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麻瓜為什麼要用電?」是霍格華滋麻瓜研究的必考考題,對於巫師來說,所謂的能源就是我們麻瓜社會用來代替魔法的東西,冷氣、電腦、智慧型手機,任何能行使神奇功能的東西都需要用到電,但當你在為你的智慧型魔杖充電的時候,你知道你的法力來源在哪裡,又為什麼有時候會失靈嗎?泛科學「M.I.C. x 民視科學再發現:能源 II」邀請到兩位講者,分別是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電能技術組的梁佩芳組長,還有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海洋產業處的湛翔智工程師,談談能源的現在與未來。
淺談智慧電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8lXev6igg
講者:梁佩芳|工業技術研究院 綠能所 電能技術組 組長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系博士,自1999年起在工研院服務,曾擔任航太中心/系統中心工程師/經理、能環所組務經理/副組長,現為能環所/綠能所組長,主持能源局「智慧節能網路」至「智慧電網節能控制」系列計畫、參與能源局「智慧型電表研究」及「智慧電網技術規劃研究」計畫,專長為綠色能源、電控系統。
電網是什麼?
電從哪裡來?電一定從電廠來的,電廠放電會用高壓送過來,因為這樣能量的流失才會比較少,有多高呢?大電廠出來是是三十四萬五千伏特,當然不能直接用,所以從電廠出來至少經過兩次電壓轉換會先經過一次變電站,電壓會低一點,又經過二次變電站,又再低一點,最後再送給不同的用戶,包括工廠、學校、家庭,進入家庭的通常還會經過一個桿上變壓器,因為家用電的電壓更低,比較大的單位貨大樓自己也有一個變電站,這就是電怎麼來的。
我們為什麼稱之為電網呢?是因為從供應端到需求端是需要一個網路傳下來,有點像一個網子,而北中南的用電量並不相同,所以需求和電廠的的分佈是不一樣的,北部需要比較多的電,所以有時南部電廠還要送電上去,電網和水管送水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當需求大於供應時,電壓就會往下拉,電就會送不出去,電壓的供需不平衡時,設備會出問題甚至燒掉,所以電的供需必須要隨時保持平衡,水與瓦斯供需不平衡頂多水少用一點或瓦斯少用一點,但電力供需不平衡就會整個垮掉。這就是為什麼要談智慧電網,就是讓它夠聰明不會垮。
用電需求並非一成不變
我們的用電需求並非一成不變。梁組長舉了100年八月十八號當天的用電量表,最底下紅色是核能,綠色是燃煤電廠,這張圖清楚地表示一天當中使用電的供需一直在變化,但供需要平衡怎麼辦,電力公司就會不時開關電廠,台電幾乎幾分鐘就會調整一次電廠,因此及時地調度就是供需平衡中很重要的課題。
如何降低平均停電時間?
