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面對新冠疫情與負油價風暴,頁岩油能浴火重生嗎?

科學月刊_96
・2020/07/07 ・286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8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勘及有機地球化學研究,曾任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所長。

今(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連帶影響經濟,使石油需求大減,油價屢創新低,導致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頁岩油產業被迫急速減產、受創嚴重,前景備受關注。頁岩油,是藉由水平鑽井與高壓液裂技術等開採手法,將散布在非油氣藏的地層中的石油採出。目前,美國因為頁岩油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改變石油市場版圖。

因油價大戰,導致油價下跌。圖/pxfuel

新冠病毒疫情衍生石油市場風暴

今年初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祭出鎖國、封城及限制外出等防疫措施,嚴重影響經濟活動,衝擊石油市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疫情爆發前每天約 1 億桶,驟降 2500 萬桶。石油供過於求的現象導致油價崩跌,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價格,由疫情前每桶 50~60 美元區間,3 月已跌到 40 多美元,跌幅近 30%。

為了挽救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會員國及同盟國(OPEC plus)緊急召開減產協商會議,但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談判破裂,導致產量不減反增,引發油價大戰,油價繼續跌至 30 美元以下,創近年新低。

面對如此低油價,4 月的二十國集團(Group of Twenty, G20)會議在美國的斡旋之下,總算達成減產協議,自 5 月起 OPEC Plus 日產量先減少 970 萬桶。只是此次罕見的大減產仍不足以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油價持續跌到每桶約 20 美元。 4 月 20 日油價再度暴跌,甚至出現史上前所未見的負油價。WTI 的 5 月期貨價跌到每桶 -37.63 美元,主要原因是原油供過於求,美國 WTI 原油期貨交割地奧克拉荷馬州庫欣區的石油儲槽容量不足。

頁岩油是本次的油價戰及負油價事件的關鍵。圖/wikipedia

這次的油價戰及負油價事件背後都與頁岩油有關。近年來,美國因頁岩油的成功,使石油日產量最高達到 1310 萬桶,其中頁岩油產量多達 960 萬桶,約佔 70%。而疫情風暴衝擊下,頁岩油產業的處境及展望備受矚目。

非傳統頁岩油氣與傳統油氣

頁岩油氣,顧名思義是賦存在頁岩中的石油天然氣,被特別稱為非傳統,是因為有別於長期以來傳統的油氣探採標的——地層中的油氣藏。石油天然氣是頁岩層(又稱為生油岩)中的有機質埋藏受熱所生成,頁岩中生成的油氣一部分會排放出來在地層中流動,其中有部分在適合的時空條件下聚集到地質圈閉構造內的儲集層,最常見的如孔隙率及滲透率良好的砂岩,形成一個富集油氣的油氣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蘇格蘭的西洛錫安地區見證了早期頁岩油氣的榮景。圖/wikipedia

18 世紀中期石油工業出現後,探採業者不斷發展各種探勘及鑽採技術,大規模地上山下海探採油氣藏,因此,傳統油氣資源耗竭的隱憂揮之不去。

事實上,地層中除了聚集在油氣藏的油氣之外,有更多的油氣是散布在非油氣藏的地層中,包括殘留在頁岩內未排放出來的油氣,或排放出來賦存在孔隙率及滲透率較差的緻密砂岩層內。這些被歸為非傳統油氣的資源,因為技術上不易開採而不具經濟價值,一直不是業者的探採目標。

頁岩油氣的崛起

2000年代初,美國德州的石油業者在傳統的油氣藏日益枯竭之後拓展探採觀念,創新應用水平鑽井及高壓液裂技術開採油氣藏附近的頁岩層,取得商業性的成功。非傳統頁岩油氣探採一時蔚為風潮,油氣產量大增,對石油市場及經濟政治影響至鉅,甚至被譽為「頁岩革命」。因此,頁岩油氣儼然成為油氣資源耗竭夢靨的終結者。

1880 年至 2010 年間的油頁岩產量(以百萬公噸計算)。圖/wikipedia

其實,開採頁岩油氣與其說是場革命,稱為進化或許較為貼切。頁岩油氣是藉由精進的科技,成功拓展到較不易開採的新領域。傳統探勘油氣藏有如海底撈針,地質風險大、成功率低,但一旦找到,因為油氣富集密度高、孔隙率及滲透率佳,因此容易開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頁岩油氣的探採目標,是油氣含量較高且容易液裂的頁岩層或緻密砂岩層,稱為甜蜜點(sweet spot),目標相對較大,探勘成功率高。但因為油氣層緻密,必須藉由水平鑽井增加與含油氣地層接觸的面積,再高壓液裂地層,同時注入添加劑支撐裂縫,才能釋出油氣。由於液裂穿透的地層範圍有限,單口井的生產率下降很快,生產壽命較短且產量有限,為了維持產量必須大量且密集的鑽井,因此頁岩油氣的生產成本,一般而言每桶 40~60 美元,較傳統油氣藏高,成為後來石油市場油價戰的起因。

