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中藥含鉛和農藥?來了解中藥安全與查驗機制

活躍星系核_96
・2015/11/26 ・316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cover

作者 / 林佑彥中醫師

鉛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昨天(11/23)新聞報導「雙北3人血鉛超標 初判跟職業、服用中藥有關」。標題殺人法又出現,讓中醫界跳起來。筆者試著查了一下新聞內容,發現斷章取義實在很嚴重……

蘋果日報:「3人皆非鉛管戶,目前懷疑可能與服用不明中草藥或職業曝露相關,將會持續追蹤健康情況,暫不需要治療。」

中時電子報:「台北市的是75歲男性、退休15年的大客車司機,……,因長時間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家住新北市的45歲女老師,從2010年開始服用中草藥,……。」

SET 三立新聞網:「其中3人血鉛超標,已排除是鉛水管的問題,恐與吃中藥及其職業有關;其中一名男性營運大客車、另一名超過30年從事焊錫工作,還有一位女教師則是服用中藥長達5年。」

台視新聞:「兩位個案,都有長期服用中草藥的習慣,其中台北市這名75歲男子,還已經洗腎25年。」

標題殺人無罪……事實卻被掩蓋

其實仔細查了一下相關的報導,發現這兩位血鉛濃度偏高的新北市民,是服用了「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而不是服用中藥造成的!那為什麼大家得知的消息是吃中藥才驗到血鉛呢?這與大家看新聞以及記者們下標題有關。

中醫藥長期以來背負著「含重金屬」、「農藥過高」,甚至是「吃中藥會洗腎」的惡名,但事實上,找合格的中醫師開立處方治療是不會讓人洗腎,甚至從健保資料庫來看,吃中藥會減少糖尿病洗腎風險哦!(2015/3/16 中時電子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然而,台灣民眾洗腎率那麼高的原因,其實就是健保實施啊!是健保實施啊!是健保實施啊!(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引述洪浩雲醫師的文章「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約佔了一半,而「高血壓腎病變」的病人約有三成,剩下的才是一些藥物濫用、急性感染症、自體免疫疾病的問題。

來路不明中草藥 ≠ 中醫藥

一直以來,許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中醫藥。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在台灣則指歷代中國官方及諸家本草典籍所記載的藥材為中藥。簡單來說,只要不是依據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任何藥物都不能算是中藥!

Source: 蘋果日報

雖然說使用的是中藥材,但沒有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診斷並依循中醫理論開立處方,都還是有可能吃出問題的!前幾年還有某中醫師吃了科學中藥的龍膽瀉肝湯 13 年,導致腎衰竭洗腎讓藥廠賠償的新聞(2012年蘋果日報連結)。但這完全就是這位中醫師自己的問題了!沒有什麼藥是可以連續吃十幾年不更換,也沒有依照自己的證型與體質開方,這樣的中醫是不合格的!

除了合格的中醫師之外,藥材的來源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市場裡常常會看見攤販把藥材就放在地上或桌上讓民眾選購,但這些來路不明的藥材吃了會安心嗎?買藥材還是要到合格的中藥房或中藥商購買,認明有政府核發的「中藥商許可執照」,才有保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藥含重金屬與農藥?有檢驗機制把關!

有朋友問到,台灣的中藥材 90 % 以上是大陸進口,這樣也不用擔心重金屬與農藥的問題嗎?事實上,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從民國 102 年開始對於這個部份有中藥材的「中藥材邊境管理」機制在把關!(中藥材邊境管理 Q & A

邊境查驗簡單來說,就是依照歷年來進口量排名前面的品項實施輸入查驗,而紅棗、黃耆、當歸、甘草、地黃、茯苓、川芎、白芍、杜仲及白朮這十項實施抽批查驗。整體來說約有 55 % 的中藥材都列入查驗的項目,且持續檢討中。

中藥上市
中藥材上市流程,框起來是只有台灣才有的機制。 (亦可參考康健文章:中藥安全大解密/你吃的中藥怎麼來?

