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航海王 克洛克達爾

陸子鈞
・2011/06/23 ・78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34 ・七年級

這種身長五公尺,出沒在澳洲的河流及海灣的爬蟲類擅於航海,河口鱷(Crocodylus porosus)可以藉由河流及洋流旅行幾百公里。和老練的水手一樣,牠們喜歡在洋流與目的地方向相同時渡海。

河口鱷分布於東南太平洋一帶,從東印度到南中國及菲律賓、爪哇到澳洲。牠們通常棲息於河流,但曾在海洋上被看過。兩年前,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衛星追蹤後發現,河口鱷能在短短20天內在海上游400公里,這遠超過先前的預期。

昆士蘭大學的動物學家Hamish Campbell和他的同事發現河口鱷利用海面的洋流作驚人距離的旅行。為了更詳細的了解航行的細節,研究團隊在昆士蘭北部有潮汐的河流,在63公里內,設置20個聲音追蹤系統。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在鱷魚身上裝置發報器,團隊裡還包括了來自澳洲動物園的高手-有名的鱷魚獵人和節目主持人,Steve Irwin。除了發報器,還裝置了溫度及深度感應器,一共在一年內記錄了27隻成年的海口鱷。

結果顯示,大多的鱷魚停留在當地,只在3公里以內活動。但有8隻鱷魚至少一次冒險前往河口,並航向海洋64天後才返回原本的河流。這些旅行者只有當洋流方向是旅行方向時才動身。此外,當牠們上岸時和潛水時,科學家可以從體溫記錄及減弱的聲音訊號得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研究團隊還利用衛星標記一隻鱷魚,以了解航行與洋流的關係。他們發現,當洋流減弱時,鱷魚就只緩慢移動;而洋流增強時,牠們就加速。但Hamish不知道鱷魚是怎麼知道洋流的方向是否與旅行方向相同,也許鱷魚頭部有天然的磁石,就像烏龜和鴿子一樣。他希望未來可以測試這個假設。

這份研究也表示,如此危險的鱷魚如果被移到安全的區域,還必須確定牠們不會藉著洋流又回到人類的棲地。

資料來源:NatureNews: Crocodiles Know How to Ride the Tides [7 June 2010]

其他報導:NatureNews: Crocodiles go with the flow [7 June 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i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60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圖說: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圖說: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圖說: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8
0

文字

分享

0
28
0
腦子不能進水,耳朵可以進水嗎?看乾燥戰士和水氣怪獸的對決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07/18 ・294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詹益智

日常生活中,耳朵是個常被忽視的器官,但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耳朵能讓我們感受聲音的美好,因此耳朵保健至關重要。然而,耳朵常面臨一個隱藏的殺手—水氣怪獸。當我們置身於水分過多的環境時,如:游泳池、浴室或雨中,水氣怪獸便可能趁機攻擊我們的耳朵,因而衍生出許多問題。

為了保護耳朵,我們需要乾燥戰士挺身而出,帶領我們投入一場激烈的對決,以乾燥的力量對抗水氣怪獸的侵襲。在這場耳朵乾燥大作戰中,乾燥戰士會使用哪些絕招,讓耳朵遠離水氣怪獸的威脅呢?準備好迎接這場乾燥戰士與水氣怪獸的對決了嗎?讓我們一同展開這場刺激又有趣的冒險吧!

我們置身於潮濕的環境時,如:游泳池,水氣怪獸便趁機攻擊我們的耳朵。圖/ Pexels

適度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重要性

外耳道是耳朵開孔至耳膜間長約 2.5 公分的通道,並非呈現直筒狀,而是向後上方彎曲的S形狀,其表皮具有大量的皮脂腺與毛髮,當皮脂腺的分泌物與脫落的表皮細胞相結合時,就形成眾所皆知的耳垢,具有保護外耳道的作用[1]

外耳道感染其實並不罕見,尤其是在水氣怪獸的攻擊下,外耳道更容易滋生細菌(如: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葡萄球菌等[2])與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黑麴黴菌[3]),因為水氣為這些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和繁殖環境,若不及時處置,恐會感染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4]或是俗稱的「游泳耳」(swimmer’s ear)[5],也就是當水進入外耳道時,有可能會將具有保護耳朵作用的耳垢清除,從而破壞了外耳道自然防禦的機制,進而使耳朵疼痛、腫脹、發癢、發炎、流膿、有灼熱感或異物感[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若外耳道內的水氣停留過久,也可能會使外耳道皮膚的角質層變薄[7],讓它失去原本的防護能力,一旦受到不當的刺激(如:用棉花棒挖耳朵),就容易造成損傷[8];更甚者,恐導致聽力下降[1]。讀到這,你應該知道水氣怪獸的威脅與適度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重要性了吧?

