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打擊犯罪:我們是「黑暗騎士」?還是「黑暗」而已?

Jacky Hsieh
・2012/07/25 ・136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edit: CC by BFLV@flickr

且讓我們先問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你在捷運站遇到偷兒「拿」走了你的錢包,你會希望只拿回錢包?或是還希望「復仇」一下?

新的研究指出,你的答案取決於偷兒是否比你好野(有錢)。

根據大多數的經濟理論,自我利益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然而,研究指出我們時常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懲罰騙子。舉例來說,經典的經濟學實驗──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互不認識的甲乙兩人被帶進了一個房間,甲擁有一筆錢,他可以隨意比例的把這筆錢分給乙,只要乙接受這筆錢,兩人就可以各自拿錢離開;但要是乙不接受,甲就會失去所有,乙也一無所得。這個的結果顯示,乙不會淡然接受任意金額,寧可兩敗俱傷,也拒絕過低比例的金錢分享。

1999年,瑞士經濟學家Ernst Fehr與Klaus Schmidt將乙這樣的反應稱為「厭惡不公平(inequity aversion)」,他們假設這樣的行為對合作與喊價叫賣是不可或缺的,且與想報復心態,或社會學家口中的「互惠原則(reciprocity)」是不相同的。然而Fehr說,要把厭惡不公平與互惠兩者的動機在實驗中拆解並不簡單,「這是一個研究多時仍得不到一個完滿答案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這個問題,倫敦大學學院的演化生物學家Nichola Raihani與哈佛大學的Katherine McAuliffe有了新的實驗,去探討是我們懲罰騙子的動機為何。這個研究由線上找來了560名志願受試者,透過簡單的線上遊戲做實驗,兩人為一組,其中一人被指定當騙子,另一人則是被騙的。每組人被隨機分派至三種情境之一:第一種情境是,騙人者原本擁有的錢比被騙者顯著的還少,騙人者可以選擇去「偷」被騙者20分錢,但即使如此他的財富還是遠不及被騙者;第二種情境是,騙人者與被騙者原本擁有的錢不相上下,當騙人者偷被騙者20分錢,兩人的財富則會均等;只有在第三種情況,當騙人者偷被騙者20分錢後,騙人者的財富會高過於被騙者。

之後,當被騙者有機會支付10分錢來懲處騙人者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Raihani說,在前兩種情境,被騙者付錢來懲罰騙人者的比例大約相同。這也包含一些「基本上行為糟透了(baseline horrible behavior)」的被騙者,即使騙人者在遊戲過程中根本沒有「偷」他的錢,照樣懲罰騙人者。然而,當騙人者在「偷」被騙者之後,財富明顯的高過被騙者時,被騙者願意付錢來懲處騙人者的比例則是前兩種情境的兩倍以上。Raihani說:「這個結果令我們很驚訝,我以為會有相反的結果。」這篇研究刊載在《生物通訊(Biology Letters)》上,結果支持了是公平感,而非為了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促使我們懲處騙人者。

「還不能這麼快下結論!」新墨西哥州聖菲研究所的行為為科學家Herbert Gintis家宣稱,這個實驗的設計使得被騙者根本無法報復,「人們懲處的是一個不好的意圖。儘管兩人配對是透過電腦隨機任意安置,但所有被騙者都知道,扮演騙人者的那個陌生人是被安排好有意要來『偷』錢的。想要說明究竟互惠原則是不是動機的因子之一,應該加入控制組,也就是騙人者應該不使用真人,而由電腦控制。」

而Fehr則比較正面著評估這個問題,「我說了這個不公平理論,所以我當然喜歡這個實驗結果。」他笑者說,「這個資料看起來不賴,而且說明了人們決定要不要懲罰他人,與彼此的財富是否均等有很大的關係。」不過他同意Gintis的說法,這個結果並不能說明互惠的部分,如果試著改用電腦當騙人者也能做出一樣的結果,「那將是非常有力的證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文網址:Science Now:Punishing Cheaters: Are We the Dark Knight—Or Just Dark? [2012-07-17]

