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心房顫動不治療,小心中風跟著來

careonline_96
・2022/04/19 ・242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 先生對工作非常投入,雖然壓力很大,但正值壯年的他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未滿 40 歲的他,卻突然中風了。

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李政鴻醫師回憶,C 先生當時是因感到手腳無力,所以趕緊就醫,確診為栓塞性中風。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心房顫動,而且還有卵圓孔未關閉的狀況。

C 先生平時喜歡騎腳踏車,但是常常在衝刺時感到使不上力,心跳非常快,很不舒服;偶爾也會感到頭暈、胸悶、疲倦,只是休息一陣子後便改善。陣發性心房顫動容易被輕忽的原因就在於,患者平時心跳節律都很正常,但是會在某些時候出現短暫、間歇性的心房顫動,導致心悸等不適。

「我們利用電氣燒灼術治療心房顫動,並把卵圓孔用閉合器關閉起來。」李政鴻醫師表示,「中風的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對於人生的看法也有些改變。從前都是拼命工作,現在他曉得生命中不是只有工作,必須好好照顧身體,才不會透支健康。我也提醒他,運動不能過度,騎腳踏車不必像從前那麼拚,畢竟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成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高警覺!心房顫動常無感

心房顫動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般,不再規律收縮。根據統計,有四成至六成的患者並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有些患者症狀表現比較輕微,可能是倦怠、全身無力;嚴重一點,會感到胸悶、胸痛、活動會喘;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跳非常快的時候,心輸出量變差,患者的日常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感到明顯不適,臨床表現非常多樣,而且部分患者屬於陣發性心房顫動,時好時壞,李政鴻醫師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偶爾可以摸摸脈搏,若是發現脈搏不規則,要盡快就醫。

使用心電圖便能診斷心房顫動,若是發作較頻繁、症狀較明顯,早期診斷的機率就比較高,如果做檢查時沒有偵測到心房顫動發作,可以做 24 小時心電圖,甚至是連續 7 天到 14 天的長時間監測,有助增加診斷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房顫動不治療,小心中風跟著來

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心房顫動可能使心房裡的血液凝結形成血栓,當血栓打到腦血管裡,就是腦中風;根據李醫師臨床經驗,當血栓打到腸子的血管,會造成腸子缺血、壞死,就是腸中風;當血栓打到腎臟的血管,會出現突發性腰痛,就是腎臟中風;當血栓打到四肢的血管,會出現手腳無力、不能動,就是肢體中風。

由於心跳速度偏快、不規則,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根據李醫師臨床經驗,當患者的心臟有其他問題時,若發生心房顫動,可能會造成肺積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心衰竭症狀。

部分患者的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如果停頓太久,也可能產生昏厥,容易產生意外,李政鴻醫師說,「若在走路、騎車時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及早治療,控制心律、預防中風

心房顫動的治療會朝幾個方向進行,包括控制心跳節律、控制心跳速度、及預防中風。李政鴻醫師解釋,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有機會讓心跳恢復正常節律,減少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或者盡量把心跳速度限制住,避免心跳速度太快而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房顫動患者終身都需考量中風的風險。」李政鴻醫師指出,「為了降低中風風險,可以使用抗凝血劑。臨床上會根據患者年紀、性別、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中風史及血管疾病等,評估整體中風之風險,並給予合適的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總括來說,每一個患者都需要考量預防中風的必要性,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控制心跳速度,還有部分患者需要嚴格控制心跳節律,以避免心房顫動發作。

除了按時服藥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心臟保養,李政鴻醫師說,「高壓的工作,容易導致心房顫動發作,務必妥善調適工作壓力,該休息、就休息,盡量不要熬夜。」

李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脂飲食、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適量鹽分攝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肥胖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建議維持理想體重,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運動,維持心肺功能。抽菸、喝酒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可以的話要趕緊戒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貼心小提醒

心房顫動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很多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容易錯過治療時機,等到中風發生時,才發現事態嚴重。

如果偶爾會感到心悸、頭暈、胸悶、容易喘,或是摸到脈搏有不規則的狀況,就要進一步檢查,即使症狀自動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李政鴻醫師叮嚀,「健康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努力維持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過生活,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23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血栓導致下肢壞死?動脈與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與症狀
careonline_96
・2024/10/22 ・108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會把氧氣和養分送到全身。當血管內出現血栓,血栓便會阻斷血流,導致組織缺氧並且壞死。