外耳道炎或俗稱「游泳耳」的症狀包括紅腫發癢、發炎、腫脹、流膿等。圖/ SickKids

乾燥戰士的戰術:保護外耳道免受水氣怪獸的侵害

難道水氣怪獸就沒有剋星了嗎?我們又要如何應付這難纏又惱人的怪獸呢?就讓我們請出乾燥戰士共同作戰吧!乾燥戰士主要的任務是確保外耳道遠離水氣怪獸的侵襲,使其保持乾爽。乾燥戰士會使用許多戰術幫助我們擊退水氣怪獸,且讓我們屏息以待吧!

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水氣過多的環境中是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關鍵;因此,當我們處在潮濕環境時,如:雨天,應使用雨傘、雨衣或防水耳罩,以阻止雨水滲入外耳道[9]。另一種作法則是,盡量減少長時間暴露在雨中的時間,若突然遇到下雨時,身上又沒帶雨傘或雨衣,建議先找地方躲雨,回到室內後,可使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輕輕擦拭耳朵周圍的水分,因為若不及時擦乾耳朵,這些水分很可能會流入外耳道內。但須注意的是,擦拭耳朵周圍時,不宜將毛巾或紙巾插入外耳道內部,只需擦拭耳朵周圍的皮膚即可[10]

還有一種讓外耳道受到水分怪獸襲擊的情況是,參與運動量大或容易出汗的活動時,如:運動場、健身房等,可能會讓外耳道受到汗水的威脅,若要保持外耳道的乾爽,不妨戴上棉質的吸汗頭帶,吸收頭部周圍的汗水,以避免汗水從額頭沿著臉龐流進外耳道內,從而減少耳朵接觸水氣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游泳、從事水上活動或洗澡時,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也會讓水分伺機侵入外耳道內;此時,可使用符合自己耳道大小和舒適的防水耳塞,或利用防水泳帽或髮套覆蓋耳朵,便能將水分有效地阻隔在外耳道之外。若水滲進了外耳道,則可讓積水的耳朵朝向地面,並採單腳跳耀的方式,原地跳數回,透過震動將耳內的水排出[11]。此外,淋浴時,可嘗試保持頭部直立,使水流遠離耳朵,以減少水進入外耳道的機會。再者,應避免使用高壓水柱直接衝擊耳朵,以免外耳道進水。

由於外耳道內壁非常的薄[7] ,且外耳道的末端是耳膜,是一層十分脆弱的組織[12],因此要清除裡面的水氣時,切忌使用棉花棒等尖銳的物品,若稍有不慎,就容易損傷外耳道的皮膚和組織,導致刮傷、撕裂或刺破等情況,進而引起疼痛、出血、發炎或感染[13],也可能不小心觸及耳膜,而使其破裂或穿孔,如此就得不償失了。

乾燥戰士的科技小幫手:耳朵吹風機

在採取了上述乾燥戰士的戰術後,耳道仍舊被水氣怪獸鳩占鵲巢時,乾燥戰士只好使出最後的殺手鐧­—耳朵吹風機(ear dryer),讓水氣怪獸付出應有的代價。

「耳朵吹風機」乍聽之下不就只是利用吹風機把外耳道內的水氣吹乾,不過這樣做會有風險,例如:吹風機所吹出來的熱風可能會傷害外耳道或使耳壓增加,且過大的噪音(可達100分貝)可能損傷聽力[14]。實際上,耳朵吹風機[15]是一種專門用於乾燥外耳道的設備,由耳鼻喉科醫生所研發,它的外觀就像是耳溫槍,擁有攜帶便利和易於操作的特點,並具有特殊的透氣矽膠耳塞,也可讓使用者自行控制溫度、氣流、循環時間與噪音等級。耳朵吹風機不僅能提供一般人安全有效且快速乾燥外耳道的方式外,也可幫聽損人士去除助聽器與耳朵皮膚貼合所產生的水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乾燥戰士對抗水氣怪獸的殺手鐧­­—耳朵吹風機。圖/ Mack′s

這場乾燥戰士與水氣怪獸的大戰讓我們更加意識到保持耳朵適度乾燥的重要性。乾燥戰士所使出的戰術,如:避免讓耳朵處在具有水氣的環境、將水分隔離在耳朵外、使用耳朵吹風機等,都可有效地讓耳朵抵抗水氣怪獸的襲擊,進而防止細菌和真菌的入侵,減少外耳道感染,也保護了聽力。因此,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便能維持耳朵的健康喔!

