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真原醫」引發的科學傳播原則討論

PanSci_96
・2012/07/09 ・4170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0 ・八年級


PanSci在2012年7/5日發表的「本世紀的預防醫學-真原醫(Primordia Medicine)」 (文章已經下架)一文因為與PanSci宗旨跟目標有所差異,引起編輯團隊內部的辯論,後續也引起更多讀者的質疑。編輯團隊在無法直接決斷的情形下,求助於PanSci的社群,並重新檢視了PanSci的存在意義與該走的方向。以下是討論整理。「真原醫」全文請見作者Gene的部落格建議看完全文後,接著看 FB上的討論串,再繼續看下面的意見分類整理。

PanSci:‎

[關鍵時刻]各位好,針對這篇文章(全文請見作者Gene的部落格),我希望能聽聽各位的意見(P):
1. PanSci繼續刊登這篇文章。Why?
2. PanSci不該刊登這篇文章。Why?

贊成繼續刊登者:

謝孟宗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該登,但個人覺得需要平衡報導。畢竟,科學家的偏見最是可怕,因為其偏見往往和科學相混。

Jyong-Jhih Lin :

希望有平衡報導!所以如果主流是認為這本書是好的正確的,那反而應該去主動蒐集認為是不好的錯誤的人的評論與意見,就算不能了解也至少陳列。

Sylvia Lee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該ㄚ ~很多現在認為不對的觀念未必真的不對。也很多當下認為很科學的觀點經歲月的演進會發現是錯誤的。

對 PanSci 目標提出質疑者與釐清者:

Chi-Chun Chen :

我不知道PanSci設定的目標是傳遞資訊還是傳遞科學方法與價值, 如果是前者, 那只要無法證明為非的資訊大概都可以, 包括一些尼斯湖水怪的目擊報告等等; 如果是後者, 那就要同時檢視楊先生這些主張有沒有經過科學方法的檢驗。要講宗教可以, 那是個人信仰, 但是不能盲目讓科學(包含那些頭銜)替宗教背書。

Zhixi Si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嗯…PanSci的定位是科學新聞,那麼應該要以科學的角度去驗證文章的內容吧。「正面情緒對健康有益」這類主題,其實有很多文章了,重點不是靜坐是否有效/如何有效,或拜神是否有效/如何有效,而是為什麼靜坐、拜神會有效,又有效到什麼程度?怎麼測量?如果不去探討其中原因只是跟著照做,那就不是科學而是宗教儀式了。
另外,此篇文章露出在PanSci的前言部分,如「慈悲是宇宙最大的療癒力量」云云,實在太像宗教用語,我想這也是有爭議的原因之一吧。

Lei Yao Chang :

其實換個主題想,一直以來都有人在討論水的結晶是否會因為人情緒的不同改變其結晶結構,如果是一個這樣的新聞,Pansci會不會拿來當問題問大家? 而這本書所談論的東西不該是重點,推薦不該是推薦這本書,而是推薦討論這本書的說法與內容,這就會比較符合PanSci至今的經營路線風格。

如果是討論,即使正統生物醫學中,討論研究情緒相關的因子對於癌症的影響的報告也不少,同時,也可以另外經由正統研究的資料相對提醒,正面思想在某些時候與狀態下對於病症依然起不到大作用,但是這裡面的機制問題就是需要探索的,如果大家在乎的是科學,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導引線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ainbowchild Rc :

如果泛科學如自己在「關於泛科技」中所說的,是一個「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的網站,那麼這收錄任何內容前,最應該說清楚的,就是這些內容在學術上的依據和討論,並且深入淺出的讓讀者理解。如果這個內容是有爭議的,就更應該說清楚這些爭議。貿然或不清說明的引用,很容易讓不明就裡的人當成是「這是有科學家背書的」。

有爭議的內容不是不能談,而且很多時候,有爭議的內容恰是最能引起讀者興趣的:例如,有沒有鬼魂、有沒有超能力、正念能不能讓水變得有治癒能量或替電腦掃毒等等。但正因為泛科技的定位是「科普網站」,這些事情到底有無「科學根據」,正是最應該說清楚的。

