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台南記錄一:老屋新力

PanSci_96
・2014/11/10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49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Gilver 吳培安

訪人文台南:初綻新芽的老街

攜起背包、手握一紙車票,帶著一顆探索的心,智活玩家從各地匯集此地。桂月時分的夏日驕陽毫不吝惜地傾瀉,唯有路旁的鳳凰木伸展著綠葉的羽翼,為旅客遮擋過於熱情的陽光。

走過車站地下道,牆上的壁畫是城市記憶的提示:八田與一遠眺著烏山頭水庫,與台南特產的花果斜斜對望;荷治時期的海港景色、赤崁樓、明清之交改建的大天后宮,過往濃縮成一碗不起眼的度小月擔仔麵,吃下去了,也就變成身體的一部份了。而在城市之外,遠方的四草生態園區是潮間帶與紅樹林生物的小天堂,官田菱角田白日有水雉飛過官,七股鹽山黃昏有黑面琵鷺駐足停留。入夜以後,鹽水蜂炮在夜空和人群間飛囂閃鬧。這座城市並非總是騷動不止,也沒有一刻是真正靜止的,只是在時代的洪流裡,默默地被淋洗出不同的形貌。

出了地下道、乘上小巴,我們駛離市中心海拔微微隆起的高地,下榻在鄰近台南公園的首相大飯店,稍作停留後便前往「智活玩家」台南之旅第一站:正興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興街:人文土壤的本色之花

正興咖啡館
正興咖啡館

正興街是「老屋欣力」—老房子再利用的基地之一。2008年以來,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在台南持續推動這項理念,希望以人為主體,透過創新思維結合在地歷史,在不造作、不哄抬、不盲目復舊、不干擾破壞的原則下,再創文化核心價值。誠懇的在地青年謝文侃先生(人稱小五)是老屋欣力的推動者之一,他在保安路經營「謝宅」民宿,本場次由他擔任我們的解說員。

當我們來到正興街時,人潮還沒有湧入,呈現它原本的樣貌:乾淨的街道靜靜地、緩慢的呼吸著。這裡有保留在地人飯後出門吃水果習慣的「泰成水果店」、老屋新戀的文創咖啡店「正興咖啡館」,精熟木雕、磚雕技藝的文化國寶—王郭挺芳老師的工作室,帶動全台高價品牌霜淇淋潮流的翹楚「蜷尾家甘味處」,還有一些不到下午就沒有人跡可循的隱藏版小店。另外,小五先生特別帶我們去拜訪一對住在當地的阿嬤,她們在街坊互動的身影,曾讓小五先生脫穎而出、獲得攝影首獎。

接著,小五先生特別帶我們進入一間當地有名的婚紗攝影場地、名喚「庵」(IORI)的茶館。它以精緻小巧的茶具重現昭和時代優雅的特色,桌邊擺放五顏六色的茶罐和玩具擺飾顯得童趣,昏黃的燈光和古典風吧檯的木質,讓人幻想起過去的雅士如何在此摩登。而沿著狹窄的樓梯到了二樓,還可以看到設計系學生將西方彩繪玻璃概念結合台灣本土流行窗紋的巧思,無須打燈,自然穿透的光線即成一禎風景。

海安路:藝術街的滋育與凋殘

海安路藍晒牆 照片來源:flickr用戶lin Judy(快樂雲)
海安路藍晒牆             照片來源:flickr用戶lin Judy(快樂雲)

