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Ushahidi

科景_96
・2011/02/10 ・89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60 ・八年級

Original publish date:Sep 04, 2010

編輯 HCC 報導

 

MIT Technology Review 雜誌2010年8月公佈評選的35位青年創新先行者﹝TR35﹞,其中之一的David Kobia開發了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Ushahidi。

 

2007年肯亞總統大選期間暴亂紛起,時任總統的Mwai Kibaki對媒體實施管制,網路成為唯一的開放通訊管道。當時David Kobia遠在美國擔任網頁開發人員,接到朋友詢問,是否能對Google map進行程式設計,以追蹤肯亞暴力與破壞的發生蹤跡,兩天後Kobia完成了Ushahidi程式設計並上線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Ushahidi的初始版本很簡單,僅為一張地圖與表格,讓使用者說明看到的事故,選擇離發生地點最接近的城鎮,紀錄位置、日期與時間。之後此套緊急事件通報平台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至今,Ushahidi﹝非洲肯亞土語:證言﹞在全球危機反應協調處理上扮演了重要角色。Kobia經由許多程式開發者的協助,繼續擴展原始的簡約型線上申請應用程式,成為可下載的開放源平台,平台包含了時間軸、發展行動裝置應用的API、 經由外掛程式增加功能的架構等。

超過30個國家使用此套平台,絕大部份應用於基層救濟與監督組織,軟體直接援助特定地點的人員,以文件証明發生中的貪瀆腐敗,並以時間與空間記錄方式追蹤複雜事件。

Ushahid開放平台計畫將群眾網路創作﹝crowd¬sourcing﹞與人們面臨的危急情勢相結合,使用者在面臨災難或衝突時,可以利用手機、Twitter、電子郵件、網站Facebook等,發布目擊訊息給Ushahidi,平台蒐集到的訊息經過證實之後,能以視化方式呈現在地圖或時間軸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正常消息與公眾訊息來源中斷時,Ushahidi提供使用者分享訊息、形成政治觀點、指引救援者或共用資源。Ushahidi被用來監督蘇丹選舉、紀錄加薩暴動、追蹤BP石油洩漏、協助海地進行地震復原。台灣有網友將之應用於莫拉克風災救援、整理台北花博災情。

部落格網全球之聲﹝blog network Global Voices﹞共同創辦人、哈佛網路與社會研究Berkman中心資深研究員Ethan Zuckerman認為,“Ushahidi為最全球化的重要技術計畫之一”,“Ushahidi建構在開放標準上,接收來自網頁以及行動裝置的訊息,這是能全球化參予的關鍵特徵。Ushahidi從每個軟體下載點開始發展,形成一個系統,在各種環境下能聚集、地圖化與鑑別來自網路的眾多訊息。”

Ushahidi於本年獲得第六屆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跨語類別最佳部落格獎;同時Ushahidi以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創新性,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評選為2010年最具創新力的50家企業之一。

 

參考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景_96
42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6
0

文字

分享

0
16
0
不同時空背景下對瘟疫的解讀——《瘟疫》導讀
商周出版_96
・2021/05/08 ・261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79 ・九年級

  • 導讀 / 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 書籍作者 / 阿爾貝·卡繆 (Albert Camus);譯者 / 陳素麗

文學作為一道反抗災難的陽光

二戰時期,法國被納粹佔領,他們的軍服是褐色,所以法國人稱納粹為褐色瘟疫(la peste brune)。當小說《瘟疫》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出版,戰爭才剛結束不到三年,大眾很容易將書中提到的瘟疫解讀成是納粹主義,而卡繆也不否認這一點。只是在一九五五年,正在崛起的評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發表一篇名為「《瘟疫》:一部傳染病史冊還是孤獨之小說」(La Peste, annales d’une épidémie ou roman de la solitude?),批評《瘟疫》作為一種抵抗納粹的象徵作品,缺乏足夠的歷史化脈絡時,卡繆則回應:「對《瘟疫》的解讀應該是多樣的。」