美國在科羅拉多州的油頁岩開採設施。圖/wikipedia

頁岩油氣發展初期,大量的頁岩氣生產導致美國國內天然氣供過於求,氣價大跌,無利可圖。後續業者在 2010 年起轉而投入頁岩油,產量逐年增加,攪動既有的石油市場。而中東產油國面對新的競爭者,紛紛祭出以量制價的策略,企圖以低油價將頁岩油趕出市場,造成 2014 年油價崩跌。對此,美國頁岩油業者雖一度受到打擊而萎縮,但反而致力精進探採技術及優化鑽井生產作業提升產能,很快捲土重來,終於 2018 年締造美國成為第一產油國。此外,頁岩油氣開採技術也被應用在開採傳統油氣藏。

美國頁岩油氣快速發展的原因,除了最重要的技術創新應用外,其他還包括良好的石油地質條件、政府法令多方大力支持、企業強烈的企圖心、成熟的產業經營環境及充沛的市場資金等。各國豔羨美國頁岩油氣的成果,汲汲爭相模仿,但礙於缺乏上述的有利因素,至今仍少見完全成功。不過開採頁岩油氣可能造成環保問題,如汙染地層水和誘發地震等爭議也是影響發展的因素。

後疫情時代的頁岩油展望

新冠病毒疫情重擊石油業,尤其是頁岩油,除了重演油價戰爭,也讓業者提前感受到未來可能的經濟萎縮及能源轉型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對於石油的前途,引發石油需求高峰的議題,保守者認為現在已到達需求高峰,而樂觀者則認為在全球人口及生產總值仍不斷增加下,疫情後石油需求仍會回到原來的上升軌道,並預計最快在 2040 年達到需求高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石油及化石能源未來終將逐漸退場,不再是獨大的能源,但在石油世紀落幕與再生能源接軌前,仍將是經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環,頁岩油在石油市場上也將是重要角色。

現階段頁岩油產業面臨大舉退潮,業務萎縮甚至重整及破產倒閉,無疑將有一段艱苦的日子。截至 6 月中,雖然疫情持續中,經濟活動已部分重啟,油價迅速回升到每桶 35 美元以上。而近期的探採投資取消、延後或縮減,使頁岩油鑽井平台數目持續減少,在沒有新鑽井填補舊井造成產能下降的情況下,將影響石油產量,刺激油價繼續回升。利之所趨,頁岩油經過汰弱留強,創新優化技術,勢必東山再起。

而美國不會輕言放棄自身這項得天獨厚的產業,頁岩油的故事也將持續下去。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0年7月號〉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8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A.H._96
・2023/10/20 ・5564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過患者主導的研究和患者主導的行動主義,
患者似乎正在編寫第一本關於長新冠的教科書

(Amali Lokugamage, 2020 而後被世衛總幹事引用1

時空回到 2020 年 5 月下旬,台灣的新冠疫情頭條新聞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連續超過一個月沒有本土確診病例,然而全球確診數卻已衝破 500 萬大關 2。那是台灣全民和網路社群每日為 +0 歡欣鼓舞的日子,清零台灣很難想像其他國家在疫情狂飆下的生活樣貌。

全球大部分國家在封城與疫情無法控制的脈絡下,原本防疫科學辭典裡沒有的名詞,在 2020 年春季歐美英語使用者的網路社群中漸漸流傳開來。由於網路社群媒體允許患者在封鎖與身體狀態不佳的限制下,在網路社群中相互尋找和資訊交流,產生共鳴與共識進而發展出一個共通術語,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長新冠(Long COVID)」或國內較不熟悉的另一個相似詞「長途運輸者(Long-hauler)/長途運輸的新冠 (long-haul COVID) 3」。

我們現在知道的「長新冠」已不是網路世界中的虛擬事件,而是科學家和國際組織認定的「科學物件 (scientific object)」。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定義:新冠後症狀(Post COVID-19 condition ),簡稱長新冠(Long COVID) 是指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後繼續或出現新症狀,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病症 4。長新冠患者的發病率也從早期研究的 10%,20% 至近期《自然》期刊《科學報告》5 所敘述的 30-60% 。此篇論文主要提出感染新冠兩年後仍對免疫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再次令人不僅感嘆新冠的長尾還真是長,不過我們關注的焦點是論文中的這段敘述:

“有趣的是「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圖一:網路社群廣用的主題標籤來描述或分享長新冠資訊。圖/作者提供