台南的創意總是藏在不起眼之處,一旦遊客懷著好奇心拐了個彎,就在轉角遇到了驚奇。出了正興街,就是台南赫赫有名的藝術街路「海安路」。在這裡,日式的鯉魚旗在木造的居酒屋外飄揚,精緻的珠寶店藏在密巷之中,遙遙的可以看見水仙宮市場,各種相異屬性的建築物件在此地蒙太奇,發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力。只可惜,當我們造訪此地時,當地曾經最有名的塗牆藝術「藍晒圖」已不復過往形貌,沿路也看見許多年久失修的展示性建築,讓人不禁嗟嘆一聲—或許在鼓勵文創新生的政策下,也要想想如何讓它們的光彩延續下去,甚至得考量到與當地人文特色融合,而不只是冷冰冰的拼貼物件,粗暴的縫在都市紋理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拐了個彎,上午的最後一個行程在海安路上的神農街中進行。神農街是一條充盈傳統生命力的老街,入口處大紅燈籠高掛,路旁可見南安商會、永川大轎工作室、金華府行館等傳承記憶的老處所;神農街亦是台南市文化協會的所在地,我們在此分成兩組,孩子們運用各種工具和他們的想像力,創作屬於自己的拓印布畫;家長和大孩子們則進行手縫布扣小提袋DIY,縫製洋溢夏日風情的冰果手提袋。在盛情的南台灣太陽照耀下,第一日上午場的活動在此結束。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大黃魚和海鯰,古代台南人愛吃什麼魚?
寒波_96
・2022/04/01 ・402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魚類是人類重要的資源,許多古代文化裡魚是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台灣古時候也是如此。一項新發表的研究,調查台南 5000 年來的遺址中有哪些魚,得知古早台南人食用的魚類,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

大黃魚。圖/〈野生大黃魚的滅絕危機

用耳朵裡的石頭,判斷古代人吃哪些魚

如何得知古代人吃哪些魚呢?魚有骨頭,有機會在遺址中留下遺骸,但是相對其他動物來說,魚類的骨頭沒那麼容易留下。所幸硬骨魚的頭部內,有種負責聽覺的構造「耳石(otolith)」。

耳石成分為碳酸鈣,魚去世後是相對容易留存的部位。不同魚類的耳石型態有別,所以見到遺址中的耳石,可以得知古時候有哪些物種。比較不同年代遺址間,耳石組成的變化,便能推論不同時代吃魚的改變。

由中研院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林千翔主導的研究,算是用魚類耳石回答考古學的問題。自然死亡的魚也會留下耳石,不過這項研究分析的耳石大部分來自貝塚,也就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垃圾堆遺址,當年應該曾經是人類的食物。

南科遺址群的地理位置。圖/參考資料

樣本皆來自南科遺址群,也就是南部科學園區的臺南園區的一系列遺址。中研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公元 1993 到 2010 年,在李匡悌等人率領的挖掘下有許多收穫,魚耳石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距今 5000 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現在是南科的這塊地方便有許多人類活動。南科遺址群的 82 處遺址中,有 17 處出土過魚類耳石,被納入本次研究。考古學上可分為 5 個時期: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中期、晚期,鐵器時代,以及歷史時期。

5 個時期中,新石器時代中期只有 1 處遺址 1 件樣本;距今 300 年到現在的歷史時期,也只有 3 處遺址 8 件樣本。用於分析的 1254 件樣本,大部分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新石器時代晚期、鐵器時代。

遺址們的資訊。圖/參考資料

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 4200 到 5000 年前的 2 個遺址,總共出土 789 件魚類耳石,分別屬於 24 個分類群(taxa),不論數量或多樣性都最高。

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 2000 到 3300 年前的 7 處遺址,共出土 112 件樣本,分屬 16 個分類群。而鐵器時代,距今 300 到 1400 年前的 4 處遺址,出土 344 件樣本,分屬 13 個分類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石器時代最有存在感的是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早期占 57.29%,晚期占 41.96%,皆為當期最高比例的魚類。鐵器時代變成海鯰(sea catfish)最多,占 61.24%。

遺址中魚耳石的種類。圖/參考資料

台南環境變化,影響食用魚種

地處台南同一個地區的遺址,魚類的數量和多樣性都漸漸減少。之前有個論點主張,這是由於過度捕魚所致。但是這項研究充分利用耳石分析的優點,判斷出土魚耳石組成的變化,並非人為捕撈,主要是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

同一種魚,耳石的型態不會改變,但是大小會變,耳石大小又正比於魚體的尺寸,耳石愈大,魚體也愈大,反之亦然。

遺址中大黃魚的耳石。圖/參考資料

大黃魚在現代也是常見的食用魚類,最近卻由於過度捕撈(過漁),使得野生族群大福縮水;在此之下觀察到,多數個體的身體及耳石也明顯變小。由此推測,倘若古時候發生過漁,遺址中大黃魚的耳石應該會縮小。