與其他國內新聞網站相比,泛科技擁有各領域的專業寫手,也因此能明顯有別於時下亂抄國外小報的新聞媒體,在科學相關新聞上取得更多人的信賴。在這個充滿謊言與騙局的年代,誠摯的希望泛科技往後在處理此類議題時能更加小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對繼續刊登者:

林天讚 :

我覺得如果以現在這種寫法是不應該放,因為這種寫法像是在洗腦,畢竟PanSci的讀者不一定是接受過科學教育,一開頭就說這本書算是一本很有道理的書,就容易讓人掉入本書一定正確的迷思,第二段不斷強調”作者是頂尖的”,我覺得放在PanSci上這是可以去掉或是用詞中性一點,因為這會干擾我們客觀思考,學歷高不一定就是對的,最後這段PanSci節錄停在這裡實在不太對,因為這是一個結論,如果把他提倡的當成結論就像是完全肯定這本書,我覺得應該要提出一些問題作為反思,讓讀者自己去決定是否去接受這個論點,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部份(一點淺見,如有得罪還請見諒)

Milk Lin :

我希望Pansci能考慮到這網站的閱讀者非常眾多, 有一部分是已經受過一定科學思維訓練的泛科學人, 但是還有另一部分是懵懵懂懂正在探索科學這個領域的讀者; 前者如我們可針對爭議,從而批判,討論, 獲得一定的共識; 但後者往往跟海棉一樣, 有多少吸收多少, 不一定具有反思的能力. 所以這邊推廣的內容, 最好以不具爭議性的科學內容為主. 我指的不具爭議性, 是指雖然正反意見皆有, 但是是目前可以用合乎科學的方法來討論的, 例如說: 全球暖化的原因, 是人為工業化的影響還是自然循環, 兩邊都有自己的主張, 這議題有爭議, 但是是在科學範疇內的爭議; 抱持正面情緒就可以產生正面能量讓身體健康心想是成, 一些人說可以, 一些人說不行, 這是有爭議的, 但是是在科學能討論的範疇之外; 像後者這種資訊我認為在刊登之前是要多加三思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ng Fu Yun :

 ‎”這本書的確有不少解釋,連我自己也覺得怪怪的”–——>如果連自己都覺得怪, 那就更不應該登出來.

PanSci 掛科普的牌子, 很容易會令一些認識不多的人, 誤以為這本書的內容是得到科學界主流認同的.

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主流不認同」的東西不能說, 而是介紹這些東西時, 作者應該仔細說明一下這跟主流有哪些地方相異, 主流學界對這類說法有何反應或看法. 這樣讀者看後可以自己決定信不信這說法.
作者那一篇文的問題在於, 只純粹推薦那本書, 而且列出作者的科學背景, 再沒有其他的解說, 很容易令讀者誤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ene Ng :

我想建議把這篇文章刪除再加上說明,以免日後引起PanSci的困擾,我也很希望PanSci能刊登嚴謹的科學文章。這篇文章會繼續保留在我的部落格,我想這是不會有問題的。日後我會再寫篇文章,探討該書的科學根據,並全文刊登在PanSci。(編註:Gene是作者)

不確定者:

Hsueh Tseng :

身為讀者,很不喜歡看到某種健康書:以科學論點夾帶其實未以科學方法驗證的健康概念,我把這種作者稱為養生神棍。但我不是說真原醫一書有這個問題,我尚未讀過這本書,不能妄下結論。(不過,比較肯定的是出版社的態度--只要有科學專業背景人士背書,有行銷賣點,至於內容科不科學不關出版社的事,反正作者文責自負。)

Bob Lu

我贊成 Milk Lin 在原文(已經刪除)的回應說的:

“有些學者作為科學家這個職業是做得很好,
[……]但是在放下科學家這個職業的時候,
是否還能做一個成功的懷疑論者, 就不一定了.