這個來自 2020 年春天「患者創造的術語」, 2021 年 10 月 6 日世衛公布長新冠的正式定義,雖然使用的是「新冠後症狀(post COVID-19 condition)」,但長新冠仍是最通用的術語。在今年(2023)的 7 月 31 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HHS)宣布正式成立「長新冠研究與實務辦公室 (the Office of Long COVID Research and Practice)」,同時也啟動了長新冠的臨床試驗 6。這場網路社群的公眾參與科學論述理念,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進而引起廣泛群眾社會良知並驅動科學家研究,最後促成相關政策組織的成立過程,即是社會學家所稱的「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我們不禁好奇,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現在若按照世衛的「長新冠」定義,感染三個月後持續二個月症狀合計至少五個月的病程,那麼文獻上 2020 年 5 月這個時間點,反應了歐美國家初期大規模感染後,累積一定數量患者在確診後「理論上康復」但卻持續有各種症狀困擾的情形。當時各國的衛生當局和醫療機構尚未認識到新冠感染造成長期後遺症的可能性,而世衛最初資訊亦表示新冠輕症感染者的病程平均持續兩周。

佩雷戈在 2020 年 5 月 20 日(英國時間)是目前文獻上記載最早的長新冠推文,後續網路社群媒體陸續出現如圖一所標示與長新冠有關的主題標籤。佩雷戈與其他科學家 2020 年 9 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標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患者所提出的『長新冠』術語」,說明長新冠一詞強調了當時輕症卻持續超過二周以上的多種後遺症,這個術語有助於認識新冠發病機制本身具有特異性,而術語本身的簡單性和力量則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爭取公平認可,並確保公眾在接觸新冠風險時,瞭解感染的潛在長期影響 8

圖二:2020 年自 5 月起長新冠公民科學形成的過程。圖/作者提供
註:長新冠公民科學的發展並非完全線性的發展,其中多種面相是重疊的。
(點圖放大)

圖二摘要描述 2020 年自 5 月起長新冠公民科學形成的過程,主要依據佩雷戈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人文地理學教授菲麗西蒂・卡拉德(Felicity Callard)、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研究學者梅洛迪・特納(Melody Turner)等人記錄這場 2020 年公民科學發展過程的三篇論文 9, 10, 11

以 2020 年自 5 月的第一條推文,推特社群與其他網路媒體(如臉書、 Slack 和 WhatsApp 社群)快速構建,並在此過程中引入了長新冠作為一種社會條件,導致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被世衛確認長新冠為一種醫療狀況:世衛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正式定義長新冠為新冠後症狀,圖二最後以《自然》期刊編輯於該年 10 月發表的公開呼籲做結:「長新冠:讓患者協助定義長新冠症狀」副標題:長新冠症狀的術語以及康復的定義必須納入患者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引入了一個新的主題標籤,最初只被『點讚』一次),在短短三個月內轉變為世衛使用的詞」佩雷戈回憶說明, #longcovid 的使用呈指數級增長。一週內從社群媒體轉向印刷媒體,短短一個月醫學期刊從討論、呼籲、科學家開始下定義、到「長新冠」的引號在主流媒體與科學期刊內容消失,直接使用長新冠一詞,三個月後 2020 年 8 月 21 日在世衛新冠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霍夫 (Maria Van Kerkhove)聯繫英國的長新冠 SOS 組織(LongCovidSOS)了解宣導者要求後,世衛組織總幹事在線上會議與長新冠宣導者討論這一個疾病。

患者症狀故事:新冠不只影響肺部

佩雷戈與卡拉德指出,長新冠患者在網路社群的公民運動中通過與其他經歷長期後遺症患者集體分享而出現,提供了後來科學的新知,其貢獻包括:口頭、書面、視覺敘述、證詞和論點以及宣傳和政策干預,對傳統科學提出了挑戰,例如在大流行初期的新冠公眾資訊傳遞過程中僅限對肺部影響的討論,長新冠網路社群則協助擴大範圍。

2020 年 4 月一篇廣為流傳的推文,而後經由報紙專欄強調這位患者的後遺症「純粹是胃部症狀」而不是肺部系統,其他患者的多重器官後遺症則陸續在各種平台上,各自分享自身的醫學檢查,要求醫療單位進行更深入調查並向傳統研究團體致電等。現在這些「症狀故事」已在許多科學期刊的出版物中得到驗證,換言之,這些患者不僅提供了早期複雜的症狀,更有助於修正新冠損害的範圍,強調了需要關注所有潛在的面相,並提供有關疾病的機制和治療方法的假設。