新石器時代早期、新石器時代晚期,鐵器時代,三個時期都有大黃魚。比較發現大黃魚的耳石並沒有變小,鐵器時代的耳石雖然數量大幅減少,尺寸還變大一點。表示至少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到鐵器時代,也就是從 4000 多年到幾百年前,大黃魚並沒有面臨生存危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個時期大黃魚的耳石尺寸。圖/參考資料

大黃魚在台南遺址的存在感之所以下降,更合理的論點是:海岸線和沿岸環境的改變。

台南的地貌不斷變化,陸地向海延伸。如今南科遺址群位於內陸,離海岸有相當距離;但是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關里、南關里東遺址的年代(屬於小有知名度的大坌坑文化),這塊地方位在海邊;新石器時代晚期陸地範圍前進,不過依然位於海邊。

大黃魚住在岸邊海域,而新石器時代的台南人住在海邊,使他們不難獲得大黃魚之類的海產。魚類以外,這些遺址也出土不少貝類,表示當時的居民,善於利用沿海的水產資源。

隨著泥沙持續淤積,原本位於海邊的南科地區,鐵器時代成為內陸,淤積和河道後來形成台江內海。南科到台灣海峽之間有潟湖存在,鐵器時代的台南人,不用太靠近海邊便能取得水產資源。也許就是如此,大黃魚不再那麼流行,住在河口、潟湖環境的海鯰,變成這個時期遺址中最常見的魚類。

台南自然環境的變化。南科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就在海邊,鐵器時代變成內陸,和台灣海峽之間有著台江內海。圖/參考資料

耳石只代表一部分古代魚類

不論古今,耳石都是識別魚類的好材料。比較不同年代魚類耳石的改變,可以判斷自然環境與人類文化的變化,但是也要注意,考古遺址中的耳石,無法代表古代食用魚的全貌。

見到某種魚的耳石,那種魚一定存在過,可是曾經存在過的魚,不一定會留下紀錄,耳石組成也不完全等於實際比例。這兒最明顯的例子是,不同年代的多個遺址有出土鯛科魚類(Sparidae)的骨頭,然而其耳石只有 1 件。或許還有些魚類,不論魚骨或耳石都沒有留下,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們存在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見到大黃魚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占 57.29%,晚期占 41.96% 這項數據,並非意謂當時真的有 57%、42% 食用魚為大黃魚;合適的解讀大概是,大黃魚是新石器時代主要的食用魚種,晚期的比例有所降低。

遺址中海鯰科魚類(Ariidae)的耳石。圖/參考資料

大黃魚的古老傳承與當代危機

有趣的是,一直到中國漁民近期過度捕撈以前,野生大黃魚在東亞的東部沿海都很常見。古代台南人捕食不少大黃魚,可謂有偏好也具備技術,他們對大黃魚的偏愛和捕捉技術,或許能追溯到還在對岸海邊的日子。

綜合考古、語言學等方面的資訊推敲,台南在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應該是台灣初期的南島族群,他們很可能是更早以前來自東亞沿岸移民的後裔。這群人的生產方式包含農業,會種植稻、小米等馴化植物,不過仍然有不少採集和狩獵,以及利用水產資源。他們捕食大黃魚的文化,也許在祖先尚未渡海移民前已經養成。

古代人吃進不少大黃魚,現在大黃魚也是受到歡迎的食用魚,一度族群龐大的魚群還因為濫捕面臨滅團危機,至今沒有從過度捕撈的打擊中走出去。無疑,人類如今也成為影響魚類生態的要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16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一起「南漂」吧!「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展現未來城市新面貌 ft.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陳凱凌 【科科聊聊 EP73】
PanSci_96
・2021/12/21 ・295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

棲身於都市的我們,可曾自問理想的居住環境應該是什麼樣子呢?科幻電影中,不論是《黑豹》的烏托邦科技之城,還是《銀翼殺手》賽博龐克式的頹廢,他們時而嚮往未來世界、時而批判當代問題。《國家地理雜誌》曾於 2019 年推出「未來城市」專題,指出全球將於 2050 年達到 98 億人口,並且將有 70% 居住於城市。專題中勾勒出「未來城市」的十項關鍵原則,包含:生態、經濟、基礎建設、水資源、廢棄物、食物、移動性、文化、能源、適居性等。

回到台灣,你心中的理想城市應該如何?科技新潮、舒適宜居?還是通勤方便、適合就業?你知道現在就有一座「科技之城」正朝這樣的路上邁進嗎?

