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38 篇文章・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2/04
地震學家除了研究科學裡的地震,歷史裡的地震也不能忽略!在地震科學起步前,想知道人們怎麼面對地震;怎麼認識地震,都必須從方志史料、隨筆,甚至文學作品中尋找線索。在地震知識未普及之前,這些前人的認知也許會有謬誤,但他們留下的地震記憶,卻大大幫助了現代人的地震科學研究。而在資料充足之後,地震學家又是如何研究地震的呢?讓我們從這篇文章窺知一二吧!
・2017/12/24
身在地震頻繁的臺灣,相信在地震後若常關心報導,便不陌生「前震」、「主震」、「餘震」等名詞,但這些這些名詞看似熟悉,卻不代表理解這些詞的意涵的用法,因此看到誤用的情況後,忍不住再寫一篇說明白!
・2017/10/31
如果地球上沒有板塊運動、不會發生地震的話,人類發明地震儀捕捉地震波的動機與構想可能會延後(也許在核武發展之後)吧?地震科學研究增進了我們對地體構造的了解,於具有震災潛在威脅區域,更能實質進行事先防範災害的相關作為,以我們所處的環境臺灣為例,非常能夠親身體驗地震科研與防震科技的發展。
・2017/10/10
地震預警是種「提前告警」的警報,哪怕是在搖晃之前能盡可能的避開危險,都能多爭取一些生存機會,當然,這都得建置在我們知道怎麼運用科學、科技來幫助自己。歷史無法重來,但未來可以改變,看似消極作為的各項地震研究或防震建議,實質上也是一種積極求生之道。
・2017/09/26
科學家往往最感興趣的就是調查「不合理」的事物。從「S 波消失」這件事,發現外核是種「S 波無法穿透的物質」。1930 年代前,科學家們認為有著一層地殼、地函、和液態地核。丹麥地震學家萊曼(Inge Lehmann)發現到另一種不同的波相,她推測這個這個波是從震源一路穿過地球核心而來,且震波速度又與古騰堡發現的P’不盡相同。萊曼大膽假設,如果這個核裡面還有一個內核的話,就可以解釋她看到的現象。 1938 年當古騰堡與芮克特重新檢驗這個模型後,基本上也同意內地核的想法。接著經過幾年的驗證與討論後,越來越多的地震學者支持這樣的模型,1939 年傑佛瑞斯和布林提出了地球速度模型時也將固態內地核列入考慮。由於儀器進步、日益廣泛運用,以及科學家們的細心觀察,加上時有大膽的假設與嚴謹求證。短短數十年的光景,人類已經逐漸「摸透」地球內部的主要構造。
・2017/09/26
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厚,因會遇到過大的壓力等,無法直接的鑽入地心,只能透過非侵入是探勘的方法,但要如何製造巨大的波動源? 最好還要傳得夠遠、能穿進地球深處。德國天文學家瑞布爾帕西維茲意外的重力觀測站發現地震所引起的古怪訊號,進而理解了地震發生時,震波其實是可以擾動整個地球的。完美的波動源找到了—地震!
・2017/08/30
這類針對斷層與地震的研究,最大目的其實是在追尋地震好發處。如果我們有機會了解斷層面上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有哪些、它的能量累積釋放情形與地表觀測資料的連結,這樣我們多少就有機會評估它未來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2017/08/29
我們如果要用個簡單模型來想像真實世界中的斷層樣貌的話,就會是這個樣子:斷層面上會有一些地方長期被「鎖住」(locked)的地方,而地震往往就是當這些被鎖住的地方突然間滑動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2017/07/24
「強震警報簡訊」為我們爭取了數秒鐘的預警時間,能在地震發生時、震波來襲前搶先知道地震即將來臨,或許大家可能多少知道這樣的簡訊服務逐漸普遍,但你知道這項技術的發展史和背後默默努力的科學家嗎?今天震識邀請了在國內地震預警技術發展扮演重要角色的吳逸民教授,跟我們談談過去的內幕秘辛點滴!
・2017/06/30
或許地震矩規模有它「先進」的地方,但並不代表芮氏規模就「不好」,畢竟芮克特和古騰堡將地震的能量計算回歸地震波形,並用對數的方式做處理表示,已經是一個劃時代的做法。而金森博雄教授再進一步的量化方式,讓我們更了解地震發生過程和能量釋放的方式,又讓地震科學再更上一層樓。現在仍主要使用芮氏規模,它們至今還能相輔相成看出慢地震的發生,所以也不用比個高下,對於人類社會有幫助的,都是好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