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
0

文字

分享

0
24
0

蹲下去,站不起來的退化性關節炎

careonline_96
・2021/05/20 ・251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常見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在台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 15%,女性多於男性,隨著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

長安醫院骨科楊志鴻醫師指出,我們的股骨與脛骨間具有軟骨及關節液,讓膝蓋能夠活動自如,但在長期受力、創傷後,可能導致軟骨磨損、病變。

退化性膝關節炎初期,患者在蹲下去、站起來的過程中,膝蓋會發生聲響,或彎曲到某些角度時感到疼痛。患者會覺得走路變得較吃力,可能走 20 幾分鐘就會感到膝蓋不舒服,且會漸漸縮短到走 10 分鐘、5 分鐘就會感到疼痛。另一種常見的症狀是在久坐之後,突然要站起來的瞬間覺得疼痛,」楊志鴻醫師說,「到最後連上下樓梯都很困難,日常活動很不方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上會將退化性關節炎分成幾級:
第零級:健康的關節,軟骨完整。
第一級:有輕微骨刺形成,軟骨完整,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
第二級:骨刺較明顯,軟骨仍完整。患者在長時間行走後會感到疼痛,或在一段時間不活動後會感到僵硬。
第三級:軟骨明顯受損,關節間距開始變窄。患者在走路、彎曲膝蓋時會感到疼痛。
第四級:軟骨嚴重耗損,關節間距狹窄,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患者走進診間的步態,膝蓋變形的狀況,大概可以推測退化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楊志鴻醫師說,「醫師會根據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這樣做

楊志鴻醫師解釋,退化性關節炎在第二級以前,會建議加強下肢的肌力、維持理想體重,其中股四頭肌是穩定膝關節最主要的肌肉,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一些容易讓膝蓋受傷的動作,例如跪姿、久蹲、久站。

「很多人會因為還能走路就不太在意,但是等到疼痛的時候才要去訓練肌力,就得花費更多時間。」楊志鴻醫師說,「我們都會解釋清楚,希望患者好好配合,就不用常常跑醫院。」

當退化性關節炎進展到第三級,就需要藥物介入,除了股四頭肌的訓練、避免傷害關節的姿勢之外,可能使用口服藥、關節注射等方式來改善患者的不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展到第四級時,治療方法就漸漸偏向手術,可考慮用關節鏡進到關節腔內檢查、清創、沖洗,至於關節磨損嚴重的患者只好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進化

近年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發展已相當成熟,楊志鴻醫師說,包括手術觀念、人工關節的設計與材質、手術過程中的輔助工具等,皆有長足進步,讓術後的效果大大改善,例如術後疼痛、傷口大小、對軟組織的保護、膝關節活動角度、復原時間等。

「二十年前,我們替患者換人工膝關節,隔天去查房的時候,病人經常痛到不願意講話,還會抱怨被騙了!」楊志鴻醫師分享,「現在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告訴病人,術後疼痛已經減輕到以前的 50% 以下,不管是換單側,或換雙側膝關節的病人,大部分會說傷口有一點痛,但是還可以忍受,患者一般可以在五天內出院。術後恢復到正常膝蓋活動角度的時間,也大幅縮短。」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可能出現血栓、感染等併發症,患者要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以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膝關節有三個主要結構,分別植入在股骨、脛骨、髕骨。「考量到人體工學,現在有的股骨植入物會設計成多曲率,相較於單曲率,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能夠較為省力。」楊志鴻醫師解釋,「有的髕骨植入物也有助於減少髕骨偏移,走路較不會出現喀喀聲。」

每個人的腳型都有些許不同,為了提升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滿意度,手術中的輔助工具會利用多個定位點提升精確度,如果在術中能替患者挑選合適的尺寸與角度,術後病人會覺得跟原來的腳型差不多,走起來很自然,類似原來的步態,能提早恢復他原來的活動。楊志鴻醫師說,「人工膝關節的尺寸越齊全,越有助醫師達到精準手術,提升患者術後的滿意度。」

