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沃旭能源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助你。」出自海龍王彼得的金句,對於海島國家台灣的發展一言蔽之。(誰是海龍王彼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懂 海 嗎 ?)
翻開台灣歷史,一路以來都與海洋有著緊密連結,從以海為生的漁業,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興盛港口貿易,啟動了地方以及台灣經濟貿易發展。時至今日,台灣期望透過再生能源邁向綠色永續未來的道路上,同樣少不了海洋的奧援。
台灣海峽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優良自然條件,適合發展離岸風電,隨著這個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一群特別的「海上工程師」也因應而生。他們不僅得具備機械、電力、電機等專業技能,還得擁有過人體能,更要懂得如何與海共存,才能確保離岸風場順利運作。
這群人正是「離岸風場運維工程師」!
與海為伍的工程師,你聽過嗎?
總部在丹麥的「沃旭能源」已準備在大彰化地區建設離岸風場,正招募三大類運維工程師,分別為高壓設備運維、離岸風場設施維護、風機維修。
那這三大類工程師主要是負責什麼工作內容呢?一般來說,高壓設備運維工程師主要任務負責操作陸上及海上的變電設備開關;離岸風場設施維護工程師負責檢修風力發電機以外的設施,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風機維修工程師是要確保風力發電機能維持產能,負責風機定期檢查保養並排除故障。這些人除了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和運維中心以及海上運維團隊共同配合完成任務,確保風機穩定運作與風場營運最佳效能。
無人機加機器人,海上工程師的高科技幫手
打破技術維修人員完全以徒手完成維修任務的刻板印象,離岸風場運維作業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以擁有近30年離岸風場開發、建造、運維經驗的沃旭能源為例,在歐洲的離岸風場運用高科技裝備輔助運維作業,採用無人機與機器人輔助工程師執行風機檢修,省時省力之外,更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安全。
怎麼說呢?假設風機需要維修,較傳統的作業方式是,運維工程師需要從小型人員運輸船上攀爬10幾層樓高,抵達風機維修處,再花上一天時間進行保養或故障排除,這代表風機在維修時需要停擺一整天,無法轉動發電產出乾淨能源。
但在高科技輔助下,無人機可以先拍攝葉片上是否有裂縫,再遠端遙控機器人維修,維修時間就從10幾個小時大幅縮短至18分鐘。
若真要出動人力檢修,沃旭的運維工程師將會搭乘運維作業船(Service operation vessel, SOV ) 至離岸風場維修。這艘 SOV 是全球第一艘因應台灣海峽複雜且險峻的海象狀況,量身打造的運維作業船,長84.4公尺,除了船員外能載運高達60名技術人員,每月僅需靠港補給一次。
相較於使用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 CTV ),每次最多僅能載運24人,且需要當日來回運維港,運維作業船更為安全舒適也更有效率。更特別的是,沃旭堅持落實高規格安全標準,這艘 SOV 將配備先進科技,以下就來一一開箱配備先進科技的 SOV 擁有那些驚人功能吧!
