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
2

文字

分享

0
3
2

燃燒吧,我的小耳垢!「耳燭」是科學還是幻術?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2/10/23 ・238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張晏銘|雅文基金會聽力師

「透過煙囪效應,蠟燭插耳吸出『巨大耳屎』貴婦級享受曝光」、「不用一小時,虹吸作用無痛吸附陳年耳垢,淨化大腦與顱腔」……

大家是否看過這樣的耳燭影片/廣告或文宣呢?究竟這些廣告是否誇大不實?不合邏輯?還是真有此事,如此神奇?就讓我們先透過耳朵的構造來一窺究竟吧。

(圖一)用蠟燭就可以清除耳垢? 圖/Pexels

從物理世界看煙囪效應

首先我們先簡易的瞭解這兩個物理學作用:

煙囪效應(英文:Stack effect),指的是空氣沿著一個封閉的垂直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對流加強的現象,像火災時產生的濃煙及高溫空氣藉由電梯井迅速向上竄升,並由上方的通風孔道溢散離開,導致戶外的空氣被從下方吸入填補逸散掉的熱空氣,進而使下方的火勢更為猛烈。

(圖二)熱對流現象。煙囪上方的熱氣往外噴出,低處則由外面冷空氣向內吸引,形成冷熱空氣的循環。 圖/科學月刊

那這樣的作用是否能應用在我們的外耳道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外耳結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外耳由耳殼(或稱耳廓)及耳道所組成,耳道的盡頭則有著一整片的鼓膜分割外耳及中耳腔(如圖三)。姑且不論以多數耳燭平均的長度 25 公分來看,即便加上平均 2.5 公分的耳道長度,在蠟燭燃燒時產生的內外溫度差導致的熱空氣對流,也沒有足夠的動能,將黏附在耳道上的耳垢抽出;更何況耳垢多數是產生在我們外耳道的前 1/3 處,下方也沒有足夠的冷空氣空間可以造就良好的空氣對流差。

因此,從科學的角度看來,耳燭內部的殘留物,並不大可能是透過煙囪效應吸附出來的耳垢,反倒可能是耳燭燃燒後的殘留物。

(圖三)耳朵結構示意圖。圖中可見正常的外耳結構及中耳間有鼓膜擋住,並未相通。 圖/雅文基金會

從流體力學看虹吸現象

虹吸現象(siphon 或 sypho)是一種流體力學現象,可以不藉助機械裝置像是馬達或水泵等來抽吸液體。只要將一根倒 U 型的管狀結構(稱為虹吸管)插入處於較高位置的液體,同時讓虹吸管內充滿液體,並將另一端開口於更低的位置。此時,由於虹吸管兩端液體的重量差,造成液體的壓力差,液體壓力差,便能透過物理現象將液體推動並越過虹吸管的最高點,向低端排放。

(圖四)虹吸現象示意圖。從圖可見,即使虹吸管的最高點其高度高於放置高處之液體,但仍可透過虹吸現象使液體由至高點處通過。 圖/雅文基金會

然而,我們大腦中的液體——腦脊髓液是處於一個密閉的空間進行循環,並沒有通道可以達到我們的耳朵,且即便破洞了,也會被中耳腔的鼓膜擋住,因此在沒有相通也沒有液體存在的狀況下,若想藉由虹吸現象來將大腦中的濕氣藉著耳部的構造流通到體外,真的是行不通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四)腦脊髓液分布示意圖。可明顯看見腦脊髓液並未與外部任何構造相通。  圖/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那耳燭究竟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呢?

遽聞,耳燭的使用已有超過數千年的歷史,但目前未有科學研究指出耳燭能夠協助我們將耳垢排出體外,又或者將大腦內的溼氣祛除,因此耳燭本身對於耳朵生理構造,又或者我們的大腦都沒有經過可靠科學驗證的實際功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進行耳燭療程時,環境的設計及搭配的按摩多能讓顧客們舒緩情緒,放鬆心情,且在耳部有蠟燭燃燒的情況下,或許冷熱空氣的變換能產生些許的對流及除溼的作用,在心理影響著生理的情況下,到底能有多少得成效,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說到耳燭,也不得不順帶一提「採耳」(通采耳);在台灣的 SPA 館或者芳療中心,也常在耳燭課程內搭配「採耳」服務,也就是掏耳垢的服務,但這些地方使用的器械工具等,不一定會有標準的消毒作業程序,而我們耳朵的表皮細胞事實上又相對脆弱,因此若過程中不慎受傷或存在傷口,便很容易引發感染及發炎反應。

上帝給予的天然耳朵保護者

我們的耳朵表皮會分泌弱酸性的物質,保護耳朵內不易有感染發生,而些微的耳垢也能替我們阻擋外來的昆蟲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體構造自有他的安排,其實多數人是不需要特別做耳垢清潔的,因為隨著我們生活中的嘴巴開闔咀嚼等動作,耳垢多會自然脫落並排出到外耳道開口,不需要刻意清理;倘若有其他的身體健康狀況致使耳垢容易堵塞耳道,又或者因長時間配戴助聽器,耳垢難以自動排除,那有清潔需求時則應尋找正規的耳鼻喉科醫師做專業協助。

如果想嘗試,我得注意些什麼呢?

早在 2010 年 2 月,美國 FDA 及加拿大衛生監管機構(Canadian health regulatory agency Health),便針對耳燭的使用風險提出一系列注意事項;像是面部、外耳、中耳的灼傷,蠟油燃燒後堵塞耳道、耳部出血或鼓膜穿孔等,但若大家還是想要嘗嘗鮮,那不妨挑選較大型且有標準的消毒作業程序的 SPA 或美容館,且芳療師均有簡易醫學概念並經過系統性的訓練,才有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此外,當做完相關療程後若耳朵有任何不適症狀,仍要記得尋找聽力師或專業耳鼻喉科醫師做進一步的協助才是正解噢。

參考資料

  1. Don’t Get Burned: Stay Away From Ear Candles, FDA Consumer Update February 18, 2010
  2. Lovatt, J. E., & Wilson, A. (1994). Stack effect in tall buildings (No. CONF-9406105-).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Atlanta, GA (United States).
  3. Potter, A., & Barnes, F. H. (1971). The siphon. Physics education6(5), 362.
  4. 葉懿德(2021年04月29日)。網紅親身體驗采耳、耳燭、洗眼睛…,這些坊間護理真的有效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