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我們,還能當朋友嗎?

海苔熊
・2012/07/12 ・10357字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覺得我跟他,還能再當朋友嗎?」她坐在會談室問我這個問題,眼神裡充滿了一點期待,又充斥了一絲的脆弱。

桌上的薰衣草茶,已經放到涼了,冷氣卻一直不冷,像是這段浮動的關係一樣,讓人無所適從。

「施主,這個問題應該問你自己。」我想這樣說,雖然法雨寺就在附近,但是這樣講未免宗教意味太濃厚了。所以,我換了個說法。

「你還希望跟他當朋友嗎?」這種看似廢話的問法,是我到這裡之後,從你所不知道的臨床心理師身上學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畢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朋友。我捨不得這段感情……或者說,我是比較重感情的人吧。我不願意相信我們之間,就只值這一小段露水姻緣。排除掉男女情感的部分,我還是很喜歡他這個人……」

「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我很難找到價值觀跟我相仿的人,畢竟我這麼直接、憤世嫉俗、又不像個女孩。同時,我也是一個很重視精神生活的人,對於身體碰觸、互動親暱的要求都不多,但我希望,對方能跟我在溝通、精神上有所交流。很少人做到這點,但他做到了,卻又消失了。我的生命像是什麼篩子之類的被抽走一樣,一直一直被漩進無止盡的洞裡。我真的很希望,當初我們都沒越界,這樣,就能繼續當朋友。可惜我放得太快、感情陷得太深,現在又來不及收了……」她說完,喝了一口冷掉的茶。

原先就是好朋友的兩人,不小心越界走到了曖昧,如果最終發現不能相處,還有可能退回當回原先的好朋友嗎?過去的雖然較少有人對「精神越界」做出相關的調查,但是「身體越界」,卻是很常見的研究議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越界的關係]

讓我們先來看看好友萬萬睡(Friends With Benefits,FWB)的例子。Bisson & Levine (2009)想知道,美國到底有多少人習慣「跟好友一起睡」,結果發現竟然有將近一半的人(49%-62%)有這樣的經驗,而這些人,一邊享受著FWB的自由好處,一邊又得承受著不確定纏身的痛苦。

萬惡的親密關係研究者最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問他們分開了沒有、這段關係持續了多久、分手了之後還是不是能回到原先純朋友的腳色等等。Bisson & Levine當然也不例外。他們發現,雖然有八成的人(81.1%)相信「越界」之後還能繼續當朋友,但事實是:

(1)有三分之一的人(28.3%)至今一直維持現狀(Stayed FWB)
(2)三分之一的人(35.8%)退回好朋友(Friends WITHOUT Benefit)
(3)一成左右的人(9.8%)修成正果(Became romantic)
(4)最後,有四分之一的人(25.9%),連朋友都當不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並且,Bisson & Levine在文末指出,就算是選擇繼續當朋友的(1)與(2),也還要持續面臨許多內心的不確定感與疙瘩、持續地吃醋、持續地嫉妒、持續為對方的故做不在乎,傷心落淚。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踏出關係的這一步,就同時得承擔它附加的後果。

 

[沉默的成本]

或許你會說:「可是並不是每對想繼續當朋友的,都是這種關係啊!」

沒錯,或許我們對於性,並不像美國人一般開放,但是Vanderdrift, Lehmiller, & Kelly (2012)今年最新的研究指出,FWB這種特別的關係,和一般情侶有一個共通點是:在這段關係裡花的時間和精力越多,顧慮的也越多,越離不開這段關係(Rusbult, 1980; Rusbult, Martz, & Agnew, 1998; Rusbult & Van Lange, 200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Vanderdrift他們也發現,如果你在對方身上投入越多心血,會越希望一段FWB的關係能「修成正果」,走向「真正的伴侶關係」,甚至在做愛時,都會減低保險套的使用率(Vanderdrift, et al., 2012)。

所以,那些一邊跟你發生性關係、一邊又可以和你當普通朋友,卻又不願意和你變成情侶的人,有兩種可能的心態是:他們在你身上投資的不夠多、或是他們也在掙扎。

(picture credit)

[什麼樣的人在分手後能繼續當朋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isson & Levine雖然告訴我們有三成的人可以繼續當好朋友、Vanderdrift也說投資較多的人會希望延續關係(不論是以FWB的姿態或是情侶的模式),但是這並沒有辦法解決我們心中主要的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分手之後可以當朋友,有些人不行?究竟哪些人在分手之後能夠當朋友呢?我又該怎麼做,才能跟他回到從前的朋友關係?

前幾天晚餐過後,沉迷偶像劇的阿母靠過來窗戶跟我說:「兒子阿,絕對達令裡汪東城說的話很有意思,他說:『如果愛情能像樂扣盒就好了。壞了一個扣耳,還有另外三個。』;你看看,愛情沒了,如果還能退回成友情,該有多好。」

汪東城與阿母這段話,與心理學家前幾年的「預設」(Assumption)是一樣的。如果你看過幾個月前那篇「友情限界」的最後,可能還記得我們曾經談到過去的研究大抵主張:分手的兩個人很難再退回朋友的那一端,就算真的能當朋友,彼此碰撞出來的,也不會是當初所冀望的那種溫柔(Foley & Fraser, 1998; Masheter, 1997a; Schneider & Kenny, 2000)。

真的是這樣嗎?時代會進步,科學研究的精神就是不斷推翻曾經的悲觀和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比較懂得該如何和過去說再見,也發現我們的確有可能和前度當好朋友--只是需要一些條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usboom, Collins, Givertz, & Levin (2002)十年前就做了一個經典的研究來回答這些問題。他們也想知道是怎樣的人在分手之後能續當朋友,「盛行率」又是多少,於是龜在家裡讀了一些書,整理出一些有趣的現象:

(1)關係中止的原因:大量的研究指出(或主張),當一段戀情不再符合我們的期待和需求的時候,我們就可能將這段關係中止,或轉化為友情(Foley & Fraser, 1998; Slotter & Finkel, 2009; Uysal, Lin, Knee, & Bush, 2012)。

(2)後失婚關係(Ex-spouse Relationship,ExR):古時候比較常做的,是離婚後還能不能當朋友的研究。如果對方在離開之後給你很少的心理支持,可能很難繼續當朋友,因為連你自己也沒有信心(Masheter, 1997a, 1997b)

(3)後分手關係(Post Dissolution Relationship,PDR):可是Ahrons &Wallisch的研究也發現,就算兩人之間沒有孩子的羈絆,還是有40%左右的人可以當朋友,於是,研究者開始把腦筋動到「一般情侶」身上(e.g.,Lannutti & Cameron, 1999; Schneider & Kenny, 200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要看分手是誰提的:Hill, Rubin, and Peplau (1976)的研究發現,如果是男方(或雙方)提出分手的要求,分手後比較容易繼續當朋友。

II.要看交往之前的關係: Metts, Cupach, and Bejlovec (1989)指出,如果你們戀愛前就已經是朋友,比起那些認識不久就是情侶的人,更可能在分手後當朋友,因為你們比較知道該如何以朋友的方式來相處。不過,許多戀情是從激情或吸引建立起的(Asendorpf, Penke, & Back, 2011; Morry, Kito, & Ortiz, 2011),也就是說,在在交往之前,兩人「根本不是朋友」。所以,如果你和他是這樣的關係,那麼請問,你要「退回哪裡」呢?