新冠不只影響肺部,有位患者的後遺症純粹是胃部症狀。
圖/pexels

特納等人 2023 年發表的研究,在論文中提到是特納本人經歷長新冠症狀後與其他研究人員著手展開的。她反思自己的經歷如何影響她的研究,並質疑患者如何以及為何能在各種醫療機構前識別出長新冠,進而質疑傳統實證醫學的過程。他們蒐集整理 3 萬多筆帶有 #longcovid 和 #longhauler 標籤推文,進一步語意分析 974 條推文內容中的關鍵字後歸納指出:推特使用者最初將長新冠描述為一種無情、多器官、致殘的疾病,卻也因當時公眾和醫療機構缺乏認知,這些推特使用者面臨著恥辱和歧視的不公平待遇。但這些長新冠的早期推特使用者,後來被研究記錄為長新冠最初經歷的科學實證者,藉由此次的集體社會運動 (collective social movement)對長新冠患者的醫療保健需求建立共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另一個推特標籤 #researchrehabrecognition (#研究康復認知)也引起了世衛總幹事譚德賽的注意,最後承認長新冠問題並力促解決,特納等人解釋,長新冠患者賦予疾病經歷的含義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為有價值的知識形式,可以更全面地認識和治療病情及其影響,這些公民知識通過塑造臨床醫生與患者討論診斷的方式來直接影響臨床實踐,提高了就治療方案和任何建議的生活方式改變達成共識的能力。

長新冠公民運動:衛生服務部門的具體回應

佩雷戈與卡拉德提到的另一個網路社群運動也使得英國政府不得不採取具體行動。 2020 年 7 月,患有長新冠的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公共衛生教授尼斯林・阿爾萬(Nisreen Alwan)發起了社群媒體活動「#計算長新冠(#CountLongCovid)」,強調迫切需要正確的康復病例定義、收集數據的標準化方法以及大量基於人群的樣本資料,呼籲政府全面收集監測長新冠。

9 月,網友結合「六個月前」脈絡在推特上集合紛紛留下個人長新冠前後的對比故事。現在我們可藉由應用程式 Thread Reader App 將此推文串合併,一窺當時網路社群如何串連長新冠的個人經歷 12。 2020 年底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長新冠」監測數據,證實了真實患病率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高得多、患者症狀持續三個月或更長時間 13

另外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長新冠症狀, 2020 年的 #兒童長新冠(#LongCovidKids)運動亦促成了英國國會跨黨派國會新冠小組(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Coronavirus in the UK)在 2021 年 1 月舉行的兒童長新冠公聽會,今(2023)年 2 月 16 日世衛也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版長新冠的正式定義 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也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版長新冠的正式定義。
圖/unsplash

特納等人綜合歸納 #longcovid 推文標籤的六個主題:

  1. 個人長期恢復
  2. 看不見的疾病,例如考慮最初對長新冠缺乏認識可能是一種孤立和無形的體驗
  3. 意外族群,如參與者對觀察結果表示驚訝和擔憂,許多長新冠患者很年輕而且以前「身體健康」
  4. 通過量化進行驗證,如對疫情統計資料和醫療系統有限投入的憂慮,強調最初兩週的定義的不足,要求通過監測計算患者發病率來了解病情
  5. 支持和研究的需要,如推特使用者擔心由於知識的缺乏,醫療機構可能無法充分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或投資長新冠的研究,因此使用 #researchrehabrecognition,最後獲得世衛的重視
  6. 衛生服務部門的認可

如推文中參與者評論醫療機構如何逐漸意識到長新冠與受到官方醫療保健的認同,如當時的美國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以及世衛譚德塞,從而創造了衛生服務部門的具體行動以及為社會和科學新的認識契機。

網路社群媒體的開放性

網路社群在 2020 年經歷了所謂的醫療煤氣燈(medical gaslighting)效應,當他們處於科學對長新冠不確定性的大環境時,經常覺得被敷衍或誤診,就像是 1944 年經典電影《煤氣燈下》(Gaslight)明明房間裡煤氣燈忽明忽暗,但影片中的老公卻堅持一切正常,這些求助無門的人們,經歷許多令人沮喪的醫療保健挫折,藉由網路群眾的長新冠公民運動,將確診後揮之不去的各種後遺症和醫療狀況與具有相同經歷的人們聯繫起來,以尋求資訊、支持和認可,最終獲得了疾病的驗證和社會的支援 15

當他們處於科學對長新冠不確定性的大環境時,經常覺得被敷衍或誤診。
圖/pexels

特納等人分析推特如何促進集體社會運動的形成社會共識,通過社群媒體的公開和開放的系統,推特的社交網絡使得以前互不相干的使用者能夠分享這些情緒、資訊與交換知識,從普通公民、醫生、科學家到世衛總幹事等知名人士。推特與其他社交網站(如臉書和 Slack )使用方法不同,後者的長新冠社群多是封閉群組,限制公開分享;推特則在長新冠的推文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如沒有單一的意見領袖、使用者間訊息自由流動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推特使用者廣泛分享了 #research 、 #rehabilitation 和 #recognition 等單獨術語。 最終,使用者將這三個術語合併成 #researchrehabrecognition ,此標籤的演變展示了集體決策的過程,旨在挑戰長新冠患者由最初缺乏醫療認可和醫療保健規定而面臨的公民知識需求和認可狀態。