文章難易度
Jacky Hsieh
57 篇文章 ・ 0 位粉絲
中大認知所碩士。使用者經驗工程師。喜歡寫東西分享。

2

5
0

文字

分享

2
5
0
你的鄰居可以信任嗎?鳥類的防騙守則!
羅夏_96
・2021/07/01 ・28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都不喜歡被欺騙,因為被騙除了心理上覺得受傷外,時常會伴隨著一些利益損失。個人被騙還算小事,一旦欺騙的狀況普遍在社會中出現,就會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人類社會發展出不少辨識與對抗欺騙者的手段,當然這個過程中,騙子也不斷發展出各種應對方法。但除了人類,動物之間也會為了自身利益進行欺騙。那牠們是如何對抗欺騙呢?近期發表在 Science Advances 上的研究就揭示了其中一種方法1

圖/Giphy

溝通與欺騙

聲音做為動物訊息溝通的一種方式,方便又快速,但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被騙子利用。例如科學家們就發現,一些靈長類和鳥類會藉由發出假的警告聲來讓同類生物誤以為危險接近,進而離開該地區。這時,這些騙子就能獨享該地區的資源。

這種假的警告聲在同種生物間的欺騙效果非常有效,因為忽視警告聲的代價非常高。如果為了對抗騙子而選擇忽視警告聲,那一旦遇上真的危險很快就 GG 了,因此野生動物多半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

那有甚麼辦法能對抗這種欺騙呢?以人類為例,如果有人重複欺騙行為,我們就會記住該人不值得信任,並且將的他的壞名聲告訴團體中的其他人,這樣其他人就知道他不可信任。另一種方式是施行懲罰,一旦發現欺騙的人我們便給予懲罰,讓他不敢再犯的同時,警告其他人最好也不要騙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Giphy

但上述的這兩種方式並不太適合野生動物使用。首先你要被騙好幾次才能記住這個騙子不能相信。另外在懲罰騙子時,搞不好對方會反抗,你也會受傷。不論哪種方式,對生活在自然的野生動物來說,成本都頗高。

那怎樣的方式既能防止騙子,成本又最低呢?來自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與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的研究者,根據對北噪鴉的研究,發現一種有效的方式1

北噪鴉的生活模式

北噪鴉 (Perisoreus infaustus) 是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鳥類,牠們偏好小型團體生活(通常由一對生育者和最多五隻其他北噪鴉組成),一個北噪鴉團體通常會生活在一個範圍為 0.5 – 1 平方公里的領地中,而這個領地對於提供團體成員食物資源非常重要。因此北噪鴉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一旦有其他非團體的北噪鴉侵入領地,領地內的北噪鴉便會發起進攻,以肢體衝突的方式把入侵者趕走。

北噪鴉。圖/Wikipedia

北噪鴉的主要天敵為老鷹,當團體內的成員在領地內發現老鷹接近,牠們便會發出警告聲,讓領地內的其他同伴趕緊去避難。然而,這種保命用的警告聲正是騙子可以利用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噪鴉的鄰居也會發出警告聲來示意老鷹的接近,不過有時這並非善意的警告。這些鄰居的警告聲有時是為了欺騙領地內的團體成員,讓牠們誤以為老鷹接近,藉此讓團體成員離開去避難。而這時,這些騙子便能不費吹灰之力的入侵該領地,獨享食物資源。

正如前文所提到,忽略任何警告聲對動物來說都很危險,畢竟有時候鄰居發出的警告確實是真的。那北噪鴉究竟該如何對抗這種欺騙行為呢?這也是研究團隊所好奇的問題。

北噪鴉的防騙守則:只相信自己人!