III.分手的處理方式:「那也要看兩個人怎麼分手的吧?」有些人可能會非常敏感地這樣說。有些人相信以正面積極的方式來討論分手(positive tone)的情侶,比起一言不發就人間蒸發的人,更能維繫分手後的朋友關係。事實上,Banks, Altendorf, Greene, & Cody (1987)一開始也是這樣以為的,但卻發現不是如此--你們能不能當朋友,跟他如何談分手並沒有很大的關係<2>,真正有關係的是你們在彼此心中的地位,以及天時、地利、人和。他們發現,仍然覺得對方很有吸引力(perceived their former partner as more desirable)、互相信任(Trust) 、朋友圈有很多重疊(network overlap)、而且雙方都願意調整(dyadic adjustment)的人,比較可能繼續和前度當朋友。

[資源與障礙:能繼續當朋友的兩大因素]

問題是,什麼叫「雙方都願意調整」呢?很多心理學家或書籍都講得很模糊,因為這樣比較有朦朧美(被揍飛),所幸Busboom, Collins, Givertz, & Levin (2002)不甘同流合汙(?),還說得滿清楚的:重點在於兩人之間的資源(Resource)與障礙(Barrier)。

在討論資源(Resource)與障礙(Barrier)是什麼之前,我想先邀請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是什麼因素,讓兩個人「可以繼續」在一起呢?
從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觀點來看(對不起又是我),不論你們兩個人是「朋友」、「床伴」(FWB)、「曖昧」、「男女朋友」、「前男女朋友」或是想繼續當朋友卻在分分合合間擺盪的「溜溜球式戀愛」(Dailey, Pfiester, Jin, Beck, & Clark, 2009)、甚至是想分又分不開的難離怨偶,所有單純或複雜的人際關係之所以能夠延續,只有一個原因--你們從對方身上獲取到了一些東西、不想失去這些東西,所以甘願對方繼續連繫,不論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Roloff, Soule, & Carey, 2001)。

Busboom等人採取這樣的觀點,調查了386位大學生發現,其實有63%左右的人可以和前度(Ex,指前男友或前女友)當「朋友」,如果對方相處時,能滿足更多自己需要的東西或獲得資源(Resource),那麼這段分手後友誼(PDR)將更可能持續。這些資源可能是金錢、稱讚、安全感等等讓你心生愉快的東西,但無論如何,正是這些羈絆了彼此,讓雙方繼續「當朋友」;相反地,Busboom發現如果每次和對方相處的時候,仍充滿了各種衝突、爭執、怨恨、或負面情緒,就算嘴巴上說可以當朋友,品質也會很低落--因為這些負面的互動方式,像是重重障礙(Barrier)一樣橫在你和他之間,於是你可能跟自己說,相見不如懷念。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希望繼續這段朋友關係,就用盡其極讓他像陳小春一樣賴著你每一天離不開你?你可以用各種方式牽絆著她的心,比方說因為你們有共同的朋友,所以不得不見面;因為他還要考研究所,仍然得問你課業相關的問題;因為他還需要一些最起碼的安全感,所以你們雖然分開,但仍待在他身邊,陪他度過最難熬的一段等等。
如果是這樣,我們不禁要問:這種低頭用「滿足對方需求」的方式,換來的究竟是友情、半殘的愛情、還是兩者都不是的四不像?

[ 不需要也是一種需要]

「我一直試圖修補和他之間的關係、一直在想怎樣改善我的缺點、我承諾他我會改變、可是他不給我機會。他說,他不是那種分手之後,還能跟別人當朋友的人。為什麼會這樣?不是說,需求與資源的羈絆是繼續當朋友的關鍵嗎?」

心理學家會告訴你,這些「滿足需求」做法之所以不會成功,是因為你費盡心機所做的一些努力,並不一定真的是他想要的,只是「你以為他想要的」(Collins & Ford, 2010)。那麼,他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Busboom後續的分析發現了一個現象是:有兩種人在分手之後很滿足(Satisfy)於她們的PDR,一種是資源供需平衡的「分手後好朋友」,另一種是避不見面「連朋友也當不成」。奇怪了,為什麼連朋友也當不成也會開心?我們都以為,一段滿意的關係是建立在正向的互動上,兩人相親相愛,彼此相濡以沫(?),才能幸福快樂,卻忽略了有時候,對方的快樂是建立在你的消失上。

「我那時覺得很納悶。我們兩個人曾經這麼好,為何轉瞬間關係就崩解掉?分手後的第一年,我每天發簡訊給他,希望對方能看見自己的生活。一開始,他還會斷斷續續地回,後來,甚至連手機都已經打不通了。第二年,我開始注意他的網誌、回覆他的留言,我希望能藉由這種方式,重建自己在他心裡的位置,但也很明顯失敗了,不久連網誌也關閉了。第三年,課業與工作變重了,我卻時時無法忘懷曾經有那麼一個人,答應要陪我一起環島看日落,要在新買的房子裡摟著我的腰陪我做飯,我心裡一直有個地方,為他而空著。第四年,儘管他的影子已經漸漸淡了,這段時間以來,也愛過幾個人、離開過幾個人,但每當我在螢幕上看到相似的劇情、在街角瞥見熟悉的背影、或是走過占據回憶的公園綠地,心裡還是不由地會有一絲絲糾結。在我心中,他從未真正離開過我,我也嘗試過、努力過,可是,他連做朋友的機會,都不給我。我還能做些什麼?」