全身血管都可能出現血栓,常見的有腦部、心臟以及下肢的動脈與靜脈血栓。

根據研究,發生下肢動脈血栓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心房顫動、先前放置過支架等;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則包括久坐、臥床、懷孕、吸菸、靜脈曲張、惡性腫瘤、凝血異常、或近期進行大型手術等。

下肢動脈與靜脈血栓的症狀及影響略有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肢動脈血栓可能會出現疼痛、皮膚蒼白、冰冷、麻痹、感覺異常、摸不到脈搏等,屬於非常緊急的情況,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截肢,甚至死亡。

下肢靜脈血栓通常會造成腫脹、疼痛、皮膚變色等。此外,如果血栓脫落,有可能會隨血流進入肺部,造成肺栓塞,讓人感到呼吸困難,甚至可能致命。

目前治療下肢血栓的方法包括手術、藥物、導管溶栓和機械式血栓清除導管等。

其中,機械式血栓清除導管是一種新式治療技術,利用一個長長的導管,進入血管內將血栓打碎並且抽吸出來,可在不使用或少量使用溶栓藥物的情況下,迅速清除血栓並恢復血流,就像是水道清淤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於傳統導管溶栓,機械式血栓清除導管能更快地恢復血流,且清除血栓的效果更好,有助於改善急性肢體缺血病患的預後,並減少溶栓藥物的使用,降低因使用溶栓藥物而導致出血的風險。

提醒您,如果出現足部冰冷、腫脹、疼痛等狀況,可能與血栓有關,請務必立刻就醫,及早進行血管治療,才能解除危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她堅信自己已死:中風婦人的幻覺揭開科塔爾症候群的面紗——《大腦獵奇偵探社》
行路出版_96
・2024/08/22 ・279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爾妲的中風與奇異妄想

十八世紀末,七十歲的丹麥婦人海爾妲(Hilde)正在家中煮飯時,大腦突然缺血,情況不妙。海爾妲運氣很差,因為人類的腦細胞對缺血的耐受度近乎於零。少了血液,神經元(大腦裡的主要細胞)很快就會缺少氧與葡萄糖等必需物質;神經元會在短短幾分鐘內開始死去。若持續缺血,神經元會以驚人的速度消亡──每分鐘死掉將近兩百萬個。這一分鐘內消亡的神經纖維長度可達約十二公里(神經纖維是神經元向外延伸的軸突,負責在細胞之間傳遞訊號)。 簡言之,缺血會摧毀大腦。這種可怕的情況叫做中風,海爾妲中風了,她因此陷入昏迷。

海爾妲的案例細節來自一篇發表於一七八八年的科學論文。這篇論文沒有提到海爾妲的家人對她昏迷四天後醒來做何反應,但可以想見他們應該如釋重負。不過聽到海爾妲堅稱自己是死人,剛剛放下心中大石他們大概再次遭受暴擊。請注意,海爾妲說的不是她有瀕死經驗──看見隧道盡頭的那道光,最後一刻又被拉回人間──不是,她在與家人交談的時候說自己不是活人。

海爾妲並非是因為經歷過頻死經驗,才認定自己已死,而是談話時說自己不是活人。 圖/envato

我們是透過十八世紀瑞士科學家查爾斯.邦納(Charles Bonnet)的文章認識海爾妲的。 邦納是專業律師,但如同那個年代大部分的天才人物,他涉獵多個不同領域,決定投入科學研究就像我們現在決定追新劇一樣輕鬆隨意。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態度輕鬆隨意,他的研究可是成果豐碩。

例如,邦納記錄了蚜蟲的無性繁殖過程,率先證實性別不是繁殖的先決條件(園丁都很熟悉也很討厭這種惱人的小蟲子)。他的其他昆蟲學研究,也為發現昆蟲如何呼吸提供重要助力。後來他的興趣轉向植物學,他的研究為後來發現二氧化碳與氧經由葉子進出植物奠定了基礎。以一個沒受過正式科學訓練、研究科學僅是嗜好的人來說,他還算厲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運氣不錯,因為邦納也對異常的人類行為有興趣,例如海爾妲。老實說,海爾妲不是她的真名。也有可能是。邦納在描述她的情況時從未提到她的名字。如同科學文獻裡的許多醫學案例,邦納沒有寫下海爾妲的真名大概是為了保護她的隱私。我在此用這個常見的丹麥名字,方便我們討論她。