以前換人工膝關節都會建議病人要減少活動量,避免人工膝關節的墊片太早磨壞,但是現在的墊片皆使用超耐磨材質,所以術後病人可以維持溫和的運動,如走路、游泳,但要避免蹲下、跳躍、賽跑。

「我母親在十幾年前膝蓋的狀況就很差,下樓梯都需要側著身走,否則就會痛到軟腳,讓她很擔心跌倒。直到我幫她換了雙側的全人工膝關節,才改善症狀。」楊志鴻醫師分享,「她現在一天可以走一萬步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膝關節術後保養這樣做

經過多年發展,人工膝關節的手術、設計、材質、輔助工具已相當進化,讓治療成果提升許多。楊志鴻醫師提醒,換完人工膝關節後,應避免提重物、不可猛烈撞擊。請避免半蹲、跪姿、久坐、久站、盤腿、翹腳、或頻繁上下樓梯。

【特別公開】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衛教圖卡可由以下連結下載喔!

圖卡一:蹲下去,站不起來的退化性關節炎
圖卡二:全人工膝關節 置換手術
圖卡三:全人工膝關節 幾個重點要注意
圖卡四:全人工膝關節 術後保養要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04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退化性關節炎的自發機制研究及未來治療目標
國科會 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7/24 ・304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9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骨關節炎@維基
骨關節炎@維基

退化性關節炎長久以來都被視為是一項由老化帶來的致命傷,對症治療方式僅有紓解疼痛而已。事實上,這是一種完整獨立的關節疾病,多種可能導致軟骨損壞的危險因子已獲確認。退化性關節炎的起因機制研究相當活絡,研究員應該可以在未來幾年內找到新的治療標靶,並研發出對抗退化性關節炎的專門藥物。

軟骨與關節的退化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特徵是軟骨損壞並擴散到所有的關節結構,尤其是骨頭與滑膜組織的部份。覆蓋在關節最外層骨質上且可互相滑動的軟骨會越來越薄、進而碎裂,最後完全消失,引發疼痛與喪失行動能力的嚴重殘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員目前仍不了解這個退化機制,該機制因而成為主要的研究目標。

多個危險因子已獲確認

軟骨損毀是一種與年齡、新陳代謝失調、壓力過大、某些關節疾病或軟骨天生脆弱有關的真實病理過程。遺傳是一項可能的危險因子,特別是手部退化性關節炎。

機械性壓迫如承載過重、常背載重物、過於激烈的身體活動,都會損毀軟骨。某些解剖性異常或創傷後遺症(關節骨折、被忽略的扭傷、脫臼、半月板剝落)也會導致軟骨損傷。其他影響關節的疾病如軟骨鈣化、骨頭壞死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樣也會引起軟骨損毀。因肥胖症而引起的新陳代謝失調似乎也會造成軟骨損毀,例如肥胖者得到手部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是一般人的兩倍(註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退化性關節炎的診斷方式是臨床檢查,醫生透過關節 X 光照射來觀察連結骨頭的關節空隙縮小情形。為了觀察病情的嚴重性與惡化速度,尤其是非脊柱部分的狀況,最好每一到兩年定期檢查一次。

65 歲以後常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在法國,未滿 45 歲即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者僅有 3%,65 歲以上的患者佔 65%,80 歲以上的患者則高達 80%。發病頻率隨部位而有所不同:

– 退化性脊椎關節炎:最常發生在 65 到 75 歲的人身上(70% 到 75%),但症狀最不明顯;
– 退化性手指關節炎:手指是第二常見的好發部位(60%),其結果是不可逆的變形;
– 退化性膝關節炎與退化性髖關節炎:分別佔 65 歲至 75 歲人口的 30% 與 10%,它們最易使人喪失活動能力,因為受到影響的是承載人體重量的大型關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關節也可能受影響,但肩膀、手肘、手腕、腳踝的退化性關節炎較為罕見。

