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風,你想到的是什麼?
對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居民來說,南風不只帶來豐沛雨水,也從濁水溪那一岸、滿是煙囪的六輕產區,帶來不少不速之客。
被遺忘的彰化縣台西村
「從彰化縣大城鄉的台西村、到雲林縣的台西鄉,村民共通的語言就是用台語講『空氣黏黏酸酸啦!』」曾造訪雲林麥寮無數次的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這樣形容。自 2007 年開始,詹長權受雲林縣政府委託,對雲林六輕周圍的居民進行長期的流行病學調查,起初只針對雲林縣,2014 年才將彰化縣大城鄉的台西村納入調查範圍。對雲林縣政府來說,濁水溪右岸的彰化縣不是自己管轄範圍,但空汙沒有地理疆界,跨過一條濁水溪,彰化台西村也成為空汙受害的一員。
南風帶來大量「酸酸的」產物
為什麼空氣是酸的?這可能要從空氣汙染物的內涵說起。目前依據我國空氣汙染防制法定義的汙染物可分為四大項目:
- 氣狀汙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 VOCs 等
- 粒狀汙染物:懸浮微粒、黑煙、酸霧、落塵等
- 二次汙染物:汙染物在空氣中再經光化學反應而產生之汙染,包括光化學霧、臭氧等
- 毒性汙染物:氯氣、硫化氫、致癌性多環芳香烴、多氯聯苯等,大多來自工廠排放的物質。
汙染物的來源很多,麥寮、台西居民口中「酸酸的」空氣,其實是因為硫氧化物(SOx)在碰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後,溶於水形成亞硫酸鹽(SO32-)及硫酸鹽(SO42-),這種汙染物對眼睛有刺激性,如果吸入過多對於呼吸道會造成傷害,也可能造成鼻咽癌的發生。根據詹長權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距離六輕工業區 10 公里區域內的二氧化硫(SO2)與氮氧化物(NO、NO2、NOx),在受六輕影響之風向且風速大於 3 m/s 時,濃度會顯著的增加。」報告中也認為,「距離六輕 10 公里內的大氣環境中二氧化硫的小時濃度已達有害健康的程度。」
衍生性 PM2.5 全台灣都無法置身事外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這幾年常提到的懸浮微粒 PM2.5。飄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 PM2.5 如名所述,其實是非常細小的小顆粒,表面吸附的化學物質因地而異,也就是說相同濃度的 PM2.5 並不代表相同的化學物質。
現在大多人都了解直徑不到人體頭髮 1/28 的 PM2.5, 可以直接通過肺泡、進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對健康可能造成危害。雖然台灣還沒有比較具體的研究,不過美國學者 Pope 在 2002 年的研究報告就指出,「空氣汙染中細懸浮微粒每增加 10 μg/m3 的PM2.5 ,會增加 8% 肺癌死亡。」至今大家討論到 PM2.5 的健康風險時,這份研究還是經常被引用。
事實上,台灣的 PM2.5 有 43.3% 來自境外、56.7% 由境內產生,我們無法完全怪罪於風將中國的空氣汙染吹進台灣。而這些的懸浮微粒還有原生性與衍生性的差異:原生性的 PM2.5 意指排放到大氣時就已經是小於或等於 2.5 μm 的粒狀物質,主要來自工地粉塵、車輛的揚塵等等;衍生性的 PM2.5 一開始可能是固體、液體、氣體中的任何一種,經過大氣中複雜的化學與光化反應後,形成 PM2.5 微粒,燃油電廠、機動車輛排放的硫酸鹽或硝酸鹽前驅物,最後都可能轉化成 PM 2.5 微粒。
這些汙染物可以擴散到多遠?這個問題其實會受到排放時的風速、風向、當地地形起伏、空氣濕度所影響。曾以大氣擴散模式模擬六輕廢氣排放的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指出,中南部的空氣品質大多跟附近的固定汙染源有關。以原生性 PM2.5 來說,最遠大約可以到六輕下風處 10~20 公里附近(雲林縣東勢鄉、崙背鄉);衍生性 PM2.5 中他以二氧化硫為例,這種物質在排放幾天後會在大氣中形成硫酸銨,大多聚積在排放源下風處 50~100公里處,最遠甚至「全台灣都會有影響」。
寫到這裡,其實都還沒談到石化工業區特有的排放物。
六輕營運第六年(民國 93 年)時,經濟部工業局曾委託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針對六輕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進行評估報告,研究中指出,國內石化產業的主要產品中,乙烯、丙烯、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占整體產值的 60%,其中有好幾項都被列為一級致癌物。
空汙是癌症主因?難以百分百確認的因果關係
但問題來了,我們並沒有辦法直接證實,石化工廠排放這些物質是造成居民致癌的主因,成大的研究報告只顯示,在以 worst-case(最糟情形)評估六輕周遭居民健康狀況時發現,離六輕最近的麥寮鄉致癌汙染物濃度都高於其他鄉鎮,但這樣並不直接代表六輕排放物會造成居民罹癌程度提高。環境汙染研究的困難之處就在於,人類疾病成因往往不是單一因子所造成,所以也沒辦法百分之百確定哪個致病因子造成哪個疾病的產生。
研究六輕七年多的詹長權,提供不同面向的想法。他認為,流行病學的研究觀點,主要是比較汙染源出現前後居民的健康狀況、和汙染源遠近對健康產生的危害,作為資料蒐集的研究目標。以流行病學的世代研究追蹤三千多位居民的結果來看,六輕營運的第十年開始,癌症發生率也開始提高,「用不同方法來看,六輕對周圍居民健康明顯有帶來影響」。台大社科院教授周桂田也說,過去的風險治理大多把經濟當作主要考量,不太重視健康,但現在的政府在管制上應該扮演積極預防的角色,不能等到科學數據達到顯著性才來採取行動,「因為那樣很可能就已經很嚴重」。
與其說六輕排放物提高周圍居民致癌風險,不如說是「居民用身體受到的汙染,提醒政府要重視這件事」,詹長權這樣形容。
台西村的傷悲中 有著正向的力量
獨立攝影記者許震唐用鏡頭長期紀錄台西村居民的身體變化,十幾年來,許多原本在鏡頭前的主角,早已因病逝去凋零。訪問中他提到,拍這些照片並不是希望六輕關廠,而是希望能和六輕「共生」,不再只用經濟角度思考,而是政府有效介入管制,讓環境好起來,人才有可能在這個環境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