二0二0年適逢卡繆逝世六十周年,本來就有不少紀念活動與書籍出版,恰巧碰到新冠肺炎的肆虐,一下子人們對《瘟疫》的興趣又高漲了起來。不少讀者都意識到小說中的諸多情節,幾乎是對當下疫情狀態的一種預言。像紐約時報、英國 BBC 廣播電台等重要媒體都有專文,探討如何解讀《瘟疫》與新冠肺炎的關係。被稱為法國 CNN 的法蘭西 24 台(France 24),也於二0二0年的十二月二十二號,播出一個關於卡繆的特別節目,邀請書店經營者、評論家等,一同討論卡繆再度熱銷的現象,以及如何在這個時代重讀《瘟疫》。

阿爾貝·卡繆(法語:Albert Camus),是一名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其於 1957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圖/Wikipedia

《瘟疫》述說了歐蘭(Oran)這座城市在發生瘟疫的近一年間,所發生的故事。歐蘭是真實存在的地點,它是阿爾及利亞的第二大城,面向地中海。卡繆成長於首都阿爾及爾(Alger),但是一九四一年到四二年前半的大部分時光,他都居住在歐蘭。一九四一年七月,阿爾及利亞爆發大規模傷寒傳染病,同年十月,卡繆始閱讀瘟疫的相關歷史與文學資料,包括英國小說家笛福(Daniel Defoe)的《大疫年紀事》,而《瘟疫》最開頭引用的那段話,就是出自笛福。我們可以在《卡繆札記》裡,發現相關線索,比如一九四一年一月的札記裡,當時已住在歐蘭的卡繆提到:「小老頭從陽臺上把報紙撕碎,丟下去吸引貓兒的注意。然後他朝他們吐痰。要是吐中了,他便笑了起來。」這段情節也在本書中出現好幾次。

我們可以把鏡頭拉遠一點,小說《異鄉人》完成於一九四0年,哲學論文《薛西弗斯的神話》則是一九四一年。這兩部作品代表了卡繆的荒謬主義階段。《瘟疫》則是他從一切偶然皆無意義的虛無主義出發,轉向充滿道德感的人道主義,而小說所搭配的論述,是一九五一年出版的《反抗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鄉人》。圖/Wikipedia

小說主角李爾醫生即是這種具有人道主義的人格者。李爾不相信上帝,無法解釋為何瘟疫會降臨這個世界,雖然經常感覺到孤單與疲憊,他依舊堅持每天工作二十小時,對他人充滿包容。小說中經常被評論者提到的一個高潮場面,是神父潘尼魯在佈道大會上強調,瘟疫的出現背後有著上帝意旨。可是當神父與醫生在面對一位小孩因瘟疫而死亡的痛苦場面後,李爾說:「我對愛有不同看法。我到死都絕不會接受這個連孩子都要折磨的創世主及其世界。」

我們應該留意卡繆的阿爾及利亞背景,作為一位法國殖民者的後代,從小生長在貧民區的卡繆讚嘆北非的陽光與海洋,強烈的身體存在感,讓他懂得愛當下這個世界。年輕時的隨筆集《反與正》(1937)於一九五八年再版時,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卡繆於再版前言寫道:「每個藝術家都在自己內在保存某種獨一無二的泉源……在那個我曾經長久生活過的貧困與陽光並存的養分裡。」。

阿爾及利亞的緯度與台灣相當,都處在北回歸線上,而且阿爾及爾與歐蘭都靠海。卡繆所訴諸的道德感,是來自他所謂的地中海精神,這種精神與寒冷歐洲的思辨精神不一樣,充滿了身體的直覺與自信,也反映在卡繆對足球與游泳的喜愛上(同樣也滲入《瘟疫》當中)。他在《反抗者》最後一章〈地中海思想〉(La pensée de midi)強調:「歷史的專制主義儘管節節取勝,卻始終不斷地遇到人類本性不可征服的要求,而地中海保存著它們的祕密,在那裡,熾熱的陽光伴隨著智慧。」