答案是,什麼都不需要做,過好自己的生活。
可能因為一些過去相處時的不愉快太多、傷害太深、糾葛太複雜,導致現在的他不需要你了。他真正需要是一個人靜一靜、一個人擁有自由。如果離開你是一種解脫,為何你還會傻傻相信,當朋友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到頭來你會發現,一廂情願地想當繼續朋友,其實只是滿足「你的需求」,卻罔顧了對方的幸福。
有時候把手放開,不只是給對方最後的疼愛,也能讓自己學會釋懷。就像Busboom的一位受試者在開放問卷的部分提到:「離開他以後,心裡覺得很舒服,好像放下中一塊大石頭一樣。她很感謝他,但感謝的並不是分手之後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正是因為對方『沒有』做什麼,感謝他不再糾纏、不再說自己要改變、不再緊迫盯人,讓她能找回真正需要的自由與空間。」

說得簡單,可是真的要接受這些卻又是如此困難。往事歷歷要如何停止對他的思緒?不想再這麼在乎他,但他卻仍然時時出現在腦海裡……想以朋友做為一種過度性客體,但他卻連這過度的機會都不給予……為什麼他能做到如此狠心?

[心裡麵的疙瘩:不能好好當朋友的四個主因]

「終於在和他分手四年後,他生日的今天,我鼓起勇氣在他的臉書加他好友並祝他生日快樂。我心裡抱著滿滿地不確定,不確定他是不是還恨我、不確定他是不是還在躲我、不確定他是不是已經喜歡上了別的女生、不確定他會不會接受我的交友邀請,我甚至不確定,現在自己對他的感受是什麼。但我希望,這段關係能有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以朋友的方式。可是,我心裡還是有一些未解的結,我不確定是否能跟他像從前一樣,好好的相處……」

一個朋友前幾天跟我一起在大雨中吃麵疙瘩時跟我坦承這些疙瘩。她擔心,四年都過去了,這樣的關係是否還符合自己的期待?如果你跟她一樣擔心這些疙瘩,Busboom的研究也大方送你四個「不能再當朋友」的因素

(1)家人朋友是否支持(Friend’s / Family’s support, r = .36, .32)

關於朋友和家人。過去我們曾經多次提到一件事情是--戀愛不只是你一個人在談,還跟你身邊的朋友有關(Broemer & Diehl, 2003; Etcheverry & Le, 2005)--分手之後的關係也是。

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會說:「像他這種爛人你竟然還想繼續和他當朋友!」、「他可以繼續去欺騙別的傻女人,但我不許他在糾纏我最好的姊妹」、「乖女兒,還有很多人際關係值得你去經營,不要光是想著他……」。如果他們不支持你們繼續連絡,那麼這場戲也很難獨自唱下去(Zhang & Kline, 2009)。

(2)相處時是否常常發生衝突(Conflict, r = .17)

一般來說,沒有人會喜歡跟一個天天吵架的人在一起,不論是朋友還是男女朋友。弔詭地是,雖然有些人認為爭執是導致關係破裂的主因,但是我們忽略了有時候爭執反而是成長的開始(Hira & Overall, 2011)。所以在後續的綜合迴歸分析中,此因素的負面效果並不明顯(β= .05)。

(3)是否有新的伴侶(New romantic relationship, r = .27)

研究發現,如果你有了新的伴侶,比較難跟對方繼續當朋友。奇怪了,不是雙方都有了新的男女朋友之後,內心的疙瘩比較少,所以比較能繼續當朋友嗎?這個問題需要從三方面來回答:
I.需求不再匱乏。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想被呵護的部分已經被現任情人填滿了,那為什麼還需要他呢?除非他能填補你現任伴侶無法做到的部分,比方說,前男友像李大仁一樣,是一個能「聊一聊」的好朋友,但是你的男朋友卻不行。只是這種故事這結局……嗯,言盡於此。

II.那你有沒有問過我。或許,你可以很釋懷地跟對方繼續當朋友,但是有兩個人可能沒辦法,一個是你的舊情人,一個是你的現任情人。多年前Rubin(1973)曾經討論喜歡與愛的差別,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獨佔性」。換個角度想想,今天你的另一半說要和他的前度去吃飯,並且跟你說他們只是朋友,你心裡會一點醋味都沒有嗎?如果今天你約好和前女友一起去看展覽,不料她男朋友卻一起出現,那麼你還能「自在地」跟他走在一起嗎?還是剛見面就在心裡面發出孟克的吶喊?

III.雙方有伴還是單方有伴。或許我們解析問題的方式錯了,Busboom只詢問受試者「你現在有沒有男女朋友」,並沒有問他們前男/女友的感情狀態。或許正如我們假設的,單方有伴讓關係更困難,但雙方有伴說不定還可以Double Dating,甚至重新把四人的關係定位在新的里程碑(比方他新女友的大姨媽和你新男友的三叔公曾經是高中時期互相暗戀的學長學妹之類的),我也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類似的例子,可是我們還需要多一點研究來支持這樣的說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甩掉對方之後罪惡感纏身,他找到了新幸福之後,你內心的罪惡感會有些許下降,這可能有助於拉近兩人間的關係(Baumeister, Stillwell, & Heatherton, 1995; Baumeister, Wotman, & Stillwell, 1993)。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對方有伴」是一種可能的阻礙,但是後來Villella & Ryan (2010)的研究卻發現,對方是不是有男女朋友,並不會明顯影響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提分手者總是疙瘩比較少,也比較滿意這段PDR、心理適應與調整也較為良好。附帶一提,他們發現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女性一般來說總是在分手後經歷比較多負面情緒,卻也是調整(adjustment)比較多的那一個。

(4)分手的時候,採用逃避或忽略的方式(Neglect, r = .17)

多年前Rusbult & Zembrodt (1983)就指出,情侶間面對衝突有很多種方式,積極正面溝通雖然不一定帶來好結果,但忽略逃避不但有損關係、讓彼此相互討厭、還可能讓雙方連朋友都當不成。

Panayiotou (2005)在美麗的塞浦路斯島做的研究,也得到同樣的結果: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或迴避戰術( avoidant tactics)只會降低彼此的依賴、讓他不再愛你、或是開始覺得其他人比較好--這就是為什麼,避不見面斷得最乾淨。Panayiotou也發現,很少有其他的衝突處理方式,可以和逃避或忽略的方式匹敵--如此強烈地摧毀愛,並且讓對方依附上別的對象。

 [乾淨分手的三個階段]