為了觀察北噪鴉如何避免被騙,研究團隊設計了實驗。實驗進行前,研究人員會先錄製北噪鴉的警告聲,而這些警告聲有三個來源:自己團體內的前成員、領地附近的鄰居、從未遇過的陌生北噪鴉。

圖/Wikipedia

接著研究團隊會設置一個誘食器,吸引成年的北噪鴉單獨前來。研究團隊同時會在誘食器附近架設攝影機和喇叭,藉此來觀察北噪鴉在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後,會有怎樣的反應與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首先發現,只要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這符合前面所說的,野生動物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雖然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但根據警告聲的來源不同,北噪鴉的反應時間也不同。

當警告聲來自團體內的前成員,北噪鴉立刻就會離開誘食器;若警告聲是來自鄰居或陌生個體,北噪鴉則會稍微觀望一下再離開。這顯示北噪鴉似乎比較相信社會關係比較近的個體所發出的警告聲。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團隊又進行下一個實驗。

這次他們測試北噪鴉在聽到警告聲離開誘食器後,會花多久時間才回來,而這個實驗的結果和上面的實驗完全相反。當北噪鴉聽到鄰居或陌生個體的警告聲而離開後,很快就會回到誘食器上;但如果是聽到團體內前成員的警告聲,則會花更多時間觀察,然後才會回到誘食器上。

綜合以上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北噪鴉確實有對抗欺騙手段的簡易方法:只相信社會關係較近的個體,也就是「自己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進行的測試示意圖,觀察北噪鴉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圖/參考資料1

方言的形成

這個結果讓研究人員確認了,北噪鴉能辨識並長期記住團隊成員(包含離開團體 2 ~ 3 年的前成員)的警告聲。根據聲紋測試,不同來源的警告聲確實有所不同,但北噪鴉究竟是如何辨識這些差異、又是在生長過程中的何時記住這些差異,仍有待研究。

另外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光有熟悉不足以產生信任。北噪鴉每天都會接觸到鄰居,對鄰居們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聽到鄰居警告聲的反應,竟然和聽到陌生個體的反應幾乎是一樣的。為甚麼呢?因為鄰居為了獲取資源,施行欺騙的機率較高,但北噪鴉又不能忽視任何警告聲,所以成本最低的防詐騙方式,就是只信任同團體成員所發出的警告,並對該警告予以高度重視。

圖/Giphy

研究團隊認為這個方式和人類有相似之處,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起每天都遇到的鄰居,我們更願意相信和自己同團體的人(這邊的團體不只有親緣關係,宗教信仰、社團活動也都是)。而為了避免被欺騙,團體也會發展出專屬語言來對抗,而方言就是一種專屬語言。方言顯示了人類語言的多樣性,團體也可用方言來識別自己人,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形成方言的底層動力,很大機率就是為了對抗騙子所產生的。

雖然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過要驗證這個想法,就需要生物、社會、人類和語言學家共同研究,才能一窺其中的可能了。雖然方言的形成仍有待研究,但這篇研究所揭示的簡易防詐騙手段,即使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似乎也是一個實用且成本低的好方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Cunha FCR, Griesser M. Who do you trust? Wild birds use social knowledge to avoid being deceived. Sci Adv. 2021 May 28;7(22):eaba2862.
所有討論 2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21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有放屁理論這種東西?我聽你在放屁!──《一次讀懂哲學經典》
時報出版_96
・2019/11/07 ・292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 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譯者/王曼璇

在《一次讀懂哲學經典》這本書中,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想要透過五十本哲學經典,帶領讀者認識哲學世界中啟發不同世代人們的各種觀點和思想。本文中我們轉載了關於《鬼扯連篇》的介紹。

二〇〇五年,一本只有六十七頁的書意外躍上暢銷書之列,它似乎挖掘出美國及英國發動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中大眾對此的恐慌,而它的訊息也在特定事件之外得到共鳴。

哈里.法蘭克福,一名普林斯頓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說,我們周遭圍繞著屁話,但我們看不出這是什麼,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放屁理論。

放屁與欺騙哪裡不一樣?

