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不想錯過台劇復興?那來當編劇吧!「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第一階段報名至 3 月 26 日

娛樂重擊_96
・2021/03/01 ・19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轉載自娛樂重擊,泛科學友情分享轉發。
  • 文 / 鄭國威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banner-N_1200x627-1024x576.jpg

編劇一直是重擊特別關注的產業角色,他們常常也兼任導演(例如《複身犯》蕭力修)、有時還是攝影跟剪接(例如《怪胎》導演廖明毅)、《伏魔殿》王逸帆),有時還是演員(例如《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導演林志儒),更有憋不住編劇魂而想轉行的製作人(例如《孤味》製片之一楊宥瑜)。若你在 Google 搜尋「編劇  娛樂重擊」會找到上百篇我們對編劇做的採訪文字、Podcast,以及我們邀請知名編劇寫的專欄。在 2016 年的「泛知識節」娛樂專場中,我們更與植劇場合作,邀請溫郁芳編劇來揭開編劇職人的工作與生活秘密,除了從生活(過去、現在、未來)取材,還要像是有資訊焦慮症般地學習,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喜歡你的主角,這樣才能讓他變成故事的一部份。」她說。

近幾年台劇跟國片的復興,編劇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至於一些流傳在影劇產業界的「編劇鬼故事」——像是寫了十幾二十集沒拿到錢、劇本被改到不成形——雖然還沒完全消散,但也已不那麼令人畏懼。在政府、法人跟民間團體協力下,許多編劇課程、講座、工作坊讓每一個有編劇夢的人都有機會入門。

那麼,要怎樣鼓勵編劇路上的大家,用力拉他們一把呢?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所舉辦的「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就是一個方式。已經邁入第十二屆的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挖掘多樣類型的主題,生活領域、職業面向,深入刻劃日常。這些創作展現台灣戲劇界的新面貌。透過徵選媒合,落實製拍,成功提升影劇圈創作質感,孕育了許多知名的影集,成為必追的台劇清單。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主視覺海報.png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我是顧家男海報正確版.jpg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前男友 正式海報DONE 0418.jpg

近幾年來轉製成功並造成話題的劇本,包含 2013 年以醫師為題材,佳評如潮並拍攝第二季的《麻醉風暴》; 2016 年的穿越劇《 1989 一念間》,與同年另外一部由楊丞琳、藍正龍主演的《前男友不是人》;2016 年則有天心主演、以律師為題材的《最佳利益》;2019 年播出的《我是顧家男》則探討不婚族。共計 23 件入圍或得獎作品,成功媒合並轉製影集,而這幾部劇也都是當時討論度極高的作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包含時代歷史、職人商戰、犯罪刑偵 、懸疑推理、動作科幻 、政治權謀 、家庭倫理 、都會愛情、軍教醫療等多元類型,都是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鼓勵的對象。 入圍或得獎作品之完整影集劇本,或是符合國際市場類型影集之原創劇本、優秀文學、小說及漫畫改編而成的劇本,後續文化部將配合投資或補助政策協助及媒合製播,讓入圍及得獎作品更有機會獲得業界採用製拍。

以下是今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的資訊,重擊很榮幸作為今年活動的宣傳夥伴,在此期盼大家把握機會,讓好故事不被埋沒喔!

今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徵選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報名期間至 3 月 26 日止。
需要繳交故事短綱、完整故事大綱、第一集完整劇本介紹及主要人物介紹。

▎第二階段將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另行公告
獲獎單位將有機會,與業界媒合並落實作品被採行實際製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獎項入圍及得獎作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將協助與無線電視、衛星電視事業及電視節目製作業等內容製作業者進行媒合,以增加製播機會

★相關參與辦法請參閱:報名活動資訊&電子檔 

有關徵件訊息及細節,都可以在影視局官網查詢 (https://www.bamid.gov.tw/)。

※第 11 屆電視劇本獎活動網站:https://tavis.tw/tvdrama/11th/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娛樂重擊_96
3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我們試圖跳脫傳統媒體看待娛樂新聞的框架,並找出新鮮有趣的切點,討論影視音產業中各種趨勢、生態與事件。我們的精神不是獨尊大明星、追逐八卦與走光畫面,而是想一起思考,在這個影視音傳播形態全面蛻變的陣痛期,我們能夠使些什麼力? 娛樂重擊其實在做知識傳播、替影視音產業做科普。我們結合新科技,用新形式帶領大家關注且正確討論一部作品、一個現象。希望幫你過濾掉滿天八卦是非流言,不讓作品與創作人成為茶餘飯後剔牙買單的笑談。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麻醉風暴》的背後:當我們在乎那些戲劇裡的知識與真實
PanSci_96
・2017/09/05 ・366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字/馬嘉駿       編輯 / y編、v編

