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方法同時是第一個能選擇性地束縛金屬離子,且無須倚賴鎖鑰機制(lock and key mechanism)的技術。研究團隊利用此新技術測量密西根湖水的甲基汞濃度,所獲得的結果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傳統方法所得到的分析一致。另一項試驗則是針對沼澤地(Everglades)的食蚊魚,測量的結果與美國地質調查所相符。食蚊魚位於食物鏈下層,體內所累積的毒素並不多,因此可以用來測試此技術是否能偵測極微量的甲基汞。
2013 年,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IFREMER)海洋生態學家 Sylvain Bonhommeau 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一篇論文,確認人類在食物鏈上的營養級(human trophic level; HTL)。他們利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統計世界各地人類食物消費的數據,為所吃的每種食物分配了一個營養級。研究結果顯示,人類每天有平均 80% 的卡路里來自植物,20% 來自魚肉類。這邊我們可以用漢堡來理解,內容物除了肉片、蛋、起司外,其餘的食材皆為植物,或是以植物為原料,如麵包體就是從小麥而來的。
他們的方法同時是第一個能選擇性地束縛金屬離子,且無須倚賴鎖鑰機制(lock and key mechanism)的技術。研究團隊利用此新技術測量密西根湖水的甲基汞濃度,所獲得的結果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傳統方法所得到的分析一致。另一項試驗則是針對沼澤地(Everglades)的食蚊魚,測量的結果與美國地質調查所相符。食蚊魚位於食物鏈下層,體內所累積的毒素並不多,因此可以用來測試此技術是否能偵測極微量的甲基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