無法預測的變化

軟骨病變不會隨時間減弱,其演進也是非線性的,有時速度非常快,例如可能不到五年就須安裝人工髖關節。但退化性關節炎也可能在許多年之內慢慢變化,而沒有引發嚴重的殘障。

兩個無法預期的階段會不斷交替:在慢性階段中,會有不同的日常性困擾,疼痛較為溫和,但不時有伴隨關節發炎的強烈疼痛發作,此時疼痛感強烈,從早上便出現,有時也會在夜間出現。在慢性階段中,醫生會建議病人保持規律的身體活動,但疼痛發作時,應讓關節休息。事實上,軟骨損毀就發生在此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進行對症治療

目前只存在減緩疼痛的對症治療,尚無任何可保護軟骨的抗退化性關節炎療法。藥物治療始終必須配合非藥物性的治療。止痛藥可對抗疼痛。最主要的藥物是 Paracetamol,但也可使用其他適合不同疼痛程度的藥物。

若出現發炎情形,口服、凝膠或藥膏形式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AINS)都很有用。為了進入另一個治療階段,醫生也會將類固醇滲透劑這種強效抗發炎藥物直接注射到關節中。一般而言,同一關節每年的注射次數限於三次。

某些所謂的長效治療,在疼痛持續時,能較緩慢但持久地舒緩病人的疼痛,其效果可維持將近六個月,但多半十分微弱。這類藥物包括硫酸軟骨素、硫酸葡萄糖胺、酪梨與大豆的非皂化物或是 diacerhéin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可維持六個月的鎮痛辦法包括被稱為粘稠補充療法的玻尿酸注射,就是注射一種成份近似生理滑膜液的粘稠物質。關節清洗則運用在膝蓋上,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除軟骨殘留物。科學文獻對這些技術效果的爭議性都有記錄。

防止惡化的方法

以下是遏止病情惡化的必要方法,必須依病況與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部位進行個人化的調整。建議採用的方法如下:

– 若體重過重,需減重;
– 在未出現發炎狀況時,規律從事和緩的身體活動,例如每週三次去散步一小時;
– 避免擔載重物;
– 依自身健康狀況調整周圍環境,例如藉助浴缸中的扶手,或者將廚房中的廚具放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
– 當症狀加劇時,準備一根拐杖;
– 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者,應穿著矯正型鞋墊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裝人工關節

用以取代病變關節的人工關節需透過外科關節置換手術來安裝。當髖關節和膝蓋病變過於嚴重時,可換裝人工關節。雖然它通常能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但平均效能僅約十五年左右。

邁向抗退化性關節炎的標靶治療

辨識退化性關節炎的機制

長久以來,退化性關節炎都被視為是軟骨損壞,但它實際上卻是一種破壞性與發炎性的症候群,與多種風險因子相關。科學家不再討論普遍性的退化性關節炎,而是依病人的狀況來討論「各種退化性關節炎」,例如年紀引發的退化性關節炎、過度肥胖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疾病帶來的退化性關節炎等等。這些情形會導致各種不同的病理機制,造成關節組織如骨頭、軟骨與滑膜組織之間有不同的分子信號介入。對這些機制的瞭解,可讓醫生在未來幾年內,在診斷時擁有病情進展的預測性生物指標,同時可讓醫界找到新的治療標靶,以期根據病人的狀況,將照護與治療個人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抗發炎、刺激軟骨或骨頭的製造

在等待新治療標靶的同時,醫藥界也在評估多種抗發炎分子藥物。區域性發炎似乎確實與軟骨退化有關。因此,當發炎因子如第一介白素(interleukine 1)或腫瘤壞死因子 -α(TNF-alpha)等細胞激素(Cytokines)在特定區域出現時,便成為潛在的治療標靶。研究員已經做過抗發炎因子的單株抗體測試。第一介白素的測試結果令人失望;目前正在進行對抗腫瘤壞死因子 -α 的測試,尤其是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與手關節炎的藥物 adalimumab。