長新冠患者的知識因民眾直接地發起參與研究自己或社區、社群的環境和健康危害,提高學界醫界對新冠的新認識,知識從患者通過媒體傳播到正規的臨床和衛生政策管道,就像特納等人的分析,長新冠從一種看不見的疾病轉變為一種公認的疾病。

這些網路社群推文積極的行動,達成的集體共識足以令人信服地向包括世衛在內的醫療機構證明,儘管缺乏傳統的實證醫學,但長新冠是一種真實的疾病。一群網路公民在 2020 年集體編寫了第一本關於長新冠的教科書,此刻我們見證了網路社群的群眾力量,不僅促成了現實世界的真實變化,確保對醫療保健供應的認可,也揭開了科學研究的新序幕。

參考資料

  1. Lokugamage A, Rayner C, Simpson F, Carayon L. We have heard your message about long covid and we will act, says WHO. The BMJ. Published September 3, 2020. ↩︎
  2. Yahoo News:國際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燒 全球確診數破 500 萬大關 ↩︎
  3. 目前已知「長途運輸者」在佩雷戈論文中引用來自 2020 年 6 月的推文:「長途運輸新冠戰士」的患者召集人艾咪・沃森(Amy Watson) ,她從她接受測試時戴的卡車司機帽子中衍生出來:https://twitter.com/katemeredithp/status/1277316840453267456 ↩︎
  4. WHO:https://www.who.int/europe/news-room/fact-sheets/item/post-covid-19-condition ↩︎
  5. López-Hernández, Y., Monárrez-Espino, J., López, D.A.G. et al. The plasma metabolome of long COVID patients two years after infection. Sci Rep 13, 12420 (2023) ↩︎
  6. HHS News: https://www.hhs.gov/about/news/2023/07/31/hhs-announces-formation-office-long-covid-research-practice-launch-long-covid-clinical-trials-through-recover-initiative.html ↩︎
  7. 泛科學、左岸文化 (2018/05/17),什麼是公民科學?誰是公民科學家? ↩︎
  8. Perego, Elisa, et al. “Why the patient-made term ‘long covid’ is needed.” Wellcome Open Research 5.224 (2020): 224. ↩︎
  9. Callard, Felicity, and Elisa Perego. “How and why patients made Long Covid.”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68 (2021): 113426 ↩︎
  10. Perego, Elisa, and Felicity Callard. “Patient-made Long Covid changed COVID-19 (and the production of science, too).” (Feb. 2021) ↩︎
  11. Turner, Melody, et al. “The# longcovid revolution: A reflexive thematic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23): 116130. ↩︎
  12. Thread Reader App#計算長新冠(#CountLongCovid)與“六個月前”結合的網頁: https://threadreaderapp.com/convos/1308678318821199872 ↩︎
  13. 英國獨立報 The Independent (16 December 2020)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health/coronavirus-long-covid-ons-data-b1774821.html ↩︎
  14. WHO:A 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for post COVID-19 condi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y expert consensus, 16 February 2023 ↩︎
  15. Russell, David, et al. “Support amid uncertainty: Long COVID illness experiences and the role of online communities.” SSM-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2 (2022): 100177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0

59
1

文字

分享

0
59
1
如果塑膠是石油做的,那塑膠恐龍的成分中,有多少真正的恐龍?——《如果這樣,會怎樣?2》
天下文化_96
・2023/04/25 ・134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塑膠是石油製成的,而石油是死掉的恐龍製成的,請問塑膠恐龍的成分中有多少真正的恐龍?
——史蒂夫.萊德福(Steve Lydford)

我不知道。

塑膠恐龍

煤和石油稱為化石燃料,因為它們是由千百萬年來埋在地底下的死亡生物殘骸所形成的。「地下的石油來自何種死掉的生物?」標準答案是「海洋浮游生物和藻類」。

換句話說,那些化石燃料中並沒有恐龍化石。

只不過,那個答案不太正確。

我們大部分的人看到的石油,只是它的精煉形式,例如煤油、塑膠,以及從加油槍流出來的東西,所以很容易把石油的來源想像成某種均勻的黑色冒泡物質,每個地方都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化石燃料帶有自身原始來源的指紋。煤、石油和天然氣的不同特性,取決於進入其中的生物體,以及牠們的身體組織長久以來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取決於牠們住在哪裡、牠們如何死亡、牠們的遺骸最終葬身何處,以及牠們經歷了什麼樣的溫度和壓力。

死亡的物質帶有自身生命歷史的化學印記,千百萬年來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混雜在一起。我們將它挖出來之後,費了不少工夫剝掉這段故事的證據,將複雜的碳氫化合物精煉成均勻的燃料。當我們燃燒燃料時,它們的故事終於灰飛煙滅,釋放出束縛在它們身上的侏羅紀陽光,為我們的汽車提供動力。

