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麻醉風暴》的背後:當我們在乎那些戲劇裡的知識與真實

PanSci_96
・2017/09/05 ・366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文字/馬嘉駿       編輯 / y編、v編

2015 年引發熱烈討論的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劇集主題包含討論醫病關係、醫療體系崩壞等相關劇情,雖然是看似生硬難親近的知識劇,卻因為彷若身處現場的手術場景、切實地描述了臺灣醫師過勞問題的現況,在這些充滿「真實感」設定的氛圍下,《麻醉風暴》廣受好評。但你會不會也跟我們一樣好奇:醫療知識的真實感如何在戲劇之中重建?導演、編劇、演員與醫療顧問之間又是如何配合的?

《麻醉風暴》宣傳海報,圖/公視-麻醉風暴

這次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以及國立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共同主辦的「科技溝通:理論與實踐」工作坊中的「永不妥協?當科學遇上戲劇」場次上,邀請到了《麻醉風暴》的導演蕭力修、編劇黃建銘與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來告訴我們:一部細節求真的醫療知識劇,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戲劇效果的呈現和真實性又是如何拉扯、互相協調的?

醫療劇本的產生?爬格子之外的考證與觀察

《麻醉風暴》第一季改編自編劇黃建銘的原創故事《惡火追緝》,原本其實是推理警探劇,但因為拍攝預算考量的關係,劇本保留了推理的架構,但主題改成了敘述醫師與醫療現況的醫療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麻醉風暴 2》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黃建銘說。雖然關於執行手術的外科醫師的故事其實很多,有實際拍成電視劇數量更是不在話下:像是美劇《實習醫生》 (Grey’s Anatomy)、日劇《醫龍》(医龍)、又或是去年也相當火紅的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낭만닥터김사부)。「(但)手術房裡還有一位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角色,(於是)麻醉科醫師就成為了我這次書寫的故事的主人翁」黃建銘表示。

那貫穿《麻醉風暴》故事線的「醫師過勞」問題,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黃建銘在進行資料研究時,首先察覺的是「麻醉醫生不知道在累什麼」、「全台麻醉醫生僅千位」……等等的現況。除此之外,他實際走訪醫院觀察之後,看到每位麻醉科醫師的確看起來都睡不太飽「黑眼圈很重!」黃建銘擔心地說。後來擔任此劇醫療顧問的黃英哲醫師也向他證實,有些麻醉科醫師是極有可能會發生一個人要照顧三至五間病房的情形,也因此更讓黃建銘確立了想藉《麻醉風暴》彰顯醫師過勞等醫療體制缺陷的主軸。

《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第一季首集點破故事的「院長示範刀」令人印象深刻,也讓人更加好奇:作為一位醫學的外行人,怎麼能建構如此逼真的手術場景?「其實就是查資料,接著跟我們的醫療顧問討論在醫療現場發生的可能性。」黃建銘謙虛地說。像是為了發展劇情的衝突點(通常就是要讓人領便當的時候……),黃建銘透過爬梳研究資料時發現了有病人因麻醉引發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施打單挫林(Dantrolene)無效而死亡的案例;接著再和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確認發生機率、醫學術語、急救流程,才還原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經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沒有演員其實就是醫師的八卦?

沒有醫療經驗的黃健瑋,如何詮釋蕭醫師這個角色?《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Pa CO2 75,lactate 接近 10,PH7.2,明顯酸中毒,確認是惡性高熱。」

一連串醫療術語從黃健瑋所飾演的麻醉科醫師蕭政勳口中說出,毫不生澀彆扭,讓人忘記他根本不是醫師!究竟沒有醫療經驗的演員,該如何詮釋「醫師」這樣專業的角色?

黃英哲醫師正在指導劇中演員黃健瑋。《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在手術室裡,外科醫師像是主導棒球比賽的投手,而麻醉醫師就像捕手,控制整個團隊的運作。」身為科學顧問的麻醉科主任黃英哲醫師如此比喻。劇組一方面請他親自指導在劇中飾演麻醉科醫師的演員黃健瑋,另一方面也結合麻醉科基礎學程實際使用的書籍,以及透過假人模擬手術等等的情景重建,讓黃健瑋「專業上身」。

「其實健瑋很愛跟我聊天、到處抓著我問問題!」黃英哲醫師笑著說。黃健瑋所飾演的醫師表面冷酷、內心情感豐富、手術中則透露出專業,這樣富有醫師魂的演出,絕對不是只靠想像力就能再現,還需要透過演員和醫療顧問在演出前的訓練、在拍攝現場不斷反覆溝通,才能夠有如此精準的表現,就是要讓觀眾大聲驚呼:「他是真的醫師吧!?」