位於台南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將成為研發綠能科技的重鎮,不僅有全台唯一的自駕車測試實驗場、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更與南科並駕齊驅,成為推動台南前進的「雙引擎」,引發青年「南漂」的熱潮。本集節目,P 編、y 編將與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陳凱凌,一起探索未來城市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臺南市政府
  • 03:26 科幻題材的城市想像

許多科幻作品對「未來城市」有相異想像,y 編、P 編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為「烏托邦」型,科技已發達進步,城市發展完善,生活、交通便利,能源問題已被解決,如:電影《關鍵報告》、《黑豹》中的城市面貌。第二種為更為常見的「賽博龐克」(Cyberpunk)型,資本大企業掌控城市,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功能性,不顧工業造就的環境污染、破壞,城市的一切以「獲利」為最高原則。第三種則如同《瓦力》、小說《月球城市》,人們被迫離開地球,重新在其他星球另闢疆土,重建起新的城市風貌。

延伸閱讀:

在科幻與科學之間,寫一座充滿故事的月球城市──《月球城市》作者 Andy Weir 訪談

  • 08:37 科幻反映現代城市的 bug

相較之下,y 編、P 編認為上述的第二型、第三型「糟糕」的城市面貌,在科幻題材更為常見,藉此也顯示題材背後對於現代城市的批判。y 編形容科幻題材荒涼的城市景觀,像是對人們「敲響警鐘」,希望大眾意識到現實城市中的 bug 在哪,若不早點解決問題,城市未來即可也變得如此「糟糕」。

  • 09:47 建築師眼中的「未來城市」

《國家地理雜誌》曾於 2019 年推出「未來城市」專題,指出全球將於 2050 年達到 98 億人口,並且將有 70% 居住於城市。專題中更邀請美國 SOM 建築設計事務所,列出設計「未來城市」的十項關鍵原則,包含:生態、經濟、基礎建設、水資源、廢棄物、食物、移動性、文化、能源、適居性等,並強調循環利用水資源、發展再生能源、在地生產食物、建設高速鐵路作為城市間的聯繫等,都會是規劃、設計城市的取向。

延伸閱讀:

This is what the future’s sustainable cities could look like

未來城市 – 都市垂直農場供你溫飽

  • 14:55 未來房子的設計「因人而異」

《國家地理雜誌》「未來城市」專題指出,以後人們所居住的房屋應「因人而異」,依據每個人的條件(如身高差異、對不同空間的需求量),更有效利用居所中的空間;P 編也再提到,專題也強調「關聯就業」(Connected Employment)的重要性,希望能拉近城市「就業中心」與「居住中心」的距離,因此建設高速鐵路,成為減少通勤時間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8:28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在做什麼?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位於台南,目前為南部重要的研發中心,也是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中綠能科技產業的發展重鎮。園區內更有許多「全台唯一」的建設,包含:自駕車測試實驗場、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台糖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另也有中研院、科技部的研究機構進駐,提升台灣南部的科技研發能量。

延伸閱讀:

「自駕車智慧之眼」守護行車安全

  • 20:59 「軟硬兼具」的台南動起來

臺南持續推動「雙引擎」計畫,一為南部科學園區(南科)光電產業的發展,近年亦有台積電設置 5 奈米製程工廠,目前已可量產,3 奈米製程生產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皆有助帶動硬體與光電業的成長;另一大「引擎」即是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帶動綠能科技、資安智能的研發。陳凱凌局長也表示,兩者「軟硬兼具」的發展,將為光電、科技與研發帶來巨大的演進。

延伸閱讀:

半導體廠奈米級的奇「積」!科學家挑戰突破電晶體大小的極限

  • 23:47 「南漂」人才回流的原因

過去台灣南北區域發展不均,導致高階人才往往「北漂」工作。陳凱凌局長指出,南科、沙崙科學城的興起,已讓南部產業產生巨大變化,工廠人才需求量爆增。不論是低階作業員、高階研發人員在台南皆能有不錯起薪,更以 ASML 於南科設立的 EUV 研訓中心為例,大學畢業生即有年薪兩百萬薪資,培訓完更可能達到三至五百萬,與北部同等工作薪資無異,加上台南的生活機能佳、消費相對北部平價,都是吸引人才「南漂」的關鍵。

  • 28:25  「雙引擎」發展下硬體設施夠嗎?

