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ESA)太空人André Kuipers第一次於2004年時登上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當時並曾攜帶一些微小的秀麗隱桿線蟲(學名:Caenorhabditis elegans)跟著他一起上太空。這種線蟲長度僅有1mm,為多細胞真核生物,一般溫度恆定的土壤環境中即可生存,且生命週期短,已獲得完整的基因圖譜,常使用在遺傳調控的生物研究中。
André Kuipers於7月1日完成他的第二次ISS任務,並著陸在哈薩克草原。這次任務所攜帶的研究用蟲蟲數量多於第1次,不過除了蟲蟲之外,André Kuipers這位太空人本身也是研究的對象。在他任務之前,這些科學家已經從他腿上取得一小塊肌肉進行分析研究。在經歷6月個太空飛行生活之後,科學家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他的肌肉有何變化。和André Kuipers帶上ISS的蟲蟲不同,這位太空人被允許在回到地球後休息數週,這些科學家才會再去找他取得肌肉樣本來進行研究。所以,到底太空飛行會不會延緩老化速度,數週後才見分曉。
男性和女性的 DNA 差異極小,僅限於在女性身上為X或男性為Y的那單一染色體。姊弟或兄妹從完全相同的來源取得基因,透過重組母親和父親的 DNA,確保兄弟姊妹絕對不會相近到變成複製人。
性別分化過程大部分要歸結到 Y 染色體上的「SRY 基因」,它的全名是「Y 染色體性別決定區基因」。若要說有「運動能力基因」,那就非 SRY 基因莫屬了。人類生物學的安排,就是讓同樣的雙親能夠同時生育出男性的兒子和女性的女兒,即使傳遞的是相同的基因。SRY 基因是一把 DNA 萬能鑰匙,會選擇性地啟動發育成男性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