「手術房儀器的聲音不對」戲劇效果和醫療事實的拉扯

雖然戲劇人與科學人要求作品求真、求好的方向是一樣的,但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會有不一樣的出發點,難免會在戲劇效果和真實之間有些拉扯,蕭力修導演也說:「其實當初,呃拍《麻醉風暴》它其實沒有太多的使命是說它要去呈現一個科學或者是知識上的東西啦!(…)它是一個要拍一個電視劇然後讓閱聽人可以有興趣這樣。」那當兩者之間有衝突時,又該如何互相妥協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劇組正在與黃英哲醫師做討論。《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 2》中有一幕手術室的場景,曾為了生理監視器的「聲音」,導致真實與戲劇性之間的拉扯。當患者心跳在 110-120 跳時,生理監視器的「嗶嗶」聲理應上是每秒兩聲;但為了要營造醫師之間的緊張感,後製將嗶嗶聲加快,企圖讓觀眾跟著緊繃起來。但黃醫師堅持認為這個畫面的嗶嗶聲和心跳數據不符,而且聲響已經快到醫生應該要馬上對患者進行檢查,根本沒有時間說台詞的危及程度。「對醫生來說,任何儀器的聲響我們都很敏感,一有異常可能就要停止手術,採取不同處理方式。」

生理監視器。圖 / Wikimedia

「最後這個畫面後製做了調整,當只有手術房環境音時,生理監視器的聲音依據黃醫師的建議,改為每秒兩聲;可是當演員台詞一出來,就將聲音拉低,以免拖慢緊張情緒。」蕭力修導演說。

「牽扯到生命,要很仔細!」黃英哲醫師認為,不論是醫療現場、或是醫療劇,都應該要有這樣的堅持。比如說我們常在電影、電視劇看到:當角色心跳停止,旁人便匆匆忙忙對他施予電擊,然後就恢復了心跳,這其實就是很常見的為了戲劇效果而扭曲醫療現場現況的錯誤示範。對於急救人員來說,只有在心律不整時才會施行電擊,絕非心跳停止。「作為顧問,我希望麻醉風暴不要犯顯而易見的錯誤!」黃英哲醫師說。

對於急救人員來說,施行電擊條件是在心律不整的時候而非心跳停止。《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2》再進化!醫療顧問團隊坐鎮

「我們有個想講的故事,於是透過觀眾容易看懂的方式,以及希望觀眾不被醫療細節打斷劇情的想法去呈現,所以我們努力去貼近醫療現場的真實!」蕭力修導演點破製作《麻醉風暴》的核心價值:一切求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去約旦拍攝吧!《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2017年9月9日上映的《麻醉風暴2》,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遠赴約旦拍攝;要拍大型工安意外,那就搭建捷運爆炸場景;要有更多手術畫面,那就組成多達五人的醫療顧問團隊。

第二季劇情聚焦於外科和麻醉科醫師、老中青三代醫師互動的兩項議題,因此原本由黃英哲醫師主導的醫療顧問團隊,成員又加入了不同年齡層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好在劇本編寫、拍攝現場和後製三個階段,給予更多確實的醫學建議。尤其經過第一季劇組和顧問之間的磨合,蕭力修導演笑稱:「這次的溝通更加系統化!」而在拍攝現場,副導演和場記會持續與醫療顧問討論,降低拍攝失真的風險。

憑著對戲劇的真實要求,《麻醉風暴》劇組不厭其煩地調整修正,只為了把戲做到最真。有如第一季副標:「Wake up」切中了麻醉科醫生最重要的工作──喚醒病人,也彷彿喚醒了臺灣知識劇的新可能。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且讓觀眾繼續拭目以待:知識劇的漫漫長路,《麻醉風暴》能否繼續堅持走下去,開拓新的高度與視野。

《麻醉風暴 2》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圖/公視-麻醉風暴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還記得上課傳紙條的滋味嗎?——《池塘怪談》完整復刻千禧年,喚醒你荒誕的青春!
娛樂重擊_96
・2021/09/17 ・151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池塘怪談》劇照。圖 / 金盞花大影業提供

今年八月,導演程偉豪與魚丁糸合作推出了《池塘怪談》,說劇也不是、說 MV 也不是,這其實是一場結合音樂與戲劇,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從未填詞的 Demo(樣本唱片)意境編排出十集具不同情緒的類迷你劇集,打造出一部荒誕幽默、腦洞大開的作品!

程偉豪與魚丁糸。圖 /《池塘怪談》臉書粉專。

其中,程偉豪套入「平行時空」的概念打造具奇幻感的故事,江小魚(林鶴軒 飾演)在車禍中失去記憶、落入池塘後,獨自穿越回和朋友們發生車禍那天。每集片尾 90 秒的歌曲就如線索一般,讓觀眾從「試聽」出發,了解影集核心概念,又或者先看影集再聽歌,同時是種「視聽」,內容與音樂雖各自獨立卻又緊密連結。

完整復刻千禧年元素,回味青春歲月的酸甜

回到 2004 年 5 月 30 日有什麼特別的呢?當時蘇打綠推出第一首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這個年代許多人也都曾經歷過,傳紙條、摺疊手機、老式電腦等等,還有《台灣龍捲風》中最經典的「甘安餒」!種種的復古元素喚醒了觀眾過去的記憶,而五位死黨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就是因為書包中一張神祕信紙引起….