為了幫這個新譯本寫導論,我開始重讀這部大學畢業之後就沒再讀過的小說。才開始沒幾頁,我就有一個強烈的感受,覺得書中對歐蘭的描述好像也可適用於台灣,畢竟我們也被殖民過,有著類似的大海與陽光,如同小說一開始提到:「我們的市民工作勤奮,但都是為了賺大錢……而我們這個坦率、和善且充滿活力的民眾,總是讓旅行者對我們留下不錯的印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瘟疫》採取某種報導文學的形式,呈現了不同人物對瘟疫與封城的看法,這位敘述者強調內容都出自他的調查,而他的真實身分,要到小說最後才會揭曉。紀實報導的風格,脫離不了卡繆於一九三八年起擔任《阿爾及爾共和報》的記者,以及一九四三年底起加入抵抗運動地下刊物《戰鬥報》的經歷。卡繆總是喜歡將真實經驗融入小說中,比如他母親的堅毅形象就深深烙印在對主角李爾的母親的描述上。

如果說《瘟疫》與當下全球疫情有何不同?那就是網路的存在,使得原本小說中因封城所產生的疏離感,以及疫情威脅下對親情與友誼的渴望,都被大量媒體訊息與各種新開發的社交軟體所沖淡。死亡變成舉無輕重的新聞數字,so close, far away。我們在現實已看不到真實,一切都是破碎的,這時候只能靠閱讀小說,發現對真實的深刻理解。

不論是瘟疫或納粹,都是能造成大規模死亡的無差別力量。《瘟疫》作為一部經典,在於可以隨著時代變化而有新的解讀。《瘟疫》描繪因災難所造成的大規模孤立狀態,在未來有可能以生態危機或是恐怖主義的形式再度造訪,而那時,讀者依舊能從中找回反抗的力量。

——本文摘自《瘟疫》,2021 年 3 月,商周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2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1

6
1

文字

分享

1
6
1
自由穿梭在物理、數學、計算機與教育的巨人:戴克斯特拉
數感實驗室_96
・2020/03/28 ・262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感實驗室/朱倍玉

我們經常會為天才貼上各種標籤,例如:小學就會解聯立方程式、跳級錄取大學、破解幾百年來無人能解世紀大難題等。還有一種天才,他們靈巧地穿梭在多種不同領域間,提出讓世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發現。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靈巧穿梭在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教育的男人:戴克斯特拉(Edsger. W. Dijkstra, 1930-2002)。

戴克斯特拉。圖/wikip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克斯特拉出生於荷蘭,父親是化學家,母親是數學家。儘管成長在濃厚的理科氛圍中,他高中時卻想成為律師,期待有一天能代表荷蘭出席聯合國。不過這個夢想在畢業考時被迫中止,理由不是常見的「沒考上自己的第一志願」,而是戴克斯特拉在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都拿到滿分,促使老師和父母力勸他往自然科學方面發展。

某種程度上,就像許多原本對文科有興趣的學生,卻因為理科表現太好而選擇唸理工科系。有些人遇到這個狀況會選擇抗議,或之後適應不良,但戴克斯特拉沒有這些問題,順利進入萊頓大學的理論物理系。而後,戴克斯特拉的父親再次提供建議,鼓勵他去參加「程式設計」課程,順服的戴克斯特拉開始學習程式設計。這項能力幫助他獲得第一份工作──在阿姆斯特丹數學中心擔任程式設計師。

也因為多會了程式設計,戴克斯特拉開始思考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他認為程式設計和理論物理學不容易結合,請教了阿姆斯特丹數學中心的上司,同時也是阿姆斯特丹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教授韋恩加登(A. van Wijngaarden)。韋恩加登相當看好戴克斯特拉,認為他有程式設計的天份,將來搞不好會成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關鍵人物,大力鼓勵戴克斯特拉。事後證明韋恩加登不僅眼光正確,他也是一位很好的說服者。