法蘭克福問,是否放屁就和「鬼扯」一樣。

一九八五年馬克斯.布萊克(Max Black)所著之《鬼扯連篇》(The prevalence of Humbug),定義鬼扯是「欺騙的錯誤陳述,欺騙的成分較少,主要是裝腔作勢的話語或舉動,大多是某人自己的想法、感覺、態度。」

放屁與鬼扯相似,都是故意誤導的企圖,但沒有徹底的謊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屁也是一種裝腔作勢,是有意識地扭曲人看清情勢的錯誤陳述。

因此,鬼扯與放屁都是意圖創造我正在思考或相信某事的印象,即使我沒有站出來實際地說出口。在這個差距中,即使我沒有說謊,不信任感也會出現。鬼扯的主要目的不是透過改變「事實」,創造不同的現實,而是讓別人對說話者有不同的看法。

舉例來說,大型政治演說的目的不是述說世界實際的樣貌,真正的目的是讓演說者看起來就像個愛國、高尚的人,甚至是道德捍衛者。

法蘭克福的結論是,鬼扯並沒有捕捉到放屁的真正本質。他引用美國詩人朗費羅(Longfellow)的詩句解釋:「藝術的往昔時光/工匠無不細心雕琢/每分每秒無微不至/因為上帝無所不在」,一個固守舊風的工匠不會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恰恰相反,他們會確保每個細節都是精確的,沒有人可以找出他們工作的痕跡。反之,粗製濫造的物品都是放屁,過程中沒有顧慮到時間、工匠、照護的細節,一切都希望得到短期效應,只有製造者因此受惠,品質和耐久性都不在考量之內。

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蘭克福提到一段費妮雅.帕斯卡(Fania Pascal)與他的朋友維根斯坦的回憶,費妮雅在醫院進行扁桃腺手術時,維根斯坦打電話給她,她對維根斯坦說,手術後她覺得自己就像「被車輾過的狗」,維根斯坦不以為然地說:「妳根本不知道被車輾過的狗是什麼感覺。」維根斯坦的重點並不是狗的感覺,而是一個語言分析學者認為帕斯卡並沒有善用語言,她既沒有好好地陳述自己的感覺,也不能知道狗的感覺。雖然維根斯坦的反應的確太大,法蘭克福卻運用這個故事,更新他的放屁定義:這不是單純徹底的謊言,經常也不是謊言,而是不關心事物是否為真。

騙子跟屁話藝術家的不同在「公牛時段」中(一群男人聚在一起談論女人、政治、運動或車子等等),目的並不是為了揭露或陳述任何偉大的真理,談論這些只是為了開心,就像這個動詞「說屁話」,可以只是顯露一個人個性的方式(遠離對某個主題下結論或承諾的世界)。這或許是個聰明的方法,然而,這種自我意識的桌邊對談,沒有人關心真理,就成為一個人存在的方式。想要好好地生活,我們就需要真相,有些人光說不練時,我們就會被激怒。

圖/GIPHY

法蘭克福說:「說謊是極端專注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與工藝元素相關,因為我們必須對所知的事實及公認的道德創造不信任。因此,騙子「為了發明謊言,讓我們認為他知道的是真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之,一個人想要在生活中透過說屁話的方式擁有更多的自由,他們不需要根據事實編造謊言,比起「建構一個故事」,他們說出來的話甚至不需要與事實或虛構有關。他們有更多的創造力,比較恰當的比喻是藝術,而不是工藝。屁話藝術家不需扭曲或改變事實,因為他們支持或證明自己要做的事,以自己的方式編撰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像騙子或誠實的人,說屁話的人一點都不關心事實,事實只有在能幫助他們「逃脫懲罰」時才變得重要。有鑑於此,法蘭克福說:「比起謊言,屁話才是真實的最大敵人。」

哪來這麼多屁話啊?