目前,台南「雙引擎」穩定推動,人才大量湧入,城市的硬體發展與空間規劃,能否隨產業變化而跟進也頗為重要。陳凱凌局長舉例,目前台南的水電供應十分穩定,供電部分更積極發展「太陽能發電」, 備案容量更已達 2.24 GW,在六都中的首屈一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部更預計在沙崙科學城設置資安中心,並增設第二條南到北的光纖網路,另也有海底電纜預計將於安平港上岸,皆是促進發展的網路資源。陳凱凌也指出,科學城三井Outlet、台南會展中心都將於明年陸續開幕,讓台南的商業、休閒機能更為完善。

延伸閱讀:

永續綠能發展,台灣難以忽視的挑戰——專訪清大科法所副教授高銘志

  • 33:01 科學城「造鎮ING」

陳凱凌局長表示,沙崙科學城的研發機能漸趨成熟,日後也希望引入更多生活、商業、生態、醫療的軟硬體設施,讓沙崙科學城的「造鎮」發展更為完整,一步步實現「未來城市」的藍圖。科學城內的中研院南部院區、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臺南分部,也各自持續在農業生技、量子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穩定發展。他也提及,台南是文化古都,現在更是科技新城,伴隨新一批研發人才「南漂」,必能讓這座新舊合一的城市更具魅力。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2

12
3

文字

分享

2
12
3
千元大鈔上的恐龍——台灣首次的恐龍化石紀錄
蔡阿修_96
・2021/05/25 ・401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蔡政修|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動物博物館

相信生活在台灣的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能有著花不完的千元大鈔可以自由的使用。身為古生物學家,除了一方面幻想著能有數不盡的千元大鈔可以讓我花費在野外挖掘、探索遠古生物的滅絕與生存奧秘之外,我也常常盯著千元大鈔上的帝雉(學名為:Syrmaticus mikado,俗名又常被稱為「黑長尾雉」),思考著帝雉在台灣的演化歷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像是什麼時候來到台灣、又是如何演化成只有在台灣才能親眼觀察到野外族群的特有種呢?

台灣千元大鈔上的帝雉和台灣第一件恐龍化石:雉科左腳部分跗跖骨標本。圖/蔡政修

餐桌上的烤雞、公園裡的麻雀,都是貨真價實的恐龍!

思索著這樣的古生物問題,或許和大多數人對於古生物研究的想像有點出入——在「侏羅紀公園」深遠的影響下,似乎只有研究暴龍、三角龍等主要出沒在中生代的恐龍們才能算是真正的古生物學研究一樣。但這也就是古生物、或其他基礎研究發現新知的樂趣一樣,藉由 1993 年幾乎風靡了全世界的「侏羅紀公園」電影,讓更多人、經費投入到古生物學的研究工作,到了現在,我在上課時所使用的恐龍教科書(由 S. Brusatte 所撰寫的《Dinosaur Paleobiology》)裡面清楚的寫著恐龍的定義為:

滅絕的三角龍和現生的麻雀最近的共同祖先、以及這一個共同祖先所有的後代都是恐龍。

換句話說,我們日常生活中會見到的麻雀、餐桌上美味的雞、鴨料理等,都是貨真價實的飛天恐龍和恐龍美食。也就是說,當我們翻開台灣生物多樣性目前的記載,台灣現今有超過 600 種以上的鳥類,也就可以說是台灣有 600 多種的恐龍——但更令人興奮的,在如此高度的恐龍多樣性裡,台灣有著 30 種左右的特有種恐龍!登上台灣千元大鈔的帝雉基本上就是台灣恐龍的代表物種之一。

