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新型老花雷射手術——利用視差製造景深,提升雙眼影像融合

careonline_96
・2022/03/03 ・213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醫師,老花眼有辦法處理嗎?」吳女士問,年過半百、身為高階主管的她可是一位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

「你希望處理到什麼程度?」醫師問。

「我不想要眼鏡拿上拿下,」吳女士抱怨,「每次在公司看報表,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聽到年輕人說,你竟然也有老花眼!」

吳女士顯然很不能接受「老」這個字眼,所以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接受老花雷射手術,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分享,目前的老花雷射手術除了運用視差之外,還可以加上景深的效果,提升雙眼影像融合度。雷射手術後她已不需要戴眼鏡,而且看遠、看近的事物都很適應,讓她非常開心。

年過 40,老花眼開始發威

我們的眼睛像是一台變焦功能良好的照相機,可以看得很遠,也可以看得很近,張聰麒醫師解釋,所謂的老花眼,就是指這台相機的變焦功能變差,能夠看遠處,但是在看近物時需要使用另一顆鏡頭來輔助。

年輕時候,眼睛的水晶體富有彈性,調節能力很好,無論看遠、看近都能將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張聰麒醫師說,隨著年紀的增加,眼睛調節能力下降,看近物時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後方,稱為老花眼(presbyopia)。

「一般人到四十歲左右,會開始體會到老花眼的威力。」張聰麒醫師說,「除了近視眼鏡以外,我們還會需要另一副老花眼鏡用來看近的事物。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在看近物時,常把眼鏡往上推,或是把手機拿得很遠看簡訊,這些都是老花眼表現。」

矯正老花眼,可以這樣做

隨著眼睛調節能力越來越差,老花眼會漸漸惡化,直到調節能力歸零為止,張聰麒醫師解釋,水晶體的調節能力約為 300 度,所以我們最終會有 300 度老花眼。通常到了六十歲之後,老花眼度數便維持在 300 度左右。

「如何矯正老花眼呢?」,張聰麒醫師說,「最簡單的方式,是在看近物時,把近視眼鏡拿下來。如果不想把眼鏡反反覆覆拿上拿下,可以將近視眼鏡換成多焦鏡片,鏡片上方可以看遠處、鏡片下方可以看近物。此外,也有多焦隱形眼鏡,可以因應老花眼的需求。」

除了配戴眼鏡之外,現在也可以採用手術矯正老花眼,張聰麒醫師分析,過去有人嘗試將人工植入物放進角膜裡,使角膜產生凸點,產生類似放大鏡的效果,但是存在許多缺點。因為這種作法會使視野僅剩中間的部分,犧牲較大,畢竟當一隻眼睛只剩中間視野,工作、開車時可能忽略周邊的狀況而容易發生意外。

老花雷射手術的做法與近視雷射手術相似,主要是利用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調整角膜屈光度,利用視差來改善老花眼。張聰麒醫師解釋,早期老花雷射的作法是矯正優勢眼的近視剩下 0 度,負責看遠處;另一隻眼睛的近視剩 150 度或 200 度,負責看近物。這樣的方式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因為我們的眼睛頂多只能承受 200 度的視差,無法解決 300 度老花的問題。

這是早期老花雷射手術的缺點,也是大家努力想要克服的限制,於是發展出了利用視差並且增加景深的手術方式,來提升老花雷射的成效。

利用視差且增加景深,提升影像融合度

老花眼的度數最終大約是 300 度,單純利用視差可能無法妥善處理老花眼的問題,所以目前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張聰麒醫師說,「這種技術稱為 Presbyond LBV(Laser Blended Vision),手術方式是在矯正近視時打上景深,如此一來每隻眼睛可以多延長約 150 度左右的功能。我們可以在視力較弱的眼睛,打上 150 度景深,達到 300 度老花的功能,即可看遠、中、近距離的事物,而且因為連我們的利眼,都延長焦段到中距離來的時候,二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度會比較好,比較不會出現視差跟頭暈的問題。」

目前可增加景深的老花雷射手術是使用 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方式來進行,張聰麒醫師說,「傳統作法是使用刀片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度,我們改採執行 SMILE 手術的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然後再使用 LASIK 之準分子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矯正近視、閃光、並製造景深效果,達到老花延伸的功能。」

貼心小提醒

年過四十,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減弱,看近物越來越吃力,如果經常需要拿下近視眼鏡看書、看手機,便是老花眼的現象。倘若老花眼已對工作、生活品質造成影響,便可利用老花眼鏡或老花雷射手術處理。

張聰麒醫師說,老花雷射手術持續進步,除了運用視差,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提升雙眼影像的融合度。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37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老花雷射手術」前要知道,9大問題一次解答!
careonline_96
・2022/05/31 ・236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花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視力?」

「做完老花雷射可以開車嗎?」

「老花雷射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

「從前做過近視雷射,還可以接受老花雷射嗎?」

年過四十,都漸漸感受到老花眼的威力,也對老花雷射手術有很多疑問,讓我們請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來解答。

Q、老花雷射的手術時間大約多久?