無論是哪裡來的,塑膠恐龍成分中的石油,只有一小部分可能直接來自真正的恐龍屍體。如果是來自以陸地物質為主的中生代油田,含有的恐龍可能稍微多一點;如果是來自密封於冠岩底下的前中生代油田,可能完全不含恐龍。如果不花費心思追查特定玩具製造過程的每一道步驟,就沒辦法知道。

廣義來說,所有的海水在某段時間都曾經是恐龍的一部分。當這些水被用來行光合作用時,其中的分子成為食物鏈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但那些海水其中有更多,此刻正以水的形式存在於你的體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句話說,你的塑膠玩具身上含有的恐龍,遠不如你身上含有的。

——本文摘自《如果這樣,會怎樣?2:千奇百怪的問題 嚴肅精確的回答》,2023 年 3 月,天下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下文化_96
142 篇文章 ・ 623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維生素 D 與免疫力有關嗎?何美鄉的新書這樣解釋——《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商周出版_96
・2022/11/15 ・303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項針對參加冬季訓練的跆拳道選手所進行的研究[2],探討了維生素 D 與呼吸道感染的關係。科學家確定選手們血液中維生素 D 稍微缺乏後,將其隨機分組,一組給維生素 D 5000 IU/日,另一組給安慰劑。四週內,有吃維生素 D 那組的上呼吸道症狀明顯減少很多。類似的維生素 D 臨床試驗,在 20 世紀就已被執行過,且證實在冬天給予維生素 D 補給的人,會比沒有補給的人,較少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

維生素 D 的天然來源需透過陽光照射。圖/Envato Elements

不論是人體本來就具備的免疫反應,或是藉由疫苗的刺激來產生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都需要正常運作的免疫功能。想像人體是一座大工廠,免疫反應是我們的防護罩,要提供防護罩足夠的能力抵禦外來病毒,勢必要供給它足夠的能量。而我們體內的多種維生素(含維生素 D 在內),就是維持這些免疫機制正常運作的重要分子。例如,維生素 A、β-胡蘿蔔素可以維持我們上呼吸道黏膜濕潤,降低病毒附著的機率;維生素 D 可以活化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促進免疫反應;鋅可以調節免疫細胞,甚至具備干擾 RNA 病毒複製的能力。

所以多種微營養素,包含維生素 D,皆與免疫功能相關[3]

若是身體工廠缺乏了這些維生素、礦物質,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它補滿、補齊,這樣一來,當我們注射了疫苗,也比較容易使每一個免疫反應的步驟最佳化,更可以降低感染後重症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幫助新冠病患對抗病毒的神奇療方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4]

之後,院方持續追蹤病人的身體狀況 30 天,結果顯示(單變項分析),對照組有 20.9% 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只有 4.5%,死亡率則是 15.9% 與 4.7% 之別。

以多變項分析來看,在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 D、其他疾病等變因受到控制之下,醫生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 87%,風險是對照組的 0.13;死亡率減了 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 0.30。

這是什麼神奇的療方?效果豈不是比瑞德西韋所公布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更好嗎?我們看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 29 天的死亡率為 11.4%,相對於對照組 15.2%,只減低了 3.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並不是藥物治療的實驗,此研究實驗組的受試者,只不過是被醫生多添加了維生素 D 的攝取而已。這些人是經過篩選後,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 D 補劑的人。所以醫生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幫這些明顯缺乏維生素 D 的人補上而已。

但維生素 D 並不是多吃多好,本來就缺乏的人,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自然也就不用補。至於這個實驗如何控制維生素 D 的劑量呢?以口服的維生素 D3 來說,入院第一天醫生就會給 532ug,之後在第 3、7、15、30 天給 266ug,算是短期內高劑量的補給。

維生素 D 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新冠病人的指引?甚至確診病人入院時,都沒有將檢測血液中維生素 D 的濃度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以做為治療指引?為什麼?

因為醫生們有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能列入醫囑。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訂定給予營養素的指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嚴謹度,至今維生素 D 是沒有足夠嚴格的實驗資料可以引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營養師的建議下,補一補原來就缺乏的營養素,不是應該的嗎?況且可能很有幫助。

以台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 D 的情形來看,約 30% 國人血液中的維生素 D 少於 30ng/mL(建議的正常值)。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維生素 D 的濃度最好介於 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在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帶來長遠且正面的影響呢?

或者更進一步,把血清營養素檢驗,列為健保給付的常規體檢項目。缺乏者可取得營養師諮詢,如此更具預防功能。

維生素 D 與你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

我們對於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而重症、死亡的人,總是會尋找各種理由加以解釋。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找到可被改變的因子、降低國人新冠重症率與致死率,才是重要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冠疫情固然趨緩,但病毒會持續存在。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因為接種過疫苗,或因重複感染而有足夠的免疫力,就算感染新冠病毒,最多就是出現嚴重的上呼吸道症狀。

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無症狀的人與嚴重症狀的人,差異在哪裡?兒童感染都是以無症狀、輕症居多,為什麼?是否重症者與孩童的差別,在於體內尚未老化的免疫力?