法蘭克福承認,我們無法說現在的屁話是否比以前多,但肯定的是現在的屁話「不可否認地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許多人被迫談論所知不多的事。民主政體中,我們被期待對各種政治議題有自己的意見,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避免說「不知道」。此外,我們活在相對的世界中,可以辨別及孤立真理的信念本身就很可疑,揭露什麼是正確的理想,已被真誠的理想取代:

「個人已不是將尋求一般世界的精確表達為首要目標,反而轉為嘗試提供自己的誠實表述,確信現實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性,人們希望辨別事物的真相,而致力於讓自己的本性成為真實。」

雖然法蘭克福並沒有提到他,但我們可以說這種特殊的廢話起源於哲學家蒙田,蒙田非常坦然地說,事實上他對世界所知甚少,所以只好回頭檢視他確實知道的事物:自己。法蘭克福指出這個觀點中的瑕疵:我們不能一邊說我們有對自己正確、真實的觀點,同時又說其他事情沒什麼可說的。反之,我們是越了解這個世界,越可能揭露自身的真相。

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評

謊言會讓人震驚或驚呼,但我們會接受它,畢竟它與人類的本性一致。然而屁話,特別是它從個體擴展到組織、政府,就是不正當的行為,是人性的腐敗。拒絕「真理的權威」,接受販售或編織故事會導致如希特勒、柬埔寨共產主義者波布(Pol Pots)這類狂人崛起,他們渲染歷史,讓它看起來如此迷人,因而吸引百萬追隨者。

屁話很重要,所以才發展為放屁論,法蘭克福為哲學做出重大貢獻。當然,也有人以別種方式寫作這類主題:例如說,哲學家沙特給我們「本真性」概念,但這是另一本冗長、艱澀的書中提到的概念。如果有更多哲學家可以用通俗的用語,寫一本非常簡潔的書,例如《放屁》,他們對一般人的影響力必會增加許多。

哈里.法蘭克福出版的著作《放屁》。圖/時報出版


哲學家──哈里.法蘭克福

哈里.法蘭克福 (Harry Frankfurt)。圖/Wikimedia Commons, CC BY 3.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蘭克福出生於一九二九年,一九五四年在約翰.霍普斯金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學位。先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教,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教職,在該校擔任道德哲學教授直到二〇〇二年。他的學術興趣領域包括笛卡爾哲學中的理性及真理、自由意志決定論議題(特別是對道德責任的暗示)、同理心及愛。其他著作包括一九八八年《事關己者》(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二〇〇四年《愛的理由》(The Reasons of Love)、二〇〇六年《真話》(On Truth)、二〇〇六年《認真待己、好好做人》(Taking Ourselves Seriously and Getting It Right)。《放屁》最早出版於一九八六年文學季刊《拉里坦》中。

——本文摘自《一次讀懂哲學經典》,2019 年 6 月,時報出版

所有討論 1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誠實是需要時間的,在什麼情況下人更愛撒謊?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6/25 ・179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0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轉載自《環球科學》。撰文 | 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翻譯| 红猪。

當時間緊迫,又可以找到藉口時,人們更容易說謊。

「轉投保蓋克,真能節省至少 15% 的汽車保險金嗎?亞伯拉罕·林肯誠實嗎?」蓋克保險公司(Geico)的廣告代言人煞有其事地問道。接著,屏幕上出現了一段廣告,使用老電影的鏡頭,畫面中瑪麗·林肯問她丈夫:「我穿這條裙子屁股大嗎?」誠實的林肯先生扭身上下打量了一番,猶豫片刻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比劃出了一小段距離,最後嘟囔著說:「好像是有點大」。夫人一聽,立馬氣呼呼地轉身走人。