《池塘怪談》劇照。圖 / 金盞花大影業提供

七天內要轉發的連環信,為何現在失傳了?

在《池塘怪談》中,「幸運信」(或稱連環信)作為故事的關鍵道具,也乘載著現在正值 30 多歲人的青春回憶。大家比較熟悉的連環信,應該是結尾帶有「如果七天內不轉發,你就會…」這種帶有威脅的內容。「幸運信」最早可以追朔到中世紀的「來自天堂的信」(Himmelsbrief),據說這信是上帝直接寫給人間的,內容多半是傳說或道德提示,而最後一段必的內容定是「如果你不複製這封信,將有災難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網路發達的現代,這類連環信也曾在社群媒體上風靡一時,但目前已逐漸變成「點名挑戰」的方式來運作,至於為什麼不再有「如果七天內不轉發,你就會…」的結尾,這是因為刑法第 305 條規定:「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也就是說,如果你發送包含「如果七天內不轉發,你就會…」的訊息給某人,他是可以去警察局備案的!(等同於發送恐嚇信阿)

《池塘怪談》劇照。圖 / 金盞花大影業提供

而在劇情上,無論主角在哪個平行時空,最終都會面臨自己最不想要的結局。這樣的設計不只增加劇情張力,也讓主角必須直面自己最不想碰觸的核心問題。這個歷程其實與心理諮商十分類似!透過探索個案過去的想法,釐清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做出符合自己的改變與決定。

當然,心理諮商師是沒辦法把個案送回過去的!但使用不同層次的同理心(主觀、人際、客觀),也能做到釐清問題與協助個案做出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也曾有過創傷,不妨透過這部別開生面的影集/電影,來自己跟自己開解一下吧~(就算要跳池塘也要跟小魚一樣選淺到腳踝的啊~)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娛樂重擊_96
3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我們試圖跳脫傳統媒體看待娛樂新聞的框架,並找出新鮮有趣的切點,討論影視音產業中各種趨勢、生態與事件。我們的精神不是獨尊大明星、追逐八卦與走光畫面,而是想一起思考,在這個影視音傳播形態全面蛻變的陣痛期,我們能夠使些什麼力? 娛樂重擊其實在做知識傳播、替影視音產業做科普。我們結合新科技,用新形式帶領大家關注且正確討論一部作品、一個現象。希望幫你過濾掉滿天八卦是非流言,不讓作品與創作人成為茶餘飯後剔牙買單的笑談。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不想錯過台劇復興?那來當編劇吧!「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第一階段報名至 3 月 26 日
娛樂重擊_96
・2021/03/01 ・19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 本文轉載自娛樂重擊,泛科學友情分享轉發。
  • 文 / 鄭國威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banner-N_1200x627-1024x576.jpg

編劇一直是重擊特別關注的產業角色,他們常常也兼任導演(例如《複身犯》蕭力修)、有時還是攝影跟剪接(例如《怪胎》導演廖明毅)、《伏魔殿》王逸帆),有時還是演員(例如《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導演林志儒),更有憋不住編劇魂而想轉行的製作人(例如《孤味》製片之一楊宥瑜)。若你在 Google 搜尋「編劇  娛樂重擊」會找到上百篇我們對編劇做的採訪文字、Podcast,以及我們邀請知名編劇寫的專欄。在 2016 年的「泛知識節」娛樂專場中,我們更與植劇場合作,邀請溫郁芳編劇來揭開編劇職人的工作與生活秘密,除了從生活(過去、現在、未來)取材,還要像是有資訊焦慮症般地學習,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喜歡你的主角,這樣才能讓他變成故事的一部份。」她說。

近幾年台劇跟國片的復興,編劇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至於一些流傳在影劇產業界的「編劇鬼故事」——像是寫了十幾二十集沒拿到錢、劇本被改到不成形——雖然還沒完全消散,但也已不那麼令人畏懼。在政府、法人跟民間團體協力下,許多編劇課程、講座、工作坊讓每一個有編劇夢的人都有機會入門。

那麼,要怎樣鼓勵編劇路上的大家,用力拉他們一把呢?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所舉辦的「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就是一個方式。已經邁入第十二屆的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挖掘多樣類型的主題,生活領域、職業面向,深入刻劃日常。這些創作展現台灣戲劇界的新面貌。透過徵選媒合,落實製拍,成功提升影劇圈創作質感,孕育了許多知名的影集,成為必追的台劇清單。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主視覺海報.png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我是顧家男海報正確版.jpg
E:\俐均主要業務(含補助案)\0-1.劇本獎頒獎典禮\110年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7.第一次工作會議\轉製戲劇的海報\前男友 正式海報DONE 0418.jpg