台灣藥典第二版裡面,已經有訂定許多中藥材的農藥、重金屬殘留標準,但因為還沒有列入邊境查驗,所以藥材的抽驗更是重要。近幾年各地衛生局抽驗市面販售的中藥材合格率都高達 9 成以上,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中藥還未訂定檢驗標準,這是需要持續改進的。至於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化學農業模式擴及中藥材 治病還是致病」,這個是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間從中國大陸北京、天津、香港等城市的九家知名中藥行買來的檢驗結果,不是台灣哦!啾咪 ^.<

另外,許多藥材進口到台灣是由 GMP 藥廠買走,目前許多大間的中藥廠都有實施「安心中藥材」認證。各藥廠有自己的實驗室,依據台灣藥典第二版的規範來進行檢驗,並依照品質與等級區分進行炮製與包裝。但坦白說,安心中藥材的等及與藥性仍然還有進步空間,不過至少安全許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才有的中藥邊境查驗機制!

其實全世界對於中藥材大多有檢驗標準與規範,例如大陸的藥典、日本藥典…等等,不過邊境查驗的機制是台灣專屬的哦!!

台灣目前是中藥材的輸入國,當中藥材要進來台灣必需先有原產地的檢查合格證明,要符合台灣的規範與貨物一起到海關送審。到了台灣的海關,入關之前就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藥材邊境查驗。雖然不可能所有中藥材都抽檢,但至少輸入的中藥材一半以上都有查驗。查驗合格之後才會進來台灣,而到藥廠也要先經過各 GMP 藥廠的檢驗機制才能製成濃縮中藥。

各國中藥
Source: 衛生福利部

台灣的 GMP 藥廠也是需要每年定期接受衛生福利部的審查與實地檢驗,符合規範才能拿到 GMP 的認證。但也僅於前五大藥廠比較安心,而其它的藥廠相對來講設備不足、實驗室條件、保管方式與運輸方法的關係而沒有那麼完整就是了……

至於香港、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雖然都有查驗機制,但沒有在入關之前的檢驗機制;而歐盟、美國……等國家則是將中藥材列為食品級,沒有藥物級的檢驗標準可言。所以在台灣使用中藥材,如果是由合格的醫師、藥廠、藥商提供,是比較不需要擔心農藥與重金屬的問題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點是:找合格中醫師與合格中藥材!

在台灣使用中藥材已經相對安全許多,但長期以來民眾的就醫習慣與自行服藥的弊病,更有只愛找密醫而不找合格醫師的情況。加上地下電台賣藥、求神問卜買來的草藥…等等,莫名其妙讓中醫背上污名,這對合格的中醫師們是非常不公平的!

中醫藥的用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依照台灣的環境來說,也定出了「停、看、聽、選、用」這五個核心。「停」代表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看」代表看病要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明清楚。「聽」代表聽專業中醫師與藥師說明,「選」代表選購安全、有效中藥,「用」代表用中藥時應遵醫囑咐。

51
Source: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中醫藥用藥安全網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合格中醫師與合格中藥材!讓我們一起再大聲喊幾次,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

原刊載於林佑彥中醫師的部落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8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7/02 ・379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與 威力暘電子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想像一下,當你每天啟動汽車時,啟動的不再只是一台車,而是一百台電腦同步運作。但如果這些「電腦」突然集體當機,後果會有多嚴重?方向盤可能瞬間失靈,安全氣囊無法啟動,整台車就像失控的高科技廢鐵。這樣的「系統崩潰」風險並非誇張劇情,而是真實存在於你我日常的駕駛過程中。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汽車電子系統「逆天改運」的科學奧秘。究竟,汽車的「大腦」—電子控制單元(ECU),是如何從單一功能,暴增至上百個獨立系統?而全球頂尖的工程師們,又為何正傾盡全力,試圖將這些複雜的系統「砍掉重練」、整合優化?

第一顆「汽車大腦」的誕生

時間回到 1980 年代,當時的汽車工程師們面臨一項重要任務:如何把汽油引擎的每一滴燃油都壓榨出最大動力?「省油即省錢」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他們發現,關鍵其實潛藏在一個微小到幾乎難以察覺的瞬間:火星塞的點火時機,也就是「點火正時」。

如果能把點火的精準度控制在「兩毫秒」以內,這大約是你眨眼時間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引擎效率就能提升整整一成!這不僅意味著車子開起來更順暢,還能直接省下一成的油耗。那麼,要如何跨過這道門檻?答案就是:「電腦」的加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程師們引入了「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顆專注於特定任務的迷你電腦晶片。它能即時讀取引擎轉速、進氣壓力、油門深度、甚至異常爆震等各種感測器的訊號。透過內建的演算法,在千分之一秒、甚至微秒等級的時間內,精準計算出最佳的點火角度,並立刻執行。