餐桌上美味的烤雞,是貨真價實的恐龍。圖/Pexels

具備了這樣的認知後,台灣目前的古生物研究裡即使基本上沒有暴露在地表面的中生代沉積地層能讓我們尋找、挖掘幾乎每個人都能琅琅上口的暴龍、迅猛龍、三角龍等在中生代、新生代交界的 6 千 6 百萬年前就完全滅絕的「非鳥類恐龍(non-avian dinosaurs)」,但進入新生代後、恐龍的演化仍是相當蓬勃,在這一個當下,我們稱為「鳥類」的恐龍們,在基礎的生物多樣性分類中,物種數也有 1 萬種左右、這數字大約是現生哺乳動物的兩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也有恐龍化石,只是沒有人去尋找它們

在這樣的知識架構下,台灣也當然是一定要有、會有新生代的恐龍化石,畢竟當下我們眼前超過 600 種以上的恐龍、也有 30 種的特有種恐龍都不會是突然間蹦出來、而是應該有久遠的起源、演化歷程。就好像是一開始所提到的、在台灣的大家所熟知的特有種帝雉,不會是一開始來到台灣就是特有種,而一定是由目前仍未知的「祖先」來到台灣後,經歷了獨特的生存歷程、一代又一代的演變,搖身一變成為了在全世界其他地區都看不到、只有在台灣才能一睹風采的台灣特有種。

出人意料的是,翻開台灣從日治時期由早期日本籍的古生物學家們、像是著名的早坂一郎開始在台灣有系統的探索、研究化石到現在,卻是連一件正式的恐龍化石紀錄也沒有、就是高掛著一顆大鴨蛋。但這也就是科學研究、思維的重要性,即使長期以來在台灣都沒有正式的恐龍化石紀錄,但如文章前面所陳述的,台灣目前有這麼多恐龍、尤其是有 30 種左右的特有種恐龍,我們的腳底下一定會有恐龍化石。當然不是很容易尋找,但他們就是仍埋藏、沈睡在某處的沈積岩裡,等著我們願意有系統的投入相對應的資源、心力去探索——畢竟化石不會自己跑來我們面前說著:請研究我們吧。

早坂一郎。圖/Wikimedia

我 2018 年要從日本搬回台灣、在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建置起古脊椎動物研究的實驗室前,我的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包含了要找尋、研究台灣至今仍沒有被知道、重視過的恐龍化石。也不意外的,當我真的回來後,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問我說:「台灣真的有恐龍化石可以研究嗎?」之類的。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解釋著從古生物學的推論來判斷一定會有恐龍化石的相關說明後,也沒有太多的用處,畢竟大多數人就是想要看到真的實際有從台灣發現的恐龍化石。

默默耕耘的台灣化石獵人們

台灣看似不大、但如果真的到了野外,會感受到自己一個人能走到的野外地點、尋找到的化石標本極度有限。不過,台灣的古生物學其實從日治時期開始除了有日本籍如早坂一郎等古生物學家在撰寫相關的研究文章之外,其實早坂一郎也培養出了台灣當地的「化石獵人」,像是被稱為化石爺爺的陳春木。二次大戰結束後,早坂一郎和其他的研究人員陸陸續續回日本後,陳春木仍是默默的在台南的野外地區收集相關的化石標本,也因為這樣影響了一些當地民眾,帶起了更多人一起成為化石獵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春木在我還沒有機會遇到之前的 2002 年過世。但我到台南一邊在野外找化石之餘,也一邊和後繼的化石獵人聯絡、討論台灣古生物學研究的狀況和可能性。這段期間我也連絡上侯立仁——一名在台南相當著名、但低調的化石收藏家。我不時的表達出我正在尋找台灣的恐龍化石(也就是「鳥類」化石),在多次的拜訪、討論後,侯立仁拿出了一件他收藏了超過 20 年的化石標本——很清楚的就是恐龍腳部跗跖骨的一小段。

在我超級興奮之際,來來回回的討論過後,侯立仁也願意將這一件得來不易、在台灣的古生物研究領域中是極度稀少的化石標本捐贈給我,讓此化石標本進到我所任職的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古脊椎動物演化及多樣性實驗室裡的典藏系統永久保存和後續的研究!

