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既沒有道路施工、交通事故、前方也沒有交流道、但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只能以龜速前進?日本科學家Yuki Sugiyama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證實:沒有外在影響行車的因素,高速公路也會出現塞車現象,只要車流密度超過臨界值,研究結果已發表在三月份的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
原始論文:
Sugiyama et al., Traffic jams without bottlenecks—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a jam, New J. Phys. 10(2008) 033001
雖然曾有研究透過讓醫師用血液或唾液是否檢測出 IgE 抗體來判斷狗是否過敏(Ermel, R et al.,1997),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無論使用無論血清的 IgE 抗原或是唾液裡的 IgM 或 IgA 抗原都無法有效檢測出狗狗的過敏來源(Udraite Vovk Let al., 2019 & Lam ATH et al., 2019),甚至會造成偽陽性誤判。因此,目前學界公認唯一能識別食物過敏原的方法就是「食物排除法」(Food Elimination Method)。
Lam ATH, Johnson LN, Heinze CR.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serum and saliva assay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food reaction in dog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f disease. J Am Vet Med Assoc. 2019 Oct 1;255(7):812-816. doi: 10.2460/javma.255.7.812. PMID: 31517577.
試想,人類與機器人在駕駛汽車時,要維持車與車之間等速前進,誰會 hold 得最好呢?答案很明顯是……機器人!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人類的反應速度」,反應速度因人而異:當老(手)司機在開車時,他們能夠對於哪時候該踩剎車、油門的反應速度快,因此不會因誤判與前車之間的距離,而落下一大段「空白車距」;然而菜鳥司機就不一樣了,他們反應速度沒有老(手)司機快,所以在看到前方車輛時,因無法正確判斷哪時候踩剎車最恰當,加上基於安全意識都會先減慢避免 A 到前車為第一反應,「空白車距」自然就出現了~而後方的車輛們會因為這位菜鳥司機(老鼠屎)的行車速度減慢而開始擠成一團,造成塞車。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既沒有道路施工、交通事故、前方也沒有交流道、但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只能以龜速前進?日本科學家Yuki Sugiyama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證實:沒有外在影響行車的因素,高速公路也會出現塞車現象,只要車流密度超過臨界值,研究結果已發表在三月份的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
原始論文:
Sugiyama et al., Traffic jams without bottlenecks—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a jam, New J. Phys. 10(2008) 0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