「後來我終於發現,這段感情裡面一直都是他比較成熟有經驗。一開始,他用巧妙的方式讓我愛上他,交往的時候,他也一直讓著我,甚至是到了分手,他都還冷靜地說:我們還是一段時間不要見面比較好。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再當朋友、甚至再當男女朋友,我都不排除這些可能,因為你的可愛和傻傻的模樣並沒有變。可是,不是現在。」

麵疙瘩快吃完的時候,她談到他最近讀了鄧惠文的書「非常關係」,才突然頓悟一直以來他都順著鄧心理師的建議走:

三個月內安撫且不要責怪彼此,六個月內逐漸減少接觸,六個月後如果對方比較能放寬心,可以偶爾聯繫,如果一年內對方還無法釋懷,最好是拉長冷淡的時間(鄧惠文, 2011, p139-140)<1>。

分手之後究竟要間隔多久才適合聯絡?一週打一次電話會太多嗎?如果是兩通呢?我還可以繼續寫信給她嗎?我該繼續買東西送他嗎?朋友不是也會做這些事情?我這樣做應該不過分吧?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無法提供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牽涉到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了,可能和你是男生女生、你們的互動方式、分手的狀態、是誰提分手等等有關(Villella & Ryan, 2010)。可是如果你還在問自己這些問題,至少表示你對他的感情還太濃太深,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調淡一些。

「正是因為這幾年來我都沒有走出來,所以他一直延長時限、一直讓我聯絡不上他。是我自己困住自己,讓我們無法繼續以朋友的關係,走下去。雖然當時覺得很殘忍,但是現在回頭想想,他這樣做對我們真的比較好……」她說到這裡,數度哽咽,麵攤的老闆娘還以為我跟他吵架了冏。幸好,我最近學會擺出淡定的表情(ˊ_>ˋ),只可惜麵攤沒賣紅茶。

 [終止還是中止:怎樣才能繼續當朋友?]

過去的關係研究者總是認為,一段關係發展的最後階段就是「終止」(terminate)這段關係(e.g., Duck, 1986; Knapp, 1983),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這個終止可能只是「中止」,也就是說,可能會讓兩個人的關係以另一種姿態重新開始(Busboom, et al., 2002)。可是,Busboom 並沒有交代「如何」讓兩個人的關係,只是「中止」,而不是終止。

值得慶幸的是在十年後的今天,Bullock, Hackathorn, Clark, & Mattingly (2011)重新做了和Busboom一樣的實驗,讓這個問題出現了一線曙光。他們調查了131位友分手經驗的大學生,發現在一起的時候越開心滿意的人,越可能在分手後還是朋友,而那些曾經的歡樂與滿足,可能會促使他們更願意去經營、去努力、去維繫分手後的友情,進一步讓分手後的關係更為美好。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只是感覺消逝了,但是當年相愛時的回憶仍然能量滿滿,也不是因為一些可怕的因素分手,那麼當時的甜蜜在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成為友誼的養料。而且,你們也可以透過分手後的努力,重建朋友關係。

「你騙人!你前面不是說努力有時候沒屁用反而會有反效果嗎?!」

恭喜施主賀喜施主,會這樣問表示你有用心看前面的文章(拭淚),只是可能因為太感動了濡濕了眼眶沒有看清楚。Bullock等人的重點並不是擺在「努力」,而是在於「你們」。就像我常常喜歡說的:不論是什麼關係,不可能「一個人」付出100%的努力就可以挽回任何東西或讓愛延續。因為人際關係本來就是雙向的(Oriña, Collins, Simpson, Salvatore, & Kim, 2011)。

如果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你一個人癡心絕對地想退回當朋友,
如果從分手到今天都是妳自己在調整步伐希望能走回從前,
如果離開那段感情後只有你在想著該怎樣才可以重建關係,
如果她從來都不願意、不考慮、不想要繼續任何形式的關係,你又何苦緊緊相逼?
如果退出是她獨自療傷的方式,你又何必讓雙方重新站在容易受傷的位置?
維繫關係的策略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一個人一頭熱地做,效果往往比一半還少。

或許,真正的事實是:只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感情應放置的新地方、新對象,所以你會用對方無法接受的頻率,持續跟對方聯繫。沒有伴侶的一方,總是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在這段分手後的「友誼」上面(Villella & Ryan, 2010)。

[不同濃度的牛奶旅行]

談了這麼多,簡單摘要一下這篇文章想要說明的事情有三件:

(1)大約有60%的人可以繼續和舊情人當朋友,或再續前緣。
(2)有許多因素影響我們是否能和對方繼續當朋友
(3)「雙方」都努力維繫與經營關係才能讓關係繼續。

正所謂一個銅板敲不響,兩個銅板小叮噹。好事總多磨,過去彼此背負的故事輕重、交往時的快樂多寡、分手時採取的方式、分手後朋友家人的支持、甚至對方現在的情感狀態,都是這段關係能否維繫的一環。不論是Busboom 等人(2002)或Bullock等人(2011)的研究都指出,或許我們該在乎的並不是「能不能」繼續當朋友,而是這個「朋友」,是否和我們所想像的相同?

兩人相處品質好嗎?跟對方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不自在嗎?

沒有任何關係能退回任何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認識自己、調整關係,一段時間過後,對方或許會發現他原先喜歡你的那部分並沒有改變,他不喜歡的部分也可能依舊存在,但是因為兩人都在這段時光裡面有所成長和體會,於是逐漸能以朋友的姿態接受這些好與壞。

成為朋友,最大的改變是我們對彼此的要求減少了,用偶爾的提醒取代時時的關心,以三五成群代替雙雙對對,能聆聽對方的心事但不再聊到天亮、會參考對方的想法但不再奉為圭臬,這些角色的調整都需要時間,去習慣、去接受、去細細品嘗,在單身之後如何彼此陪伴。如果這些不是你所期待的,那很可能你要的不只是朋友。

「幾天之後,我收到他傳來的臉書訊息。這幾天我一直兢兢業業地等待著,因為我很怕又被忽略或拒絕,我的心可能禁不起再一次的打擊。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回覆了我的交友邀請,還回頭祝福我,希望我一切順利。我才發現,無法繼續當朋友的人其實是我。我不甘這段感情就這樣結束,所以用「超級好朋友」做為掩護,實際上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到他身邊。」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朋友傳給我的這封超長APP,語氣中雖然帶著許多不捨,但似乎已經看見自己更多隱藏的盲點,接受更多當初無法接受的心結。