近幾年來轉製成功並造成話題的劇本,包含 2013 年以醫師為題材,佳評如潮並拍攝第二季的《麻醉風暴》; 2016 年的穿越劇《 1989 一念間》,與同年另外一部由楊丞琳、藍正龍主演的《前男友不是人》;2016 年則有天心主演、以律師為題材的《最佳利益》;2019 年播出的《我是顧家男》則探討不婚族。共計 23 件入圍或得獎作品,成功媒合並轉製影集,而這幾部劇也都是當時討論度極高的作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包含時代歷史、職人商戰、犯罪刑偵 、懸疑推理、動作科幻 、政治權謀 、家庭倫理 、都會愛情、軍教醫療等多元類型,都是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鼓勵的對象。 入圍或得獎作品之完整影集劇本,或是符合國際市場類型影集之原創劇本、優秀文學、小說及漫畫改編而成的劇本,後續文化部將配合投資或補助政策協助及媒合製播,讓入圍及得獎作品更有機會獲得業界採用製拍。

以下是今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的資訊,重擊很榮幸作為今年活動的宣傳夥伴,在此期盼大家把握機會,讓好故事不被埋沒喔!

今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徵選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報名期間至 3 月 26 日止。
需要繳交故事短綱、完整故事大綱、第一集完整劇本介紹及主要人物介紹。

▎第二階段將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另行公告
獲獎單位將有機會,與業界媒合並落實作品被採行實際製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獎項入圍及得獎作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將協助與無線電視、衛星電視事業及電視節目製作業等內容製作業者進行媒合,以增加製播機會

★相關參與辦法請參閱:報名活動資訊&電子檔 

有關徵件訊息及細節,都可以在影視局官網查詢 (https://www.bamid.gov.tw/)。

※第 11 屆電視劇本獎活動網站:https://tavis.tw/tvdrama/11th/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娛樂重擊_96
3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我們試圖跳脫傳統媒體看待娛樂新聞的框架,並找出新鮮有趣的切點,討論影視音產業中各種趨勢、生態與事件。我們的精神不是獨尊大明星、追逐八卦與走光畫面,而是想一起思考,在這個影視音傳播形態全面蛻變的陣痛期,我們能夠使些什麼力? 娛樂重擊其實在做知識傳播、替影視音產業做科普。我們結合新科技,用新形式帶領大家關注且正確討論一部作品、一個現象。希望幫你過濾掉滿天八卦是非流言,不讓作品與創作人成為茶餘飯後剔牙買單的笑談。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為戲劇效果犧牲科學事實,基改科幻電影再引恐慌│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六)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2020/09/21 ・498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78 ・九年級

編按:充斥在新聞媒體或社群上的偽科學謠言,或似是而非的「新發現」,通常都以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的目光,並讓多數人深信不疑。誰能擔任這個破除迷思的角色,成為科學家與媒體傳播間的橋樑,為閱聽者導正視聽呢?這一系列文章,將介紹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MC)如何運作,打擊新聞上的偽科學、假訊息。

2002 年,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製作了科幻類電視電影《金色麥田》(Fields of Gold),分成上下集共播放 3 小時。故事講述兩位記者在研究專題時,發現自己捲入了政府、大公司與生物科技的醜聞中。

這齣劇裡的兩位記者發現一小村莊的醫院有不明死亡案例,並在深入挖掘「真相」的過程中,漸漸發現死者與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有高度關聯,而政府與大公司竟聯手掩蓋真相。這齣戲劇雖沒有獲得太高的評價,卻一連幾個禮拜在媒體上掀起不小的漣漪。

《金色麥田》劇照。
圖/IMDb

為了戲劇效果,傳遞錯誤資訊沒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本劇作者是小說家羅南.貝內特(Ronan Bennett),以及時任《衛報》(The Guardian)編輯、而後帶領《衛報》成功數位轉型的傳奇總編輯艾倫.拉斯布里吉(Alan Rusbridger)。2002 年 6 月 8 日,本劇於 BBC 1 首播。

但在未正式播出之前,媒體上就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且爭議愈見壯大。首先發難的,就是剛成立不久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SMC)。首播前一星期,2002 年 5 月 31 日,英國 SMC 發布了專家意見 [1],當中普遍認為 BBC 未盡媒體職責,因為這部戲劇傳遞了太多錯誤的科學事實;其他科幻作品如經典的《X 檔案》(X-files),劇中的設定完全基於創作與想像,但這部即將上映的戲劇所談述的,是正在發展的科技。BBC 尤其有責任,在嚴肅且複雜的議題上,提供大眾正確的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基因改造作物,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植物科學學者馬克.泰斯特(Mark Tester)說,「重要的是平衡且知情的辯論,但這卻不是 BBC 最新這部戲劇所鼓勵的,劇中太多荒謬的錯誤,強化了不知情且反對基改作物的歇斯底里。」

