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地表、會鬼鬼祟祟喜歡跟蹤小孩的暴龍,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成了籠中鳥,就跟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動物園中圈養的動物,因為所處環境不自然,所以會出現像是搖頭、繞圈、自殘……等等不正常的「刻板行為」。那麼《侏羅紀公園》裡的暴龍也會出現刻板行為嗎?
動物的強迫症
無論是哪種動物,圈養必然要從原先無拘束的環境移轉到人造的小空間,動物的習性必然要跟著改變。要是有些動物適應不良,就會出現「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ur,類似動物的強迫症):重複某些看似沒有立即性功能的單調行為 (Mason,1991)。
根據2005年一份由史威斯故德(Ronald Swaisgood )及謝伯德森(David Shepherdson)博士所發表的研究,刻板行為可以分成三類:重複出現口部相關動作、重複相同路徑運動、高頻率單調行為 [10]。有些刻板行為還可能會導致動物自殘、減低繁殖成功率等嚴重的後果。
刻板行為在動物福利學中常被討論,普遍認為是動物無法在圈養環境中滿足戶外行為需求所引起,可說是圈養環境豐富度不足的重要外顯指標之一。當圈養環境中的刺激越少、空間越小、動物的刻板行為就更容易發生。
不過,即使有行為發生也未必就是動物不適應或缺少福利,還必須考慮到其他因素,譬如動機、年齡、習性及先前生活環境狀況等才行。[1][2]
誰有刻板行為
現生的圈養動物,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甚至是水裡游的,都有被觀察到出現刻板行為。包括馬、豬、實驗鼠、鳥、貓狗、海獅……等等。
實際的例子,如飼養在馬廄的馬會出現橫向的重複行走(weaving and stall-waling),此動作可能導致體重下降甚至是背部受傷。堤岸田鼠(bank vole)則會一直貼近牆壁或木桿,使得身上因為摩擦而潰瘍。實驗室中的大小白鼠,也會出現重複性清洗身體的動作(grooming),此高頻率動作還可能讓所進行的實驗出現混淆變因。甚至是家中豢養的小貓小狗也會出現重複性的單調行為,好比持續三十分鐘玩窗簾或瘋狂舔毛。[1][3][5][6]
動物園中動物也被觀察到會走在重複路徑的行為:黑熊會走類似於八字形的路線;鸚鵡在籠子中以同樣的路徑來回行走。不只是走動,過去還有研究指出長頸鹿會一直無目的性地伸出神頭;飼養在籠中的小鳥會一直啄羽毛,甚至是拔掉自己的羽毛;母豬則會出現在嘴巴空無一物時重複咀嚼。[1][3][4]
下面的影片就是動物園中動物刻板行為的例子:
以鳥窺暴龍
因為侏羅記公園倒閉,所以目前沒有活生生的暴龍可以研究,只好以暴龍的近親-鳥類來推論。[7][8]
如果要圈養鳥類,我們必須先瞭解牠在野外習性,像是牠的飛行偏向垂直升降還是水平滑行,鳥籠該如何設計才能繼續讓牠有機會展現在戶外的行為習性。
圈養鳥類的行為怎樣才算是刻板行為呢?相關研究認為,短時間內出現高頻率的單一動作:在籠內沿著固定路線來回走動(pacing)、沿著鳥籠邊緣爬、嘴內無食物卻重複出現咀嚼、拔羽行為等……就屬於刻板行為 [9]。有研究發現,當籠子的尺寸越大,這類的重複性行為會因此降低;另外,相較於從小就在實驗室內飼養的鳥,野外捕捉回的鳥類更容易出現來回走動的刻板行為。[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60U3x0H-A
這樣說來,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自幼就生活在人工的環境,或許發生刻板行為的機會較低。
環境豐富化
目前減緩刻板行為的主要方法是環境豐富化(Enrichment)。一項有關環境豐富化的整合分析,將過去研究所使用的豐富化方法分成五類:增加物品刺激、嗅覺刺激、認知訓練、替換物件、環境大改造。[11]
增加環境中有形(道具、石頭、植被)及無形(嗅覺、聽覺)刺激,試著復刻動物在野外的生態樣貌,是圈養環境豐富化的方法之一 [11]。但完成這項作業要先做足大量功課。以飼養暴龍為例,必須要知道侏羅紀當時季節變化、植物種類、地理環境、生態……等資訊。雖然給予動物一定程度的物品刺激很好,但時間一久,若不像大自然會四季更替,動物們總有一天會失去新奇,因此可以經常替換物件的位置。
除了外在刺激,若能主動給予認知上的訓練也有幫助。在圈養的時候,因為有些環境刺激無法百分之百復刻,取而代之是利用其他物品模擬出能賦予野外習性所需的認知功能。以動物園中的大象來說,園區不太可能在狹小的空間內提供大樹幹供牠把玩,改用四個大輪胎捆綁一起,模擬類似重量給大象鍛鍊鼻子 [11][12],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會在水泥堆鑿洞,灌入蜂蜜,讓黑猩猩模擬在野外利用草桿取食蟻窩的行為。至於暴龍,也許可以放入開著吉普車的人類,或者裝的人類的倉鼠球進入籠中(咦?)。
