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韓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日本國立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Japan,NOAJ)、日本太空航空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Space and Astronautical Science,ISAS)和日本神戶大學(Kobe University)等機構的行星科學家和天文學家,找出可以解釋第596號小行星Scheila擁有3條塵埃尾(dust tails)如此特殊現象的原因。他們認為在2010年12月3日時,應有另一顆直徑約20-50公尺的小行星,從背對地球的Scheila後方撞擊,才會讓當時的Scheila突然異常增亮,並形成3條奇怪的塵埃尾;而此現象也讓Scheila成為數量極少的主帶彗星之一。(此新聞所用時間日期均為國際標準時,UT)
在2010年12月11.4日,卡塔利納巡天計畫(Catalina Sky Surve)的Steve Larson注意到Scheila亮度異常增加;由於Scheila位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按理來說,這樣的小行星應該不會有這樣短時間內亮度異常增亮的現象。經由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史威福觀測衛星(Swift Satellite)的觀察,天文學家發現Scheila應該是受到另一顆更小的小行星撞擊,才造成Scheila出現類似彗星的彗尾特徵。然而,Scheila從小行星突然變成彗星的問題雖解決了,但另一疑問再起:這些塵埃尾是在何時發生的?為何一口氣會形成3條彗尾般的塵埃尾特徵?
在Scheila異常增亮後不久,這些天文學家馬上利用8.2米昴望遠鏡主焦點相機、石垣天文台(Ishigakijima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1.05米Murikabushi望遠鏡、夏威夷大學2.2米望遠鏡進行觀測,觀測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圖一上方是Murikabushi望遠鏡在20101年12月12日與19日拍攝的結果,可見塵埃尾的發展。雖然小行星大體上看起來像一個星點,但Scheila看起來卻像彗星。3條塵埃尾的亮度隨時間逐漸降低,最後偵測不到塵埃雲團時,整幅景象變成出現一個昏暗的線性結構。圖一下方是昴望遠鏡於2011年3月2日拍攝的結果。從這些線性結構的影像,這些天文學家估計彗尾輻射出現於2010年12月3.5日,誤差為±1日。Steve Larson注意到Scheila開始亮度異常增加的影像攝於2010年12月3.4日,因此,小行星撞擊Scheila的時間點應該就在12月2日12時~12月3日10時之間。
另外,為了解釋Scheila的3條塵埃尾的成因,這些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擬Scheila在12月3日的塵埃尾出現的狀況,並與在ISAS實驗室的撞擊實驗資料進行比對。圖二是傾斜撞擊所造成的噴濺物(ejecta)型態,其中有2項最明顯的特徵。第一個特徵就是沿撞擊方向所產生的羽狀散佈(downrange plume),應是撞擊碎片或是撞人的小行星蒸發的結果;另一特徵就是撞擊當時,從撞擊點向外擴散的震波會將小行星表面物質挖出向外噴濺,且噴濺物被這些震波推成圓錐狀(conical impact ejecta),圓錐軸心幾乎與撞擊點的表面垂直,最後在撞擊點留下一個隕坑。
這些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就是這兩個過程造成了Scheila的3條塵埃尾,之後太陽光又將這些塵粒逐漸推離Scheila。經過大量模擬和實驗之後,他們只找到一個幾乎與觀測影像相符的狀況,那就是當小行星從Scheila的後方斜斜撞擊Scheila的結果。(圖三和圖四)
Scheila發現於1906年,發現者德國天文學家August Kopff以他認識的一位英國女學生的名字來為這顆小行星命名。
資料來源:Researchers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Scheila’s Unusual Triple Dust Tails[2011.10.19]
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