英國SMC糾正錯誤劇情,卻被貼上「受財團收買」標籤

在 SMC 的專家回應中,這位學者特別於職稱處介紹,他是本齣戲劇的「前」科學顧問。 2 天後(2002 年 6 月 2 日),《衛報》發出新聞 [2],指稱英國SMC背後有大藥廠與化學公司撐腰,因其收受國際各大生物科技公司的捐款,是基改作物的關說團體,甚至強勢引導了這齣「基改驚悚劇」的評價。

劇作家之一的貝內特更在新聞中說,「他們策劃了一個小團體來抹黑劇作者,而此舉更代表他們證實了大眾一直以來的懷疑,就是這些新科技到底是怎麼被發展出來的。」

再過 5 天(6 月 7 日)、戲劇首播的前一天,《衛報》編輯、劇作者之一的拉斯布里吉,寫了長文回應。他表示,基改作物支持與反對的兩種極端意見,是最具張力的劇作題材,「而且,一直以來某些生物醫學現象的確有些啟人疑竇,例如說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移植到作物上……又或是抗藥性疾病的存在,難道醫學界社群對於可能出現的超級細菌,不擔心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拉斯布里吉更以本文回應「前科學顧問」泰斯特的專家意見,「科學家難道不同意,基因遺傳物質可能從作物移轉到土壤,再移轉到動物和人類身上嗎?」他表示,就連泰斯特也指出「有些基因會、有些基因不會」。拉斯布里吉認為,這樣的事實,用戲劇化的方式以尋求最多數觀眾的同感,才能引起公眾熱烈的辯論。

同一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新聞 [3] 就討論了戲劇的虛構性與事實之間的拿捏,「因為傳統的紀錄片已經吸引不了觀眾,當電視執行製作要找到既能負些媒體責任、又能吸引觀眾興趣的題目,那麼使用加油添醋的事實來做節目,正好可以緩和電視執行製作的焦慮。」且這篇新聞更直白提問,還有多少電視製作人,可以用「幽默比真相還要真實」這種說詞,來為自己輕忽事實的態度找藉口?

為了戲劇效果迎合觀眾口味,放棄傳遞正確觀念就能被合理化?
圖/pixabay

基因改造作物,也許正是一個事實過於複雜,而必須謹慎以對的題目。度過了連續播出上下集的週末,週一上午(6 月 10 日),英國國家農夫工會(Britain’s National Farmers’ Union)的主席班.吉爾(Ben Gill)接受媒體訪問指出 [4],他認為 BBC 不負責任,「在基因改造作物的議題上,有很多嚴肅的問題待討論。這是為什麼此議題的辯論必須平衡且由嚴謹的科學研究充份告知(informed)。」而談到這齣戲劇節目,他說,「《金色麥田》捨棄了客觀性和嚴謹科學,只為了能製作這種聳人聽聞的科幻戲劇。」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在 6 月 18 日,刊出了英國科學媒體中心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的文章 [5],文中陳述了泰斯特在這部戲劇中扮演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BC節目製作人曾請益植物科學者,但最後仍未採納意見

福克斯說,透過《衛報》的介紹,BBC 的節目製作人一開始便詢問了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是否可推薦專家給這部節目,以提供基因改造作物的專業建議;但最後成品卻讓泰斯特認為,為了要符合故事線發展與劇情設定,這齣節目完全忽視了他的建議。福克斯納轉述泰斯特的解釋,「如同所有的好科學家,我不會排除任何理論上的可能性。」但他也多次建議劇作者更改在科學上不符事實的橋段,只是未獲正面回應。福克斯說,中心拿到試播帶時,邀請了科學家一同觀賞並且於映後討論,因為擔憂大眾會誤信劇中非科學事實的內容,認為有必要發布專家意見,積極澄清。

當福克斯回憶這段往事,她於 2013 年接受《自然》(Nature)期刊的訪問說,這積極澄清的舉動無疑是「一坨狗屎扔向了電風扇」[6]。2002 年,當劇作家一邊以戲劇效果來辯稱,呈現片段事實以致謬誤並無不可,更佐以對科學媒體中心的不實指控,再加上劇中演員多次於媒體專訪中表示,「透過演出,我更了解了基因改造食品。我認為這個節目很勇敢。觀眾可能會認為,因為它是戲劇節目所以聳動,但我認為,它和真正的狀況相距不遠。」

科學家在意的是,若不挑戰這樣的社會輿論,那麼另一波基改謠言又將襲來,很可能犧牲了辯論的空間。更可能的,是公眾不再有餘裕理解原本就複雜的基因改造作物議題,也不再有機會接受正確的資訊。