Presbyond LBV 老花雷射手術過程大約 15 分鐘,張聰麒醫師表示,首先是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細膩度,會採用執行 SMILE 近視雷射手術的飛秒雷射來進行,以減少術後的異物感。翻開角膜瓣後,會以執行 LSAIK 近視雷射手術的準分子雷射來雕刻角膜基質層,矯正近視、散光,並利用球差來製作景深效果,提升雙眼影像的融合度。最後將角膜瓣蓋回去,仔細鋪平,手術便完成了。

Q、請問老花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視力?

「老花雷射手術後,請好好休息一天,」張聰麒醫師說,「這天的工作就是好好睡覺、充分休息,讓角膜上皮細胞層趕快長好,隔天起來之後,視力差不多可恢復 8、9 成。看遠的視力會先恢復,看近的視力大概在一到兩週左右恢復,大腦會漸漸適應雙眼的視差,術後一週至一個月可恢復到理想的狀況。我們希望患者能夠看清楚手機上的文字,因為每天都需要拿出手機確認簡訊很多次,這是相當重要的功能。」

Q、老花雷射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

Presbyond LBV 老化雷射手術的效果應該可以維持到接受白內障手術,張聰麒醫師解釋,雕刻角膜基質層所產生的球差不容易喪失掉,也許在二十年後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是到時候通常已經要做白內障手術,可以使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老花眼,所以不需要做第二次老花雷射手術。

Q、該做近視雷射手術?還是老花雷射手術?

「有近視的人也會老花!」張聰麒醫師強調,「老花眼是因為水晶體調節能力下降,所以看近物的時候會模糊。有近視的人若在看近物時,常把眼鏡拿下來,就是老花眼的現象。」

在幫 40 幾歲中年人做近視雷射手術時,常遇到一個狀況,就是在矯正近視後,開始抱怨老花的問題,張聰麒醫師分析,因為他們平時會拿掉眼鏡看近物,做完近視雷射後,才體會到老花的威力。

Presbyond LBV 老花雷射手術的發展有助於克服這個難題,大幅降低患者回診時在診間抱怨的時間,張聰麒醫師說,只要是 45 歲以上的中年朋友想要做近視雷射手術,都會事先討論老花的問題,也建議老花功能加上去,同時矯正近視與老花。

Q、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出現眩光?

很多人都有夜間開車的需求,所以會很關心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出現眩光,張聰麒醫師說,「老花雷射手術是雕刻角膜,利用球差產生景深的效果,目前看起來沒有光暈、眩光問題,就跟平常戴眼鏡的感覺差不多。」

Q、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有乾眼的狀況?

目前的老花雷射手術為了打上景深,會使用 LASIK 近視雷射手術方式來執行,張聰麒醫師說,「因為需要製作角膜瓣,術後約有三個月眼睛比較乾燥的狀況,我們都會陪伴患者慢慢度過這個時期,可以使用不同黏稠度的人工淚液來補充,如果還是比較乾燥的時候,也能利用淚點塞,把淚管稍微塞住,增加淚水停留在眼睛時間,這些都能幫助患者克服短暫三個月乾眼症的狀況。」

Q、做完老花雷射手術可以開車嗎?

做完老花雷射手術當天不能開車,張聰麒醫師解釋,到了隔天異物感已降低很多,視力也恢復了 8、9 成,所以很多人會開車回診。

老花雷射手術,是讓一隻眼睛的近視 0 度,負責看遠,另一隻眼睛的近視約 150 度,負責看中、近距離,張聰麒醫師分析,這時候的視力大概是一隻眼睛 1.0,另一隻眼睛是在 0.5 到 0.7 左右,所以到了晚上光線較暗的時候,可能不像以前戴眼鏡,兩眼都 1.0 那樣清楚。有些人會在夜間開車時戴輔助眼鏡,白天開車就沒有這個狀況。

Q、從前做過近視雷射,還可以接受老花雷射嗎?

如果曾經做過近視雷射手術,還是能夠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張聰麒醫師說,但是要先檢查確認角膜的健康狀態,以及角膜的厚度足夠。若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便可以將過去做近視雷射手術的傷口打開,調整度數、打上景深效果,再蓋回角膜瓣即可。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手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了解本身的限制與期待,才能獲得較理想的結果。

Q、接受老花雷射後,未來能否接受白內障手術?