但是, 這些科學家在放下職業之後,
將自己的一些形上學觀念 (或信仰) 推廣希望讓世人知道,
我們也不能因此指著他的鼻子罵說:
這些東西不科學!
因為事實上推廣個人的主義,
本來就是一個自由社會應該要有的現象,
如果立意是正面的, 那更沒有理由阻止. ”

也贊成 Gene 說的,Gene 認為這本書出發點良善就好,這也是他的良善意圖,不需苛責。但是本文屬性是否符合 PanSci 的守備範圍則是可以討論的。

我其實沒有追 PanSci 的每篇文章所以不是真的很確定 PanSci 的定位在哪。如果說 PanSci 只報學術派的正規研究,那這篇顯然是不適合的。如果本來就經常有科學家在放下科學家身分以後的一些見解與思考,則這篇就沒甚麼不妥。
不過還是有必須要批評之處:既然這本書的內容有大量 “一個科學家在科學家的職責以外的各人見解”,Gene 的介紹在開頭幾段太過訴諸作者的學術威信,這點我認為確實是不恰當的。

或者更簡單的講,世界上本來就不是只有學院派科學。PanSci 如果不只報學院派科學內容,貼這篇就沒啥不妥。

但是相對的,不是學院派就不應該濫用學院派的威信。用了,就請接受學院派科學所必須接受的嚴肅審查標準!

非常感謝願意提供意見給PanSci的各位,如各位所見,該文已經移除。編輯團隊的意見原朝不該繼續刊登的方向,但因為受限於團隊成員的智識,我們想得並沒有上面那麼多元跟詳盡,若貿然做出決定,怕也不妥。透過這次事件,我們學習到很多。同時也要感謝作者Gene,願意參與進討論中,接受質疑,並且以科學家的器度表示願意移除前文,同時承諾將在近期重新寫一篇從科學角度(而非個人經驗角度)看「真原醫」的專文給PanSci。

經過這次事件,未來PanSci會更盡力確保所有發佈訊息的科學嚴謹性,也希望各位持續給予嚴厲的監督。這並非要將責任轉嫁給各位,而是希望即使在發生類似事件的時候,我們也能像這次一樣,從中學習。

註:感謝Gene的提醒,PanSci在此說明對該文的立場。如同許多伙伴(特別是Lei Yao Chang 跟 Rainbowchild Rc)所指出的,PanSci支持針對「真原醫」一書中提出的立論加以討論,但是是否「推荐」則是問題。因為真原醫一書中(根據Gene的全文書介),並非以科學證據來支持其論點,這與PanSci一直強調要靠證據說話的宗旨有所違背。因此簡單來說,PanSci並非單純以該書「不科學」或「不主流」來下判斷。(但以上說明,在提出問題並獲得多位伙伴回應之前,其實連自己都無法清楚陳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2024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程 催生科學傳播新力量
PanSci_96
・2024/10/21 ・91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21)日自臺北火車站啟程,沿著西部幹線南下,將於 10 月 21 日至 26 日搭載全臺 202 所國小學生,展開 6 天的科普環島之旅。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交通部臺灣鐵路公司副總經理賴興隆,美、荷、法、德、英國等駐臺代表、9 家車廂參與單位代表及師生們均蒞臨開幕式。

高中生成為科學傳播新力量 助力全臺科普教育

吳主委表示,自 2016 年以來,已連續 9 年舉辦科普環島列車活動,持續推動科學教育。今年活動規模擴大,火車將在 6 天內行經 17 個縣市、32 個站點,提供超過 300 項科學實驗,讓全臺學童能從小接觸科學。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科會積極邀請全臺高中學生,透過科學培訓後上車擔任「車廂關主」,帶領國小學童玩科普;高中生們由「知識接收者」轉為「科學傳播者」的角色,不僅加深其擔任小老師的使命感,也提升科學傳播、知識轉譯及組織規劃能力。