科學家擔心,兩極化的意見會抹去討論重要議題的空間

英國SMC自此之後,便積極在各項科學爭議上,提供科學訊息、科學家意見,更相信大眾媒體所呈現的「科學事實」,若不及時謹慎處理、釋疑,可能累積成棘手的社會爭議。

在英國科學媒體中心首先對科幻劇《金色麥田》發難的 2002 年 5 月 31 日,正是英國政府宣布將於隔年舉辦基改公開辯論會的日子。科學家無不表示歡迎,也認為這項提議雖然來得晚,不過是時候與大眾溝通現有的知識與資訊,也同時期望理解雙方立場有無可能尋得交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3 年的辯論會結束,科學家於會後的回應也語重心長,擔心兩極化的社會意見,將抹去討論真正重要議題的空間。基因改造作物從技術端到實作端,從實驗室到田間,從創新作物的發明到農人耕作的習慣,無不是遙遠而漫長的距離。更遑論,基因改造作物影響的範圍不僅是食用安全,還有環境與生態的影響,以及基因改造作物、人類行為與環境生態長時間交互作用的各種結果。

這系列的前一篇文章花了許多篇幅解釋吉爾烈—艾希.席哈理倪(Gilles-Eric Séralini)的研究有重大瑕疵,意思是,那份研究無法證實基因改造作物會誘發大鼠癌症。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對基因改造作物有哪些印象?目前的科學研究證據又能提供何種建議?

基因改造作物的爭議一直存在,現今研究能解釋的還有限。
圖/pxhere

基改作物商業化30年來,已有大量研究供參考

自 1980 年代起,基因改造作物成功商業化、進入美國與國際市場,直至今日,其實已有許多場域可供研究,實際上也累積了驚人的論文量,就基因改造作物的各種面向與尺度,提供不同時期、不同作物、不同環境施作的研究證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於 2016 年 5 月發表的重量級整合性評估報告《基因工程作物:經驗與展望》(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7],整理了這 30 年來的研究成果,也納入了公眾對於基因改造作物的疑慮,其中可藉由現今研究成果釋疑的,以及現今研究還無法得知的,都在其中分門別類逐一報告。

這 30 年來,其中一種廣泛種植的抗除草劑基因改造農作物,因為具有抗除草劑基因,農夫施用的除草劑將不會直接影響作物,而雜草因為不具有抗除草劑基因,可被除草劑消滅。抗除草劑農作物的發明,原是希望能協助農夫的農作流程;農人耕作時一來更為便利,二來也能減少農作物的損耗,增加產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科學實驗室裡的發明,即使越過種種風險評估的難關進入田野,仍然可能因為人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產生未預期的結果;例如說,在僅施用同一種除草劑(如嘉磷賽)、種植單一作物且未使用雜草管理策略(weed-management strategies)[8] 的田地,發現雜草的多樣性提升,且不為除草劑所影響,極難根除。至今,即使已積極發展雜草管理策略,但因為不同區域、地形環境的生態不盡相同,還未能提供有效一致的控制方式 [9]

另一常見的基因改造作物為抗蟲害農作物,在農作物中植入一蘇力菌的蛋白質片段(通常稱為 Bt toxin 或 Cry 基因),而使害蟲吃下作物時受到病原感染而死亡。這一發明,已知正確使用時,農人可減少殺蟲劑使用量,產量也會增加。並且因為減少殺蟲劑施作,田間計算到的生物多樣性,與使用慣行農法的田地相比,有增加的趨勢。這份報告梳理這些研究時,也不斷提醒,每一份研究都有其地理生態環境與研究方法差異,目前已知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成果,皆未能作為最後結論[10] 。

這些研究與這份報告,並不能解決所有提問,也不一定能符合各國研究的進程與發展。現階段所理解的安全性與益處,不是沒有挑戰的空間;現階段面臨到的難題,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機會。自基因改造作物商業化以來,各國無論同不同意大規模施作基因改造作物,又或是否進口,都累積了 30 年的經驗,這包括了科學研究持續進展、啟動社會溝通機制、推進各類政策制定等等;而利害關係人包括科學家、政府、民眾、農人、消費者與反基改團體,各方從必然的對立,或多或少逐漸找到可能的交集之處。

但也許很多人心中最基礎的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需要基因改造作物?僅是企業能因此獲利?還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而大幅影響作物生長的時代,發展基因工程作物,是積極應對未來風險的一種選項?又或是,若有更方便的農耕技術,有可能降低城市與農村的發展差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少速食資訊餵養,充分接收訊息才能好好討論

圖/pixabay

這些可能性與風險,我們知道多少?而科學家又以何種方式面對社會擔憂?專家領域間、政府部門間的橫向溝通,與政府、專家和民眾的縱向資訊管道,可有能互相理解的機會?當新興科技進入社會,需要政策的協助,讓各方利害關係人都能藉由完善的制度政策而受益。新興科技要進入社會,媒體是民眾理解該科技的重要媒介,如何確保資訊的正確與多元,如何確保資訊是否有效傳遞,如何能充分討論各方疑慮,若說這些是政府在民主社會中,制定政策的必備過程,毋寧也是每位公民意識到自己是否被充分告知,才可能繞過速食資訊的餵養,掌握公民主權的必備能力。

