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被一個朋友喜歡過

科學松鼠會_96
・2013/09/09 ・149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

大多數人一生之中,特別是年輕有魅力之時,都會遇見幾次被表白的機會,不管答不答應,事件發生了以後都是要記在心裡留作話題的,當中還少不得摻雜進幾聲嘆息:唉,可惜了,我當時沒處理好,結果連朋友也做不成,他其實是個挺不錯的人。

朋友,一個讓人覺得溫暖的詞,偶爾用錯了地方,就會產生無窮惱人的後患。

本人一向自認是良善人士,也寧願相信一般良善人士都不會願意面對給朋友發好人卡的局面的,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不幸的事卻屢屢發生——三不五時會被當事人諮詢一回「啊某某和我說可不可以不僅僅只是做朋友,怎麼辦怎麼辦呀」。面臨這種困惑,按照慣例,我們還是要共同去求助一位資深專家。波夕大學傳播學系的副教授Heidi M. Reeder女士是研究跨性別友誼的高手,她的論文標題看上去就是一副情感熱線腔調,比如2000年發表在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的〈我喜歡你……作為一個朋友:跨性別友誼中的角色吸引〉,還有2008年發表在Studies in Appli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上的〈單戀方表白以後,決定友誼走向何方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端莊可人的Heidi M. Reeder女士本人 圖片出處:news.boisestate.edu】

Reeder博士的研究小組想考察一下在跨性別的友誼當中,倘若一方試圖突破原有的關係框架、卻沒有得到對方的配合,這種情況下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會向什麼方向發展,趨勢由哪些因素決定。在〈我喜歡你……〉這一研究中,他們做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的參與者為20對異性朋友,第二個實驗的參與者為103名男性和128名女性,藉由問卷調查結合深度訪談、加上視訊分析的方法,找出了一些跨性別友誼中的吸引因素。而在〈單戀方表白以後〉這一研究中,他們請來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98名在校大學生協助調查,瞭解年輕人處理事態的方法和結果。的確,人與人在性格、目標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了朋友間發完好人卡之後事態走向不同方向。Reeder他們總結道,以下一些情況中,友誼仍然可以持續下去:

第一, 雙方都以積極的態度來維繫友誼。這似乎不言自明,但現實中卻有很多人把這扇門上了鎖。在友情脆弱的時刻,你需要自覺主動地去做些事來使之恢復活力。除了以語言的方式來肯定友誼的重要性之外,還必須繼續像從前一樣做人做事。

第二, 雙方都是真誠的。搞清楚這個問題相當重要:當事者個人是否真正希望保持友誼,即使它已經與愛無關?這是只有每個人自己可以回答的問題。如果這份友情對當事人來說不那麼有意義,那它將無法突破這個障礙。

第三, 雙方能夠接受之間的感覺並非對等。這是一個偉大的態度,不管你是單戀一方還是被單戀一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四, 雙方在單向表白前都認為友誼是「實在的」。對於有勇氣去說出愛慕的一方來說,開口前必須想清楚:「是一份深厚的友誼嗎?」確定的和年限較長的朋友更容易渡過難關,而新認識的朋友比較容易弄僵。

第五, 雙方在其中一方單向表白前對這份友誼持「開放」心態。已經能夠做到誠實地談論各方面的話題,如不安全感、生活裡的其他關係、目標和夢想,有過這些親密交談的人們之間維持下去的機會會更大。

而相反的,曾經的友誼在如下情況中會分崩離析:雙方很快變得尷尬、難堪,甚或不舒服,陷入無言的沉默,缺乏眼神接觸和無盡的道歉;單戀一方仍然在期望最終能得到回報,總是想追問「到底我做錯了什麼讓你不愛我?」 ;被單戀一方承認過去有浪漫情愫存在,或建議這感受可在未來得到發展,只是當下它不適合,或至少不是以這種方式。這樣的說辭只會導致對方難以自拔。Reeder博士對「戀人做不了了,但還想做朋友」的年輕人們加以了正向的鼓勵:「不要責怪自己,儘量不要責怪其他人。如果能記起一定技巧,並保持冷靜,你也可以保持友誼。」