這場改變戴克拉斯特一生的會談,多年後回憶起來,記憶猶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在離開他的研究室之後的幾個小時內,我感覺到自己完全是另一個人了。」

於是,在父親與長官的鼓勵下,他決定不再研究理論物理,進入阿姆斯特丹大學攻讀資工博士學位,正式走上計算機科學這條路。

不只是程式設計專家,也是一位數學家

戴克斯特拉在程式設計、演算法等領域中提出許多創新概念,對計算機科學有著巨大的影響。這些貢獻讓他在 1972 年獲得了有計算機科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ACM Turing Award)。這個領域的朋友對他絕對不陌生,沒錯,鼎鼎大名的 Dijkstra 演算法正是以他命名的。

戴克斯特拉被認為是計算機科學的先驅之一。他的回憶錄裡有這麼一個小插曲:他博班第一年時結婚,辦理手續時必須說明自己的職業,戴克斯特拉說自己是「程式設計師」。然而,當時這個職業類別在荷蘭尚未受到認可,幾乎沒有人靠寫程式維生,當局因此駁回。最終註記在計算機科學大師的結婚證書上的職業,依然是「理論物理學家」。

戴克斯特拉一生致力於融合數學與程式設計。圖/梗圖產生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克斯特拉的第二份工作是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數學系教授。他認為,數學邏輯與程式設計相輔相成,唯有明確的邏輯思路與數學分析能力,才能在程式設計中清楚思考出每個步驟。

戴克斯特拉說過許多名言,其中包括:

「計算時,我們容易搞砸一切。數學的簡潔與精確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In the practice of computing, where we have so much latitude for making a mess of it, mathematical elegance is not a dispensable luxury, but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從這句話讓人充分感受到讓人充分感受到,「他不只是程式設計專家,也是一位數學家」

在數學系教書的 11 年裡,戴克斯特拉致力於融合程式編寫與數學研究,將數學分析帶進程式編寫的環節中,讓數學與程式設計不再只是兩個獨立的學科,而是關係緊密的孿生領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克斯特拉在 1984 年,58 歲時離開荷蘭,越洋來到美國,在陌生環境重回熟悉的領域,擔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資工系教授。如果你以為他只是重新回到電腦前面研究程式碼的話,那就錯了!他開始與其他學者共同撰寫謂詞演算註1的書,倡導透過方程式真假值的計算來證明定理,用數學運算來推理程式語言。同時,他把研究觸角伸到更多的數學領域,如座標幾何、線性代數、圖論等。

不論在數學系或資工系教書,戴克斯特拉都緊緊將兩個領域交織在一起。

在研究手稿中窺見作育英才的熱情

作為一位教授,戴克斯特拉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相當喜歡以手寫文書當作記錄,甚至是學術界公認文筆好,用字遣詞簡潔又清楚的「作家」。他親筆記下多數的研究成果,幫自己的研究手稿逐一編號。他喜歡手寫的程度,讓他連課程大綱也手寫。

為了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戴克斯特拉的研究,德州大學建立一個網站註2,裡面整理了他的手稿,除了課程大綱之外,還有不少手稿是論文的前身。這個網站就像是一座倉庫的大門,打開這扇門就可以看到知識被整齊地堆疊在裡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5 年微積分課程的手稿。圖/截圖自網站

以 1995 年他開設的微積分課程為例(手稿編號:EWD1213),細讀這篇課程簡介,你可以完全感受到戴克斯特拉不只是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還是一位充滿人文氣質的教育家。

他告訴他的學生,上課不是為了「傳授知識」,因為如果僅僅是那樣,學生很快就會忘記了。他希望能給學生帶來可觀的、不可逆的改變。他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效益,讓他們知道優美的證明不是靠反覆嘗試錯誤,而是奠基在精巧的應用經過設計的數學準則。他想提升每一位學生對自己的標準。

戴克斯特拉的教學充滿人文氣質。圖 by Andreas F. Borchert / CC BY-SA 3.0 D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這麼說:「我的意思是:如果從現在起的 10 年內,當你貪圖快速、想方便行事的時候,你會忽然彷彿看見我在替你擔憂,你會提醒自己『戴克斯特拉不會喜歡我這樣做。』如果真的能這樣,那對我來說一切都值得了。」