從此,引擎的性能表現大躍進,油耗也更漂亮。這正是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的始祖—專門負責點火的「引擎控制單元」(Engine Control Unit)。

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始祖—專門負責點火的「引擎控制單元」(Engine Control Unit)/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ECU 的失控暴增與甜蜜的負荷

第一顆 ECU 的成功,在 1980 年代後期點燃了工程師們的想像:「這 ECU 這麼好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能用?」於是,ECU 的應用範圍不再僅限於點火,燃油噴射量、怠速穩定性、變速箱換檔平順度、ABS 防鎖死煞車,甚至安全氣囊的引爆時機……各種功能都交給專屬的 ECU 負責 。

然而,問題來了:這麼多「小電腦」,它們之間該如何有效溝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86 年,德國的博世(Bosch)公司推出了一項劃時代的發明:控制器區域網路(CAN Bus)。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條專為 ECU 打造的「神經網路」。各個 ECU 只需連接到這條共用的線路上,就能將訊息「廣播」給其他單元。

更重要的是,CAN Bus 還具備「優先通行」機制。例如,煞車指令或安全氣囊引爆訊號這類攸關人命的重要訊息,絕對能搶先通過,避免因資訊堵塞而延誤。儘管 CAN Bus 解決了 ECU 之間的溝通問題,但每顆 ECU 依然需要獨立的電源線、接地線,並連接各種感測器和致動器。結果就是,一輛汽車的電線總長度可能達到 2 到 4 公里,總重量更高達 50 到 60 公斤,等同於憑空多載了一位乘客的重量。

另一方面,大量的 ECU 與錯綜複雜的線路,也讓「電子故障」開始頻繁登上汽車召回原因的榜首。更別提這些密密麻麻的線束,簡直是設計師和維修技師的惡夢。要檢修這些電子故障,無疑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大量的 ECU 與錯綜複雜的線路,也讓「電子故障」開始頻繁登上汽車召回原因的榜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汽車電子革命:從「百腦亂舞」到集中治理

到了2010年代,汽車電子架構迎來一場大改革,「分區架構(Zonal Architecture)」搭配「中央高效能運算(HPC)」逐漸成為主流。簡單來說,這就像在車內建立「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管理系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想像,整輛車被劃分為幾個大型區域,像是車頭、車尾、車身兩側與駕駛艙,就像數個「大都會」。每個區域控制單元(ZCU)就像「市政府」,負責收集該區所有的感測器訊號、初步處理與整合,並直接驅動該區的馬達、燈光等致動器。區域先自理,就不必大小事都等中央拍板。

而「中央政府」則由車用高效能運算平台(HPC)擔任,統籌負責更複雜的運算任務,例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所需的環境感知、物體辨識,或是車載娛樂系統、導航功能,甚至是未來自動駕駛的決策,通通交由車輛正中央的這顆「超級大腦」執行。

乘著這波汽車電子架構的轉型浪潮中, 2008 年成立的台灣本土企業威力暘電子,便精準地切入了這個趨勢,致力於開發整合 ECU 與區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功能的模組化平台。他們專精於開發電子排檔、多功能方向盤等各式汽車電子控制模組。為了確保各部件之間的溝通順暢,威力暘提供的解決方案,就像是將好幾個「分區管理員」的職責,甚至一部分「超級大腦」的功能,都整合到一個更強大的硬體平台上。

這些模組不僅擁有強大的晶片運算能力,可同時支援 ADAS 與車載娛樂,還能兼容多種通訊協定,大幅簡化車內網路架構。如此一來,車廠在追求輕量化和高效率的同時,也能顧及穩定性與安全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8 年威力暘電子致力於開發整合 ECU 與區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功能的模組化平台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萬無一失的「汽車大腦」:威力暘的四大策略

