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0/26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森及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皆在光譜中發現了一條新的太陽光譜線D3。經洛克耶繼續仔細比對現有已知元素的光譜線,發現都不符合後,於十一月宣布那是地球尚未發現的元素;他將它命名為「氦」(helium),取自太陽的希臘文”helios”。
・2015/10/20
1911年,拉塞福發表劃時代的原子模型,指出原子的內部結構是電子圍繞著體積極小的原子,核並提出「中性粒子假說」,主張原子核內還有電中性的粒子,是由電子與質子結合而成。沒想到,就像拉塞福推翻恩師J. J. 湯姆森的布丁模型,最後推翻拉塞福的中性粒子假說的人,也是他自己的徒弟查德威克。
・2015/09/02
1913這一年,索迪發表「位移法則」──元素釋出一個 α 粒子,會在週期表上向左平移兩個位置;釋出一個 β 粒子則會向右移一個位置。他並發明「同位素」(isotope)一詞來稱呼不同原子量的同一元素。這顛覆了整個化學界的認知,並且讓他拿下諾貝爾化學獎。
・2015/09/01
1897 年,J. J. 湯姆森證實了陰極射線就是電子,沒想到第二年維因(Wilhelm Wien)發現還有陽極射線,也會因電場與磁場的作用改變方向。湯姆森自己摸索了幾年後,決定找個工藝強的人來幫忙,亞斯頓因此雀屏中選。結果他不但幫了湯姆森大忙,還送給全世界一個大禮......
・2015/08/30
「這簡直就像是朝著一張紙巾發射十五吋砲彈,結果砲彈卻彈回來打到你自己!」1909 年,拉塞福聽到研究助理蓋格(Hans Geiger )(多年後他將發明偵測輻射的蓋格計數器)向他報告奇特的實驗結果:一些 α粒子被薄薄的金箔反彈回來,當下不禁浮現這個畫面。
・2015/08/10
1913 年,莫斯利從實驗中發現不同元素產生不同頻率的 X 光繞射,其頻率大小恰與原子核電荷數的平方成正比,稱為「莫斯利公式」。此一結果完全吻合波耳的原子模型,才使得拉塞福/波耳的原子模型獲得普遍認同。不只如此,莫斯利還挽救了門得列夫的週期表。莫斯利從他的實驗洞察出決定元素性質的並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核的電荷數目。因此元素的原子序經過莫斯利重新定義後,才終於有了客觀精確的週期表。
・2015/08/03
拉塞福在 1927 年大聲疾呼物理學家要找出天然放射性以外的高能粒子來源。最直接的方當然是用高壓電加速帶電粒子。第二年,物理學家威德羅(Rolf Widerøe)就率先設計出直線加速器。但是要建造與運作成本皆所費不貲,還有漏電的危險;若要再往上提高電壓,這些不利因素形成的障礙將更難克服。難道別無他法嗎?不到三十歲的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想出了一個方法。
・2015/01/14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當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是 45 億年左右,但直到二十世紀初以前,科學家的估算仍然南轅北轍,從幾萬年到幾億年都有,因為沒一個可靠的方法。直到發現了放射性之後,才終於有可以正確推估地球年齡的工具。然而這個方法可不是一出現就受到肯定,若非扮演承先啟後之關鍵角色的英國地質學家霍姆斯堅持不懈,我們可能要更晚才會知道地球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