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1/02
這是『科學怎麼搞』專欄的楔子,希望能在『觀察->提出問題->假說->實驗->結果』的老生常談中,說出一點不一樣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
・2012/12/29
為什麽『公共知識份子』變少了?大學教授拚業績,評鑑成為高教品質致命傷?一群理工與人文、教授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的cross talk,SHS計畫成果發表紀錄。
・2012/12/25
咖啡得天獨厚擁有種類龐大又複雜的化學物質,除了以上提到的化合物還有其他有機酸、無機酸、植物鹼等等成份。不只是香甜美好的成份,些微苦澀的化合物讓咖啡風味有更寬廣的層次與變化,共同創造出咖啡獨有的豐富滋味。
・2012/12/25
相對論中的E=mc^2 可以說是現代物理中最重要的方程式不為過,它的應用從最微小,像是核反應和原子的光譜修正,到巨觀的宇宙的起源等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從這些方面延伸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包括:能源、通訊、航太科技等等。當然,它也成為了科幻片最經典的題材之一。
・2012/12/25
從這壯觀的儀器頂點往下瞭望,視線隨它的手臂延伸至4公里外的探測站,我們很容易為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創造力驚嘆不已。這個大型團隊裡的人持續會面、討論、設計、測試,最終成功地建造出一台人類史上最靈敏的科學儀器。
・2012/12/25
EyeWire 是我參與過最炫的公民科學計劃。這項由MIT的計算神經科學實驗室(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Lab) 發展的研究計畫,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視網膜全神經連結網 3D 圖譜手動建構的工作,將視網膜上的完整樹突細緻三維圖像建構出來。
・2012/12/24
又一本解說相對論的書?為什麼還有人要寫這種主題的科普書呢? 在科普書的出版傳統裡,公式一向是編輯最忌諱的東西。當年天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出版經典名作《時間簡史》,就在自序裡爆料說他的編輯警告他,只要多一個公式,買書的讀者就會少一半。
・2012/12/24
沒有意外的,12月21日的隔天,我們繼續工作,繼續上課,沒有改變什麼。在這段末日傳說的期間,有人擔心會影響民眾的心理,還有教師擔心學生不準備期末考。奇怪的是,筆者遇見的大部分人或學生,都只是把這件事當作閒嗑牙的話題,少有人當真。如果不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壓根沒有人會發現馬雅文明跟臺灣有如此重大關連?
・2012/12/21
上個月月底,五名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作家齊聚在英國倫敦,等待英國皇家學會頒發2012年科學書籍獎(Winton Prize for science books)。在晚上頒獎之前,我們把這五名作家找到皇家學會圖書室來,聊聊報導詹姆斯.葛雷易克所謂的「我能夠理解的部分」(very edge of what I’m able to understand)到底是什麼。
・2012/12/21
媒體可以作為民眾接觸公共議題的主要媒介,也可以作為財團、政客、惡霸的最佳化妝師。試想,如果媒體的出資人換成是科學園區、焚化爐或發電廠廠商、製造污染的工業……等,我們會看見什麼樣的科技事件報導呢?廢水、空氣污染看得見嗎?工業職災、工安意外看得見嗎?惡意倒閉、無薪假看得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