2015 年引發熱烈討論的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劇集主題包含討論醫病關係、醫療體系崩壞等相關劇情,雖然是看似生硬難親近的知識劇,卻因為彷若身處現場的手術場景、切實地描述了臺灣醫師過勞問題的現況,在這些充滿「真實感」設定的氛圍下,《麻醉風暴》廣受好評。但你會不會也跟我們一樣好奇:醫療知識的真實感如何在戲劇之中重建?導演、編劇、演員與醫療顧問之間又是如何配合的?

《麻醉風暴》宣傳海報,圖/公視-麻醉風暴

這次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以及國立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共同主辦的「科技溝通:理論與實踐」工作坊中的「永不妥協?當科學遇上戲劇」場次上,邀請到了《麻醉風暴》的導演蕭力修、編劇黃建銘與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來告訴我們:一部細節求真的醫療知識劇,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戲劇效果的呈現和真實性又是如何拉扯、互相協調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療劇本的產生?爬格子之外的考證與觀察

《麻醉風暴》第一季改編自編劇黃建銘的原創故事《惡火追緝》,原本其實是推理警探劇,但因為拍攝預算考量的關係,劇本保留了推理的架構,但主題改成了敘述醫師與醫療現況的醫療劇。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麻醉風暴 2》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黃建銘說。雖然關於執行手術的外科醫師的故事其實很多,有實際拍成電視劇數量更是不在話下:像是美劇《實習醫生》 (Grey’s Anatomy)、日劇《醫龍》(医龍)、又或是去年也相當火紅的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낭만닥터김사부)。「(但)手術房裡還有一位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角色,(於是)麻醉科醫師就成為了我這次書寫的故事的主人翁」黃建銘表示。

那貫穿《麻醉風暴》故事線的「醫師過勞」問題,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建銘在進行資料研究時,首先察覺的是「麻醉醫生不知道在累什麼」、「全台麻醉醫生僅千位」……等等的現況。除此之外,他實際走訪醫院觀察之後,看到每位麻醉科醫師的確看起來都睡不太飽「黑眼圈很重!」黃建銘擔心地說。後來擔任此劇醫療顧問的黃英哲醫師也向他證實,有些麻醉科醫師是極有可能會發生一個人要照顧三至五間病房的情形,也因此更讓黃建銘確立了想藉《麻醉風暴》彰顯醫師過勞等醫療體制缺陷的主軸。

《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第一季首集點破故事的「院長示範刀」令人印象深刻,也讓人更加好奇:作為一位醫學的外行人,怎麼能建構如此逼真的手術場景?「其實就是查資料,接著跟我們的醫療顧問討論在醫療現場發生的可能性。」黃建銘謙虛地說。像是為了發展劇情的衝突點(通常就是要讓人領便當的時候……),黃建銘透過爬梳研究資料時發現了有病人因麻醉引發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施打單挫林(Dantrolene)無效而死亡的案例;接著再和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確認發生機率、醫學術語、急救流程,才還原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經過。

有沒有演員其實就是醫師的八卦?

沒有醫療經驗的黃健瑋,如何詮釋蕭醫師這個角色?《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 CO2 75,lactate 接近 10,PH7.2,明顯酸中毒,確認是惡性高熱。」

一連串醫療術語從黃健瑋所飾演的麻醉科醫師蕭政勳口中說出,毫不生澀彆扭,讓人忘記他根本不是醫師!究竟沒有醫療經驗的演員,該如何詮釋「醫師」這樣專業的角色?