對於分手後的關係,我們都很清楚需要時間。可是關鍵並不是時間本身,而是在這段時間裡面,我們究竟產生了什麼改變。如果無法調整彼此的期待,延續關係只是一種持續的傷害。

最後,我想用牛奶的比喻來說明分手之後我們該如何自處。

我們可以想像關係中的兩個人是兩杯牛奶,會走到分手,想必是愛的濃度有所不同了,一個人愛得多,另一個愛得少。愛得多的濃牛奶,持續分手前的行為,想把自己滿溢的愛倒過去另一杯,卻不問對方是否承受得住,所以淡牛奶只好跑得遠遠的,因為他不再習慣對方所給予的,雖然他曾經是那麼的享受;濃牛奶很傷心,他甚至不懂為什麼自己愛對方這麼多,還要遭受如此的待遇。

但是生命還是要走下去。一段時間過後,兩杯牛奶各自遇見了其他的飲料、到過了不同的地方、看見不同的風景、呼吸了不同的空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的濃度。直到某一天,兩杯牛奶偶然重逢,經過這段旅行,濃牛奶已經沾染酪梨氣息而呈現淡黃色,淡牛奶也透露出草莓香氣和淡粉紅的色澤,但是他們仍舊認得彼此,因為玻璃的背後,還有一些未曾改變的部分。只是這次,沒有人再緊追不捨,也沒有人再逃之夭夭,因為兩杯牛奶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

所以他們選擇一前一後地走著,有時候是酪梨牛奶走在前面,有時候是草莓牛奶領先,但不論如何,他們都很有默契地在彼此的步伐多留一點空間,讓其他的飲料也能接近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甚至與他們一起旅行。可是無論如何走走停停,他們都會在彼此的視線裡面留下一個特殊的位置給彼此。

感情結束的時候,我們總是緬懷過去添加懊悔,望向未來自嘆美好不再。但我們忘記了,如果過去和未來的「我們」都不可期待,至少還有現在,還有「我自己」值得去好好去愛。

在結束晤談之前,她擦了擦眼淚微笑著說:「曾經以為失去他是失去全世界,後來才發現我心目中真實的那個世界,是從失去他之後,才逐漸明朗起來的。」

如果他口中曾經的永遠,如今已無法實現,何不站在這個句點上採取新的觀點,瞇起眼睛,讓永遠隨風變成一種遙遠。

P.S.如果還是很難過,也可以聽聽我一位可愛朋友唱的這首歌[Ellen小手拉大手]。我每次聽,每次都變得開心一點點。重要的是,我發現跟著這首歌一邊細數過去的時候,那些甜美的曾經,依舊甜美,並不會因為分手、因為我們的關係消逝而變質。

然後變得可以由衷地感謝,他用生命帶給你的幸福滋味。

 


[註解]

<1>這個分段方式不是瞎掰來的,是因為大多數的分手急性情緒症狀都在三到六個月(劉惠琴, 1995),如果在這段時間內繼續勾勾迪(台),可能會讓彼此產生疑惑:究竟他是想跟我分開,或是仍然在乎我?。
<2>如果你有仔細讀的話,可能會發現後面Busboom等人(2002)的研究不完全支持這個結果。Busboom指出,或許某些分手的方式與PDR的滿意度無關(例如雙方仔細討論後正式分開,Exit),有些則具傷害性(如忽略,Neglect)。當然也可能是所問的問題不夠敏感。
<3>感謝幾位朋友慷慨分享全篇故事,為行文故經些許改寫。
<4>所有實驗數據結果,均僅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本文發表在六月份的Womany.net及七月份的PanSci.tw

[參考文獻與全文下載]

Picture Credit: 非主流輕博客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賭博與愛情公式:用數學擬定你的擇偶策略——《數盲、詐騙與偽科學》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2024/01/06 ・248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理解期望值,有助於分析賭場裡的大部分賭局,以及美國中西部和英國的嘉年華會中,常有人玩、但一般人比較不熟悉的賭法:骰子擲好運(chuck-a-luck)。

招攬人來玩「骰子擲好運」的說詞極具說服力:你從 1 到 6 挑一個號碼,莊家一次擲三顆骰子,如果三個骰子都擲出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3 美元。要是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2 美元。

假如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你挑的號碼,莊家付你 1 美元。如果你挑的號碼一個也沒有出現,那你要付莊家 1 美元。賽局用三個不同的骰子,你有三次機會贏,而且,有時候你還不只贏 1 美元,最多也不過輸 1 美元。

我們可以套用名主持人瓊安.李維絲(Joan Rivers)的名言(按:她的名言是:「我們能聊一聊嗎?」),問一句:「我們能算一算嗎?」(如果你寧願不算,可以跳過這一節。)不管你選哪個號碼,贏的機率顯然都一樣。不過,為了讓計算更明確易懂,假設你永遠都選 4。骰子是獨立的,三個骰子都出現 4 點的機率是 1/6×1/6×1/6=1/216,你約有 1/216 的機率會贏得 3 美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有兩個骰子出現 4 點的機率,會難算一點。但你可以使用第 1 章提到的二項機率分布,我會在這裡再導一遍。三個骰子中出現兩個 4,有三種彼此互斥的情況:X44、4X4 或 44X,其中 X 代表任何非 4 的點數。而第一種的機率是 5/6×1/6×1/6=5/216,第二種和第三種的結果也是這樣。三者相加,可得出三個骰子裡出現兩個 4 點的機率為 15/216,你有這樣的機率會贏得 2 美元。

圖/envato

同樣的,要算出三個骰子裡只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也是要將事件分解成三種互斥的情況。得出 4XX 的機率為 1/6×5/6×5/6=25/216,得到 X4X 和 XX4 的機率亦同,三者相加,得出 75/216。這是三個骰子裡僅出現一個 4 點的機率,因此也是你贏得 1 美元的機率。

要計算擲三個骰子都沒有出現 4 點的機率,我們只要算出剩下的機率是多少即可。算法是用 1(或是100%)減去(1/216 +15/216 + 75/216),得出的答案是 125/216。所以,平均而言,你每玩 216 次骰子擲好運,就有 125 次要輸 1 美元。

這樣一來,就可以算出你贏的期望值($3×1/216)+($2×15/216)+($1×75/216)+(–$1×125/216)=$(–17/216)=–$0.08。平均來說,你每玩一次這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賭局,大概就要輸掉 8 美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尋找愛情,有公式?

