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1997年-2001年台灣的科研成績單

科景_96
・2011/02/08 ・171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1 ・八年級
相關標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Original publish date:Dec 16, 2002

編輯 Wei-Chiao Chang 報導

台灣學者的科研成績單出爐了!

2002年11月18日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整理出一份從1997年到2001年為止,這五年來,針對電腦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等二十一個領域進行分析,並統計出來自台灣學者(文章中至少有一位作者之地址來自台灣)所發表學術論文佔世界所有學術論文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papers from Taiwan)及其研究發現之引用次數與世界平均值進行比較(Relative impact compared to world),在發表數目百分比方面,來自台灣發表的學術論文數目平均佔世界所有論文的1.27%,其中電腦科學方面,有4.08%的作品來自台灣,為二十一個領域中百分比最高的,其次為工程學的3.45%及材料科學的2.5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論文被引用次數與世界平均值進行比較方面,則以農業科學方面表現最為亮麗,在二十一個領域中,唯一高於世界平均值4% (+4),其次表現較為優異的領域分別為數學( mathematics;-10) ,材料科學 (materials science;-23),地球科學(geosciences;-23) 及航太科學(Space Science;-23) ;然而,在生物醫學領域方面,除了農業科學外,則以動植物學(Plant & Animal Sciences;-29)表現最為突出,其次為藥理學(Pharmacology;-33)、心理學/心理治療學 (Psychology/Psychiatry;-37),但仍均與世界平均值有一段差距。

若針對在1995到1999年間,ISI上一次的統計分析,與今年發表的報告(1997到2001年)進行比較。在1995到1999年間ISI的統計了39,434篇作者中至少有一個住址在台灣的學術論文。台灣發表的學術論文數目百分比最高的為電腦科學(3.72%),但是該領域中每篇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卻是低於世界平均值33%(平均每篇被引用0.77次,世界平均為1.15次) ;在1997到2001年間ISI則統計出了45,204篇自台灣發表的學術論文,換而言之,在2000到2001年間,台灣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量的方面,有大幅度的增加。

電腦科學方面發表的數量百分比仍為最高(4.08%),但是該領域之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也仍是低於世界平均值38%(平均每篇被引用0.76次,世界平均為1.23次) ;而比較兩次統計資料,在質的方面(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除了材料科學、物理、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有明顯成長外,台灣進步的腳步似乎也逐漸落後世界,農業科學領域方面的領先優勢,也漸漸縮小(+6% / +4%),這是值得我們所警惕的。

底下便是這份來自於 ISI 的名單

學科分類 學術論文來自台灣的比例 台灣發表學術論文被引用次數與世界平均的比較 電腦科學

4.08

-3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程學

3.45

-30
材料科學

2.5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3
物理

1.65

-39
藥理學

1.56-3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化學1.48-30
環境/生態1.37-44
數學1.29-10
台灣平均1.27微生物學1.07-40
臨床醫學1.02-40
農業科學0.96+4
經濟學與商學0.81-52
地球科學0.79-26
生物學與生物化學0.75-51
動植物學0.74-29
神經科學0.63-47
免疫學0.56-53
分子生物學0.54-55
航太科學0.45-23
社會科學0.38-39
心理學/心理治療學0.33-37

雖然不論是一般科學領域或是生物醫學領域,我們常常可以在報章雜誌、大眾媒體上看到形容台灣學者的發現是獨步全球、世界首創。但從這份統計資料看來,我們似乎不再如此樂觀。當然,台灣是有許多默默耕耘的世界級大師,其研究成果也確實讓世界聽到來自臺灣的聲音,但是,我們畢竟沒有驕傲的本錢,套用一句目前最流行的話,我們是該努力讓台灣的科技【IN】起來。

註:

若和其他小國相較,來自瑞士發表的學術論文數目平均約佔世界所有論文的1.86%,但是除了在心理學/心理治療學領域之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低於世界平均值外(-16%),其餘領域的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都高出世界平均值許多,其中,物理領域高出世界平均值88%、工程學領域高出83%,而在生物醫學相關領域方面,免疫學、藥理學領域也都高出世界平均值50%以上。(參閱 http://in-cites.com/research/2002/nov_4_2002-1.html)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景_96
42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當量子駭客來襲,誰能守護我們的數據?揭開量子加密的終極防禦!
PanSci_96
・2024/10/15 ・180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量子電腦,這項科技革新不僅在計算能力上遙遙領先,還可能徹底顛覆現有的網路加密技術。早在 2019 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表了一篇報告,預測量子電腦最早於 2035 年將對現有的加密技術構成重大威脅。隨著技術不斷突破,這一終局時刻已經被最新的 Y2Q 時鐘大幅提前至 2030 年 4 月 14 日。屆時,全球資訊安全將面臨嚴峻挑戰,從個人網路帳戶密碼到國家級軍事機密,皆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網路安全的脆弱性

當我們在網站上輸入帳號密碼,資料會通過加密技術保護,使外界無法直接竊取。然而,這些加密方式,如今在量子電腦面前變得不堪一擊。以 RSA 加密技術為例,這是目前最常見的加密演算法,依賴於質因數分解的數學難題。傳統電腦可能需要數千萬年才能破解一個 600 位數的加密訊息,但量子電腦的運算力卻足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這一過程。這使得當前的加密系統在未來的量子時代顯得脆弱不堪。