然而,「做出來」與「做好」之間,還是有差別。要如何確保這顆集結所有功能的「汽車大腦」不出錯?具體來說,威力暘電子憑藉以下四大策略,築起其產品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1. AUTOSAR : 導入開放且標準化的汽車軟體架構 AUTOSAR。分為應用層、運行環境層(RTE)和基礎軟體層(BSW)。就像在玩「樂高積木」,ECU 開發者能靈活組合模組,專注在核心功能開發,從根本上提升軟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 V-Model 開發流程:這是一種強調嚴謹、能在早期發現錯誤的軟體開發流程。就像打勾 V 字形般,左側從上而下逐步執行,右側則由下而上層層檢驗,確保每個階段的安全要求都確實落實。
  3. 基於模型的設計 MBD(Model-Based Design) 威力暘的工程師們會利用 MatLab®/Simulink® 等工具,把整個 ECU 要控制的系統(如煞車),用數學模型搭建起來,然後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大量的模擬和測試。這等於在實體 ECU 誕生前,就能在「數位雙生」世界中反覆演練、預先排除設計缺陷,,並驗證安全機制是否有效。
  4. Automotive SPICE (ASPICE) : ASPICE 是國際公認的汽車軟體「品質管理系統」,它不直接評估最終 ECU 產品本身的安全性,而是深入檢視團隊在軟體開發的「整個過程」,也就是「方法論」和「管理紀律」是否夠成熟、夠系統化,並只根據數據來評估品質。

既然 ECU 掌管了整輛車的運作,其能否正常運作,自然被視為最優先項目。為此,威力暘嚴格遵循汽車業中一本堪稱「安全聖經」的國際標準:ISO 26262。這套國際標準可視為一本針對汽車電子電氣系統(特別是 ECU)的「超嚴格品管手冊」和「開發流程指南」,從概念、設計、測試到生產和報廢,都詳細規範了每個安全要求和驗證方法,唯一目標就是把任何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有了上述這四項策略,威力暘確保其產品從設計、生產到交付都符合嚴苛的安全標準,才能通過 ISO 26262 的嚴格檢驗。

然而,ECU 的演進並未就此停下腳步。當ECU 的數量開始精簡,「大腦」變得更集中、更強大後,汽車產業又迎來了新一波革命:「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 SDV)。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軟體定義汽車 SDV:你的愛車也能「升級」!

未來的汽車,會越來越像你手中的智慧型手機。過去,車輛功能在出廠時幾乎就「定終身」,想升級?多半只能換車。但在軟體定義汽車(SDV)時代,汽車將搖身一變成為具備強大運算能力與高速網路連線的「行動伺服器」,能夠「二次覺醒」、不斷升級。透過 OTA(Over-the-Air)技術,車廠能像推送 App 更新一樣,遠端傳送新功能、性能優化或安全修補包到你的車上。

不過,這種美好願景也將帶來全新的挑戰:資安風險。當汽車連上網路,就等於向駭客敞開潛在的攻擊入口。如果車上的 ECU 或雲端伺服器被駭,輕則個資外洩,重則車輛被遠端鎖定或惡意操控。為了打造安全的 SDV,業界必須遵循像 ISO 21434 這樣的車用資安標準。

威力暘電子運用前面提到的四大核心策略,確保自家產品能符合從 ISO 26262 到 ISO 21434 的國際認證。從品質管理、軟體開發流程,到安全認證,這些努力,讓威力暘的模組擁有最高的網路與功能安全。他們的產品不僅展現「台灣智造」的彈性與創新,也擁有與國際大廠比肩的「車規級可靠度」。憑藉這些實力,威力暘已成功打進日本 YAMAHA、Toyota,以及歐美 ZF、Autoliv 等全球一線供應鏈,更成為 DENSO 在台灣少數核准的控制模組夥伴,以商用車熱系統專案成功打入日系核心供應鏈,並自 2025 年起與 DENSO 共同展開平台化量產,驗證其流程與品質。

毫無疑問,未來車輛將有更多運作交由電腦與 AI 判斷,交由電腦判斷,比交由人類駕駛還要安全的那一天,離我們不遠了。而人類的角色,將從操作者轉為監督者,負責在故障或斷網時擔任最後的保險。透過科技讓車子更聰明、更安全,人類甘願當一個「最弱兵器」,其實也不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哺乳期進補小心踩雷,減重黃金期你掌握了嗎?
careonline_96
・2025/06/11 ・302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 / 照護線上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 15 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孕期體重該增加多少?建議依 BMI 來評估!