參考資料

  1. 洪偉誠 (2022年2月)。耳朵痛又癢 小心『外耳道炎』找上你。亞東院訊。https://www.femh.org.tw/magazine/viewmag?ID=10650
  2. 健康知識庫(n.d.)什麼是外耳炎?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190.html#data-3-collapse
  3. 健康醫療網(2021年7月16日)。耳朵癢罪魁禍首是「它」 醫:嚴重恐致聽力受損。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1546774
  4. Rosser, E. J. (2004). Causes of otitis externa. Veterinary Clinics: Small Animal Practice, 34(2), 459-468.
  5. Kaushik, V., Malik, T., Saeed, S. R., & Maqbool, M. (2010). Swimmer’s ear: A review. 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 124(07), 698-702
  6. SickKids. (2022). Swimmer’s ear (otitis externa). https://www.aboutkidshealth.ca/swimmersear
  7. 楊雅棠 (2019年9月3日)。 耳朵好癢好想挖? 醫師提醒:千萬別自行動手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9/4026753?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http://www.navehpharma.co.il/images/products/PDF/Dry-Ears/swimmer.pdf
  8. 陳登郎(2021年7月4日)。外傷性外耳道炎不治療 恐成菜花耳。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58622
  9. Lazar, R. (June 23, 2022).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wimmer’s war during pool season. https://www.entmemphis.com/preventing-and-treating-swimmers-ear- during-pool-season/
  10. 盧映慈(2020年4月29日)。耳朵很癢先別挖!耳科醫師教一招改善搔癢、保持聽力。https://heho.com.tw/archives/80269
  11. 運動星球 (2019年6月13日) 。 小心「游泳耳」!鐵人三項泳者必注意。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90004815
  12. A+醫學百科(2013年4月20日)。耳廓耳道撕裂傷。http://cht.a-hospital.com/w/%E8%80%B3%E5%BB%93%E8%80%B3%E9%81%93%E6%92%95%E8%A3%82%E4%BC%A4
  13.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2022年10月18日)。別再用棉花棒掏耳朵,恐影響聽力!專家教你4步驟正確清除耳垢。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9/6694999
  14. 蔡經謙。(2021-08-30)。吹風機竟會讓聽力損害!還有6種被忽視的耳力殺手。https://www.edh.tw/article/28478/2
  15. Munatones, S. (June 28, 2020). Drying out your ears with Mack’s ear dryer after swimming in pool or open water. https://www.openwaterswimming.com/drying-out-with-macks-ear-dry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航海王 克洛克達爾
陸子鈞
・2011/06/23 ・78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34 ・七年級

這種身長五公尺,出沒在澳洲的河流及海灣的爬蟲類擅於航海,河口鱷(Crocodylus porosus)可以藉由河流及洋流旅行幾百公里。和老練的水手一樣,牠們喜歡在洋流與目的地方向相同時渡海。

河口鱷分布於東南太平洋一帶,從東印度到南中國及菲律賓、爪哇到澳洲。牠們通常棲息於河流,但曾在海洋上被看過。兩年前,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衛星追蹤後發現,河口鱷能在短短20天內在海上游400公里,這遠超過先前的預期。

昆士蘭大學的動物學家Hamish Campbell和他的同事發現河口鱷利用海面的洋流作驚人距離的旅行。為了更詳細的了解航行的細節,研究團隊在昆士蘭北部有潮汐的河流,在63公里內,設置20個聲音追蹤系統。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在鱷魚身上裝置發報器,團隊裡還包括了來自澳洲動物園的高手-有名的鱷魚獵人和節目主持人,Steve Irwin。除了發報器,還裝置了溫度及深度感應器,一共在一年內記錄了27隻成年的海口鱷。

結果顯示,大多的鱷魚停留在當地,只在3公里以內活動。但有8隻鱷魚至少一次冒險前往河口,並航向海洋64天後才返回原本的河流。這些旅行者只有當洋流方向是旅行方向時才動身。此外,當牠們上岸時和潛水時,科學家可以從體溫記錄及減弱的聲音訊號得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研究團隊還利用衛星標記一隻鱷魚,以了解航行與洋流的關係。他們發現,當洋流減弱時,鱷魚就只緩慢移動;而洋流增強時,牠們就加速。但Hamish不知道鱷魚是怎麼知道洋流的方向是否與旅行方向相同,也許鱷魚頭部有天然的磁石,就像烏龜和鴿子一樣。他希望未來可以測試這個假設。

這份研究也表示,如此危險的鱷魚如果被移到安全的區域,還必須確定牠們不會藉著洋流又回到人類的棲地。

資料來源:NatureNews: Crocodiles Know How to Ride the Tides [7 June 2010]