海爾妲中風之前,心理健康不曾出過大問題,所以她的奇特行為更加令人費解。家人想說服她相信自己並不是死人,畢竟她正好好坐在那兒跟大家講話。她康復了,這應該是對生命心懷感恩的時刻。但海爾妲一點也不開心。她變得暴躁易怒,責怪家人沒有為她舉辦告別式,實在太不像話。她要求家人幫她換裝,把她放進棺材裡,舉辦一場配合她身分地位的葬禮。

大家都希望海爾妲的幻覺會漸漸消失,但她的堅持有增無減,還開始口出威脅。似乎只有順從她的意願才能真正安撫她。她的家人半推半就地同意了。他們用裹屍布包裹她(十八世紀的丹麥顯然流行使用裹屍布),假裝正在為她安排葬禮。海爾妲對裹屍布的包法百般挑剔,用老師的嚴格口吻抱怨裹屍布不夠潔白,最後她終於安穩躺下、漸漸入睡。

家人為她脫掉裹屍布,把她挪到床上,希望這場鬧劇可以到此為止。沒想到海爾妲醒來之後依然故我,立刻堅持自己必須下葬。家人不願意真的把海爾妲埋進土裡(即使只是為了安撫這位吵鬧不休的病人,他們也不肯假裝將她下葬),所以他們只剩一條路可走:等待這奇怪的幻覺自動消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幻覺真的消失了──可惜只是暫時的。每隔幾個月,幻覺就會從頭再來一遍,海爾妲深信她已經死了,不明白為什麼只有她看清這個事實。

海爾妲在認知現狀時,對於自己是「已死」的狀態深信不疑。 圖/envato

科塔爾症候群:明明活著,卻堅稱自己死了?

在邦納記錄這個事件之前,科學文獻裡沒有出現過海爾妲這樣的案例。但在那之後,科學文獻收錄了許多類似案例。由於類似案例夠多,我們可以相信海爾妲不是神經學上的偶發特例,這是一種症狀明確的神經疾病,而且症狀或可預測。這種疾病非常罕見,很難預估可靠的發生頻率,但沒有罕見到無人知曉,它的名字是:科塔爾症候群(Cotard’s syndrome)

病名源自法國神經學家朱爾斯.科塔爾(Jules Cotard),他生活於十九世紀下半葉。一八七四年,科塔爾在巴黎近郊的一個小鎮工作,碰到一名患者說自己沒有腦、神經和腸子。她宣稱自己不需要吃東西也能活著,而且感覺不到疼痛。關於疼痛的部分似乎可信:科塔爾的文字紀錄說他「把大頭針深深刺進」她的皮膚裡,她卻毫無反應(和現在相比,十九世紀的醫生不用太擔心醫療糾紛)。

科塔爾稱這位病患為 X 小姐,她的情況不是相信自己是死人,而是認為自己處於某種中間狀態──既非生,亦非死。她擔心自己會永遠困在這種不明不白的狀態裡,所以渴望真的死去。她認為只有活活燒死──雖然缺少有力的證據──才能讓她得到真正的死亡。她試著自己動手證明這個想法,所幸沒有成功。科塔爾對 X 小姐的情況很感興趣,他查找過去有沒有類似案例,沒想到居然找到好幾個。有人說自己正在慢慢腐爛,有人說自己沒有血液或是沒有身體,還有人被拋進永恆的虛無裡,或是處於某種存在的分歧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塔爾認為,他們的症狀屬於同一類疾病。他稱之為否認妄想(délire de negations)。妄想指的當然是患者對明顯虛假的事情深信不疑,科塔爾用否認一詞來形容這些病患最顯著的特徵:他們否認自己擁有(對多數人來說)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

科塔爾過世幾年後,另一位科學家在寫到否認妄想時,稱這種疾病為科塔爾症候群。從那之後,這種疾病曾被稱為科塔爾症候群、科塔爾妄想症,有時也叫做活死人症候群。科學家大多避免使用「活死人」這個詞,因為自稱死亡只是科塔爾症候群的諸多表現方式之一(而且這種不科學的誇飾用語,大部分科學家一聽就尷尬),前面介紹過的幾種存在狀態反而比較常見。