懷孕過程中,除了胎兒的體重逐漸增加之外,母體也會增生額外的組織,如胎盤、羊水等,所以孕婦的體重一定會逐漸增加,但是也不可以讓體重失控。張若偉中醫師說,懷孕期間建議的體重增加範圍會根據懷孕前的體重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較瘦的孕婦有較大的體重增加空間,而原本體重較重的孕婦則應避免過多體重上升。

國民健康署建議,懷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1]小於 18.5kg/m2 的孕婦,整個孕期建議增加 12.5 至 18 公斤;懷孕前 BMI 介於 18.5 至 24.93kg/m2 的孕婦,整個孕期建議增加 11.5 至 16 公斤;懷孕前 BMI 介於 25.0-29.9kg/m2 的孕婦,整個孕期建議增加 7 至 11.5 公斤;懷孕前 BMI 為 30kg/m2 以上的孕婦,整個孕期建議增加 5 至 9 公斤[2]

養胎不養肉孕期體重別失控
圖 / 照護線上

懷孕期期間要維持健康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自第二孕期起,每日需增加 300 大卡的熱量攝取[3]。張若偉中醫師提醒,建議孕婦要每週測量並記錄體重,若能將體重維持在建議的範圍內,產後較容易回復原本的體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產後瘦得健康,中醫調養更穩健!

針對計畫產後減重的婦女,中醫師可根據媽媽的體質特性,透過針灸、穴位埋線、內服中藥來輔助減重。張若偉中醫師說,針灸與穴位埋線的原理相似,但持續時間不同。針灸是透過金屬針刺激穴位,每次約 20至 30 分鐘;穴位埋線是在穴位中植入可吸收的手術線,讓該部位持續受刺激,可維持較長的時間。在經過評估後,針灸與穴位埋線也可以同時進行。

通常外治法(針灸、埋線)會搭配內服中藥,兩者同時進行較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張若偉中醫師說,哺乳期間可依個人體質適量使用中藥調養,但需選擇適合的藥方,確保對母嬰安全無虞。

產後減重不能一味依賴極端飲食或高強度運動,應該透過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適時搭配婦科調養,逐步恢復身體狀態,才能達到更健康、穩定的減重效果!

產後減重瘦身計畫
圖 / 照護線上

破解迷思,避開產後減重陷阱!

產後的婦女常會遇到許多不易察覺的陷阱,看似對身體有益,但實際上可能影響減重進度,甚至有礙健康。張若偉中醫師說,許多家庭認為產後應該大量進補,但是攝取大量脂肪、蛋白質、醣類,反而可能導致體重上升,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哺乳會消耗熱量,使媽媽的食量增加,但是也要特別留意,應避免過度攝食。張若偉中醫師說,有哺乳的婦女,每日的熱量攝取以增加 500 大卡為宜[4],在停止哺乳後,也要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才不會增加產後減重的難度。

破解迷思,避開產後減重陷阱!
圖 / 照護線上

擬定計畫,產後健康減重

一般而言,產後 4 至 6 個月是理想的減重黃金期。張若偉中醫師說,在產後 4 個月前,媽媽需要花費大量心力照顧寶寶,通常無暇進行減重計畫。從產後4個月開始,透過飲食調整與適量運動,輔以中醫調養,針對個人體質進行代謝調整,讓瘦身過程更穩定、不易反彈,產婦能達到明顯的體態改變,大多可以減少 4 至 8 公斤,比起追求快速瘦身,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健康平衡狀態。

飲食是產後減重的基礎,應以天然食材為主,請選擇原形食物,避免加工食品,避免攝取過多糖分與添加物,要多吃蔬菜,減少精緻澱粉,維持少油、少鹽、少糖的淡飲食。

在照顧寶寶時,父母親經常需要半夜爬起來餵奶、換尿布,許多人也會趁寶寶睡著時追劇、滑手機,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張若偉中醫師說,其實熬夜與睡眠不足會影響新陳代謝,而影響產後減重。建議盡量找時間休息,確保充分睡眠。面對生活的改變要嘗試調整心態,適當紓解壓力。把握時間運動,能夠幫助恢復體力與體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顧好自己,吃對、睡飽、動起來,調整好生活步調,身體自然會慢慢回到理想狀態。