今年有 391 位來自全臺 18 所高中的學生參與培訓,其中 162 位為女學生,突破科技領域的性別刻板印象,展現女性在科學界的力量。這些科普小老師們將於 10 月 21 日至 26 日帶著全臺各縣市、鄉鎮國小學童學習更多有趣的科學實驗,為科普教育展開多面向的正循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 年的科普環島列車很不一樣! 全民一起上列車、長知識

「2024 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停靠站點及時刻表

今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首度開放全民上車體驗,活動開放報名迅速額滿,共有360位民眾參加,8節車廂搭載不同科技主題的特色實驗,包含今年最發燒的 AI 人工智慧、半導體、衛星通訊、以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隔震減震知識,都設計在車廂的科學實驗活動中,讓參與活動的學生、民眾能獲得最新最熱的科技知識。各車廂活動由台灣默克集團、友達永續基金會、瑞健醫療、ASM 台灣先藝科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數位發展部、緯創資通、聯華電子科技文教基金會和上銀科技等單位規劃設計。

國科會特別感謝各參與單位的支持與合作,讓此次活動更豐富多元。科普列車活動期間,在全國各地火車站及周邊地區也同時舉辦科學市集,歡迎各地民眾經過火車站時不要錯過難得的科學體驗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性別檢測的荒謬案例:當運動賽場上的「她」被迫成為「他」——《運動基因》
行路出版_96
・2024/08/08 ・238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性別檢測的歷史與爭議:從脫衣服到口腔擦拭

當然,瑪麗亞.荷塞.馬丁內茲-帕提尼奧(Mar.a Jos. Mart.nez-Pati.o)毫無理由懷疑自己不是女兒身。她的臉瘦長又高貴,有高高的顴骨,肌膚吹彈可破。她是在西班牙北部長大的普通女孩,除了跑跳方面比同齡的女表現還要好之外。

1985 年,具國際水準的二十四歲跨欄選手馬丁內茲-帕提尼奧,抵達日本神戶主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之後,才發覺自己忘了那份聲明她是女性、可參加女子組競賽的醫生證明書。結果,她不得不在神戶按慣例做賽前口腔擦拭取樣,證明她的生物性別。

性別檢測從 1960 年代就開始實行,當時國際田徑總會看夠了肌肉結實的中東歐國家女子選手(其中有很多人參與了煞費心機的禁藥計畫),於是國際田徑總會制定管制辦法,確保沒有男子選手假冒成女性。(從未證實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剛開始實施的檢測方式很粗暴,女選手被迫在醫生面前脫下褲子,到 1968 年的墨西哥城奧運,這種丟臉的手續就由令人滿意的客觀技術取代了:用採樣棒擦拭口腔組織取樣,再檢驗染色體。女性有 XX 性染色體,男性為 XY。

從基因上來辨別性別,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圖/envato

只不過,有時情況沒那麼簡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85 年 8 月那天很晚的時候,西班牙代表隊的隊醫準備告訴馬丁內茲-帕提尼奧壞消息。她的檢測結果出了問題,沒辦法上場比賽。馬丁內茲-帕提尼奧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愛滋病還是白血病(白血病才剛奪走了她哥哥的生命),但醫生沒再說什麼。

她非常焦慮地熬了兩個月,自己去看醫生,以免麻煩仍未走出喪子之痛的父母。接著,通知信來了,不是愛滋病,也不是白血病,但這個診斷將改變她的一生。信上寫著,分析五十個她的口腔組織細胞後發現,每個都帶有 XY 染色體。你是男人,想不到吧!國家代表隊官員力勸馬丁內茲-帕提尼奧假裝受傷,悄悄退役。

馬丁內茲-帕提尼奧不但拒絕退役,三個月後還在西班牙國內 60 公尺跨欄賽奪冠。然而勝利的榮耀,卻讓她成為公眾的笑柄。馬丁內茲-帕提尼奧的性別檢測結果在媒體上曝光了,她的名聲一落千丈,受到極其殘酷的對待。