其它分子藥物則以刺激軟骨的製造為目標,例如生長因子 FGF18 可刺激 chondrocyte(一種會生產軟骨的細胞)製造軟骨基質(matrice cartilagineuse),或是刺激似乎也在進行同樣活動的蛋白多醣(lubricine),方法是將這些重組分子注射到關節腔內。研究員目前已在進行人體試驗,希望能獲得結構性的成果,達到修復軟骨或使軟骨穩定的目的。

其他對骨頭有特定療效的分子也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測試中,例如已上市的 Zoledronic acid 或 strontium ranelate 是用來治療因骨質脆弱而造成的骨質疏鬆症。研究員目前正在評估這些藥物對人類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療效。

替代變質的軟骨

研究人員的另一項目標是修復病變的軟骨,甚至利用直接注射到關節中的細胞移植來替換軟骨。目前正在進行軟骨細胞與生物材料結合的試驗,希望能製造出半人工軟骨或幹細胞。

第一種情況是設計能與人體相容的支架材料,讓移植的軟骨細胞可圍繞此支架增生、製造新的軟骨基質。初期動物實驗的結果令人振奮,尤其是健康軟骨受創後的治療。可惜的是,當發炎情況嚴重時,再加上骨頭與滑膜組織有問題,就不易進行移植。

其他團隊則針對脂肪幹細胞進行研究。這些從脂肪組織中取出且尚未分化的細胞,能在關節環境與其它不同生長因子的影響下,變成軟骨細胞。由法國蒙貝利耶(Montpellier)大學醫學中心統籌的歐洲抗退化性關節炎合作計劃(ADIPOA),正依此方向進行初期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效果的研究。初步結果令人鼓舞,但也証實幹細胞對軟骨的主要效果在於其強大的抗發炎能力,而非分化成軟骨細胞的能力。但要証實這些治療策略對人體的功效,並使之合法化,尚需多年時間。

*註一:參見 Yusuf E, Nelissen RG, Ioan-Facsinay A, Stojanovic-Susulic V, DeGroot J, van Osch G, Middeldorp S, Huizinga TW, Kloppenburg M Ann Rheum Dis. 2010 Apr;69 (4) :761-5

作者: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資料來源:L’arthrose, une maladie à part entière—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院(INSERM)線上資訊 [2012-04]

轉載自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7-0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24
0

文字

分享

0
24
0
蹲下去,站不起來的退化性關節炎
careonline_96
・2021/05/20 ・251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3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常見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在台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 15%,女性多於男性,隨著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

長安醫院骨科楊志鴻醫師指出,我們的股骨與脛骨間具有軟骨及關節液,讓膝蓋能夠活動自如,但在長期受力、創傷後,可能導致軟骨磨損、病變。

退化性膝關節炎初期,患者在蹲下去、站起來的過程中,膝蓋會發生聲響,或彎曲到某些角度時感到疼痛。患者會覺得走路變得較吃力,可能走 20 幾分鐘就會感到膝蓋不舒服,且會漸漸縮短到走 10 分鐘、5 分鐘就會感到疼痛。另一種常見的症狀是在久坐之後,突然要站起來的瞬間覺得疼痛,」楊志鴻醫師說,「到最後連上下樓梯都很困難,日常活動很不方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上會將退化性關節炎分成幾級:
第零級:健康的關節,軟骨完整。
第一級:有輕微骨刺形成,軟骨完整,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
第二級:骨刺較明顯,軟骨仍完整。患者在長時間行走後會感到疼痛,或在一段時間不活動後會感到僵硬。
第三級:軟骨明顯受損,關節間距開始變窄。患者在走路、彎曲膝蓋時會感到疼痛。
第四級:軟骨嚴重耗損,關節間距狹窄,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患者走進診間的步態,膝蓋變形的狀況,大概可以推測退化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楊志鴻醫師說,「醫師會根據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這樣做

