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活躍星系核_96
活躍星系核
778 篇文章・ 128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19/06/10
我之所以會選擇就讀生物科技學系,大概是因為高二時遇到一位很認真的生物老師,她讓我重新對生物學科產生了興趣,在那之前,我的生物成績一直都不好。2007年年初,媒體報導很多關於氣候變遷的事情,加上系上老師的研究目的幾乎是針對「製藥」為主,從小吃藥吃到想吐的我,未來實在不想去叫別人吃藥,所以我算是選錯學校還是科系嗎?我到現在也還不確定。大三下學期我才算是確認自己未來不會做生物醫藥相關的研究和工作。我從小就喜歡聽人說故事、喜歡看好文章,加上從小喜歡寫作文,特別是論說文,大四時我不斷反覆思考「我這樣一個非環境學科出身的人,若畢業要一邊添補家用、一邊接觸環境議題,恐怕只有記者這一行能給我機會了吧!」
・2019/06/10
電視劇對白錄音師主要的工作就是錄音,工作內容大多是韓劇和卡通的中文配音錄製。錄音當下,我一手負責操作機器,一手拿著中文配音稿,眼睛要緊盯影片裡的嘴型,看配音員路的語音跟畫面有沒有搭配好,注意情緒、咬字、句子長短和斷點等等與原音有沒有出入,還要分一點心思來瞄一下手上的稿子,確認配音員有沒有念錯台詞。
・2019/09/19
為何讓大眾相信科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以大眾相信科學的重要性為起頭後,再輔以四個國家科學家當前習慣的傳播模式、大眾對於三個角色信任程度的數據,來討論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做科學傳播才是最好的,並藉此引出科學家在科學傳播中的關鍵角色與作用。
・2019/12/26
由於觀光干擾、濫捕珊瑚礁魚類、盜採珊瑚、全球暖化導致海水溫度上升等原因,使台灣的珊瑚礁生態系搖搖欲墜。為了拯救台灣的海洋資源、保育珊瑚礁生態系,政府設立了國家公園並推動保育計畫。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揮公民科學的力量,定期幫珊瑚礁體檢,一起為我們的自然環境盡一份心力。
・2020/01/25
為了保存珍稀物種或特殊地質景觀與環境,棲地保育是最常見且十分重要的手段。除了設立保護區,還需要長期進行生態監測,掌握當地的生態狀況,才能發現潛在的生態威脅並檢討改進。不過,倘若監測的物種是夏來冬去的候鳥該怎麼辦呢?由於遷徙性動物的遷徙範圍各有不同,時空變化大,族群監測和估算都很複雜,因此科學家各自針對不同物種的生態習性,設計不同的調查方式,來解決特定的保育問題。
・2020/04/21
在這人工智慧崛起的年代,許多人都想積極學習程式語言、資料科學等相關知識以提升職場競爭力,另外也有想轉行成為資料科學家、機器學習工程師的人,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最好還是要靠自己解決,但中間若有高人提點,痛苦會少一點。本篇文章列出幾個線上社群,有些社群知識範圍屬廣域,有些社群聚焦在特定主題,依照自己的需求及水平參與相對應的社群,多看多吸收。若有心參與社群反饋,正所謂教學相長,學習效果更好!
・2020/08/02
「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瘋傳,但其中有不少是假新聞、還有讓人擔心的謠言,讓我們需要耗費腦力去判斷訊息是否正確,造成不少焦慮與壓力,因此我們可以運用正念練習來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負擔。
・2020/07/10
近年來海洋保育意識抬頭,海洋哺乳類觀察員(MMO)成為國際間備受重視的工作,泛科學邀請到資深觀察員 Niki 聊聊對這份工作的心得。他認為觀察員作為海洋保育的第一線,是生態保護的重要橋梁,要有熱愛海洋生物的心,並需懂得在長時間看海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2020/11/06
我們都讀過克卜勒三大定律,也聽過地心說與日心說的故事,但日心說是如何被預測與證明的?克卜勒又是怎麼將物理的觀念運用到天文的計算上呢?克卜勒的三大著作都在寫什麼?本文將帶你跟著克卜勒的腦袋運轉,一同參透行星的運動吧!
・2020/11/20
瘦肉精是添加在肉用動物飼料中的藥理成分,能抑制肉用動物的脂肪合成,轉而促成肌肉,然而不適當使用可能會帶來意料之外的風險。本文將揭露瘦肉精從研發到飼料添加物,以及肉品出產大國的使用與限制如何演變,台灣肉品產業又會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