關於本文

原文發表於科學松鼠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什麼好人們能如此不求回報?原來都是操作制約在作祟!
貓心
・2015/07/14 ・275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81 ・五年級

許多少男少女們,在情場上總是會有過這樣的經歷,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一下子覺得自己有機會和對方終成眷屬,一下子卻又掉入絕望的深淵裡,內心的小劇場不斷的上演,那個千辛萬苦、那個煎熬,是我們每個人有過,苦澀而甘醇的青春回憶。

記得在期末考周的某個傍晚,天空時雨時晴,天邊還畫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我和一個朋友約了晚餐,就在這樣陰晴不定的天氣裡。在吃晚餐時,他和我聊了聊最近的困擾。當然,為了保護當事人,故事我做了小小的修改。

他:「我最近還蠻困擾的耶……,有一個異性朋友對我很好很好,她似乎對我有意思,好幾次明示暗示我。」

我:「這聽起來不是蠻好的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可是我並不打算接受她的感情啊……我現在沒辦法愛上她,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傷害……」

我:「嗯,這聽起來真的蠻困擾的。你有沒有嘗試過疏遠她呢?」我學起了諮商師的口吻,卻又一面展現出了八卦的本性。

他:「可是我又很需要她這個朋友,覺得被陪伴還蠻快樂的,只是就單純只是朋友的陪伴而已。」

我:「所以,你是不是有時候對她很好,有時候又疏遠她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對啊對啊!」

我:「這樣來說,她應該會更放不下對你的情感,反而會越陷越深喔!還記得嗎?我們學普通心理學,講到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的部分時,老師曾經提過,當有時會獲得獎勵,有時卻得不到獎勵時,老鼠反而更容易被制約成功呢!」

他聽到這裡,眼神突然閃出了光芒,彷彿頭腦被光束穿過的柯南一樣,點頭如搗蒜的回著:「對耶對耶!」。其實啊,許多好人、駝獸們,往往也是被這樣養出來的。一下子覺得自己有機會贏得女神芳心,一下子又陷入了悲傷絕望當中,但是每當女神偶爾略施恩惠,又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有希望了,於是就在這樣的一高一低當中來回擺盪,久久不能脫離苦海(嘆)。

IMAG1455[1]

要講起操作制約的研究,就不得不提到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F.Skinner)了。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在心理學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他終生奉行行為學派,所謂的行為學派,是心理學發展早期的主流學派。在當時,因為科學技術還沒有現在進步,沒有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沒有紀錄神經細胞的膜片箝制(patch clamp)技術,心理學家無法直接測量腦中的變化,只好忽略意識不談,把意識視為一個黑盒子。而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就是行為主義的主流人物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斯金納,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不過我們留到後面再談。

B.F._Skinner_at_Harvard_circa_1950
Source: Wiki

所謂的操作制約,指的就是:「當一個個體主動探索環境,而受到環境給予的回饋之後,會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聽起來很文謅謅,簡單來說就像是小孩子罵髒話時,大人會處罰他,小孩子就會減少罵髒話的頻率;小孩子乖乖做家事時,大人給他吃糖果,小孩子就會更常去做家事了。

斯金納曾經設計了一個箱子,來研究操作制約的現象,後代的心理學家把它稱作斯金納盒(Skinner Box)。在這個箱子裡面,有一個槓桿(lever),當這個槓桿伸出來時,如果老鼠剛好去摸到這個桿子,就會有食物掉下來。對老鼠而言,這就像是小孩子獲得糖果一般的愉悅,於是老鼠就會更頻繁地去碰桿子,也就會獲得更多的食物了。於是,透過操作制約,斯金納訓練出了一隻會碰槓桿的老鼠。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常識,但是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研究是很劃時代性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024px-Wistar_rat
Source: Wiki