圖/pixabay

這則廣告之所以幽默,是因為林肯夫人提出的問題,表面上看似在徵詢意見,其實是希望獲得讚美,同時測試丈夫的愛與忠誠。

善意的小謊言,可能引致更大的謊言

然而,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卻在 2013 年的著作《論說謊》(Lying)中主張,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說出真相:「對朋友說謊,阻絕了他們通往真實的道路,他們會因此變得無知,從而遭受無法預估的傷害。我們的朋友也可能會把謊言當作行事的依據,原本可以根據實情解決的問題,現在也沒那麼容易了。」瑪麗的屁股顯大,或許是因為她的裁縫手藝不高,又或許是因為她真的需要減肥,讓自己變得健康、快樂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里斯還指出,善意的小謊話往往會引出惡意的大謊話:「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變得和大多數人一樣,不假思索就能隱瞞真相,甚至徑直撒謊。」更好的辦法,可能是有策略地說出真相。正如哈里斯的研究顯示:

一切形式的謊言,包括為了照顧對方的情感而編出的善意謊言,都與糟糕的人際關係有關。

圖/pixabay

我們說的話,約有十分之一是謊言?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因為想當壞人才說謊,但是幾乎人人都會有意無意地隱瞞部分真相。究竟我們的話中有多少謊話?大約 10% ——這是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在 2012 年的著作《不誠實的真相》(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中提出的數字。

艾瑞裡描述了一項實驗,實驗要求受試者在有限的時間裡盡可能地解出數字矩陣(一種數學上的運算方式),每解對一道題,就能得到相應的獎金。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將結果交給同一個房間裡的主考官,結果發現,20 道題裡他們平均能解出4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另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只需自己數出答對的題目,然後把答題紙扔進碎紙機,告訴另一個房間裡的主考官即可。結果顯示,平均20道題裡他們聲稱自己能解出6道——比對照組實驗的結果增加了 10%。當答對每道題的獎金從 20、25 美分增加到了 1 美元、2 美元、甚至 5 美元時,作假率維持不變。但耐人尋味的是,當獎金增加到答對每道題可獲得 10 美元時,作假率反而略有下降。

艾瑞裡說,這是因為,人們並不一定是在分析了成本與收益後,才決定是否說謊;說謊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小小的謊言,能使我們在提升形象的同時,仍然自認為是一個誠實的人。但這一套,放到「大謊話」上就不行了。

圖/pixabay

2013年時,心理學家沙烏勒·沙爾維、奧里·埃爾達爾和尤依拉·比爾拜麥爾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叫《誠實需要時間,還得找不到藉口》(Honesty Requires Time, and Lack of Justifcation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論文驗證了一個假說:當人們可以為自己的欺騙行為找到藉口時,更容易說謊。

研究中,受試者在一個研究人員看不見的裝置中擲三次骰子,然後將第一次擲出的數字報出來(擲出的數字越高,受試者得到的獎金就越多)。受試者往往把三次數字中,最高的那一次報告上去,由於所有數字的確都是他們擲出來的,所以也能為說出的謊言找到不錯的藉口。這些受試者中,一些人必須在 20 秒之內報告他們的數字,另一些人則不受時間限制。雖然兩組參與者都說了謊,但時間更緊迫的那組,說謊情形更加嚴重。

實驗進行到第二輪,改為受試者擲一次骰子就要報告數字。結果顯示,沒時間考慮的那組說了謊,有時間考慮的那組則報告了真實情況。這兩輪實驗說明,人在時間緊迫的時候更容易說謊,但當時間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時,他們會在有藉口的時候才說謊。

這麼看來,也許瑪麗根本不該給林肯先生那麼長的時間思考答案。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打擊犯罪:我們是「黑暗騎士」?還是「黑暗」而已?
Jacky Hsieh
・2012/07/25 ・136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credit: CC by BFLV@flickr

且讓我們先問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你在捷運站遇到偷兒「拿」走了你的錢包,你會希望只拿回錢包?或是還希望「復仇」一下?