面對愛情,有人從感性出發,有人以理性去愛。兩種單獨運作時顯然效果都不太好,但加起來⋯⋯也不是很妙。不過,如果善用兩者,成功的機率可能還是大一些。回想舊愛,憑感性去愛的人很可能悲嘆錯失的良緣,並認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這麼愛一個人了。而用比較冷靜的態度去愛的人,很可能會對以下的機率結果感興趣。

在我們的模型中,假設女主角——就叫她香桃吧(按:在希臘神話中,香桃木﹝Myrtle﹞是愛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的代表植物,象徵愛與美)有理由相信,在她的「約會生涯」中,會遇到 N 個可能成為配偶的人。對某些女性來說,N 可能等於 2;對另一些人來說,N 也許是 200。香桃思考的問題是:到了什麼時候我就應該接受X先生,不管在他之後可能有某些追求者比他「更好」?我們也假設她是一次遇見一個人,有能力判斷她遇到的人是否適合她,以及,一旦她拒絕了某個人之後,此人就永遠出局。

為了便於說明,假設香桃到目前為止已經見過 6 位男士,她對這些人的排序如下:3—5—1—6—2—4。這是指,在她約過會的這 6 人中,她對見到的第一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3 名,對第二人的喜歡程度排第 5 名,最喜歡第三個人,以此類推。如果她見了第七個人,她對此人的喜歡程度超過其他人,但第三人仍穩居寶座,那她的更新排序就會變成 4—6—1—7—3—5—2。每見過一個人,她就更新追求者的相對排序。她在想,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規則擇偶,才能讓她最有機會從預估的 N 位追求者中,選出最好的。

圖/envato

要得出最好的策略,要善用條件機率(我們會在下一章介紹條件機率)和一點微積分,但策略本身講起來很簡單。如果有某個人比過去的對象都好,且讓我們把此人稱為真命天子。如果香桃打算和 N 個人碰面,她大概需要拒絕前面的 37%,之後真命天子出現時(如果有的話),就接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假設香桃不是太有魅力,她很可能只會遇見 4 個合格的追求者。我們進一步假設,這 4 個人與她相見的順序,是 24 種可能性中的任何一種(24=4×3×2×1)。

由於 N=4,37% 策略在這個例子中不夠清楚(無法對應到整數),而 37% 介於 25% 與 50% 之間,因此有兩套對應的最佳策略如下:

(A)拒絕第一個對象(4×25%=1),接受後來最佳的對象。

(B)拒絕前兩名追求者(4×50%=2),接受後來最好的求愛者。

如果採取A策略,香桃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1 種,選到最好的追求者。採取 B 策略的話,會在 24 種可能性中的 10 種裡擇偶成功。

以下列出所有序列,如同前述,1 代表香桃最偏好的追求者,2 代表她的次佳選擇,以此類推。因此,3—2—1—4 代表她先遇見第三選擇,再來遇見第二選擇,第三次遇到最佳選擇,最後則遇到下下之選。序列後面標示的 A 或 B,代表在這些情況下,採取 A 策略或 B 策略能讓她選到真命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234;1243;1324;1342;1423;1432;2134(A);2143(A);2314(A, B);2341(A, B);2413(A, B);2431(A, B);3124(A);3142(A);3214(B);3241(B);3412(A, B);3421;4123(A);4132(A);4213(B);4231(B);4312(B);4321

如果香桃很有魅力,預期可以遇見 25 位追求者,那她的策略是要拒絕前 9 位追求者(25 的 37% 約為 9),接受之後出現的最好對象。我們也可以用類似的表來驗證,但是這個表會變得很龐雜,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接受通用證明。(不用多說,如果要找伴的人是男士而非女士,同樣的分析也成立。)如果 N 的數值很大,那麼,香桃遵循這套 37% 法則擇偶的成功率也約略是 37%。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難了:要如何和真命天子相伴相守。話說回來,這個 37% 法則數學模型也衍生出許多版本,其中加上了更合理的戀愛限制條件。

——本書摘自《數盲、詐騙與偽科學》,2023 年 11 月,大牌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閱讀的大牌不侷限於單一領域, 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思考獨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如何增進夫妻感情?答案比你想像中簡單——《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
azothbooks_96
・2023/06/01 ・398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怎樣才能讓夫妻的感情加溫且長長久久?研究證實,只要夫妻一起玩障礙競賽就會大有幫助! 

實驗證明:墜入愛河可能比想像中簡單

一九八○年代末期,麻州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的詹姆斯‧萊爾德(James Laird)與同仁刊登廣告,招募自願者參與一項罕見的實驗,探討第六感有沒有可能存在。他們安排互不相識的男女同時抵達實驗室,經歷一段特別的流程。研究人員解釋,兩位受測者做心電感應測試以前,必須先做默契培養練習。研究人員請受測者花點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然後再把他們帶到不同的房間,讓其中一人看幾張簡單的照片,請另一人用感應的方式猜測那些照片的性質。

研究結束後,萊爾德觀察他的資料,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心電感應力。他覺得失望嗎?一點也不。事實上,這個研究和心電感應無關,所謂的心電感應測試只是一個幌子,他們的目的是想做愛情心理研究。

心電感應測驗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為了研究人們的「愛情心理」。 圖/envato

很多人認為墜入愛河是很複雜的事,視外表、個性、默契、機會等複雜的因素混合而定。不過,萊爾德有另一番看法,他懷疑這種獨特神祕的感覺可能很直接了當,或許有可能用幾個小心安排的時間點製造出來。他的假設很簡單,從日常生活即可明顯看出,相愛的人會花不少時間凝視彼此的雙眼。萊爾德想知道反過來是否也成立:讓兩人彼此凝視一會兒,是不是也有可能產生愛意?