當然,這樣的研究還沒完。斯金納很好奇,如果不要每次都給食物,是否也能訓練出老鼠壓槓桿的行為呢?於是斯金納嘗試了四種方式,分別為:固定比率(Fixed-Ratio)、變異比率(Variable-Ratio)、固定時距(Fixed-Interval)、變異時距(Variable-Interval)。前面那種每次都給食物的制約方式是連續增強(continuous reinforcement),而這四種不固定給予的方式則稱為間歇增強(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以下我將一一介紹這四種不同的方式:

  1. 固定比率:每間隔一定次數給一次獎勵。例如,老鼠每按15次槓桿,才會得到一份飼料。
  2. 變異比率:平均每間隔一定次數給一次獎勵,平均值不變,但是什麼時候會給飼料是無法預期的。例如老鼠平均每按八次會給飼料,可能分別是在按壓4次之後給第一次,之後再按壓9次之後給第二次,之後再按壓7次之後給第三次,之後再按壓12次之後給第四次。雖然在第幾次給飼料是不固定的,但是平均起來是每8次會給一次飼料。
  3. 固定時距:固定每按一定的時間給一次食物,例如老鼠每按壓20秒槓桿,就給一次飼料,中間無論按多少次都不會得到飼料。
  4. 變異時距:平均按壓一個固定時間,會得到一次飼料,和變異比率相同,會給飼料的按壓時間是不固定的,但是平均起來給的時間會是固定的。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斯金納發現,這四個制約方式,訓練老鼠所花的時間,由短到長分別是固定比率、變異比率、固定時距、變異時距。但是無論如何,這四種訓練方式,所需時間都比每次都給食物的連續增強來得更有效。

於是啊,可憐的駝獸們,就如同斯金納盒裡的那群白老鼠一般,雖然久久才得到對方的一次回饋,但是就因為那一次偶然的回饋,於是更拚了命的向對方示好,接送、宵夜、修電腦,好人好人當到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啊,事情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悲觀啦。當那些老鼠,長期以來都沒有獲得飼料之後,牠們按槓桿的行為就會漸漸地被削弱(extincted)。雖然我們不能像老鼠一般,等待著對方不再回報的一天,然後才漸漸放下;但是我們可以設好停損點,到了一定程度還得不到對方的回應,就主動地離開對方,並且一段時間不再接觸對方,讓自己對對方的迷戀漸漸降低下來,重新找回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許你會發現,真正適合你的人就在你身邊,只是你之前沒有注意到而已;也許你會發現,雖然你沒有和她在一起,但是她其實並不那麼適合你,只是你無形之中,被對方給制約了而已。

IMG_5721

至於那個斯金納的故事嘛……事情是這樣子的。斯金納終身奉行行為學派,始終不願意去討論意識這個東西,即使到了很老的時候仍然如此。傳說中,有一天,年邁的斯金納在搭電梯,進來了一個研究生,他本來要按二樓,後來改按了三樓,他邊換樓層邊說:「我改變心意了 (I change my mind)」,斯金納聽到之後,就很不悅地說:「你改變了你的行為,卻沒改變你的想法(You can’t change your mind, you change your behavior)」。

斯金納就是這樣一個熱愛心理學、堅信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家。雖然在他年邁時,行為主義早已因為不談論心智、意識,被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是他仍然熱愛自己畢生的研究;而他的研究也成功預測、解釋了許多心理學的現象,至今仍然被每個家庭的父母、幼稚園的老師、7-11的老闆、飲料店的業者……流傳著。沒錯,超商集點卡、幼稚園乖寶寶卡等等,全都是操作制約的實際運用呢!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Ferster, C.B., & Skinner, B.F. (1957). 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男女間沒有所謂的純友誼嗎?
cleo
・2013/01/09 ・148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詢問了男人及女人所謂的「純友誼」是什麼-得到了差異極大的答案