新的研究指出,你的答案取決於偷兒是否比你好野(有錢)。

根據大多數的經濟理論,自我利益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然而,研究指出我們時常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懲罰騙子。舉例來說,經典的經濟學實驗──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互不認識的甲乙兩人被帶進了一個房間,甲擁有一筆錢,他可以隨意比例的把這筆錢分給乙,只要乙接受這筆錢,兩人就可以各自拿錢離開;但要是乙不接受,甲就會失去所有,乙也一無所得。這個的結果顯示,乙不會淡然接受任意金額,寧可兩敗俱傷,也拒絕過低比例的金錢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9年,瑞士經濟學家Ernst Fehr與Klaus Schmidt將乙這樣的反應稱為「厭惡不公平(inequity aversion)」,他們假設這樣的行為對合作與喊價叫賣是不可或缺的,且與想報復心態,或社會學家口中的「互惠原則(reciprocity)」是不相同的。然而Fehr說,要把厭惡不公平與互惠兩者的動機在實驗中拆解並不簡單,「這是一個研究多時仍得不到一個完滿答案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倫敦大學學院的演化生物學家Nichola Raihani與哈佛大學的Katherine McAuliffe有了新的實驗,去探討是我們懲罰騙子的動機為何。這個研究由線上找來了560名志願受試者,透過簡單的線上遊戲做實驗,兩人為一組,其中一人被指定當騙子,另一人則是被騙的。每組人被隨機分派至三種情境之一:第一種情境是,騙人者原本擁有的錢比被騙者顯著的還少,騙人者可以選擇去「偷」被騙者20分錢,但即使如此他的財富還是遠不及被騙者;第二種情境是,騙人者與被騙者原本擁有的錢不相上下,當騙人者偷被騙者20分錢,兩人的財富則會均等;只有在第三種情況,當騙人者偷被騙者20分錢後,騙人者的財富會高過於被騙者。

之後,當被騙者有機會支付10分錢來懲處騙人者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Raihani說,在前兩種情境,被騙者付錢來懲罰騙人者的比例大約相同。這也包含一些「基本上行為糟透了(baseline horrible behavior)」的被騙者,即使騙人者在遊戲過程中根本沒有「偷」他的錢,照樣懲罰騙人者。然而,當騙人者在「偷」被騙者之後,財富明顯的高過被騙者時,被騙者願意付錢來懲處騙人者的比例則是前兩種情境的兩倍以上。Raihani說:「這個結果令我們很驚訝,我以為會有相反的結果。」這篇研究刊載在《生物通訊(Biology Letters)》上,結果支持了是公平感,而非為了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促使我們懲處騙人者。

「還不能這麼快下結論!」新墨西哥州聖菲研究所的行為為科學家Herbert Gintis家宣稱,這個實驗的設計使得被騙者根本無法報復,「人們懲處的是一個不好的意圖。儘管兩人配對是透過電腦隨機任意安置,但所有被騙者都知道,扮演騙人者的那個陌生人是被安排好有意要來『偷』錢的。想要說明究竟互惠原則是不是動機的因子之一,應該加入控制組,也就是騙人者應該不使用真人,而由電腦控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Fehr則比較正面著評估這個問題,「我說了這個不公平理論,所以我當然喜歡這個實驗結果。」他笑者說,「這個資料看起來不賴,而且說明了人們決定要不要懲罰他人,與彼此的財富是否均等有很大的關係。」不過他同意Gintis的說法,這個結果並不能說明互惠的部分,如果試著改用電腦當騙人者也能做出一樣的結果,「那將是非常有力的證明。」

原文網址:Science Now:Punishing Cheaters: Are We the Dark Knight—Or Just Dark? [2012-07-17]

文章難易度
Jacky Hsieh
57 篇文章 ・ 0 位粉絲
中大認知所碩士。使用者經驗工程師。喜歡寫東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