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1/27
如果標準模型可以成功描述新能量範疇的現象,希格斯粒子應該就會存在,但看來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新發現;反之,如果標準模型失效,也許就沒有希格斯粒子了,不過背後一定會藏著稀奇古怪的事物。其實有個不易察覺的問題會左右這件事:我們究竟有多了解標準模型在此能量級下預測的現象?
・2019/10/18
利用強大能量的對撞機,尋找尺度更小的粒子一直是物理學家的目標。但粒子到底是如何被製造的呢?本文將解開粒子撞機製造新粒子的機制。
・2019/10/16
在創作的過程中,「命名」其實是一個相當奇妙的作業。「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不管名字怎麼取,故事都不會改變,但是「語感」還是有可能會微妙的影響閱聽者看這個故事時的感受,這就是文字的魔力吧!
・2019/06/11
理論上來說,在我們的宇宙裡的每一個物質,應該要有一樣數量的反物質。並且它們應該已經將對方清除,但並沒有,所以我們才會在這兒。因為某些原因,在我們的宇宙的附近,物質在原始年代(primordial era〉會逐漸將反物質排擠出去。這在宇宙的其他地區並不必然是真的。在那兒的某處有可能是反物質銀河,這可以是科幻小說作家考慮用的素材。如果來一個一艘太空船正穿過一道只能用看的卻無法接觸的反物質銀河這樣的題材,如何?
・2015/07/08
但無論山和蛇、海洋和垃圾、人和電腦、漢堡和星星、鑽石和大象,以及宇宙中其他事物都由十幾種基本粒子構成的事實,確實令人震驚。這也正是同一個標準模型所說的。優雅嗎?絕對如此。我很希望大自然其實再優雅些。
・2015/01/27
1974 年秋,丁肇中領導的小組用同步加速器撞出的電子─正子對數據確有蹊蹺。現有已知的粒子都不可能在 31 億電子伏特處有這樣的衰變表現,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個新粒子。
・2012/06/28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如何演化呢?好奇的人類總是不斷的追問大自然這個問題。從宇宙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以及許多天文觀測的證據,我們知道宇宙的開端大概是在140億年前,從一個極為炙熱的小火球,快速的膨脹擴張、降溫,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知的宇宙。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問的問題是,在宇宙大爆炸1 微秒後,這個極高溫的世界是甚麼樣子呢?我們有沒有辦法利用實驗的方法重現這個世界,來研究早期宇宙的性質呢?
・2012/06/05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交友、蒐集資訊、玩遊戲……;虛擬世界中的一切,似乎比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還要更真實。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妳或你,是否曾經問過:自然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
・2011/02/10
[Original publish date:Nov 11, 2010] 編輯 John C. H.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