量子電腦的威脅

量子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來自於其特殊的量子比特(qubit)運作方式。不同於傳統電腦的二進位系統,量子電腦利用了量子疊加與量子糾纏等特性,使其能同時處理大量的數據並進行複雜計算。這也使得量子電腦在破解現有的加密演算法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尤其是秀爾演算法,它專門針對質因數分解問題設計,能將傳統電腦需要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壓縮至短短幾分鐘,極大地威脅了現有的加密技術。

解決方案:量子加密技術

面對這樣的威脅,量子加密技術成為一線希望。量子加密通訊網絡是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一種全新加密方式,利用單光子通訊確保數據的安全傳遞。傳統通訊中,駭客可以通過攔截電磁波信號來竊取訊息,但在量子通訊中,若駭客(通常稱為 Eve)試圖攔截單光子,光子的量子態將立刻改變,且這一變化是不可逆的,接收方可以立即察覺到通訊已遭竊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年 5 月,台灣國科會與清華大學聯合宣布,已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個量子加密通訊網絡,並在新竹進行實驗測試。這一突破性技術讓台灣在量子通訊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為未來的資訊安全提供了重要的防護。

台灣研發出國內第一個量子加密通訊網絡,提升未來資訊安全。圖/envato

量子加密的核心技術

量子加密的原理基於量子力學中的「不可複製原理」和「量子糾纏」現象。不可複製原理意味著任何嘗試複製量子比特的行為都會導致量子態崩潰,從而使得竊聽行為無法不被發現。而量子糾纏則允許兩個相隔甚遠的量子比特之間保持關聯,即便駭客攔截其中一個比特,通訊雙方也能通過比對比特的狀態來檢測出是否有外部干擾。

最為人熟知的量子加密協定之一是 BB84 協定,由兩位科學家在 1984 年提出。這一協定利用了光子的偏振特性來傳遞加密信息,並通過隨機的偏振測量,確保竊聽者無法成功攔截信息。當前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正是基於此協定發展而來,已被廣泛應用於量子加密通訊的實驗中。

全球量子通訊的發展趨勢

量子通訊的研究不僅限於台灣。中國早在 2016 年便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成功在太空與地面間進行了量子密鑰分發。這一突破標誌著量子通訊不再只是實驗室中的理論,而是開始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歐美多國也在積極投入量子加密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旨在建立更安全的全球通訊網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儘管量子通訊技術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實現大規模應用仍面臨許多挑戰。量子比特的穩定性、通訊距離的限制、以及傳輸效率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即便如此,隨著量子科技的不斷進步,量子通訊技術有望成為未來資訊安全的基石。

結論:量子時代的雙刃劍

量子電腦帶來的,不僅是計算能力的飛躍,還對現有的網路加密系統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隨著量子科技的發展,我們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量子電腦可能徹底顛覆現有的資訊安全技術;另一方面,量子加密技術也為未來的網路安全提供了新的希望。要在量子時代中生存,我們必須迅速採用這些新技術,打造出能抵禦未來威脅的最強防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4 篇文章 ・ 237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古代烽火到未來 6G!《通信科技大解密》帶你全方位探索通信技術的演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14 ・1097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 / 《通訊科技大解密》提供

現代生活中的通信科技,從手機、電腦到 Wi-Fi,無所不在。《通信科技大解密》是一檔國科會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支持,並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賴以威副教授與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製。節目將帶領觀眾一窺通信科技的發展歷程,並讓大家了解這些技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此外,節目除了在民視台灣台播出,因應現代人的收視習慣改變,節目也同步上架至數感實驗室的 YouTube 頻道,讓大眾能隨時隨地觀看。

通信科技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基礎,未來的 6G 技術更是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臺灣政府已開始布局 6G 市場,其它國家如美、中、歐盟也紛紛備戰此領域。想維持臺灣的科技優勢,不能只專注於半導體或 AI 的發展,通訊科技同樣不可忽視。賴以威老師想透過《通信科技大解密》這個節目,為大眾建立通訊科技的基礎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它的重要性,同時為未來的產業培養跨域人才,確保臺灣在全球通訊科技競賽中占領先地位。

錄製《通訊科技大解密》側拍。圖 / 《通訊科技大解密》提供

《通信科技大解密》節目分為四大主題:

【第一部分:通信的起源】首先帶領觀眾探索通信技術的起源,從書信、旗語到古代烽火臺,介紹古代社會如何傳遞訊息,了解通訊技術如何一步步演進,形成現代通信的基礎;現代3C產品不可或缺的靈魂--晶片和電話的發明,如何改變資訊的傳遞速度與範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部分:通信科學家的故事】聚焦改變通信歷史的關鍵人物,從摩斯發明電報,到貝爾創造電話,再到喬治·布爾與克勞德·香農為現代通信技術奠定數學與理論基礎。此外,還介紹展頻技術的發明者海蒂·拉瑪的故事,讓觀眾了解這些偉大科學家的生平與如何影響通信科技的發展。

【第三部分:生活中的通信名詞】觀眾將進入一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通信世界,了解 Wi-Fi、頻寬、物聯網、6G、衛星通信、Li-Fi 等名詞的意涵及其應用,並介紹環境通信和氣球通信等前瞻技術的潛力,深入淺出地解釋看似複雜的技術名詞。

【技術部分:解密通信技術】節目也會帶領觀眾進入核心通信技術的解密過程,例如通信模型、錯誤更正碼等,介紹數學是如何影響現代通信技術、如何確保訊息傳輸的準確性。

《通信科技大解密》一共 16 集,觀眾可在數感實驗室的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GpOy9p)隨時重溫完整內容。無論是對通信科技充滿好奇的學生,還是對未來技術感興趣的社會大眾,都能透過這系列節目輕鬆獲取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