其他報導:NatureNews: Crocodiles go with the flow [7 June 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浣熊喜歡洗手,不是因為愛乾淨?大角羊的角,可以跟全身骨頭一樣重?5 個你意想不到的動物冷知識——《天生就是超級咖》
遠流出版_96
・2022/12/29 ・119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愛情召喚陣:雄性白斑河豚會藉由沙畫來吸引雌性產卵

在日本奄美大島有一種白斑河豚,會花一周的時間,在海底打造直徑為自己身長20 倍的巨大圓形沙畫,像是海底的麥田圈!但河豚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吸引雌性。沙畫特殊的沙丘構造使得中央留下了細緻的沙,雌性便在此產卵。

2. 非賣品:青蛙利用液壓的原理將舌頭快速射出

青蛙的舌頭上層有黏質蛋白可以用來沾附獵物,舌頭肌肉間空隙充滿了水,當發現獵物時,可以利用液壓的原理讓平時捲起的舌頭快速而精準地射出。不但如此,舌頭可以觸及的角度還十分廣闊多變喔!

3. 交叉:雄性大角羊的角重量可達身體其他骨頭的總重

大角羊的角是永久性的,不會脫落,雄性的角可重達14 公斤,跟全身的骨頭一樣重,用來對抗捕食者和爭奪交配權。但若是長的角度不正確,有可能會影響進食,導致餓死,或甚至插入自己的頭部而導致死亡。

4. 本末倒置:浣熊喜歡洗手或洗食物不是因為愛乾淨

牠們十分依靠手部觸覺來辨識物體,浣熊前爪的觸覺神經數量高出大部分的哺乳動物四到五倍。並且前爪浸泡在水裡時觸覺會變得更為敏銳,所以就產生了浣熊什麼東西都要放入水中感覺一下的習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 旋轉馬殺雞:鱷魚和成年的海牛可以和平共存

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的水域,可以看到海牛與鱷魚和平相處在同個環境的情況,儘管鱷魚看似兇猛,但牠們鮮少會去攻擊成年的海牛,有時甚至可以看到鱷魚和海牛共游的情況,鱷魚有時還會攀附在海牛身上搭便車。

——本文摘自《天生就是超級咖》,2022 年 10 月,遠流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遠流出版_96
59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遠流出版公司成立於1975年,致力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紮根與出版的工作,向以專業的編輯團隊及嚴謹的製作態度著稱,曾獲日本出版之《台灣百科》評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民營出版社」。遠流以「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自期,積極引進西方新知,開發作家資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閱讀生活,矢志將遠流經營成一個「理想與勇氣的實踐之地」。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航海王 克洛克達爾
陸子鈞
・2011/06/23 ・78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34 ・七年級

這種身長五公尺,出沒在澳洲的河流及海灣的爬蟲類擅於航海,河口鱷(Crocodylus porosus)可以藉由河流及洋流旅行幾百公里。和老練的水手一樣,牠們喜歡在洋流與目的地方向相同時渡海。

河口鱷分布於東南太平洋一帶,從東印度到南中國及菲律賓、爪哇到澳洲。牠們通常棲息於河流,但曾在海洋上被看過。兩年前,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衛星追蹤後發現,河口鱷能在短短20天內在海上游400公里,這遠超過先前的預期。

昆士蘭大學的動物學家Hamish Campbell和他的同事發現河口鱷利用海面的洋流作驚人距離的旅行。為了更詳細的了解航行的細節,研究團隊在昆士蘭北部有潮汐的河流,在63公里內,設置20個聲音追蹤系統。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在鱷魚身上裝置發報器,團隊裡還包括了來自澳洲動物園的高手-有名的鱷魚獵人和節目主持人,Steve Irwin。除了發報器,還裝置了溫度及深度感應器,一共在一年內記錄了27隻成年的海口鱷。

結果顯示,大多的鱷魚停留在當地,只在3公里以內活動。但有8隻鱷魚至少一次冒險前往河口,並航向海洋64天後才返回原本的河流。這些旅行者只有當洋流方向是旅行方向時才動身。此外,當牠們上岸時和潛水時,科學家可以從體溫記錄及減弱的聲音訊號得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研究團隊還利用衛星標記一隻鱷魚,以了解航行與洋流的關係。他們發現,當洋流減弱時,鱷魚就只緩慢移動;而洋流增強時,牠們就加速。但Hamish不知道鱷魚是怎麼知道洋流的方向是否與旅行方向相同,也許鱷魚頭部有天然的磁石,就像烏龜和鴿子一樣。他希望未來可以測試這個假設。

這份研究也表示,如此危險的鱷魚如果被移到安全的區域,還必須確定牠們不會藉著洋流又回到人類的棲地。

資料來源:NatureNews: Crocodiles Know How to Ride the Tides [7 June 2010]

其他報導:NatureNews: Crocodiles go with the flow [7 June 20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