另外,被圈養的動物最忌諱的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漸漸忘記怎麼展演原來在戶外的覓食行為。因此飼養人員就會透過藏食物、隱藏氣味、增加野生動物與昆蟲等方式訓練。像是在美國動物園中的美洲黑熊,發現透過藏蜂蜜來訓練黑熊覓食,能協助牠減少刻板行為的發生 [11][12][13]。在改版後的「侏羅記公園」就有類似的設計-放活生生的豬到籠子裡,讓迅猛龍可以追捕獵殺。
動物福利是日漸備受重視的議題。即使暴龍、迅猛龍長得醜又會追著小朋友跑,牠們還是有活得快樂的權力呀!
參考資料:
- Mason, G. J. (1991). Stereotypies: a critical review. Animal behaviour, 41(6), 1015-1037.
- Mason, G. J., & Latham, N. R. (2004). Can’t stop, won’t stop: is stereotypy a reliable animal welfare indicator?. ANIMAL WELFARE-POTTERS BAR THEN WHEATHAMPSTEAD-, 13, S57-S70.
- Garner, J. P., & Mason, G. J. (2002). 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age stereotypies and behavioural disinhibition in laboratory rodent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136(1), 83-92.
- Broom, D. M., & Kennedy, M. J. (1993). Stereotypies in horses: their relevance to welfare and causation. Equine Veterinary Education, 5(3), 151-154.
- Luescher, U. A., McKeown, D. B., & Halip, J. (1991). Stereotypic 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in dogs and cats.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21(2), 401-413.
-
Braitman, L.(2014,July).Laurel Braitman:Depressed dogs, cats with OCD — what animal madness means for us humans.Retrieved from [Video file].
- Stephen L. Brusatte, Graeme T. Lloyd, Steve C. Wang, Mark A. Norell. (2014). Gradual Assembly of Avian Body Plan Culminated in Rapid Rates of Evolution across the Dinosaur-Bird Transition. Current Biology, DOI: 10.1016/j.cub.2014.08.034
-
Dinosaur family tree gives fresh insight into rapid rise of birds. Science Daily [September 25,2014]
-
Meehan, C. L., Garner, J. P., & Mench, J. A. (2004).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age stereotypy in Orange‐winged Amazon parrots (Amazona amazonica).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44(4), 209-218.
- Keiper, R. R. (1969). Causal factors of stereotypies in caged birds. Animal Behaviour, 17, 114-119.
- Swaisgood, R. R., & Shepherdson, D. J. (2005).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enrichment and stereotypies in zoo animals: what’s been done and where should we go next?. Zoo Biology, 24(6), 499-518.
- 謝欣怡、張明雄(2009)。打造動物豐富的生活環境—行為豐富化。科學月刊,470。
- Carlstead, K., Seidensticker, J., & Baldwin, R. (1991).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for zoo bears. Zoo Biology, 10(1),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