再想一想,我們總是要先讓免疫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才有機會讓它不老化或延遲老化。而包括維生素 D 在內的多種維生素,正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因子。有什麼理由不正視我們缺乏維生素的事實呢?況且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 D!

此時,我們必須更徹底地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或許整個社會對於健康生活模式的執行,並不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比如說高纖、低升醣指數的健康食物,需要花時間尋覓,常常一時找不到只好隨便吃,而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卻是滿街都在誘惑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滿街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都在誘惑著我們。圖/Pixabay

我們的下一代生來就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未來只會更難翻身。而且不要懷疑,所有慢性病的發病年齡都在年輕化,原因正與我們逐漸惡化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

在許多營養調查的報告中,其實各年齡層皆呈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為什麼我們只專注於兒童?因為這件事攸關我們大人沒有努力維護「兒童健康權」,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賦予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當然,父母無辜,他們在非故意的狀況下讓小孩吃得營養不足;但公共衛生學界看見了,卻沒有作為,這就非常違反專業良知了。

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整體健康環境似乎趨向緩慢沉淪,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只會一代一代逐漸惡化。

在疫情蔓延的過程,我們經歷了親人離世、醫護人員損傷等慘痛經驗,也讓我們因此看見新冠重症的風險共病。而這些其實很多都可以透過行為、生活模式的調整,就能預防或延緩發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疫情就要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

——本文摘自《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2022 年 11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參考資料

  1. Chen CM, Mu SC, Chen YL, Tsai LY, Kuo YT, Cheong IM, Chang ML, Li SC. Infants’ Vitamin D Nutritional Statu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in Northern Taiwan. Nutrients. 2020 Feb 4;12(2):404.
  2. Jung, et al..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the Symptoms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uring Winter Training in Vitamin D-Insufficient Taekwondo Athl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Sep 14;15(9):2003.
  3. Wimalawansa SJ. Rapidly Increasing Serum 25(OH)D Boosts the Immune System, against Infections-Sepsis and COVID-19. Nutrients. 2022 Jul 21;14(14):2997.
  4. 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2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面對新冠疫情與負油價風暴,頁岩油能浴火重生嗎?
科學月刊_96
・2020/07/07 ・286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8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勘及有機地球化學研究,曾任台灣中油公司探採研究所所長。

今(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連帶影響經濟,使石油需求大減,油價屢創新低,導致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頁岩油產業被迫急速減產、受創嚴重,前景備受關注。頁岩油,是藉由水平鑽井與高壓液裂技術等開採手法,將散布在非油氣藏的地層中的石油採出。目前,美國因為頁岩油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改變石油市場版圖。

因油價大戰,導致油價下跌。圖/pxfuel

新冠病毒疫情衍生石油市場風暴

今年初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祭出鎖國、封城及限制外出等防疫措施,嚴重影響經濟活動,衝擊石油市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疫情爆發前每天約 1 億桶,驟降 2500 萬桶。石油供過於求的現象導致油價崩跌,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價格,由疫情前每桶 50~60 美元區間,3 月已跌到 40 多美元,跌幅近 30%。

為了挽救油價,石油輸出國組織會員國及同盟國(OPEC plus)緊急召開減產協商會議,但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談判破裂,導致產量不減反增,引發油價大戰,油價繼續跌至 30 美元以下,創近年新低。

面對如此低油價,4 月的二十國集團(Group of Twenty, G20)會議在美國的斡旋之下,總算達成減產協議,自 5 月起 OPEC Plus 日產量先減少 970 萬桶。只是此次罕見的大減產仍不足以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油價持續跌到每桶約 20 美元。 4 月 20 日油價再度暴跌,甚至出現史上前所未見的負油價。WTI 的 5 月期貨價跌到每桶 -37.63 美元,主要原因是原油供過於求,美國 WTI 原油期貨交割地奧克拉荷馬州庫欣區的石油儲槽容量不足。

頁岩油是本次的油價戰及負油價事件的關鍵。圖/wikip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的油價戰及負油價事件背後都與頁岩油有關。近年來,美國因頁岩油的成功,使石油日產量最高達到 1310 萬桶,其中頁岩油產量多達 960 萬桶,約佔 70%。而疫情風暴衝擊下,頁岩油產業的處境及展望備受矚目。

非傳統頁岩油氣與傳統油氣

頁岩油氣,顧名思義是賦存在頁岩中的石油天然氣,被特別稱為非傳統,是因為有別於長期以來傳統的油氣探採標的——地層中的油氣藏。石油天然氣是頁岩層(又稱為生油岩)中的有機質埋藏受熱所生成,頁岩中生成的油氣一部分會排放出來在地層中流動,其中有部分在適合的時空條件下聚集到地質圈閉構造內的儲集層,最常見的如孔隙率及滲透率良好的砂岩,形成一個富集油氣的油氣藏。

