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棋_96
張瑞棋
423 篇文章・ 1026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月 重設

・2021/01/11
圖靈取得博士學位後被招募到英國政府效力,他試圖破解德軍的奇謎機,並遭出模擬的炸彈機。二戰後,他參與打造曼徹斯特一號,設計「模仿遊戲」。人生最後,圖靈因為同志傾向被入罪,中毒身亡。
・2017/01/13
2017年1月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描述三位非裔女性數學家: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G. 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 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 Jackson),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而本篇文章著眼於《關鍵少數》的主角凱薩琳.強森。
・2015/01/31
1922 年,3M 公司的工程師 Richard Gurley Drew 見到汽車維修廠的工人要噴漆時,都得用漿糊將報紙黏在車體上,施作與善後都很麻煩,為了幫他們解決這困擾,於是發明了紙膠帶。但噴漆工人試用後效果不佳,還嘲諷道:「把這膠帶拿回去給你那些吝嗇的老闆,叫他們多放點黏膠上去。」Drew 花了兩年時間才研發成功,並改用玻璃紙。1925 年的今天,3M 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捲透明膠帶,名字就叫 Scotch tape。
・2015/01/30
身材修長的英格巴特一路走到舞台上的電腦桌前坐下;其實桌上只有電腦顯示器、鍵盤、滑鼠與 keyset,電腦遠在五十公里外的史丹佛研究中心。顯示器亮了起來,舞台上的大銀幕同步秀出畫面,上面分割出左右兩個視窗,左側是一份空白文件,右側則是遠方同事的即時影像。
・2015/01/29
雍正四年(1726年)的今天,全書一萬卷、共一億六千多萬字的《古今圖書集成》終於完成校正定稿。這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類書;所謂類書也就是依內容性質分門別類,方便檢索的工具書,相當於現今的百科全書。相較之下,完整的大英百科全書於 1771 年首度問世時,也不過三卷,共 2,391 頁。
・2015/01/28
1986 年的今天,佛羅里達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的發射台上,挑戰者號太空梭已準備就緒。天氣晴朗,然空氣峭冷凜冽,現場已有約五百名記者與多架攝影機準備報導。這一次是挑戰者號太空梭第十次出任務,在眾人的期盼之中,挑戰者號終於在美東時間上午 11 點 38 分緩緩升空。不料,59 秒後太空梭右側的固態火箭推進器出現白煙,接著出現火苗,第 73 秒挑戰者號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爆炸解體,七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2015/01/27
1974 年秋,丁肇中領導的小組用同步加速器撞出的電子─正子對數據確有蹊蹺。現有已知的粒子都不可能在 31 億電子伏特處有這樣的衰變表現,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個新粒子。
・2015/01/26
加拿大外科醫師潘菲爾德對於嚴重的癲癇病患採用外科手術的治療方式,他以局部麻醉讓病患保持清醒,然後利用探針以微弱電流刺激大腦病灶部位的周邊區域,觀察身體反應,以掌握精確的切除範圍。沒想到意外發現這些刺激會引發病人產生栩栩如生的幻覺。於是潘菲爾德利用癲癇手術的機會,進行人類前所未有的實驗,一一詢問局部麻醉的病患在大腦不同部位受到電流刺激時有何感覺,最後在 1951 年發表研究成果,詳細繪出對應身體每個部位的大腦地圖;這個後來以他為名的「潘菲爾德圖」就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變。
・2015/01/25
那猶是相信萬物皆由風、火、水、土四元素構成的時代,也是只有煉金術沒有真正化學的時代。在瀰漫著玄學與神學的濃霧之中,來自愛爾蘭的波以耳跟隨著伽利略與海爾蒙特點起的兩盞燈火,經由有系統的量化實驗,駁斥了四元素說,開創化學這門學科,因而被後世稱為「化學之父」。
・2015/01/24
自從雷文霍克用顯微鏡首次看見水中的微生物後,經過一百多年,細菌學才終於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發展。德國的細菌學家科恩用顯微鏡揭開細菌的神秘面紗,並為它們有系統的分類,與巴斯德、柯霍三人並稱為開創現代微生物學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