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pixnet
警方發現一具屍體。法醫來到現場,試著從屍體上的線索判斷出死亡時間是在多久以前。屍體腫脹程度,在屍身裡鑽進鑽出的蛆,都是可用的線索。可是這些改變要等好多天後才會發生,一天內的改變不明顯。人類腸道裡本來就很多的細菌,在人體死亡後沒有免疫系統的壓制,菌種組成和數量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改變。這樣巨大而明顯的改變,能不能做為判斷死亡時間的依據呢?
這篇研究追踪了 12 具人類遺體裡的腸道細菌,以 qPCR 技術量測三種主要腸道細菌,隨著死亡時間的拉長而出現的數量變化。結果發現,擬桿菌(Bacteroides)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的數量在死亡後快速降低,但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的相對數量則維持不變。這個研究證實在未來的檢驗中,細菌有機會被當做一個可信的指標,用來推估死亡時間。特別是在死亡沒多久的遺體,鑑識人員只要採一點腸道細菌樣本上機,就可以判定死者死亡時間在多久以前了。
本文轉載自慈大生科 Sci Cafe
研究原文: Hauther et al. Estimating time since death from postmortem human gut microbial communities. J Forensic Sci. 2015 Sep;60(5):12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