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2/07
愛氏的場方程,波濤壯闊,歷久彌新,它將帶領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解讀宇宙暗能量與暗物質的奧祕。(直接偵測到引力波的發現,獲   2017   年諾貝爾物理獎。引力波三傑之一的追沃不幸於2017 年 3 月 7 日逝世,令人扼腕。維思、巴利許〔Barry Barish,1936-〕和索恩獲頒 2017 年諾貝爾物理獎。)
・2018/02/03
寫到這裡,我得感嘆一下,如果沒有愛氏引力場的相對論,人類接到從遙遠宇宙傳來的訊息,就淪落到左一個不知道、右一個看不懂,這該有多慘。當然有人會說,這個「共變」張量引力場相對論理論,遲早會被聰明的人發明。但那可能是幾十年甚或幾世紀以後的事。我的一生若沒擁有愛氏相對論的知識,會顯得無比的貧瘠和蒼白。愛氏的場方程像一座堆滿了寶物的宮殿,包羅了幾乎所有大尺度的宇宙知識,有些寶物愛氏自已進一步挖掘,比如光在引力場中的彎曲和紅移、水星軌道和引力波等的預測與計算等。有些意想不到的內涵,則由別人努力尋找出來,如黑洞和引力場透鏡等。
・2018/02/03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 6 月 30 日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在這篇論文中,世人最感興趣的就是:愛氏能以慣性座標之間的相對速度調整時光流失的快慢。
・2017/01/26
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開啟了探討心物二元論的歷史,當時的心和物,指的便是人與世界的關係,他們運用了各自的哲學觀以及比喻,來解釋人在世界中所感知到的一切,並且將人類的身心加以定位於世界中。
・2017/01/25
心靈性狀態的位置,從傳統被認為位於心靈中,因為種種證據而逐漸被認為是位於大腦中;由於身體和世界的緊密連結性,又被認為是跨越所有存有物的界線而運作,而這樣的說法也就是所謂心靈的延展性。本文利用笛卡兒的惡魔思想實驗,與帕特南的桶中腦實驗,來推論心靈展延性以及它如何體現於大腦內。
・2017/01/23
失去意識成為植物人之後,自我還存在嗎?科學家們以和「自我」與「非自我」的句子,測驗並觀察植物人聽到問題的反應,發現在自我特定與非自我特定的問題中,大腦神經的反應仍然有意識高低的落差,也就是說當聽到關於「自我」的問題時,反應會稍稍較為強烈,而這間接的反證了哲學家們對於「意識和自我是內在連結一體」的論點,形成了定義與實驗結果的落差。
・2016/04/28
2011 年、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臺大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陳丕燊,率領「天壇陣列」微中子天文臺研究計畫團隊登上南極,此行目的是安裝由臺灣主導的 ARA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第一座天線臺;這是中華民國百年來首次在南極進行的科學研究,正好遇上人類首次抵達南極點百年紀念,陳丕燊在那裡插上親自手繪的中華民國國旗,讓它飄揚在−40˚C 南極蒼穹下,寫下我國天文研究新頁。
・2016/01/10
皮克可以馬上告訴你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這項本領可是需要強大的記憶力。但以標準智力測驗來說,他只有87分(平均分數是100分)
・2016/01/09
有一次,他的兩個孫女來看他的時候,盧朗同時也看到兩位年輕男子身穿大紅大灰的大衣,戴著銀邊帽。當他對這兩人大叫,孫女卻說她們什麼都沒看到,兩個男人就此消失。
・2016/01/08
在小說中,動物可以了解人心。《小熊維尼》故事中憂鬱的驢子依唷(Eeyore)一度抱怨:「多考慮一下,多為別人想一下,就會完全不一樣。」現實中,有些動物似乎真的會同情遭遇不幸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