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菀婷
選戰當前,每位參選人都在最後拉票!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知道,最近不管是哪種新聞、消息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決。你們的決策點是什麼呢?是選人、選黨、選政見還是依靠民調呢?一起跟著小編檢查,「民調」中有什麼可疑的誘導因子吧!
決策盲點
大腦的決策系統,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公正的,尤其當情緒與主觀意識介入時,就很容易左右我們的判斷。著名的可樂決策實驗,受試者先說出自己喜歡「百事可樂」或「可口可樂」,在不知道品牌下,受試者喝了兩杯飲料,受試者可能明明比較喜歡「百事可樂」,但當顯示品牌時,受試者居然改口說比較喜歡「可口可樂」,這就是「品牌效應」。[1] 所以當你比較喜歡某位候選人時,即使另一位候選人做得再好,都可能會被你忽視!
你相信民調嗎?
你們知道民調是怎麼被調查出來的嗎?小編這次剛好接到了「號稱民調」的電話,調查員除了問受訪者認為「目前執政黨是否有完成當初的政見規劃」、「覺得目前政黨做得最好的政績與做最差的政績是什麼」外,也直白的問受訪者「請問是支持某色或某色,還是偏中立呢?」與「請問你是支持哪位人選?」等問題。喜歡科學的你們,一定知道實驗方法非常重要,若方法錯誤、統計造假,顯示出來的數據再漂亮,也不代表是真相。
「布萊德利效應」(Bradely Effect)[2] 說明民調可能不代表開票結果!1982年,加州州長民主黨候選人湯姆・布萊德利,在選戰前,贏得眾人的呼聲,民調顯示布萊德利將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不過開票後,居然以些微差距落敗。這是為什麼呢?
一、誰是受訪者
接到民調電話的時間是何時呢?這段時間點,是什麼年齡層的受訪者會在家呢?大多數的受訪者社經地位為何?哪些人的電話是容易取得的呢?如果樣本無法代表大眾,偏頗就早已存在!
二、引導式問題
「目前執政黨是否有完成當初的政見規劃?」這個問題,整體來說,好像有點困難達成。當你說「沒有」時,就已經落入「負面」的想法,接著又問「覺得目前政黨做得最好的政績與做最差的政績什麼」時,受訪者很容易就會先說最差的政績為何。緊接著下一題是,「請問是支持某色或某色,還是偏中立呢?」,這個問題只有三個選項,如果對選舉名單不熟悉者,很容易就陷入非A即B的選擇,即使選擇中立,也是代表對兩色之間的中立,那其他顏色呢?
三、受訪者有選擇權
當被受訪這些問題時,我反問訪問者「請問我可以拒答嗎?」
你可以拒答,你也可以說謊,訪問者拿你沒轍!雖然實驗最基本的假設,是需要相信你的受訪者,不過遇上敏感的問題,有些人是不會說出真心話的。湯姆・布萊德利當初民調看漲,是因為他是黑人身分,白人選民怕被冠上「種族歧視」的標籤,所以不敢在受訪時說出真正想選的人選,導致民調與開票結果有所落差。
四、統計方法
統計時,怎麼定義有效問卷?無效問卷?又怎麼定義異常值(outlier)?[3] 統計中分母與分子又各代表什麼?哪些數值被算入、哪些被移除?通常在電視上面,只會簡單的把算式呈現,採訪的樣本數為多少人,這些是我們能看到的數據,但是沒看到的數據呢?
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人們透過數字抓住重點,卻忘記了背後繁複的算式與數值的意義!一旦忘了數據呈現的方式與方法時,很容易會被牽著鼻子走,造成決策盲點!所以,投下神聖的一票時,記得好好想清楚吧!最後,最後,每個人的意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放棄自己的權益喔!
註 & 參考資料:
- 透過fMRI,發現喝完「百事可樂」,受試者的大腦僅促發腹內側前額葉(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此區為接受感官的資訊,也就是透過味覺判斷哪杯飲料比較好喝的腦區。但,看到「可口可樂」品牌後,有另外兩個腦區跳進來一起處理腦部活動,分別為雙側海馬迴(bilateral hippocampus)與背側前額葉(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這兩區是喚醒文化資訊的連結與情緒牽引的行為。參考文獻:McClure SM, et al. (2004) Neural correlates of behavioral preference for culturally familiar drinks. Neuron 44:379387.
- 《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大塊文化。
- 異常值(outlier):指其資料與其他資料顯著差別,統計數據時,會考慮需不需要把義異常值移除(因會影響平均值),再進行下一步資料比對。
延伸閱讀:
《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大塊文化。
《心理研究實驗法》,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