投身教育超過 25 年,戴克斯特拉教學生如何腳踏實地追求知識。計算機科學界也好,數學界也好,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戴克斯特拉都是那個時代不可抹去的光輝。

註釋

  1. 謂詞演算(或稱述詞演算):以邏輯述句進行表示及推理的基本記法。把命題看作整體,分析命題的各部結構,使成主詞與述詞的邏輯形式。
  2. the manuscripts of Edsger W. Dijkstra 1930–2002

參考資料

  1. In Memoriam Edsger Wybe Dijkstra (1930–2002)
  2. A.M. TURING AWARD
  3. EDSGER W. DIJKSTRA: BRILLIANT, COLOURFUL, AND OPINIONATED
  4. Edsger Wybe Dijstra (1930–2002): a portrait of a geniu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數感實驗室_96
7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Ushahidi
科景_96
・2011/02/10 ・89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60 ・八年級

Original publish date:Sep 04, 2010

編輯 HCC 報導

 

MIT Technology Review 雜誌2010年8月公佈評選的35位青年創新先行者﹝TR35﹞,其中之一的David Kobia開發了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Ushahidi。

 

2007年肯亞總統大選期間暴亂紛起,時任總統的Mwai Kibaki對媒體實施管制,網路成為唯一的開放通訊管道。當時David Kobia遠在美國擔任網頁開發人員,接到朋友詢問,是否能對Google map進行程式設計,以追蹤肯亞暴力與破壞的發生蹤跡,兩天後Kobia完成了Ushahidi程式設計並上線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Ushahidi的初始版本很簡單,僅為一張地圖與表格,讓使用者說明看到的事故,選擇離發生地點最接近的城鎮,紀錄位置、日期與時間。之後此套緊急事件通報平台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至今,Ushahidi﹝非洲肯亞土語:證言﹞在全球危機反應協調處理上扮演了重要角色。Kobia經由許多程式開發者的協助,繼續擴展原始的簡約型線上申請應用程式,成為可下載的開放源平台,平台包含了時間軸、發展行動裝置應用的API、 經由外掛程式增加功能的架構等。

超過30個國家使用此套平台,絕大部份應用於基層救濟與監督組織,軟體直接援助特定地點的人員,以文件証明發生中的貪瀆腐敗,並以時間與空間記錄方式追蹤複雜事件。

Ushahid開放平台計畫將群眾網路創作﹝crowd¬sourcing﹞與人們面臨的危急情勢相結合,使用者在面臨災難或衝突時,可以利用手機、Twitter、電子郵件、網站Facebook等,發布目擊訊息給Ushahidi,平台蒐集到的訊息經過證實之後,能以視化方式呈現在地圖或時間軸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正常消息與公眾訊息來源中斷時,Ushahidi提供使用者分享訊息、形成政治觀點、指引救援者或共用資源。Ushahidi被用來監督蘇丹選舉、紀錄加薩暴動、追蹤BP石油洩漏、協助海地進行地震復原。台灣有網友將之應用於莫拉克風災救援、整理台北花博災情。

部落格網全球之聲﹝blog network Global Voices﹞共同創辦人、哈佛網路與社會研究Berkman中心資深研究員Ethan Zuckerman認為,“Ushahidi為最全球化的重要技術計畫之一”,“Ushahidi建構在開放標準上,接收來自網頁以及行動裝置的訊息,這是能全球化參予的關鍵特徵。Ushahidi從每個軟體下載點開始發展,形成一個系統,在各種環境下能聚集、地圖化與鑑別來自網路的眾多訊息。”

Ushahidi於本年獲得第六屆德國之聲部落格大賽跨語類別最佳部落格獎;同時Ushahidi以人道主義開放源軟體創新性,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評選為2010年最具創新力的50家企業之一。

 

參考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景_96
42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