直男能跟女人能發展出純友誼嗎?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男女間的純友誼絕對是有可能的,而且是稀鬆平常的-男人跟女人一起生活、工作、玩在一起,而且似乎還不會情不自禁地睡在一起。然而,這種柏拉圖式的共生模式的可能性只是一種表面假像,只是一支掩蓋無數兩性吸引衝動冒上表面的優雅舞蹈。

新研究指出這種可能性或許有些依據-我們認為我們可以跟異性發展純友誼,但是與異性發生超友誼關係的機會可是時時隨伺在側,等著在最不恰當的時機發生。

為了要研究所謂的異性純友誼-這個議題在電影裡被探討的次數比在實驗室還多-研究人員把88對異性大學好友請進了…實驗室中。隱私可是很重要的,想想看要是其中一方一直偷偷愛著另一個人的事情被爆發了會造成什麼影響。為了得到誠實的回答,除了遵循標準的匿名跟保密協定,這些成對的好友也被要求,在對方面前口頭承諾不會討論實驗內容,即使是在離開研究單位後。這些好朋友們被分開訪問,每個人都被問了一系列他們是否對對方有(或是沒有)超友誼感覺的問題。

結果顯示男人跟女人看待異性友誼的方式大為不同。男人較易被異性友人吸引,且認為他們的異性友人也被他們所吸引-當然這只是場誤會。實際上,男人用自身感覺來衡量自己對異性好友的吸引度,而非女性的實際感覺。基本上,男人認為超友誼的好感是種雙向關係,因而看不清異性好友到底對他們有沒有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人也搞不清楚她們的異性友人在想什麼,因為女人通常不被她們的異性好友吸引。女人認為她們與異性友人間彼此都缺乏吸引力。結果,男人高估了他們對異性友人的吸引力,而女人低估了她們對異性友人的吸引力。

男人較易照著他們心中錯誤的相互吸引關係繼續行動。男人、女人同樣都會被有對象或是單身的異性吸引,不管他/她們的交往狀態如何,有感覺就是有感覺,沒感覺就是沒感覺。

不過,男人、女人對那些有可能發展的對象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男人不管是跟有對象或是單身的異性都抱有相同期待來場浪漫的約會,而女人對男性友人的交往狀態就較為敏感,且不願與有對象的男人發展。

結果顯示,相較於女人,對男人來說,純友誼是很困難的。這不只是證明了關於男人總是性飢渴而女人總是好傻好天真的刻板印象,也直接證明了不同性別的兩個人,可以對同一段關係有完全不同的體認。男人總認為在他們的異性純友誼關係中可以有一大堆發展超友誼關係的機會,而女人則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真的就只是純友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局外人看來,在異性友誼中差異極大的認知可能會造成極複雜的結果-這點是異性友誼當事者所同意的。在之後的研究中,249位成人(大部分為已婚)被要求列出與一位特別異性的異性友誼的正面及負面影響。不同關於兩性吸引的評論(像是可能發展出超友誼關係)被列為負面影響的機率是正面影響的5倍之多。

然而,男人、女人在這點上又抱有不同的看法。男人明顯地較常將異性友誼中的兩性吸引認為是正面影響,而且隨著男人年紀愈大,與女性看法的差異也隨之變大。較為年輕的男人將兩性吸引列為正向影響是女人的4倍,而年紀較大的男人則是10倍。

總結來說,這些研究指出男女對所謂純友誼的定義大不同-而且這些差異的認知可能會造成麻煩。雖然女人似乎真的相信有純友誼,但是男人卻抵擋不了進一步發展的誘惑。而且雖然總體來說兩性都認為純友誼間的相互吸引是較易有負面影響的,但是男人的比例確實較低。

所以,男女間真的有純友誼嗎?如果我們的想法都跟女人一樣,那肯定是有。但要是我們都跟男人的思維一樣,那可能要人口大爆炸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Men and Women Can’t Be “Just Friends”  – Scientific American [23 OCTOBER 2012]

cleo
49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是個標準的文科生,最喜歡讀的卻是科學雜誌。一天可以問上十萬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