註釋

[1] SMC (2002). “Scientists Comment on BBC GM Drama.”2019/09/30 檢閱。

[2] Robin McKie (2002). “Lobby group ‘led GM thriller critics’.” 2019/09/30 檢閱。

[3] Born, M. and Leonard, T. (2002). “Why you won’t find the facts spoiling a good docu-drama.” 2019/09/30 檢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 Breaking New.ie (2002). “Farmers attack ‘irresponsible’ BBC drama.” 2019/09/30 檢閱。

[5] Fiona Fox (2002). “‘Fields of Gold’: Science fiction.” 2019/09/30 檢索。

[6] Ewen Callaway (2013). “Science media: Centre of attention.” 2019/09/30 檢索。

[7]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Committee o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Board on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National Division on Earth and Life Sciences,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 (2016).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8] 雜草管理策略(weed-management strategies),即使用多樣方式來控制雜草生長,包括使用化學除草劑、生物防治、預防措施等。

[9] 同前引註 [7]。

[10] 同前引註 [7]。

  • 責任編輯:YP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46 篇文章 ・ 328 位粉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架構一個具跨領域溝通性質的科學新聞平台,提供正確的科學新聞素材與科學新聞專題探討。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麻醉風暴》的背後:當我們在乎那些戲劇裡的知識與真實
PanSci_96
・2017/09/05 ・366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4 ・八年級

文字/馬嘉駿       編輯 / y編、v編

2015 年引發熱烈討論的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劇集主題包含討論醫病關係、醫療體系崩壞等相關劇情,雖然是看似生硬難親近的知識劇,卻因為彷若身處現場的手術場景、切實地描述了臺灣醫師過勞問題的現況,在這些充滿「真實感」設定的氛圍下,《麻醉風暴》廣受好評。但你會不會也跟我們一樣好奇:醫療知識的真實感如何在戲劇之中重建?導演、編劇、演員與醫療顧問之間又是如何配合的?

《麻醉風暴》宣傳海報,圖/公視-麻醉風暴

這次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以及國立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共同主辦的「科技溝通:理論與實踐」工作坊中的「永不妥協?當科學遇上戲劇」場次上,邀請到了《麻醉風暴》的導演蕭力修、編劇黃建銘與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來告訴我們:一部細節求真的醫療知識劇,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戲劇效果的呈現和真實性又是如何拉扯、互相協調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療劇本的產生?爬格子之外的考證與觀察

《麻醉風暴》第一季改編自編劇黃建銘的原創故事《惡火追緝》,原本其實是推理警探劇,但因為拍攝預算考量的關係,劇本保留了推理的架構,但主題改成了敘述醫師與醫療現況的醫療劇。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麻醉風暴 2》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編劇寫故事要找『衝突性』,醫療的衝突現場就發生在手術房。」黃建銘說。雖然關於執行手術的外科醫師的故事其實很多,有實際拍成電視劇數量更是不在話下:像是美劇《實習醫生》 (Grey’s Anatomy)、日劇《醫龍》(医龍)、又或是去年也相當火紅的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낭만닥터김사부)。「(但)手術房裡還有一位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角色,(於是)麻醉科醫師就成為了我這次書寫的故事的主人翁」黃建銘表示。

那貫穿《麻醉風暴》故事線的「醫師過勞」問題,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建銘在進行資料研究時,首先察覺的是「麻醉醫生不知道在累什麼」、「全台麻醉醫生僅千位」……等等的現況。除此之外,他實際走訪醫院觀察之後,看到每位麻醉科醫師的確看起來都睡不太飽「黑眼圈很重!」黃建銘擔心地說。後來擔任此劇醫療顧問的黃英哲醫師也向他證實,有些麻醉科醫師是極有可能會發生一個人要照顧三至五間病房的情形,也因此更讓黃建銘確立了想藉《麻醉風暴》彰顯醫師過勞等醫療體制缺陷的主軸。

《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第一季首集點破故事的「院長示範刀」令人印象深刻,也讓人更加好奇:作為一位醫學的外行人,怎麼能建構如此逼真的手術場景?「其實就是查資料,接著跟我們的醫療顧問討論在醫療現場發生的可能性。」黃建銘謙虛地說。像是為了發展劇情的衝突點(通常就是要讓人領便當的時候……),黃建銘透過爬梳研究資料時發現了有病人因麻醉引發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施打單挫林(Dantrolene)無效而死亡的案例;接著再和醫療顧問黃英哲醫師確認發生機率、醫學術語、急救流程,才還原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經過。

有沒有演員其實就是醫師的八卦?

沒有醫療經驗的黃健瑋,如何詮釋蕭醫師這個角色?《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 CO2 75,lactate 接近 10,PH7.2,明顯酸中毒,確認是惡性高熱。」

一連串醫療術語從黃健瑋所飾演的麻醉科醫師蕭政勳口中說出,毫不生澀彆扭,讓人忘記他根本不是醫師!究竟沒有醫療經驗的演員,該如何詮釋「醫師」這樣專業的角色?