筆記重點整理

  • 懷孕過程中,除了胎兒的體重逐漸增加之外,母體也會增生額外的組織,如胎盤、羊水等,所以孕婦的體重一定會逐漸增加,但是也不可以讓體重失控。一般而言,較瘦的孕婦有較大的體重增加空間,而原本體重較重的孕婦則應避免過多體重上升。
  • 許多家庭認為產後應該大量進補,但是攝取大量脂肪、蛋白質、醣類,反而可能導致體重上升,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 有哺乳的婦女,每日的熱量攝取以增加 500 大卡為宜 。在停止哺乳後,也要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才不會增加產後減重的難度。
  • 一般而言,產後 4 至 6 個月是理想的減重黃金期。在產後 4 個月前,媽媽需要花費大量心力照顧寶寶,通常無暇進行減重計畫。從產後4個月開始,透過飲食調整與適量運動,產婦能達到明顯的體態改變。
  • 產後減重不能一味依賴極端飲食或高強度運動,應該透過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適時搭配婦科調養,逐步恢復身體狀態,才能達到更健康、穩定的減重效果。
  • [1]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 [2] 孕婦如何吃出健康?國民健康署
  • [3] 第7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 [4] 第7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581 篇文章 ・ 279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心絞痛不輕忽!可能造成猝死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什麼?
careonline_96
・2024/06/07 ・295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位 50 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

由於患者有糖尿病,術後出現傷口併發症(包含感染)的風險較高,於是使用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以期降低風險。陳紹緯教授說,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能夠排除傷口積液,降低感染風險,幫助傷口癒合。在心臟外科團隊的照顧下,患者狀況穩定,於術後七天順利出院。

如今,心導管介入手術已相當進步,但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仍在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相較於接受心導管塗藥支架治療,糖尿病合併多條冠狀動脈阻塞的病患,在追蹤五年後,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並能大幅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建議優先採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1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肌氧氣與養分的血管,當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便會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陳紹緯教授解釋,如果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冠狀動脈血流量無法滿足心肌的需求,便會產生心絞痛;如果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冠狀動脈血流中斷,心肌便會缺氧壞死,稱為心肌梗塞,狀況非常危急,患者可能猝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原因可能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體重過重、家族病史等。陳紹緯教授說,心絞痛發作時,症狀表現包括頭暈、胸悶、胸痛、壓迫感、呼吸急促等,疼痛會延伸至下巴、肩膀等處。

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狀況很差時,建議緊急進行心導管介入治療。陳紹緯醫師說,因為作心導管打通血管的速度較快、侵入性較小,有機會搶救缺氧的心肌。針對穩定型心絞痛,也就是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的時候,冠狀動脈血流供應不足的患者,重度冠狀動脈狹窄病人採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能夠長期達到較佳的血管通暢度,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降低死亡風險。陳紹緯教授說,如果三條冠狀動脈都阻塞或左主冠狀動脈狹窄,就會建議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包括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日本明仁天皇都曾經在最好的醫療團隊建議下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2021 美國/歐洲心臟科學會冠心病治療指引(2021 ACC/AHA Guideline for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特別建議下列族群應優先採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而不建議心導管支架手術,包括:糖尿病患者合併多條血管阻塞、複雜性多條或左主冠狀動脈阻塞(SYNTAX score 大於 33 分)、左心室功能不全(收縮分率小於 50 %)、多條血管合併多條血管狹窄、不適合抗血小板藥物、或無法負擔新型塗藥支架的病人。

不可輕忽的傷口併發症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相當成熟的心臟手術,開胸手術不代表是落後的治療,針對病情複雜而嚴重的病人,反而有最好的效果。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都會特別留意,盡可能降低心臟衰竭、中風、出血等併發症的風險。陳紹緯教授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是針對複雜性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因此除了在病情較單純且病灶適合的病人可以採用微創小傷口的方式,目前大多數還是要開胸、及多處傷口拿血管,因此術後的傷口照護相當重要。因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患常常都有糖尿病,傷口癒合較慢且容易感染,出現傷口併發症的風險較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倘若出現傷口併發症,可能進展為敗血症,甚至會導致死亡。」陳紹緯教授說,「特別是胸骨,萬一遭到感染,死亡率也會比較高。」

為了減少傷口併發症,必須多管齊下。陳紹緯教授說,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使用預防性抗生素、術前手術部位的清潔、採用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來一起降低傷口併發症產生的風險。

傷口併發症的發生常跟傷口內的積液有關,因為傷口在縫合之後,仍會滲出組織液,而積蓄在傷口內的組織液可能滋生細菌,漸漸導致化膿、蜂窩性組織炎、甚至菌血症。陳紹緯教授說,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的做法是在縫合傷口後,覆蓋特殊的敷料,然後連接一個能夠抽吸的小型主機,讓傷口維持負壓的狀態。