我們看電廠穩不穩,有一個參數叫SAIDI(平均停電時間)台灣平均年一戶20分鐘,韓國和我們差不多,新加坡電網比較小好管理是一分鐘,歐洲一個小時。美國則到四個小時。
但要怎麼降低平均停電時間呢?一般來講,終端的供應線我們叫饋線(舉澎湖為例)圖上綠色是某一個饋線,藍色也是一個饋線,上面有看到一個符號就是電力的開關,這兩個饋線的終端是接在一起的,也就是有些用戶可以從藍色的饋線得到電力供應,也可以從綠得的饋線獲得,但在操作時通常是斷開,這時如果藍色線中間斷了,如果輸配線自動化做得好,它知道藍色線斷了,很快就可以從綠色線那邊供應過來,停電區域就能縮小。所以台灣為什麼輸配電做得不錯,就是因為輸配電自動化做得不錯。
智慧電網
智慧電網在談兩個新的概念,整合新元素和強化功能。
整合新元素的部分,比方說電動車、再生能源、智慧電表、智慧用戶;強化功能例如輸配電自動化的加強,或是提升效率。
下圖是智慧電網典型的示意圖,傳統的智慧電網被理解成樹狀的結構,智慧電網則是像是幾個環串在一起,我們會覺得它不再是傳統一路上送下來,這個電網上有很多地方可以供電,電從哪裡流到哪裡不一定,所以有很多個環,圖中看到的小環表示環內電力可以獨立運作,我們稱它為「微電網」,如果其它電網掛掉的時候它們可以持續供電。智慧電網中有一些新的元素如再生能源、電動車等等,這些是缺乏智慧的電網比較難管理的能源。
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現在看到比較多的是風力發電機或是太陽光電。但再生能源事實上是相對不穩定的能源,為什麼呢?下圖是在加拿大的某五個風機出力變化圖五天的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每天的發電量變化不斷,我們可以看到,有些時候幾乎是罷工,有時只有一半的工作量,這代表我們很難控制它們的工作量,有風就有風,沒有風就沒有,風太大的時候也不能轉。舉台灣海峽為例,一年8640小時,台灣海峽滿發時數約4000小時,換句話說,它有一半的時間不太夠力或根本不轉。
太陽光電更慘,舉台灣南部的太陽光電廠為例,平均一天只有四個小時在發電,也就是只有六分之一的時間在發電。
所以再生能源目前有兩個主要的問題:1.長時間的不輸出2.短時間的不穩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火力發電廠和核能,我們需要備一些可控的電廠,舉火電廠為例,火電廠滿發時數是可控的,要整年在燒就整年燒,再生能源只有少數是可控的如地熱,但風力和太陽能就是典型不可控的再生能源。
智慧電表系統
智慧電網的電可能來自不同的來源,用戶我們都視為可以調度的,有時候叫用戶少用一點,有時叫用戶多用一點,但我們怎麼控制用戶,就要有一個溝通的管道,我們必須知道用戶有沒有在用電、用了多少,所以我們需要智慧電表的系統,讓用戶與電力公司雙向溝通,概念很簡單,就是家裡裝一個智慧電表,透過網路送回電力公司,就這樣,台電已經針對高壓用戶做了智慧電表。
智慧電表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可以利用智慧電表的資訊試圖阻止用電尖峰的產生,例如一些尖峰電價的措施,可能的操作的方式有三種:志願性、競標、直接控制。
志願性:電力公司可能說明天需要大家配合少用點電,可以配合的就上網去登記,可以做願意做的就上去登記,因為有智慧電表所以電力公司會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少用電,有真的做的人就能得到獎勵。
競標:比方說電不夠了,那下一個時段省一度電就給你十塊,有沒有人要?如果願意節電的人不夠,那就十五塊?再看看有多少人。
直接控制:例如和電力公司簽約之後,你家冷氣機就被直接控制了,如果電力不夠就直接把你的冷氣切掉。
總結
沒有能源是沒有成本的,風力發電也會影響到白海豚,太陽光板晶片的製造過程也會有汙染,所以最好的解套方法還是節省用電,而在使用再生能源時,傳統電力也不可能不備著,只是要備多少的問題。電網的「智慧」表現在我們資料的收集和決策的智慧上。
從臺灣探索地球內太空,海洋技術發展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SrmkbBCHI
講者:湛翔智|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海洋產業處 工程師
大學畢業前,開始對海洋科技產生興趣,碩士班就讀國立中山大學海下技術研究所,博士班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研究所,從此展開探索地球的內太空—「海洋」。在2007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開始從事海洋科學與聲納技術的研究工作,在2012年至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服務,開發離岸產業必備的海洋系統和水下技術。