首先,船上搭載的「動態補償舷梯」,可以從船上升高至風機檢修處時能夠保持穩定,方便技術人員從船上「走路去上班」(Walk to Work),直接抵達風機維修;第二,先進的「船舶動態定位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能夠即時修正船身、保持船隻固定,減少風浪起伏造成危險或人員不適;第三,「 3D 動態穩定技術的起重機」(3D motion compensated crane),以確保風機零件吊掛作業安全。
除了船上的高科技設備,運用大數據優化離岸風場運維工作更是一大亮點。風機內所有零件裝上感測器,當風機運作時,資料便能回傳到陸上的控制中心,讓工程師能夠透過一台 iPad 就能遠端調整風機,大幅提升風場營運效率。
與眾不同的工作方式,運維作業船成為「海上的家」
由於運維工程師團隊工作地點在距離陸地35-60公里的海上,光是單趟航程就要3小時以上,還要考慮天氣以及風浪,因此為了減少離岸風場運維人員海上通勤時間,確保它們能夠有充分休息以及養精蓄銳的地方,運維作業船不僅是上班的交通工具,更是他們「海上的家」。
SOV 除了有舒適的單人房,還有專屬廚師美日提供現煮餐點,有些船上甚至還有健身房、影視廳等娛樂設施供工程師們使用,讓他們在辛苦一天後能獲得適當地放鬆和休息。
因為離岸風場距離岸上較遠,因此運維工程師的工作型態與眾不同。以歐洲經驗為例,風場運維團隊採輪班制,每兩周需出海一次,在海上工作生活兩周後,就能享有整整兩個星期的休假,讓他們有更完整的時間陪伴家人、與朋友聚會,或是安排自己想做的事。
因為這項工作需要和同事長期在海上共事、共住、共同生活,離岸風場的運維團隊成員間關係緊密如家人,通常都可以培養出絕佳的默契與感情,不僅在工作上能同心協力,也常常是彼此的精神支柱。
不只要夠專業,還得體力好愛冒險
要成為一位離岸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專業知識」肯定是重要基礎,因此,能源公司在招募工程師時會優先考慮機械、電機、電子等相關背景的人才,或是相關設備維修經驗者;此外,工程師在工作過程中,可能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技術人員溝通,所以良好的英文能力也是重要的學識條件之一。但即便達到以上兩個條件,可能還不足以勝任這份工作。
體能,是另一個必備條件。雖然離岸風力發電機內配有電梯,運維船也配有載動態補償舷梯,但仍需在高空中工作,加上海象變化很大,因此離岸風場的運維工程師需有良好的體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要是怕水、懼高或是不喜歡挑戰性工作的人,可能難以適應這樣的特殊工作環境。
想要成為離岸風場的運維工程師,還需要有一項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懂得團隊合作」。風機的維修和保養需要每位工程師獨立完成作業,有時也需要好幾位工程師協力合作,若自顧自地埋頭苦幹,缺乏與同事的溝通,不僅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還可能影響共事夥伴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工作沒有性別限制,若以上提到的學識基礎、人格特質、體能要求都達到了,只要通過專業培訓,即使是目前相關產業中較少見到的女性,也一樣能勝任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的工作。
好想要成為「海上工程師」啊,該如何準備?
目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會跟著提高。那麼,如果想投身綠能產業,成為一名離岸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的話,該怎麼做好準備呢?
踏入任何行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了解」。目前,沃旭等離岸風電公司的網頁上,都有對離岸風場各種職缺做詳盡的介紹,也列出篩選人才時重視的條件與特質,事先了解工作模式與內容是否符合期待並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有助於針對自己尚不足之處做培養。
沃旭能源亞太區運維總監嚴安叡(Andreas Munk-Janson)表示,離岸風場生命週期長達30年,沃旭能源是目前唯一擁有離岸風場開發、建造、運維、除役全方位商業模式的再生能源企業,「大彰化離岸風場需要有強大的在地生態系統支持風場運維,因此沃旭在風場還在建造階段就已經開始招募運維人才。」
嚴安叡指出,沃旭期望能募集在地優秀技術人員,在2021年第一季加入運維團隊並接受完整培訓,2022年起便能投入大彰化離岸風場運維工作,「成為首批在台招募並培訓的本土運維菁英。」
目前沃旭也與大葉大學合作,開設離岸風電相關的課程,培育運維人才。不論是想轉職投入離岸風電或是未來想成為離岸風場工程師的你,可以多方瞭解這份過去沒有的新型態工作,看看自己是否喜歡、適合離岸風電產業。期待未來台灣外海看到越來越多本地運維工程師的英姿,乘風破浪帶領台灣航向永續綠能未來。
沃旭能源運維徵才中請 點我
參考資料:
1. 沃旭能源
2. 加入沃旭運維團隊.成就綠能未來
3.海上的家─乘風破浪的職場生活
4.Meet Georgea, Wind Turbine Technician at Ør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