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2/11/24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研究饒舌歌手在即興創作時,大腦的活化情形,發現即興歌詞的過程在大腦的前額葉有比起一般表演活化的差異,並提出一個新的與即向創作和力圖創意有關的神經網絡。
・2012/11/20
日劇的其中一個老梗-當男主角向女主角講出關鍵字的時候,旁邊剛好一列火車轟隆經過,於是女主角什麼也都沒聽到......。不只人類,對生活在吵雜都市裡,要透過聲音來示愛的動物來說都是困擾。那要怎麼談情說愛咧?科學家發現生活在吵雜都市中的一種蝗蟲,會改變他們求偶的歌曲頻率。
・2012/11/20
諾貝爾文學獎一九九八年得主薩拉馬戈,在得獎小說《盲目》扉頁裡引用《勸誡書》的金句:「若你看得到,就仔細看;若你能仔細看,就好好觀察。」似乎,拒絕謊言,不要成為盲目的「睜眼瞎子」,只要用心就可以了。事情是這樣的嗎?
・2012/11/20
一般大眾並不知道科學家們長久以來都在建立可以探索太空的科技,直到最近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登陸,才讓這個延續好幾代的計畫廣泛讓大家知道。把「好奇號」分解開來看,他可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匯集了所有科學界最先進的儀器和設備,放載在無比靈活的六輪傳動系統上。
・2012/11/20
美國abc 新聞,日前報導有個十八歲的年輕男子,在藥櫃發現一支前女友遺留下來且尚未使用的驗孕棒,開玩笑的拿來驗自己的尿液,沒想到竟然出現「已懷孕」的二條線,於是將這個小趣事,畫成漫畫上傳至推文網站《Reddit》,吸引不少網友的注意。
・2012/11/19
「當一所曾經被賦予宇宙的精神的大學、又是我現在註冊的大學在丟失他的本質的時候,我卻還在貼不著邊際的新聞,談著星星月亮太陽......」前幾天Z編在臉書上發表了他的感嘆,也戳中了我心中多年以來的疑問:如我我們談論的、閱讀的、在手機或網路上滾動的,對於我們的生活都沒有實質的幫助,如果教授學者研究生日日夜夜焚膏繼晷地做實驗、寫論文,都只為了教職升遷與Impact factor,那麼科學在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2012/11/14
一直一來學術圈都有一個問題(不是僅在心理學領域),就是要能夠被發表的文章都必須要有一些正面的成果,例如發現某個藥物能夠治療憂鬱症,如果你發現一個藥物不能夠治療憂鬱症,基本上是沒有期刊會發表這個研究的。在這樣的學術生態下,若我們僅專注有被發表的研究,其實是有非常研究的取樣偏頗,也非常有可能做了錯誤的推論。
・2012/11/13
原本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the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簡稱過動症)的藥物,因具有提升專注力、增加記憶的功能,常被宣稱是「聰明藥」。 但在英美校園,明明沒有罹患過動症,光為了提升成績表現,而服用「聰明藥」的學生,近年似乎有異常增加的情況,儼然成為另一股新興的校園文化。
・2012/11/11
鱷魚在廣告裡都是笨笨重重的,皮厚得跟什麼一樣。它們可以做得到連人都覺得極度困難做不到的靈敏反應嗎?
・2012/11/11
決策快因而導致錯得多這樣的tradeoff(用速度換取正確率)已經有許多先前的研究支持,大腦在做深思熟慮或快速的決策用得是一樣基礎的方法,但快速決策時,為了縮短決策時間,大腦便減少了在前額葉與頂葉皮質的特定神經元累積活化的情況。也因為大腦做快速決策時,比起深思熟慮是根據較少的訊息,也因此增加了錯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