海洋的重要性
當我們去探索海洋的環境、資源的時候,我們很習慣把它形容是地球的內太空,所以今天的這個題目定為:「從臺灣探索地球內太空,海洋技術發展機會」關於海洋的重要性,和能源與資源有關的議題我們分成幾個點來介紹:
漁業:因為過去對於食物上的需求,有過漁(過度捕魚)的現象,因為過漁現象導致我們現在淺海抓不到魚,現在我們吃的魚大多是人工飼養或遠洋漁業,這是資源失衡的現象之一。
船運:在台灣的船運是很明顯的經濟價值,談到能源我們知道台灣百分之九十的能源從船運而來,包含石油、天然氣等等,所以談到能源和糧食,台灣船運是屬於不可或缺的一環。
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海中浮游物種製造地球超過一半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碳。
調節溫度:海洋可調節溫度,減緩氣候的變化。
水循環:海水為水循環中的一部分。
海洋的探測技術與面臨的問題
在海洋中不同深度的探測,你所使用的載具和探測的工具是不同的,也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列舉如下:
水壓:每潛十公尺水深增加一大氣壓。
電力供應:海中的系統電力供應非常有限,只能靠船上的電纜送電到海面下或是靠本身載具的電池,需要足夠的電力下去又上來。
通訊:電磁波在水下難以到達,比須使用水下聲波作探測,但聲波和電磁波的傳輸速度差很大,所以資訊的速度和量都比較少。
海洋浮標
海洋浮標是一種現代化的海洋觀測設施,它浮於海面上並錨定在指定位置,用來收集海洋環境資料,並能實現數據的自動採集、自動標示和自動發送,它提供給船隻在進出港時安全的訊息,例如風浪過大時不宜進出港口。
大型海洋觀測站
美國布放相當多海洋觀測站,因為美國冷戰時期在海灣設置許多監聽潛艦的聲納系統,冷戰結束後就轉換成海洋觀測站,可以搜集很多海洋裡的資訊包含海流、溫度變化、海中植物等等,所以這些系統的再利用也產生了更多的海洋研究的議題,這樣的系統後來在歐洲發展出更龐大的系統,因為歐盟所訂出來對環境保護的規章遠勝於美國,台灣交通部建設局也有一套,在早期他們的規劃是希望監測東部海嘯的海底地震和海嘯,所以是科學研究旱防災建設的用途。
海洋技術發展機會
在海洋中最大的能源來自於鑽油平台,因為陸地上的石油大多已經挖乾了,所以轉而在海上挖石油,現在全世界有一些很大的鑽油平台,包括美國墨西哥灣、巴西、歐洲北海都有很大的海上油田,這些油田都需要很多的海洋技術,為什麼他們肯投入這麼多的資金做海洋技術呢?因為鑽油平台只要不鑽油幾天,他們就會損失龐大,因為鑽油是不能停的,如果有意外會慘賠,所以寧可投資更多海洋技術確保海上的鑽油平台是安全的。
再生能源的部分則要講到海上離岸風電,下圖所示是全球離岸風電的統計資料:
顏色綠色到深藍色的變化代表風速的大小,風速大小代表能截取能源的高低,其中有一個成本的問題,就是離用戶越遠,發電成本就越高,設置風機點的水深越深技術成本也越高,離岸風電有兩個比較熱門的點,一個是北歐已經發展了二十年,另一個在台灣海峽事實上是個新興的市場,但台灣還沒有蓋起來,除了台灣,日本在這一兩年也已經成功建設幾座離岸的風力發電機。
北歐為什麼適合發展離岸風電呢?因為他們本身具有一些鑽油平台,因此有很多現成的海上工程的結構和技術,很順其自然的可以順便發展離岸風電。
台灣的離岸風電
基本上經濟部有一些規劃,但目前還是缺乏大部分的技術,再者就是因為台灣西海岸有很多是出海口,會有很多鬆軟的泥沙堆積在出海口,造成它有很多鬆軟的海床,但很多機具需要立在海床上,加上台灣颱風多、地震多,這些種種的問題是台灣特別要關切的,而離岸風機真正的考驗是要維持,不要蓋了就倒。目前中樣氣象局的海洋浮標都是在近岸,但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更多離岸觀測站,才能提供更多的安全的資訊,確保海上技術的安全。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
「M.I.C. x 民視科學再發現」系列活動指導單位為科技部,協辦單位為民視文化、PanSci 泛科學。
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聯絡表單、電子郵件、或於上班時段撥打 (02)3322-1768(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