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張瑞棋_96
張瑞棋
423 篇文章・ 1026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 由舊到新

・2015/08/26
在 18 世紀以前,所謂「化學」只是罩著神秘與魔幻外衣的煉金術。上個世紀有偉大如牛頓者沉浸其中,卻也未能如他在物理所展現的奇蹟那般,將煉金術轉化為明確清楚的科學。直到 1743 年 8 月 26 號誕生的「現代化學之父」──拉瓦節出現,才撥開重重迷霧,導入正確的觀念,開啟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
・2015/10/12
1949 年 10 月 12 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是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 1874-1955),得獎理由是「發現前額葉切除術對特定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不料,不到一年,前額葉切除術的評價完全翻轉,變得聲名狼藉;至今仍不斷有要求撤回莫尼茲諾貝爾獎的呼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15/10/07
在陽光照耀下,哥本哈根的秋天涼爽宜人。出生於 1885 年 10 月 7 日、高齡 77 歲的物理學家波耳(Niels Bohr)坐在他的研究室中,望著窗外的天空,想起四十年前愛因斯坦來訪的情景。他到車站迎接這位仰慕已久的大師,兩人搭上電車回家,結果在車上討論得太投入了,竟坐過站了,只好下車搭返回的電車,不料又過了頭,如此來回幾次。但他們一點兒也不在意,因為實在談得太投機了!
・2015/03/01
1896 年 3 月 1 日,巴黎的上空仍是佈滿厚厚的雲層。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Henri Becquerel, 1852-1908)望著窗外陰沉沉的天空,嘆了口氣。他打開抽屜,拿出放在裡頭已經兩、三天的東西,猶豫著要如何處置⋯⋯
・2015/02/28
史上只有兩個人曾獲得兩個不同項目的諾貝爾獎的人,一位是眾所皆知的居禮夫人(分別獲得物理獎與化學獎),另一位就是美國化學家鮑林(Linus C. Pauling)。他先在 1954 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再於 1962 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且兩項都是獨自獲獎,這可就是史上唯一了。
・2015/03/22
1908 年,出生於 1868 年 3 月 22 日、邁入不惑之年的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Robert Millikan)望著窗外的校園,檢視目前還算令人稱羨的生活:美滿的婚姻、三個小孩、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而且還是個頗有名聲的教科書作家。然而,有件事他始終耿耿於懷,那就是他還沒有足以名留青史的研究成果。仔細思考後,他決定挑戰至今眾人仍束手無策的難題:測定電子的基本電荷。只是他沒料到,當名聲如願以償時,伴隨而來的,卻是難以抹平的陰影⋯⋯
・2015/03/17
瑞士的瓦特.赫斯(Walter R. Hess)醫師的實驗發現對間腦的不同部位施予刺激,會讓這個「人」產生不同的行為。這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隻貓......
・2015/09/09
在你眼前有三扇門,其中一扇門後面是最大獎汽車一部,另外兩扇門後則各是一頭山羊,只有主持人蒙地.霍爾(Monty Hall)知道門後藏了什麼。你憑直覺選了一扇門,只見霍爾走到另外兩扇門中的一扇,緩緩打開──是頭山羊。你鬆了一口氣,此時霍爾卻以神秘的笑容問你:「再給你一次機會,要不要換另一扇門?」
・2015/10/18
1931年,狄拉克首次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第二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D. Anderson)果真從宇宙射線中發現它的蹤跡,並命名為「正子」(Positron)。這個發現鼓舞了科學家尋找另一個反物質──質子的反粒子,然而許多年過去,卻始終沒有反質子的跡象,許多人開始懷疑也許並沒有反質子,直到義大利物理學家塞格雷(Emilio Segrè, 1905-1989)的出現。
・2015/10/26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森及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皆在光譜中發現了一條新的太陽光譜線D3。經洛克耶繼續仔細比對現有已知元素的光譜線,發現都不符合後,於十一月宣布那是地球尚未發現的元素;他將它命名為「氦」(helium),取自太陽的希臘文”hel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