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38 篇文章・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6/30
在地震規模問世以前,已經有「震度」可以用來描述地震,如果可以用個統一的震度階畫成等震度圖,那麼其實某程度就能用來「比大小」,但代誌絕對沒有這麼簡單!早期的震度估計並不是直接用地震紀錄來估算,而是藉人對搖晃的感受、房屋受損程度等定性的描述,這種方式連「誤差」都不知道怎麼給了!因此,將震度作為科學方法估算地震「大小」是非常困難的。
・2017/06/23
「震度」不是拿來比較地震大小的!地震規模才是。相信這大概是每個地科老師會跟學生講到嘴都快爛掉的事,但是當事過境遷、畢業之後,記憶難免慢慢褪色,漸漸的「這次地震有 6 級到底是震度 6 級還是規模 6.0」,也變得不顯眼了。或許是震度和規模都是描述地震的名詞,也大多用個位數的數量級來表示,常會令人混淆困惑。不過說真的,這兩件事情會混淆搞不好就是一種「宿命中的迷思概念」。因為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有好長一段時間人們一直把震度當作判斷地震大小的標準!
・2017/06/20
斷層活動特性各異,有些總是躁動不安,但多半都以小地震草草了事;有些則是平常看似平靜,但卻蓄勢待發等待驚天一震;還有一些更為特別的,平常緩慢滑動,但卻沒有地震發生--這樣的斷層,叫做潛移斷層(creeping fault)。假如斷層長期都在緩慢移動(釋放能量),會不會較不易發生大地震、不易致災呢?
・2017/06/13
科學知識非旦不是一成不變,還會隨著時間流 逝不斷「修正」。許多科學史上的「修正」,多數要花上數十年以上的十間重覆驗證,而在漫長而嚴苛的驗證過程中,淘汰掉的未必是舊的論點,也可能是新的想法出現瑕疵而自然消滅。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又為什麼很多個人的研究很難被學者們認同是有科學根據的預測?這並非是研究上的爭議,而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上若不夠嚴謹,而這才是學者們更在意的地方。
・2017/05/23
《震識》的理念就是盡可能的藉由各種深度不同的文章,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們可以循序漸進的累積各種重要地震知識,也希望能在長期經營下建立一筆知識文章或是故事文章的資料庫,讓對這方面知識有興趣的人有更多平易近人的參考資訊。
・2017/05/15
我們已經從歷史上多次的大地震去找到證據,是斷層錯動引發地震,是否有例外?外力從何來?斷層如何無中生有?科學上已經有答案了,但是仍然對於地震成因沒有解答,但也不用氣餒,這些累積起來的知識,總有一天會成為找到地震成因的養分,研究地震的前輩們都是巨人。
・2017/05/08
現在只要有關於大屯火山的新研究、新發現登上媒體,或是陽明山發生了地震後,「大屯火山是死是活?」就幾乎是大眾或媒體必備問題之一。但經常問題並不會只有一個,而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天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雖不一定能完全說明白,但多少可以稍稍幫助大家增加對這座火山的認識。
・2017/05/01
強震警報不是用來預測地震的方式,而是像火警感應器一樣,只是偵測的東西從「火災」換成「地震」。目前無論是國內的「強震即時警報」或是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都是以「通訊的電磁波遠快過地震波」的原理來實現提前警報的效果。上述這些「強震警報」的方式,是將我們原有的地震定位和估算規模方式延伸應用的技術,所以在談這技術前要先談談更基本的事:地震「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