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急性 B 型肝炎的表現可分為有症狀跟無症狀,而有症狀的患者又可分成輕症和重症,戴嘉言醫師指出,這些都必須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罹患 B 型肝炎。
慢性 B 型肝炎,雖然無感卻傷肝害命
感染 B 型肝炎病毒之後,若持續了幾個月,還是沒辦法消除 B 型肝炎病毒,就稱為「慢性 B 型肝炎」,即慢性 B 型肝炎帶原。一旦發生慢性 B 型肝炎,絕大部分病人都沒有症狀,因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支配,所以即便肝臟處在很厲害的發炎,也不一定會有疼痛感。戴嘉言醫師特別強調,「慢性 B 型肝炎絕大部分沒有症狀,而讓患者毫不自覺,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如果出現比較厲害的發作,可能會出現肝炎的症狀,戴嘉言醫師解釋,患者可能出現疲累、倦怠、噁心、嘔吐等症狀,更嚴重時會發生黃疸、腹水,甚至肝腦病變、肝昏迷,慢性 B 型肝炎症狀表現相當多樣,但是絕大部分患者會因為沒有症狀,而疏於注意,未接受進一步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慢性 B 型肝炎病患一定要儘快做診斷,並好好追蹤,絕對不可以根據症狀,來決定是否就醫。」戴嘉言醫師表示,「肝炎防治裡最重要的三個工作,就是預防、治療、追蹤。」
慢性 B 型肝炎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放任肝臟反覆發炎,就會進展為肝硬化,再變成肝癌,即是所謂「肝病三部曲」,戴嘉言醫師說,很多慢性 B 型肝炎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的時候,都是已經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 B 型肝炎的人,要盡快接受檢查。」戴嘉言醫師呼籲,「至於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及早治療並維持常態性追蹤。」
台灣防治 B 型肝炎的成效卓越
根據過去的研究,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龜山的 B 型肝炎帶原率差不多,一般成年人是 15 至 20%,戴嘉言醫師指出,換言之,每 6-7 個人,就有一位可能是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但是這個狀況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1984 年開始,台灣開始替新生兒大規模施打 B 型肝炎疫苗,戴嘉言醫師說,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施打 B 型肝炎疫苗的國家,成就非常卓越。
經過完整疫苗注射的新生兒,如今都已長大成人,他們的 B 型肝炎帶原率就降到低於 1%,戴嘉言醫師說,從過去 15 至 20%,降到現在不到 1%,是非常重要的改變,也受到全世界的肯定。
如果是 1984 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因為有 15 至 20% 的盛行率,一定要注意是否曾經做過 B 型肝炎篩檢,確定自己是否為 B 型肝炎的帶原者。
台灣的 B 型肝炎傳染很多都是母嬰傳染,帶原的媽媽會把 B 型肝炎傳染給嬰兒。曾經有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來檢查,結果三位都是慢性 B 型肝炎患者,於是定期在門診追蹤,戴嘉言醫師分享,在追蹤過程中 B 型肝炎有發作,但是現在的藥物治療讓三位的狀況都控制得相當穩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貼心小提醒
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平常的追蹤,千萬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才想到要就醫,戴嘉言醫師叮嚀,唯有持續追蹤,並適時治療,才能確保肝臟的健康!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免疫藥物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L1 抑制劑)。林宗哲醫師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中,T 細胞可辨識並殺死癌細胞。然而,當肝癌細胞表面的 PD-L1 與 T 細胞表面的 PD-1 接合時,就像給 T 細胞踩了剎車,使 T 細胞受到抑制無法辨認且攻擊癌細胞。PD-L1 抑制劑可以阻斷 T 細胞與癌細胞接合,喚醒 T 細胞活性,得以再度辨識並殺死癌細胞。
由於肝癌早期沒有症狀,具有危險因子的民眾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達到較佳的預後。黃凱文醫師提醒,B 型肝炎或 C 型肝炎帶原者應該及早接受治療,現在已有成效卓越的抗病毒藥物,能夠避免肝臟持續發炎,降低罹癌風險。若確診中晚期肝癌,請不要灰心。黃凱文醫師說,肝癌的治療藥物持續在進步,治療選擇也越來越多。病人只要和醫療團隊密切配合,按部就班接受治療,便有機會達到長期存活!
筆記重點整理
一、 肝癌初期大多沒有症狀,在台灣,新增的肝癌個案中約三成肝癌患者在確定診斷時便是中晚期肝癌,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肝癌的危險因子有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如 B 型肝炎、C 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體重過重、酒精性肝炎、抽菸、黃麴毒素、家族病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