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能夠有效排除傷口積液,降低感染風險,並幫助保持皮膚乾燥,避免傷口旁皮膚浸潤。陳紹緯教授說,維持負壓的狀態也可以幫助拉近縫合的傷口,減少側邊張力,並增加傷口附近的血流量,刺激肉芽組織生長,從而增加傷口癒合機率。在黏貼完成後,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可以連續保護傷口 5 至 7 天,減少換藥頻率與不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體重過重、年紀較大、慢性腎臟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等,都是出現傷口併發症的高危險群,接受手術前,可以和醫師討論如何事先做好預防措施,以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

筆記重點整理

  • 如果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冠狀動脈血流量無法滿足心肌的需求,便會產生心絞痛;如果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冠狀動脈血流中斷,心肌便會缺氧壞死,稱為心肌梗塞,患者可能猝死。
  • 如果三條冠狀動脈或左主冠狀動脈都嚴重狹窄,建議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 相較於接受心導管塗藥支架治療,糖尿病合併多條冠狀動脈阻塞的病患,在長期追蹤後,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可有效死亡風險,並能大幅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建議優先採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
  • 因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患常常都有糖尿病,傷口癒合較慢且容易感染,出現傷口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因此,把血糖控制穩定、使用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皆有助於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

註解

  1. Head SJ, Milojevic M, Daemen J, et al. Mortalit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versu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stentin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2018 Aug 11;392(10146):476]. Lancet. 2018;391(10124):939-948. doi:10.1016/S0140-6736(18)30423-9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中藥含鉛和農藥?來了解中藥安全與查驗機制
活躍星系核_96
・2015/11/26 ・316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6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over

作者 / 林佑彥中醫師

鉛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昨天(11/23)新聞報導「雙北3人血鉛超標 初判跟職業、服用中藥有關」。標題殺人法又出現,讓中醫界跳起來。筆者試著查了一下新聞內容,發現斷章取義實在很嚴重……

蘋果日報:「3人皆非鉛管戶,目前懷疑可能與服用不明中草藥或職業曝露相關,將會持續追蹤健康情況,暫不需要治療。」

中時電子報:「台北市的是75歲男性、退休15年的大客車司機,……,因長時間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家住新北市的45歲女老師,從2010年開始服用中草藥,……。」

SET 三立新聞網:「其中3人血鉛超標,已排除是鉛水管的問題,恐與吃中藥及其職業有關;其中一名男性營運大客車、另一名超過30年從事焊錫工作,還有一位女教師則是服用中藥長達5年。」

台視新聞:「兩位個案,都有長期服用中草藥的習慣,其中台北市這名75歲男子,還已經洗腎25年。」

標題殺人無罪……事實卻被掩蓋

其實仔細查了一下相關的報導,發現這兩位血鉛濃度偏高的新北市民,是服用了「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而不是服用中藥造成的!那為什麼大家得知的消息是吃中藥才驗到血鉛呢?這與大家看新聞以及記者們下標題有關。

中醫藥長期以來背負著「含重金屬」、「農藥過高」,甚至是「吃中藥會洗腎」的惡名,但事實上,找合格的中醫師開立處方治療是不會讓人洗腎,甚至從健保資料庫來看,吃中藥會減少糖尿病洗腎風險哦!(2015/3/16 中時電子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然而,台灣民眾洗腎率那麼高的原因,其實就是健保實施啊!是健保實施啊!是健保實施啊!(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引述洪浩雲醫師的文章「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約佔了一半,而「高血壓腎病變」的病人約有三成,剩下的才是一些藥物濫用、急性感染症、自體免疫疾病的問題。

來路不明中草藥 ≠ 中醫藥

一直以來,許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中醫藥。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在台灣則指歷代中國官方及諸家本草典籍所記載的藥材為中藥。簡單來說,只要不是依據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的任何藥物都不能算是中藥!

Source: 蘋果日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說使用的是中藥材,但沒有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診斷並依循中醫理論開立處方,都還是有可能吃出問題的!前幾年還有某中醫師吃了科學中藥的龍膽瀉肝湯 13 年,導致腎衰竭洗腎讓藥廠賠償的新聞(2012年蘋果日報連結)。但這完全就是這位中醫師自己的問題了!沒有什麼藥是可以連續吃十幾年不更換,也沒有依照自己的證型與體質開方,這樣的中醫是不合格的!