黃英哲醫師正在指導劇中演員黃健瑋。《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在手術室裡,外科醫師像是主導棒球比賽的投手,而麻醉醫師就像捕手,控制整個團隊的運作。」身為科學顧問的麻醉科主任黃英哲醫師如此比喻。劇組一方面請他親自指導在劇中飾演麻醉科醫師的演員黃健瑋,另一方面也結合麻醉科基礎學程實際使用的書籍,以及透過假人模擬手術等等的情景重建,讓黃健瑋「專業上身」。

「其實健瑋很愛跟我聊天、到處抓著我問問題!」黃英哲醫師笑著說。黃健瑋所飾演的醫師表面冷酷、內心情感豐富、手術中則透露出專業,這樣富有醫師魂的演出,絕對不是只靠想像力就能再現,還需要透過演員和醫療顧問在演出前的訓練、在拍攝現場不斷反覆溝通,才能夠有如此精準的表現,就是要讓觀眾大聲驚呼:「他是真的醫師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手術房儀器的聲音不對」戲劇效果和醫療事實的拉扯

雖然戲劇人與科學人要求作品求真、求好的方向是一樣的,但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會有不一樣的出發點,難免會在戲劇效果和真實之間有些拉扯,蕭力修導演也說:「其實當初,呃拍《麻醉風暴》它其實沒有太多的使命是說它要去呈現一個科學或者是知識上的東西啦!(…)它是一個要拍一個電視劇然後讓閱聽人可以有興趣這樣。」那當兩者之間有衝突時,又該如何互相妥協呢?

劇組正在與黃英哲醫師做討論。《麻醉風暴》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 2》中有一幕手術室的場景,曾為了生理監視器的「聲音」,導致真實與戲劇性之間的拉扯。當患者心跳在 110-120 跳時,生理監視器的「嗶嗶」聲理應上是每秒兩聲;但為了要營造醫師之間的緊張感,後製將嗶嗶聲加快,企圖讓觀眾跟著緊繃起來。但黃醫師堅持認為這個畫面的嗶嗶聲和心跳數據不符,而且聲響已經快到醫生應該要馬上對患者進行檢查,根本沒有時間說台詞的危及程度。「對醫生來說,任何儀器的聲響我們都很敏感,一有異常可能就要停止手術,採取不同處理方式。」

生理監視器。圖 / Wikim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這個畫面後製做了調整,當只有手術房環境音時,生理監視器的聲音依據黃醫師的建議,改為每秒兩聲;可是當演員台詞一出來,就將聲音拉低,以免拖慢緊張情緒。」蕭力修導演說。

「牽扯到生命,要很仔細!」黃英哲醫師認為,不論是醫療現場、或是醫療劇,都應該要有這樣的堅持。比如說我們常在電影、電視劇看到:當角色心跳停止,旁人便匆匆忙忙對他施予電擊,然後就恢復了心跳,這其實就是很常見的為了戲劇效果而扭曲醫療現場現況的錯誤示範。對於急救人員來說,只有在心律不整時才會施行電擊,絕非心跳停止。「作為顧問,我希望麻醉風暴不要犯顯而易見的錯誤!」黃英哲醫師說。

對於急救人員來說,施行電擊條件是在心律不整的時候而非心跳停止。《麻醉風暴》劇照,圖/公視-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2》再進化!醫療顧問團隊坐鎮

「我們有個想講的故事,於是透過觀眾容易看懂的方式,以及希望觀眾不被醫療細節打斷劇情的想法去呈現,所以我們努力去貼近醫療現場的真實!」蕭力修導演點破製作《麻醉風暴》的核心價值:一切求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去約旦拍攝吧!《麻醉風暴2》拍攝現場,圖/公視-麻醉風暴

2017年9月9日上映的《麻醉風暴2》,要拍跨國前線醫師,那就遠赴約旦拍攝;要拍大型工安意外,那就搭建捷運爆炸場景;要有更多手術畫面,那就組成多達五人的醫療顧問團隊。

第二季劇情聚焦於外科和麻醉科醫師、老中青三代醫師互動的兩項議題,因此原本由黃英哲醫師主導的醫療顧問團隊,成員又加入了不同年齡層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好在劇本編寫、拍攝現場和後製三個階段,給予更多確實的醫學建議。尤其經過第一季劇組和顧問之間的磨合,蕭力修導演笑稱:「這次的溝通更加系統化!」而在拍攝現場,副導演和場記會持續與醫療顧問討論,降低拍攝失真的風險。

憑著對戲劇的真實要求,《麻醉風暴》劇組不厭其煩地調整修正,只為了把戲做到最真。有如第一季副標:「Wake up」切中了麻醉科醫生最重要的工作──喚醒病人,也彷彿喚醒了臺灣知識劇的新可能。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且讓觀眾繼續拭目以待:知識劇的漫漫長路,《麻醉風暴》能否繼續堅持走下去,開拓新的高度與視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麻醉風暴 2》第二季副標:「Never give up」。圖/公視-麻醉風暴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