英國蘇格蘭的西洛錫安地區見證了早期頁岩油氣的榮景。圖/wikipedia

18 世紀中期石油工業出現後,探採業者不斷發展各種探勘及鑽採技術,大規模地上山下海探採油氣藏,因此,傳統油氣資源耗竭的隱憂揮之不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地層中除了聚集在油氣藏的油氣之外,有更多的油氣是散布在非油氣藏的地層中,包括殘留在頁岩內未排放出來的油氣,或排放出來賦存在孔隙率及滲透率較差的緻密砂岩層內。這些被歸為非傳統油氣的資源,因為技術上不易開採而不具經濟價值,一直不是業者的探採目標。

頁岩油氣的崛起

2000年代初,美國德州的石油業者在傳統的油氣藏日益枯竭之後拓展探採觀念,創新應用水平鑽井及高壓液裂技術開採油氣藏附近的頁岩層,取得商業性的成功。非傳統頁岩油氣探採一時蔚為風潮,油氣產量大增,對石油市場及經濟政治影響至鉅,甚至被譽為「頁岩革命」。因此,頁岩油氣儼然成為油氣資源耗竭夢靨的終結者。

1880 年至 2010 年間的油頁岩產量(以百萬公噸計算)。圖/wikipedia

其實,開採頁岩油氣與其說是場革命,稱為進化或許較為貼切。頁岩油氣是藉由精進的科技,成功拓展到較不易開採的新領域。傳統探勘油氣藏有如海底撈針,地質風險大、成功率低,但一旦找到,因為油氣富集密度高、孔隙率及滲透率佳,因此容易開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頁岩油氣的探採目標,是油氣含量較高且容易液裂的頁岩層或緻密砂岩層,稱為甜蜜點(sweet spot),目標相對較大,探勘成功率高。但因為油氣層緻密,必須藉由水平鑽井增加與含油氣地層接觸的面積,再高壓液裂地層,同時注入添加劑支撐裂縫,才能釋出油氣。由於液裂穿透的地層範圍有限,單口井的生產率下降很快,生產壽命較短且產量有限,為了維持產量必須大量且密集的鑽井,因此頁岩油氣的生產成本,一般而言每桶 40~60 美元,較傳統油氣藏高,成為後來石油市場油價戰的起因。

美國在科羅拉多州的油頁岩開採設施。圖/wikipedia

頁岩油氣發展初期,大量的頁岩氣生產導致美國國內天然氣供過於求,氣價大跌,無利可圖。後續業者在 2010 年起轉而投入頁岩油,產量逐年增加,攪動既有的石油市場。而中東產油國面對新的競爭者,紛紛祭出以量制價的策略,企圖以低油價將頁岩油趕出市場,造成 2014 年油價崩跌。對此,美國頁岩油業者雖一度受到打擊而萎縮,但反而致力精進探採技術及優化鑽井生產作業提升產能,很快捲土重來,終於 2018 年締造美國成為第一產油國。此外,頁岩油氣開採技術也被應用在開採傳統油氣藏。

美國頁岩油氣快速發展的原因,除了最重要的技術創新應用外,其他還包括良好的石油地質條件、政府法令多方大力支持、企業強烈的企圖心、成熟的產業經營環境及充沛的市場資金等。各國豔羨美國頁岩油氣的成果,汲汲爭相模仿,但礙於缺乏上述的有利因素,至今仍少見完全成功。不過開採頁岩油氣可能造成環保問題,如汙染地層水和誘發地震等爭議也是影響發展的因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疫情時代的頁岩油展望

新冠病毒疫情重擊石油業,尤其是頁岩油,除了重演油價戰爭,也讓業者提前感受到未來可能的經濟萎縮及能源轉型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對於石油的前途,引發石油需求高峰的議題,保守者認為現在已到達需求高峰,而樂觀者則認為在全球人口及生產總值仍不斷增加下,疫情後石油需求仍會回到原來的上升軌道,並預計最快在 2040 年達到需求高峰。

或許,石油及化石能源未來終將逐漸退場,不再是獨大的能源,但在石油世紀落幕與再生能源接軌前,仍將是經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環,頁岩油在石油市場上也將是重要角色。

現階段頁岩油產業面臨大舉退潮,業務萎縮甚至重整及破產倒閉,無疑將有一段艱苦的日子。截至 6 月中,雖然疫情持續中,經濟活動已部分重啟,油價迅速回升到每桶 35 美元以上。而近期的探採投資取消、延後或縮減,使頁岩油鑽井平台數目持續減少,在沒有新鑽井填補舊井造成產能下降的情況下,將影響石油產量,刺激油價繼續回升。利之所趨,頁岩油經過汰弱留強,創新優化技術,勢必東山再起。

而美國不會輕言放棄自身這項得天獨厚的產業,頁岩油的故事也將持續下去。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0年7月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8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