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_96
科學月刊
249 篇文章・ 3706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5/16
一般來說導電好導熱也會好,但二氧化釩竟然可以導電卻不導熱!原來因為其內的自由載子間具有很強的相互作用,使得電荷和熱能的輸運(transport)分開,不再藉由同一個自由載子來進行輸運!如此一來人類便有可能開發出具備非常高效率的熱-電轉換材料,有益於環境保護及空間節省。
・2017/03/26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2017/03/05
論文圖片怎麼樣才是合理的編輯與使用?這個問題在數位影像處理技術變得普及之後,開始引起學術界的討論。最少出現問題論文的《細胞生物學期刊》挺身而出制定相關規則供其他學術單位參考,也值得國內學界作為典範。
・2017/01/13
最近臺大郭明良教授的疑似論文造假事件,引發許多對於臺灣該如何進行生醫研究倫理訓練的討論。過去20年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對於生醫研究倫理 (Responsible Conduct in Research)非常的重視,將其視為研究訓練裡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國對於研究倫理的訓練方式,或許可以提供臺灣作為借鏡。
・2016/12/25
人工智慧勢必會帶給人類很大的衝擊,各國都在思索發展的同時也要避免它失控,因為它發展的太快了。然而人類也不用因此感到害怕,人工智慧運用得當,有機會帶社會走向更美好的境界。
・2016/12/20
2016 年 11 月,學術論文討論平台 PubPeer 指出,臺灣大學教授郭明良與林明燦為通訊作者的一篇論文中,有多張圖片涉及造假,引發學界關注。後續更傳出此團隊多篇論文也使用類似手法造假,受到牽連的人數逐漸攀升。在調查結果正式出爐之前,本文先整理了事件發生以來各個重大時間點及重要回應,幫助大家了解事件前因後果。
0
0
・2016/11/27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蛋白(MHC)是動物免疫系統中幫助辨識細胞的蛋白質,MHC 的第一型和第二型分辨執掌著不同階段的免疫功能,但在魚類的免疫研究中,卻發現鱈魚基因裡竟然沒有第二型的 MHC!在這樣的情況下,鱈魚對外來細菌並非失去了抵抗力,科學家推測,可能是第一型 MHC 的擴增或變異,為牠們帶來了另一種免疫方式。
・2016/10/30
隨著生物演化的複雜程度增加,再生能力愈來愈不顯著,人類能夠再生的組織也是少之又少,而軟骨呢?這個醫學界十分在意的領域,是否有發展的空間呢?隨著丹麥的研究出爐,並不代表完全了無希望,反而提供我們對於健康保養觀念要從更小就開始的觀念。
・2016/10/23
一位在臺中市執業的中醫師,在其診所的臉書專頁發表了文章,內容表示「四物湯會導致子宮肌瘤的增生」。這篇文章原先的目的是要告誡民眾不要盲目進補,以免未得其利而先受其害,但該醫師在寫作時使用了過於聳動的字眼,在這四通八達的網路世界中,隨即如病毒般擴散開來,各大報章雜誌甚至電視新聞頻道都紛紛報導......
・2016/09/25
2003 年 9 月 1 日起,臺灣啟動了飛機觀測颱風的追風計畫,改裝過的 ASTRA 噴射客機航向杜鵑颱風 42000 英呎上的高空翱翔,數小時的任務內拋投了 14 顆投落送觀測,颱風內部資料透過衛星傳送到了氣象局的預報中心,預報員自螢幕上終於見到了真實的颱風結構,也終於我們每年都驕傲的見證西北太平洋上唯一經常性觀測之飛機,巡航在颱風上空不斷蒐集著關鍵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