除了合格的中醫師之外,藥材的來源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市場裡常常會看見攤販把藥材就放在地上或桌上讓民眾選購,但這些來路不明的藥材吃了會安心嗎?買藥材還是要到合格的中藥房或中藥商購買,認明有政府核發的「中藥商許可執照」,才有保障!

中藥含重金屬與農藥?有檢驗機制把關!

有朋友問到,台灣的中藥材 90 % 以上是大陸進口,這樣也不用擔心重金屬與農藥的問題嗎?事實上,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從民國 102 年開始對於這個部份有中藥材的「中藥材邊境管理」機制在把關!(中藥材邊境管理 Q & A

邊境查驗簡單來說,就是依照歷年來進口量排名前面的品項實施輸入查驗,而紅棗、黃耆、當歸、甘草、地黃、茯苓、川芎、白芍、杜仲及白朮這十項實施抽批查驗。整體來說約有 55 % 的中藥材都列入查驗的項目,且持續檢討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藥上市
中藥材上市流程,框起來是只有台灣才有的機制。 (亦可參考康健文章:中藥安全大解密/你吃的中藥怎麼來?

台灣藥典第二版裡面,已經有訂定許多中藥材的農藥、重金屬殘留標準,但因為還沒有列入邊境查驗,所以藥材的抽驗更是重要。近幾年各地衛生局抽驗市面販售的中藥材合格率都高達 9 成以上,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中藥還未訂定檢驗標準,這是需要持續改進的。至於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化學農業模式擴及中藥材 治病還是致病」,這個是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間從中國大陸北京、天津、香港等城市的九家知名中藥行買來的檢驗結果,不是台灣哦!啾咪 ^.<

另外,許多藥材進口到台灣是由 GMP 藥廠買走,目前許多大間的中藥廠都有實施「安心中藥材」認證。各藥廠有自己的實驗室,依據台灣藥典第二版的規範來進行檢驗,並依照品質與等級區分進行炮製與包裝。但坦白說,安心中藥材的等及與藥性仍然還有進步空間,不過至少安全許多。

台灣才有的中藥邊境查驗機制!

其實全世界對於中藥材大多有檢驗標準與規範,例如大陸的藥典、日本藥典…等等,不過邊境查驗的機制是台灣專屬的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目前是中藥材的輸入國,當中藥材要進來台灣必需先有原產地的檢查合格證明,要符合台灣的規範與貨物一起到海關送審。到了台灣的海關,入關之前就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藥材邊境查驗。雖然不可能所有中藥材都抽檢,但至少輸入的中藥材一半以上都有查驗。查驗合格之後才會進來台灣,而到藥廠也要先經過各 GMP 藥廠的檢驗機制才能製成濃縮中藥。

各國中藥
Source: 衛生福利部

台灣的 GMP 藥廠也是需要每年定期接受衛生福利部的審查與實地檢驗,符合規範才能拿到 GMP 的認證。但也僅於前五大藥廠比較安心,而其它的藥廠相對來講設備不足、實驗室條件、保管方式與運輸方法的關係而沒有那麼完整就是了……

至於香港、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雖然都有查驗機制,但沒有在入關之前的檢驗機制;而歐盟、美國……等國家則是將中藥材列為食品級,沒有藥物級的檢驗標準可言。所以在台灣使用中藥材,如果是由合格的醫師、藥廠、藥商提供,是比較不需要擔心農藥與重金屬的問題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點是:找合格中醫師與合格中藥材!

在台灣使用中藥材已經相對安全許多,但長期以來民眾的就醫習慣與自行服藥的弊病,更有只愛找密醫而不找合格醫師的情況。加上地下電台賣藥、求神問卜買來的草藥…等等,莫名其妙讓中醫背上污名,這對合格的中醫師們是非常不公平的!

中醫藥的用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依照台灣的環境來說,也定出了「停、看、聽、選、用」這五個核心。「停」代表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看」代表看病要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明清楚。「聽」代表聽專業中醫師與藥師說明,「選」代表選購安全、有效中藥,「用」代表用中藥時應遵醫囑咐。

51
Source: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中醫藥用藥安全網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合格中醫師與合格中藥材!讓我們一起再大聲喊幾次,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別再污名化中藥與西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刊載於林佑彥中醫師的部落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8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