一般而言,盯著陌生人瞧,頂多讓人覺得很怪或不禮貌,所以萊爾德必須編出可信的理由,讓人可以彼此凝視更久,所以他才會想出用心電感應測試做為幌子。受測者在不知情下凝視彼此的雙眼,那行為看起來就像他們覺得彼此有魅力一樣,萊爾德覺得這樣就足以激發愛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心電感應測試結束後,萊爾德請所有受測者評估他們對實驗伙伴有多少愛戀的感覺。驚人的是,資料證明萊爾德想得沒錯,受測者果然對新認識的伙伴有好感,覺得對方有吸引力。

這研究變成了解感情心理的一種創新方式。根據這種觀點, 不僅我們的想法與感覺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行動的方式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想法與感覺。

萊爾德發現長時間凝視對方,也有機率增加彼此好感度。 圖/envato

增加新奇感,可以增加對彼此的吸引力

萊爾德不是唯一探索如何用這種方式幫助研究人員更了解人心運作的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艾隆與同仁做的另一個研究顯示,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讓夫妻變得更親近。感情的發展一開始通常充滿興奮,愛戀的雙方都很享受和新伙伴一起體驗生活的新鮮感。

但是快轉二十年後,往往會出現全然不同的情況,雙方都很熟悉彼此,生活變得平淡無奇。同樣的餐廳、同樣的度假地點、同樣的交談。雖然熟悉感令人放心,也讓人覺得無聊,不太可能讓人再像以往一樣怦然心動。

艾隆心想,如果凝視彼此的雙眼可以讓人產生愛意,讓老夫老妻這麼做,是不是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戀愛時期的興奮感,幫他們重燃愛火。也就是說,打破一成不變的婚姻生活,做點新奇好玩的事,也可以讓他們覺得彼此更有吸引嗎?在最初的實驗中,艾隆刊登報紙廣告,徵求夫妻參與實驗,探討「影響婚姻關係的因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增加生活新奇感?一起玩障礙賽就好!

自願受測者到達實驗室時,他們就請每對夫妻做一份有關婚姻關係的問卷,並隨機把他們分成兩組。之後研究人員搬開所有桌椅,鋪上健身房用的墊子,開始做下一階段的研究。

研究人員給其中一半的夫妻一卷魔鬼氈,告訴他們即將參與一個比較奇怪的遊戲。如果那對夫妻一聽到說明就雙眼為之一亮,會心相視,研究人員就馬上拿走魔鬼氈,請他們離開。至於留下來的人,研究人員用魔鬼氈把一人的右手腕和配偶的左手腕綁在一起,也把他們的左右腳踝綁在一起。

研究人員忍住哼唱萊諾‧李奇〈Stuck On You〉(譯註:直譯是「黏上你」,亦即「戀上你」)一曲的衝動,在房間的中央放一個一米高的泡棉障礙,給每對夫妻一個大枕頭。每對夫妻都必須趴在地上,爬過障礙,到房間的另一端,再轉頭爬回障礙,再次跨過它,回到起點。

為了讓過程更有趣,他們必須隨時把枕頭夾在兩人身體之間(不准用手掌、手臂或牙齒),必須在六十秒內完成。為了不讓任一組失望,研究人員請受測者都拿下手錶(「我們不希望手錶在混亂中刮傷了」),假裝每個人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叫另一組的夫妻做比較平常的事,給其中一人一顆球, 請他趴下來,把球滾到房間中央,讓他的配偶在房間的另一邊觀看。球滾到中央時,兩人再交換角色,由另一人把球滾回起點。

研究人員假設多數夫妻不會有很多機會一起爬過泡棉障礙, 所以那經驗應該滿新奇有趣的,那是給他們機會一起達成目標,並從罕見的新觀點觀看彼此。概念上來說,這就像他們初次見面時,比較令人興奮的經驗。相反的,另一組是對照組,他們做的事情比較平凡無奇,也沒有合作效果。

實驗結束後,他們請所有夫妻填寫幾份問卷(其中包括一份名稱很不浪漫的問卷〈浪漫愛情徵狀核對表〉),評估的項目包括配偶讓他們「心動」與「滿心歡喜」的程度。誠如預期,爬過大型泡棉障礙的夫妻對彼此的愛意比完成滾球任務的夫妻還深。只花幾分鐘一起做新奇有趣的活動,似乎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個新奇的體驗(障礙賽),就可以幫助夫妻加深感情。圖/envato

在上述結果的鼓勵下,艾隆與研究團隊又重複了一次實驗, 不過這次他們是以不同的方式衡量婚姻的滿意度。研究結束時, 研究人員拍下每對夫妻閒聊下次假期規畫或如何裝修家裡的影片,然後請另一組研究人員觀察影片,仔細計算影片裡夫妻任一人反對對方的次數。結果顯示,綁魔鬼氈的夫妻做出較多的正面評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隆的研究再次證明,我們的行為會大幅影響我們的思考與感覺。就像凝視陌生人可以讓雙方互相產生吸引力一樣,進行和熱戀時期有關的活動,也可以幫人重新點燃過去的熱情。

根據這個研究,想要常保感情的熱度,可能只要靠一卷魔鬼氈、一大塊泡棉障礙和開放的心胸就夠了。

同場加映:了解對方想要什麼

最近我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網路調查,探討浪漫舉動的心理。我和作家瑞秋‧阿姆斯壯(Rachael Armstrong)合作設計一份問卷,裡面列了許多不同的浪漫敘述,例如「另一半辛苦工作一天後,幫他放滿一盆溫熱的洗澡水」、「對方感到冷時,脫下自己的外套幫他披上」、「突然帶另一半去某個刺激的地方共度週末」。

那份調查總共吸引一千五百多位來自英美的網友完成問卷,研究結果有助於透露浪漫背後不為人知的心理。女人常抱怨男人不夠浪漫,但調查結果也確認她們的懷疑嗎? 

我們請女性閱讀那份清單,指出他們的伴侶多常做那些浪漫舉動,結果頗令人失望。55% 的女性表示,她們辛苦工作一天回家後,另一半從來沒幫她們放過洗澡水。45% 表示她們覺得冷時,另一半從來沒脫下外套讓她們禦寒。53% 表示另一半從來沒有突然帶她們去度意外的週末。這些客觀的數據證實了長久以來女性覺得男性不夠浪漫的抱怨,但是這些失望數據可能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在另一部份的調查中,我們請男性受訪者閱讀浪漫清單,用一到十來評分他們做任一舉動時,女性覺得有多浪漫。我們也請女性受訪者用一到十評分,如果另一半做任一浪漫舉動時,她們覺得有多浪漫。結果顯示,連最簡單的舉動男性都會大幅低估它的浪漫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只有 11% 的男性覺得「告訴她,她是你見過最棒的女人」非常浪漫,但有 25%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同樣的,只有 8% 的男性覺得「女人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很浪漫,但有 22% 的女性覺得那很浪漫。幾乎每一項浪漫舉動都得出同樣的結果,這顯示男性不願做浪漫的舉動可能不是因為懶惰或不體貼,而是因為他們低估了女性對浪漫舉動的觀感。

那份調查的結果也透露了女性覺得最浪漫與最不浪漫的舉動,剛好可以為有心求愛的男性提供一點指南。以下列出十大浪漫舉動,以及認為那舉動非常浪漫(給十分)的女性比率: 

