶與裝了電解液的試管,體驗電擊的程度差異。他得出結論:電流會隨電壓增加而增強(雖然他不是用這兩個名詞)。然而卡文迪許深知主觀的個人感受無法成為科學定理,因此他並未發表實驗筆記。在他之後,再也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直到四十年後,原本是數學家的歐姆才著手實驗而發現了電學的基本定律──歐姆定律(V=IR)。
・2015/03/15
斯諾雖然推翻了瘴氣說,確認霍亂是經由飲水傳染,但他在四年後就死於中風,要等三十年後,德國醫師柯霍(Robert Koch)才發現霍亂的病菌。不過,斯諾在這場瘟疫疫情的調查中首創的研究方法才開啟了流行病學,因而被尊稱為「現代流行病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