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empathy)是什麼?
這似乎是一項很常聽到、但又不是真的那麼熟悉的名詞。一般來說,同理心指的是「能想像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再思考自己要怎麼做」﹝1﹞。不曉得你在生活中意識到自己同理心的程度有多少?或是實際上應該怎麼做到「站在對方立場」?或是如何「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可以想像,在多數的諮商過程當中,它對心理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項能力,多數學派中更是被賦予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西元1957年,知名的心理治療大師 Carl Rogers 發表了一篇經典且創新性的文章,確認同理心在心理諮商或治療中,是引發個案人格有助益性改變的一項根本元素,且也被視為促進治療關係的核心條件﹝2﹞。當時 Rogers 提出,我們可以從三種不同層次來體驗同理心,分別是:主觀的、人際的、客觀的同理心﹝3﹞。Rogers 認為,能夠交錯使用三種層次的同理心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那能使你對個案的假設不斷更新、做出整體性的評估,最後協助個案做出選擇,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而後來的研究者 Arthur Clark 更將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進一步解釋﹝4﹞,並將這種摸不著的能力轉換為文字,擴展在心理諮商上的應用。也讓我們能一窺同理心在助人的過程當中,心理師腦海裡是如何運用這項能力的。
主觀的同理心
「心理師當下透過直覺性的反應,短暫專注地想像、與體驗成為個案是什麼樣子。其中又包含了認同、想像、運用直覺、與喚起不同程度反應的過程。」
首先,心理師聽到個案說的話語時,會專注在個案的經驗、或過渡性的假設中,認同個案就是他自己一樣。雖然在情緒上的強度、或環境條件也許有所差異。但他仍盡力尋找經驗上的共通點,以喚起自身某種程度上能贊同個案的處境。因此得以接收到類似的心理經驗,產生一種親近的感受。
心理師抓住個案的經驗後,腦中會開始描繪,可能包含個案長期生理上的痛苦、或是從小貧窮所帶來的個性轉變。他快速喚起與這些經驗或情緒反應類似的影像。在這邊心理師要有足夠的創造性與發掘性,以刺激內在產生大量的心智想像。因著這種想像,心理師同時構想關於個案的多種假設,而產生一種直覺,是關於自己就是個案時,與周遭人事物互動會產生哪些意義。再根據這些意義來描繪與評估會產生哪些感覺;當心理師經驗到不言而喻的影像和洞察性的畫面時,個案的整個人格模式也就漸漸浮現在他心中。
最後,基於心理師先前不斷調整自己身體與情緒上的頻率,直到與個案相似後,就會在心中也有了自己好像是個案的感覺,而自然被喚起身體或生理感官的共振。也許會在短暫的時間內,同樣產生喉嚨緊縮、胸腔悶痛等狀況。這種共感後的相似性,讓他更能進入個案的內在世界。
人際的同理心
「心理師以此時此刻(here-and-now)為基礎,藉此發展出一種全面性的感覺,其關於個案如何當下體驗到自己的生活。」
關於個案如何體驗生活?如何在人際間互動?並如何看待與回應他人的言行舉止?透過人際互動,我們剛開始只是有某種行為,比如說在家裡面,當醫生的爸媽常嚴格的告訴你不夠聰明,考95分你就得花一個小時檢討沒拿到的那5分。日積月累下來,你每次拿到成績單,第一件事情不是開心拿到95分,而是容易覺得自己還不夠高分,而且老師也覺得不夠高分才沒有稱讚你的分數──即使他不是這樣看待你。而這種感知也會變成生活中經常性的感受,也許導致你身處好學校拿到很前面的名次,但總覺得仍有些不完美的遺憾。
這種情形會不斷複製,也極有可能在會談室中出現,覺得心理師會認為你不夠好,所以你就會做很多事情來讓它覺得你是聰明的。心理師藉由當下同理個案,在會談室內覺得會被心理師貶低的想法,即可能在瞬間描繪出個案是如何看待他人、而自己又如何反應來保護自己。透過這種人際間立即性的互動與澄清,更能使心理師瞭解實際狀況;也可供後續會談中,反推回個案生活中人際互動的現象場域,以探索更深層與全面性的內在運作模式。
客觀的同理心
「心理師將同理心導向較客觀的看待方式。藉由想像自己身處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或普遍的外在的人事物中,以增加對個案的瞭解。」
比如說,心理師自己若是生活在整天喝酒的狀況下,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自己是同性戀,那麼和保守的父母出櫃時,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又如果,生活在整天擔心生命安全,檢查瓦斯與門窗的強迫行為時,又可能是什麼樣子?這種同理層面是屬於想像身在普遍的社會文化之下,做為一個特定角色時,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心理師也需要熟悉當前文化底下,他人會如何看待與應對,而同理個案被強迫或規範性的服從在這些特定守則之下的感受。
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與心理師本身的開放程度、覺察能力、生命經驗、反思能力等都息息相關,更容易因為自身經驗與能力的差距產生偏見或傷害。所以心理諮商都期待心理師能夠深度認識自己的內在,與盡可能探索與確認個案的過程後,才發自內心產生真誠有效的「同理」。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心理師透過自己的內在架構,對個案經驗作出反應的過程。心理師的自我,轉換為形成假設、與共感想像的工具,並結合主觀的、人際的、客觀的同理個案不同層面後,再將整理後的情緒與理解反映給他。
可以說心理師就像一面鏡子,但反映的不只是對方說過的話或表示理解,更反映出個案當下的情緒和感覺。協助他盡可能接近自己的內在想法、價值觀,並進入、且觀察那些說不出口的、僅在意識邊緣的、或是已經集中在意識層面的經驗﹝5﹞。藉此讓個案可以清楚的、重新體驗自己的內在變化,與他進而衍生做出某些行為的驅力。
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都相當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建立在真心想瞭解對方的話,即使同理正確也沒有任何幫助。有同理心的心理師不僅是重複個案說過的話。他們是真的對個案的生命史感到好奇與感動,再加上瞭解整個會談目標、與每個當下的經驗為何。需要捕捉話語中的細微差別與內涵,深思後再回映給對方。讓你我都理清頭緒、了解真正的感覺與想法後,最後才能協助做出選擇及改變。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作者粉絲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參考文獻:
- Krznaric, R. (2014).Empathy: A handbook for revolution. Random House. 先覺出版。譯者:黃煜文,林力敏。
- Feller, C. P., & Cottone, R. R. (2003).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in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42(1), 53-61.
- Rogers, C. R. (1963). Toward a science of the person.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 Clark, A. J. (2010). Empathy: An integral model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88(3), 348-356.
- Elliott, R., Bohart, A. C., Watson, J. C., & Greenberg, L. S. (2011). Empathy. Psychotherapy,48(1),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