1. 蒙上她的眼,給她一個驚喜(40%)。
2. 突然帶她到某個地方共度意外週末(40%)。
3. 為她寫首歌或寫一首詩(28%)。
4. 告訴她,她是你遇過最棒的女人(25%)。
5. 她辛苦工作一天後,幫她放洗澡水(22%)。
6. 傳給她一則浪漫簡訊或電子郵件,或在家裡留一張浪漫的紙條(22%)。
7. 幫她準備床前早餐(22%)。
8. 她感到冷時,脫下外套幫她披上(18%)。
9. 送一大束花或一盒巧克力到她上班的地方(16%)。
10. 幫她把最愛的音樂編集在一起(12%)。

有趣的是,有逃離現實與意外驚喜的舉動最受女性青睞,之後是反映體貼的舉動,明顯偏物質享樂的舉動則殿後。科學證明,關於浪漫,最重要的或許是心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怪咖心理學之 59 秒的練習,靠表情、姿勢和小動作,輕鬆翻轉工作與人生!、社區裡的用藥悲劇與重生》,2023 年 4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zothbooks_96
53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國家好現代,人民瘋狂愛——國家發展與愛情的關係
胡中行_96
・2023/02/06 ・204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影集《年輕教宗》(The Young Pope)裡,裘德洛飾演的庇護十三世曾經開示:「愛無法用人數統計,只能以強度衡量。」[1][註]2023年元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來自全球45個國家的學者,向世人宣告:他們不僅量化了愛情強度,還比較出各地差異。[2]

參與的國家及城市

該論文的第一兼通訊作者 Piotr Sorokowski 博士,任職於波蘭的弗羅茨瓦夫大學(Uniwersytet Wrocławski);而團隊的研究人員橫跨各洲,從所在地的幾個大城市,招募總共 11,422 名交往中、訂婚或已婚成人,匯集統整其中 9,474 人的資料。【圖 1】橙色圓點標出受測者居住的城市,藍色的區域則為涵蓋的國家,臺灣不在其中。[2]

參與研究的國家(藍色)與城市(橙色)。圖1/參考資料2,Figure 3(CC BY 4.0)

量化愛情

參與研究的美國心理學教授Robert J. Sternberg,曾指出愛情是由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諾(decision/commitment)所組成,即「愛情三元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2, 3]相關的量表羅列了對應的陳述,例如:表示親密的「我與__分享我個人極為私密的資訊」;透露激情的「看到__令我興奮」;以及展現承諾的「我對和__關係的穩定性有自信」。受測者得從「0 完全沒有」至「9 非常強烈」中,選擇評分。除了該理論符合此研究的目的,因此問卷獲得採用,分析時也加入其他項目:[2]

  1. 環境溫度:與親近程度、人際距離、肢體接觸,以及情感表達有關。→參考各國年均溫。[2]
  2. 關係長度:關係的持久與否,會影響愛情的強度。→調查受測者和伴侶在一起多久,並計算出各國的平均值。[2]
  3. 性別:不同性別的人,對愛情的感受相異。→招募受測者時,性別比例必須均衡。[2](原文沒有說明性少數等變因,推測是以順性別異性戀為主。)

同時,為認識現代化與社會類型之於愛情的關係,每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集體主義(collectivism)的程度,以及綜合世界銀行之世界發展指標(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與聯合國統計年鑑(Statistical Yearbook)的世界現代化指數(World Modernization Index)等,都納入考量。[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化及愛情

研究結果顯示,國家現代化會促進愛情,而且相較於激情,此效果在親密層面更是突出(見【圖 2】);但是現代化超過一定程度時,竟然會造成反效果。[2]比方說,聯合國認為人類發展指數大於 0.8,算是很高度的發展。[4]在此研究中,達到 0.85 以上時,該國的愛情平均值反而從高峰下降(見【圖 3】)。這種自己過得太好,於是不需要伴侶的情形,在動物實驗中也曾得到證實:當必要資源長時間無限制地供應,小鼠就會不想交配和繁殖。[2]

顏色愈深,愛意愈濃。臺灣沒有參加研究。圖2/參考資料2,Figure 1(CC BY 4.0)
縱軸為預測的愛情分數;橫軸則是人類發展指數。藍線-愛情三元論量表;黃線-親密;橙線-激情;灰線-承諾。圖3/參考資料2,Figure 2(CC BY 4.0)

集體主義和愛情

研究得到的另一個重點,是親密與承諾的程度,和一個國家的集體主義傾向,呈現正相關。媒妁婚姻容易出現在集體主義的社會;相對地,個人主義則鼓勵自由戀愛。雖然前者聽起來較難產生愛意,但因為集體社會推崇利他(altruistic)的無私奉獻,而強化了與伴侶的連結。不過,在斟酌受訪者年紀對結果的影響後,這個現象便沒有那麼明顯。[2]

年均溫、關係長度與愛情

各地激情的差異,無法由國家發展或社會類型看出趨勢。在這方面,年均溫倒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高年均溫能催出炙熱的激情,卻也使得親密與承諾的程度相對低落。論文的作者群表示,需要未來的研究深入瞭解,氣候如何干預人類的行為和感受。另外,長久在一起的伴侶,激情與親密的程度較低;但承諾則更為堅定。[2]

不代表國家的愛情

閱讀這份難得的大型愛情研究時,大概多少會引起各國人的比較心態。可是採樣的範圍,其實僅限於大城市,並不能代表國家整體。[2]舉例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數據,源自北京和香港的受測者。這些人填寫愛情量表的答案,基於文化背景迥異,應該會與內蒙、新疆或苗寨人民的想法,有天壤之別。此外,千萬別忘了,感情談到最後,面對其中酸甜苦辣的,還是只有自己和伴侶。互動時的火花或摩擦,主要仍依個體特質而定。就算身處於任何一個參與此研究的城市,也不保證能體驗相同的愛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備註

《年輕教宗》原臺詞,含前後文:「The public squares have been jam-packed, but the hearts have been emptied of God. You can’t measure love with numbers, you can only measure it in terms of intensity. In terms of blind loyalty to the imperative.」。[1]

參考資料

  1. The Young Pope – Episode 1.5, Quotes. (2016) IMDB.
  2. Sorokowski P, Kowal M, Sternberg RJ, et al. (2023) ‘Modernization, collectivism, and gender equality predict love experiences in 45 countries’. Scientific Reports, 13, 773.
  3. Sternberg RJ. (1997)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triangular love scal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7 (3): 313-335.
  4.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Accessed on 19 JAN 2023)
所有討論 1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