有了侯立仁所捐贈的化石標本,現在,台灣的恐龍化石紀錄不再是一片空白!此發現也已經正式的刊登在國際間鳥類學的研究期刊中(Journal of Ornithology)。

台灣第一件恐龍化石,與帝雉、藍腹鷴同為雉科成員

這一件新生代的鳥類恐龍約略生存在 40 萬到 80 萬年前、出現的地點為目前的台南。化石標本即使沒有很完整,只有保存了左腳跗跖骨(確切的骨骼結構名稱為:tarsometatarsus)的遠端一小段,但主要的關節面和形態都保存的相當完整,足夠讓我們能從事後續的形態分析和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跗跖骨的第三滑車的上部接合面是不對稱的形態,是可以辨識為雞形目成員的關鍵特徵。再更近一步的觀察手上所握有的這一個化石標本,跗跖骨的第二和第三,或是第三和第四滑車結構的間距都不大,加上第二滑車的構造有向足底面彎的形態,清楚的指出這一件只有保存了跗跖骨遠端約 2 公分長度的化石標本隸屬於雉科的物種。

圖二:台灣第一件恐龍化石:雉科左腳部分跗跖骨標本,和帝雉、藍腹鷴、環頸雉的形態比對。圖/參考文獻

提到「雉」這一個字,或許有人已經聯想到了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帝雉」,沒錯,帝雉就是台灣雉科成員的代表性物種之一。更令人著迷的是,台灣的雉科成員目前有 7 種原生種,但有超過一半的物種(4 種)是特有種!換句話說,台灣雉科的鳥類恐龍類群中,形成特有種的比例相當高,有:帝雉、藍腹鷴、台灣竹雞、台灣山鷓鴣(環頸雉被認定為是台灣的特有亞種,還沒有達到「特有種」的地位)。

帝雉(黑長尾雉,Syrmaticus mikado)雄鳥。圖/chinaberryhuang, iNaturalist

看到確切的化石標本時,大多數的人或許都需要睜大眼睛來看,因為保存的長度是 2 公分多、寬度也只有 1 公分多一點。但這第二、第三、第四滑車集結所形成的跗跖骨寬度能有一公分多,其實在鳥類恐龍裡是很大的跗跖骨,在台灣的雉科物種裡能達到這樣大小的也只有:帝雉、藍腹鷴、和環頸雉。換句話說,台灣第一件的鳥類恐龍化石即使沒有很完整,但也能近乎奇蹟似的鎖定到帝雉、藍腹鷴、或環頸雉等大型的雉科成員。

跗跖骨化石是個起點,未來還有豐富的證據等待被挖掘

化石標本看起來不完整、形態鑑定上似乎也很有限,或許會讓很多人對於台灣第一件恐龍化石感到失望。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也就是從事研究、探索未知的樂趣,一開始的發現或許看似不起眼,但那從零到一的突破,其實是有機會能引起無限的可能性、和後續更大的研究力道。就好像帝雉在 1906 年被發現、命名時也只有兩根尾羽、始祖鳥在 1861 年第一次公開發表時也只有一根羽毛。又或是歷史上第一件有正式學名的中生代非鳥類恐龍的命名可以回到 1763 年、也只有腳部股骨遠端的一小段,而且被取名為或許有點不雅、但令人難忘的:人陰囊(學名:Scrotum humanum)!目前這一個學名已經被Megalosaurus bucklandii(可翻成:巴克蘭巨龍)所取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氏斑龍的等價模式標本,包含巴克蘭在 1824 年擇定為選模標本的齒骨,位於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圖/Ballista, Wikimedia

這樣的起點不僅沒有減損其價制,反而造就了更迷人的故事、引發了更多人的幻想,從而有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和大家的重視。或許還是有人會覺得這一個發現不是中生代的非鳥類恐龍,不夠酷炫之類的想法——也就更因為是古生物學家,我也才更加寄望能藉由提供正確古生物學知識。如文章一開頭所提到的:鳥類就是貨真價實的恐龍,來顛覆台灣長期以來幾乎沒有古生物學家能提供這樣顛覆世界觀的思維給大家來重新看待我們眼前的世界——台灣就是有恐龍化石可以挖掘、研究,也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心思、資源,才能利用台灣的恐龍化石研究跟世界接軌。

參考資料

所有討論 2
蔡阿修_96
1 篇文章 ・ 5 位粉絲
我是蔡政修 - 古生物學家,主要研究鯨魚化石、演化,和台灣的遠古動物們(當然,包含了恐龍化石)。 就好像我這張上下顛倒的大頭照一樣,古生物的研究就是能不斷顛覆我們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