能拿走的都被拿走了。西班牙官員取消了馬丁內茲-帕提尼奧的全國冠軍頭銜,把她踢出西班牙運動選手的宿舍,還撤回她的獎學金。他們刪除她的運動成績紀錄,彷彿她不存在似的。她的友人分成兩類,一種是留下來的,一種是離去的。她的未婚夫屬於後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丁內茲-帕提尼奧感到羞愧,喪失了活力,不過很快就展現出韌性。她在媒體上堅稱她確信自己是女性,誓言要反擊,而隨後她獲得遠道而來的援手。

生物學的複雜性:當染色體不再是判定性別的唯一標準

芬蘭遺傳學家亞伯特.德拉夏培爾(Albert de la Chapelle)看到報導馬丁內茲-帕提尼奧爭取權益的新聞之後,公開發表意見。德拉夏培爾十分清楚,染色體不一定能判定一個人是男性或女性。他最先研究了帶有 XX 染色體的男性。當父母的 X 和 Y 染色體在交換資訊時沒有排列整齊,來自 Y 染色體尖端的基因斷開,最後跑到 X 染色體上,這時就有可能發生「德拉夏培爾症候群」(De la Chapelle syndrome)。

馬丁內茲-帕提尼奧花很多錢找醫生檢查,他們告訴她,她有睪丸,藏在陰唇內的隱密處,而且她沒有子宮,也沒有卵巢。不過這些醫生還發現,馬丁內茲-帕提尼奧的睪丸雖然會產生跟男性同樣高的睪固酮濃度,但她有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簡稱AIS),也就是說,她的身體對睪固酮的需求充耳不聞,因此她完全發育成女性。大多數女性可以善用體內分泌的少量睪固酮在運動方面帶來的好處,但馬丁內茲-帕提尼奧根本無法利用。

馬丁內茲-帕提尼奧事件讓運動賽事的性別檢測打上問號。 圖/envato

性別檢測結果公開後差不多三年,奧會醫學委員會在 1988 年首爾奧運開會,裁定應該恢復馬丁內茲-帕提尼奧的資格。只不過,她的運動生涯那時已經受到阻撓,以十分之一秒的差距失去 1992 年奧運的參賽資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馬丁內茲-帕提尼奧事件的鞭策,國際田徑總會在 1990 年從各國召集了一群科學家,想要決定如何一勞永逸地辨別女性選手當中的男性,以求競賽公平。專家們的回應是:別問我們!這群科學家反而建議徹底廢除性別鑑定檢測。到 1999 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會)終於決定,只在遇有質疑聲浪時才對女性運動員進行檢測,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沒有明確標準可用來判定何謂合格女性。

問題在於,人類生物學就是不會像體育主管機關希望的那樣,客氣地把人分成男性和女性,而且過去二十年的技術進展完全沒有帶來絲毫改變,未來也不會有任何改變。耶魯大學榮譽教授米隆.吉內爾(Myron Genel)說:「我看不出我們要怎麼提出不同於二十年前所做的結果。」吉內爾也是建議國際田徑總會廢除性別檢測的一員。

醫生群最後判定,馬丁內茲-帕提尼奧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他們確定,就競技目的來說她是女性──是個既有陰道也有隱睪,有乳房、但沒有卵巢或子宮,而且體內雖有跟男性等量的睪固酮卻遲緩流著的女性。

不管是身體部位還是體內的染色體,都無法明確辨別男女運動員。那麼究竟有什麼遺傳學上的理由,要把男女分開考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 大衛・艾普斯坦(David Epstein)運動基因:頂尖運動表現背後的科學》,2020 年 12 月,行路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行路出版_96
21 篇文章 ・ 8 位粉絲
行路為「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新創的出版社,出版知識類且富科普或哲普內涵的書籍,科學類中尤其將長期耕耘「心理學+腦科學」領域重要、具時代意義,足以當教材的出版品。 行路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lk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