「只要活得夠老就一定會有白內障,而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張聰麒醫師說,「做完老花雷射手術後,其實再過二十年,大概就到了接受白內障手術的年紀。因為老花雷射手術與白內障手術的切口位置完全不一樣,所以不會影響白內障手術的進行。計算水晶體度數時,手術醫師也都知道應該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計算,因此老花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彼此沒有衝突。」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3C的眼疾─你分得清楚黃斑部病變、近視、老花嗎?
PanSci_96
・2016/02/15 ・211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本文由台灣之星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作者:麗明眼科診所 陳品芳/陳祐瑲 醫師

 

其實人人都有黃斑部

每當我指著眼底照片向患者介紹:「這是你的黃斑…」

對方常會驚訝道:「啥?為什麼我那麼年輕就會有黃斑?」

「請你先別害怕!」這時我總得耐心的解釋:「黃斑部是正常結構喔!」

圖片1
photo via Ske.@wikipedia, CC License

原來,許多人誤以為「黃斑」就代表著令人聞之喪膽的「黃斑病變」,而不知道「黃斑部」其實是眼睛最重要的視生理結構 ─ 健康的黃斑部會帶來精準的視覺,根本是好東西來著!且讓我從頭來清楚說明眼睛的結構及病變吧。

圖片2
photo via Laitr Keiows @wikipedia, CC License

正常成人的眼球直徑約 2.5 公分,大部份藏於眼瞼眼窩之內,少部份露出的部份醫學上稱為眼裂(eye fissure),俗稱的黑眼珠屬角膜(Cornea)、而白眼球則是結膜(Conjunctiva)及其下包覆的鞏膜(Sclera)所組成。

圖片3
photo via Schematic_diagram_of_the_human_eye_en.svg: Rhcastilhos @wikipedia, CC License

再往眼球內部解剖,可看到鞏膜內部有脈絡膜(Choroid)負責更內層視網膜的營養及血流散熱等任務。如果眼睛像一台相機,那視網膜就是置於最深層的底片,負責產生視覺訊號,再集中於視神經盤,透過神視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最終解釋生成視覺。而黃斑部正是視網膜的中心精華地帶,在這個約 0.5mm 直徑大小的視網膜區域主要由感光細胞組成,負責產生中心精準的彩色視覺,黃斑部一旦受損將造成非常大的視力傷害。

黃斑部病變的主要症狀就是視力變模糊,光由這個症狀卻無法與多數眼科疾患區分清楚,需要進一步的眼科檢查才能明確鑑別診斷。

圖片4
photo via Myopia.svg@wikipedia, CC License

黃斑部病變、近視和老花眼該怎麼分?

各種造成視力模糊的疾病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近視(Myopia),在眼球光學上的定義乃遠方光線無法「正確聚焦」在視網膜上,故需要以凹透鏡矯正以得到清晰的焦距;簡單說來,單純近視眼只要戴上眼鏡或隱形眼鏡就可以看清楚遠方物體,這正是多數台灣人每天起床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圖片5
photo via meesh@wikipedia, CC License

老花眼則常發生在四十歲以後,乃由睫狀肌功能下降、水晶體彈性喪失造成的調節力下降,進而造成近距視覺退化的毛病。一開始會以視覺疲勞痠澀表現,爾後逐漸出現閱讀困難等典型症狀,常需要配戴多焦或雙焦等老花眼鏡,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眼部疾患之一。

那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呢?他們的症狀一樣是視力模糊,若仔細觀察,可能有中心盲點或視覺扭曲的症狀,依病理學還可屈分為乾性及溼性病變,其中溼性病變的病變尤其惡性,可能導致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等嚴重併發症,通常需要進一步的雷射或手術治療。多數黃斑部病變患者,一開始發病會自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或老花眼益加嚴重而不予以理會,等視力愈來愈模糊,才去眼鏡行想要調整眼鏡卻不管用,直到診斷出黃斑病出了問題,可能已經拖延治療時機了。

其實早期的黃斑病變,多數可以透過第一線的眼科檢查偵測出來,眼科醫師能夠直接觀察散瞳後的眼底看到初期病灶;若有免散瞳眼底照相的設備,甚至可以在一分鐘內就得到詳細的眼底影像資訊,快速篩檢黃斑部病變以及青光眼等重大眼部疾患,是值得推廣的眼科健檢項目。

圖片6
圖片來源:welchallyn 網站

隨著智慧型手機功大功能的發展,甚至有專業眼科儀器商開發出眼底攝影的手機配件,只要把光學套件加裝在你的 iPhone 上面,就可以組合成隨身攜帶的眼底照相系統,甚至聯結網路即時上傳雲端影像資料庫,對於居家醫療照顧及偏鄉巡迴醫療,可說是低成本而高效益的診療利器。

然而,即使診斷設備技術不停的往輕量小巧、高解析度、智慧精準以及便宜可得的方向前進,但眼科疾患變化多端,許多重大的眼科疾患仍需要眼科醫師的專業協助鑑別診斷與治療。

如果你屬於重度用眼的 3C 一族,建議能定期檢接受定期的眼科檢查,一旦發現視力退化,千萬不要只以為是近視或老花眼發作,應該立即向眼科醫師報到,確認你的黃斑部是否健康,一旦出現黃斑部病變,就應與眼科醫師配合積極治療,以免視力進一步惡化而最終導致失明的結果。

說了這麼多,你能了解近視、老花與黃斑部病變的差異了嗎?「靈魂之窗」只有一對,每個人都該好好了解與照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