科塔爾症候群還有許多其他症狀,例如冷漠、感覺變敏感或變遲鈍、感覺不到飢餓或口渴(並因此絕食或脫水)、出現幻覺、焦慮、嚴重憂鬱、自戕、有自殺傾向等,這裡列出的僅是一小部分。患者否認自身存在,這讓他們的病情聽起來像小說情節。

——本文摘自《大腦獵奇偵探社:狼人、截肢癖、多重人格到集體中邪,100個讓你洞察人性的不思議腦科學案例》,2024 年 7 月,行路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行路出版_96
21 篇文章 ・ 8 位粉絲
行路為「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新創的出版社,出版知識類且富科普或哲普內涵的書籍,科學類中尤其將長期耕耘「心理學+腦科學」領域重要、具時代意義,足以當教材的出版品。 行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不到 50 歲竟中風?揭露「頸動脈剝離」的真相與預防方法
careonline_96
・2024/08/16 ・169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知道嗎?隔壁卜先生不到 50 歲,昨天突然就中風了呢!」

「哇!上個星期看到卜先生時,看起來人還好好的呢!」

「聽說是『頸動脈剝離』引起中風的,你之前聽過這個病嗎?」

相信很多人已經聽過「主動脈剝離」這樣會引發胸痛、血壓下降、甚至猝死的急症,不過呢,動脈剝離不只會發生於主動脈,也可能出現於其他位置的動脈。今天我們來看看另一位置發生的動脈剝離疾病—頸動脈剝離。頸動脈剝離患者的年齡比較輕,最常發生於 40 歲至 50 歲之間的患者身上,因此頸動脈剝離是 50 歲以下患者罹患中風的常見原因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了解頸動脈剝離,我們需要先來分別了解頸動脈的重要性和什麼是動脈剝離。頸動脈位在脖子兩側,負責供應通往頭頸部與腦部的血流。第一部分稱為總頸動脈,左側的左總頸動脈由主動脈直接發出,右側的右總頸動脈由頭臂動脈發出;之後總頸動脈在頸部會分支成外頸動脈與內頸動脈。外頸動脈負責了支援臉部與頭皮的血流;內頸動脈則提供了腦部前方的血流。有了這個基本概念後,我們可以知道萬一頸動脈出了事情,很可能會造成頭頸部與腦部出現症狀。

至於動脈剝離的概念,需要先了解血管壁有分層,動脈剝離代表血管壁最內層的內皮受傷,出現裂痕,以至於血管內的血液經過內層裂痕,進到血管壁分層之間,並將血管壁分層撐開,導致血管壁鼓脹。這時,血流速度會因此減緩,甚至停住,還會形成血塊栓子;鼓脹的血管壁也會壓迫到周遭的組織與神經,進而造成症狀。

頸動脈剝離的原因

所以,究竟什麼原因會讓頸動脈的內皮受傷,出現裂痕,而導致了頸動脈剝離呢?若長期血壓高,有抽菸習慣,或本身有結締組織疾病「馬凡氏症候群」,都會讓血管壁比較容易受傷,出現裂痕,因此導致了頸動脈剝離。

另外,頸部受到外傷,或者活動、運動過於激烈,也會造成血管壁受傷。於是,車禍是頸動脈剝離的常見原因。而玩雲霄飛車、滑雪、潛水、玩彈跳床、或按摩,甚至是咳嗽突然間太大力,都曾出現引發頸動脈剝離的案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頸動脈剝離的症狀、診斷、與治療

頸動脈剝離後,通往頭頸部與腦部的血流速度降低,血流不足,可能會造成頭痛、脖子痛、眼睛痛、頭皮疼痛。有些患者的症狀就只有疼痛而已,但有些患者在頸動脈剝離後,會出現單側眼皮垂墜並瞳孔縮小、單側肢體無力等中風症狀,這些症狀可以是突然出現,也可能在頸動脈剝離後幾天內逐漸浮現。

若臨床檢查擔心有頸動脈剝離的可能,醫師會安排頸部血管攝影檢查。確認診斷為頸動脈剝離後,需要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減少血管內血塊栓子的形成。部分案例需要用頸部血管支架。

避免頸動脈剝離

血管的健康很重要,而要維繫血管健康,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避免讓頸部受鈍挫傷。不要使用菸草或抽菸,定期檢查血壓並治療高血壓,保持規律運動習慣,但要避免會容易讓頸部受傷,較危險的活動運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