楊志鴻醫師解釋,退化性關節炎在第二級以前,會建議加強下肢的肌力、維持理想體重,其中股四頭肌是穩定膝關節最主要的肌肉,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一些容易讓膝蓋受傷的動作,例如跪姿、久蹲、久站。

「很多人會因為還能走路就不太在意,但是等到疼痛的時候才要去訓練肌力,就得花費更多時間。」楊志鴻醫師說,「我們都會解釋清楚,希望患者好好配合,就不用常常跑醫院。」

當退化性關節炎進展到第三級,就需要藥物介入,除了股四頭肌的訓練、避免傷害關節的姿勢之外,可能使用口服藥、關節注射等方式來改善患者的不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展到第四級時,治療方法就漸漸偏向手術,可考慮用關節鏡進到關節腔內檢查、清創、沖洗,至於關節磨損嚴重的患者只好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進化

近年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發展已相當成熟,楊志鴻醫師說,包括手術觀念、人工關節的設計與材質、手術過程中的輔助工具等,皆有長足進步,讓術後的效果大大改善,例如術後疼痛、傷口大小、對軟組織的保護、膝關節活動角度、復原時間等。

「二十年前,我們替患者換人工膝關節,隔天去查房的時候,病人經常痛到不願意講話,還會抱怨被騙了!」楊志鴻醫師分享,「現在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告訴病人,術後疼痛已經減輕到以前的 50% 以下,不管是換單側,或換雙側膝關節的病人,大部分會說傷口有一點痛,但是還可以忍受,患者一般可以在五天內出院。術後恢復到正常膝蓋活動角度的時間,也大幅縮短。」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可能出現血栓、感染等併發症,患者要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以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膝關節有三個主要結構,分別植入在股骨、脛骨、髕骨。「考量到人體工學,現在有的股骨植入物會設計成多曲率,相較於單曲率,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能夠較為省力。」楊志鴻醫師解釋,「有的髕骨植入物也有助於減少髕骨偏移,走路較不會出現喀喀聲。」

每個人的腳型都有些許不同,為了提升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滿意度,手術中的輔助工具會利用多個定位點提升精確度,如果在術中能替患者挑選合適的尺寸與角度,術後病人會覺得跟原來的腳型差不多,走起來很自然,類似原來的步態,能提早恢復他原來的活動。楊志鴻醫師說,「人工膝關節的尺寸越齊全,越有助醫師達到精準手術,提升患者術後的滿意度。」

以前換人工膝關節都會建議病人要減少活動量,避免人工膝關節的墊片太早磨壞,但是現在的墊片皆使用超耐磨材質,所以術後病人可以維持溫和的運動,如走路、游泳,但要避免蹲下、跳躍、賽跑。

「我母親在十幾年前膝蓋的狀況就很差,下樓梯都需要側著身走,否則就會痛到軟腳,讓她很擔心跌倒。直到我幫她換了雙側的全人工膝關節,才改善症狀。」楊志鴻醫師分享,「她現在一天可以走一萬步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膝關節術後保養這樣做

經過多年發展,人工膝關節的手術、設計、材質、輔助工具已相當進化,讓治療成果提升許多。楊志鴻醫師提醒,換完人工膝關節後,應避免提重物、不可猛烈撞擊。請避免半蹲、跪姿、久坐、久站、盤腿、翹腳、或頻繁上下樓梯。

【特別公開】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衛教圖卡可由以下連結下載喔!

圖卡一:蹲下去,站不起來的退化性關節炎
圖卡二:全人工膝關節 置換手術
圖卡三:全人工膝關節 幾個重點要注意
圖卡四:全人工膝關節 術後保養要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04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