黃英哲醫師正在指導劇中演員黃健瑋。《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在手術室裡,外科醫師像是主導棒球比賽的投手,而麻醉醫師就像捕手,控制整個團隊的運作。」身為科學顧問的麻醉科主任黃英哲醫師如此比喻。劇組一方面請他親自指導在劇中飾演麻醉科醫師的演員黃健瑋,另一方面也結合麻醉科基礎學程實際使用的書籍,以及透過假人模擬手術等等的情景重建,讓黃健瑋「專業上身」。

「其實健瑋很愛跟我聊天、到處抓著我問問題!」黃英哲醫師笑著說。黃健瑋所飾演的醫師表面冷酷、內心情感豐富、手術中則透露出專業,這樣富有醫師魂的演出,絕對不是只靠想像力就能再現,還需要透過演員和醫療顧問在演出前的訓練、在拍攝現場不斷反覆溝通,才能夠有如此精準的表現,就是要讓觀眾大聲驚呼:「他是真的醫師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術房儀器的聲音不對」戲劇效果和醫療事實的拉扯

雖然戲劇人與科學人要求作品求真、求好的方向是一樣的,但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會有不一樣的出發點,難免會在戲劇效果和真實之間有些拉扯,蕭力修導演也說:「其實當初,呃拍《麻醉風暴》它其實沒有太多的使命是說它要去呈現一個科學或者是知識上的東西啦!(…)它是一個要拍一個電視劇然後讓閱聽人可以有興趣這樣。」那當兩者之間有衝突時,又該如何互相妥協呢?

劇組正在與黃英哲醫師做討論。《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 2》中有一幕手術室的場景,曾為了生理監視器的「聲音」,導致真實與戲劇性之間的拉扯。當患者心跳在 110-120 跳時,生理監視器的「嗶嗶」聲理應上是每秒兩聲;但為了要營造醫師之間的緊張感,後製將嗶嗶聲加快,企圖讓觀眾跟著緊繃起來。但黃醫師堅持認為這個畫面的嗶嗶聲和心跳數據不符,而且聲響已經快到醫生應該要馬上對患者進行檢查,根本沒有時間說台詞的危及程度。「對醫生來說,任何儀器的聲響我們都很敏感,一有異常可能就要停止手術,採取不同處理方式。」

生理監視器。圖 / Wikim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這個畫面後製做了調整,當只有手術房環境音時,生理監視器的聲音依據黃醫師的建議,改為每秒兩聲;可是當演員台詞一出來,就將聲音拉低,以免拖慢緊張情緒。」蕭力修導演說。

「牽扯到生命,要很仔細!」黃英哲醫師認為,不論是醫療現場、或是醫療劇,都應該要有這樣的堅持。比如說我們常在電影、電視劇看到:當角色心跳停止,旁人便匆匆忙忙對他施予電擊,然後就恢復了心跳,這其實就是很常見的為了戲劇效果而扭曲醫療現場現況的錯誤示範。對於急救人員來說,只有在心律不整時才會施行電擊,絕非心跳停止。「作為顧問,我希望麻醉風暴不要犯顯而易見的錯誤!」黃英哲醫師說。

對於急救人員來說,施行電擊條件是在心律不整的時候而非心跳停止。《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2》再進化!醫療顧問團隊坐鎮

「我們有個想講的故事,於是透過觀眾容易看懂的方式,以及希望觀眾不被醫療細節打斷劇情的想法去呈現,所以我們努力去貼近醫療現場的真實!」蕭力修導演點破製作《麻醉風暴》的核心價值:一切求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去約旦拍攝吧!《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2017年9月9日上映的《麻醉風暴2》,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遠赴約旦拍攝;要拍大型工安意外,那就搭建捷運爆炸場景;要有更多手術畫面,那就組成多達五人的醫療顧問團隊。

第二季劇情聚焦於外科和麻醉科醫師、老中青三代醫師互動的兩項議題,因此原本由黃英哲醫師主導的醫療顧問團隊,成員又加入了不同年齡層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好在劇本編寫、拍攝現場和後製三個階段,給予更多確實的醫學建議。尤其經過第一季劇組和顧問之間的磨合,蕭力修導演笑稱:「這次的溝通更加系統化!」而在拍攝現場,副導演和場記會持續與醫療顧問討論,降低拍攝失真的風險。

憑著對戲劇的真實要求,《麻醉風暴》劇組不厭其煩地調整修正,只為了把戲做到最真。有如第一季副標:「Wake up」切中了麻醉科醫生最重要的工作──喚醒病人,也彷彿喚醒了臺灣知識劇的新可能。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且讓觀眾繼續拭目以待:知識劇的漫漫長路,《麻醉風暴》能否繼續堅持走下去,開拓新的高度與視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麻醉風暴 2》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圖/公視-麻醉風暴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61 篇文章 ・ 238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