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2020年國際科展現場直擊2:哪些因素會影響海平面的高度?絲葉狸藻的捕蟲囊是怎麼運作的?

吼猴
・2020/04/12 ・236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5 ・九年級

上篇國際科展的介紹中,我們看見中學生們經由生活周遭的觀察,獲取研究的靈感與啟發。本篇延續這份對生活的熱情與對社會的關懷,走進環境科學的研究環節。

本次由於疫情的緣故,相關管控相當嚴謹。攝影/吼猴

科學的起源在於人類對自然的觀察與重視。對生命與環境的充滿熱誠、選擇地球與環境科學科、植物學科的同學們,究竟出現了哪些題目呢?來問問師大附中的廖廷涓同學,以及來自屏東潮州高中的莊惟婷、陳馬琤、賴安琦同學吧!

【地球與環境科學】:哪些因素會影響海平面的高度?

廖廷涓在上地球科學課時,發現有許多能影響海平面年際變化(一年以上的變化)的因素。舉例來說,2011 年就出現聖嬰現象,使得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下降 5 毫米。某些不清楚年際變化的陰謀論者就憑這個數據主張全球暖化並不存在,無視了長期趨勢變化。若對環境的改變毫無知覺、不了解這些變化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我們就可能會錯估地球的健康狀況。因此,廖廷涓想知道有沒有其他也會成為影響海平面年際變化的因子?

圖/publicdomainpictures

為此,廖廷涓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法文: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縮寫:CNES)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公開數據。針對中太平洋聖嬰現象、東太平洋聖嬰現象、北極振盪、南極振盪,以及太平洋或大西洋多年代震盪這六個年際震盪因子,個別分析與 1993-2017 年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年際震盪之間是否相關。此研究讓她獲得本次大會獎一等獎,並為地球與環境科學的出國正選代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顯示,這六種年際震盪中,中太平洋聖嬰現象、太平洋或大西洋多年代震盪三者對海平面高度的影響較大。北極振盪整體而言雖然不如前三者有顯著影響,仍然與平均海平面高度有相關性。

運用分析結果乘以各因子所佔比重後,預測模型作出 R 值 0.86 的海平面高度變化曲線圖。換句話說,只要得知這些因子的變化趨勢,就可以解釋約 70% 的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的年際變化,也有機會預測未來海平面高的年際變化。

另外,研究結果還顯示,大西洋多年代震盪及北極振盪出現後幾個月,海平面才會發生顯著變化。廖廷涓表示相當感興趣海平面變化延遲的原因,未來想更深入研究這些氣候現象與海平面高度之間如何互相影響,並釐清不同海域與這些因子間的關聯。

【植物學】絲葉狸藻的捕蟲囊是怎麼運作的?

莊惟婷、陳馬琤、賴安琦在生物課本上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食蟲植物,一個少見的水生食蟲植物抓住了她們的目光——絲葉狸藻Utricularia gibba)。從前人的研究中得知,絲葉狸藻是捕蟲界的一方之霸,捕蟲的吸入動作僅需 0.02-0.05 秒,非常快速。捕蟲囊內部的四爪腺毛是絲葉狸藻吸收養分與排出囊中水分的重要路徑。然而,同是特化構造的半球型腺毛卻很少在先前研究中被提及。因此她們希望能釐清半球型腺毛的功用,以及已知具有消化功能的四爪腺毛對不同營養物質吸收的狀況,並作出比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絲葉狸藻器官圖。(照片來源:Darwins’s Atelier

要解釋如何釐清半球型腺毛的功能,我們需從捕蟲囊的捕食機制談起:當獵物經過時,囊口外側的觸發毛會控制瓣膜開合,利用囊中負壓迅速吸入獵物與溶液;之後再由四爪腺毛把多餘的溶液排出囊外,重新回到準備捕食獵物的狀態。不過他們懷疑,不只是四爪腺毛,由氣孔特化出的半球型腺毛可能也具備排水的功能,於是開始著手進行實驗。

團隊調配兩種不同色的螢光染劑溶液,並以睫毛針觸發捕蟲囊開關,使捕蟲囊受內外染料染出不同顏色。隨後發現,外部位於捕蟲囊側面的半球型腺毛其出水孔有不同色的色素殘留痕跡,顯示半球型腺毛確有排水功能

解決半球型腺毛的問題後,他們轉向比較四爪腺毛在吸收不同營養物質(甘胺酸、硝酸鉀、甘油和葡萄糖),以及吸收水分時的表現差異。他們觀察到染色過的營養液被吸進捕蟲囊後,會立即充入四爪腺毛並流進捕蟲囊的基座細胞,由共質體路徑進入至植體。他們推測含氮物質是從專一性的離子通道運輸至體內,至於是否為主動運輸仍有待商榷。

四種營養素中,葡萄糖雖然能快速進入四爪腺毛,卻發現沒有被大量吸收,後他們推測因實驗系統設計是在光照下進行,由於絲葉狸藻可行光合作用補充葡萄糖,故不需使用捕蟲器進行葡萄糖補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顯微鏡下絲葉狸藻的捕蟲囊。(資料來源:youtube影片截圖

另外,他們也研究在不同理化因子(如照光、環境溫度)的影響下,對半球型腺毛和捕蟲運動造成的影響。在燈源上加上色紙作為藍、紅兩類色光光源,並比較色光觸發前後捕蟲囊的面積變化率。最終發現,短波長的藍光有使捕蟲囊面積下降的趨勢。但比較捕蟲囊在觸發捕捉獵物前後的形態變化,他們得出短波長的藍光可促進捕蟲囊的排水功能,進而可使捕蟲囊的捕蟲效率提升。另外,經由測量不同光照下對光合作用光反應速率的影響,他們發現紅光下光反應速率最好,藍光最差,正與先前捕蟲囊面積變化的實驗結果相反。因此,團隊推測正因藍光下光合作用光反應效率低,才需要活躍的捕蟲運動來補足養分。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想到能以捕蟲囊為設計模型,製造一個以不同膨脹係數的雙層材料製造的囊袋(內層小,外層大),擺放於海面漂泊。在白天高溫時,可觸發袋口吸入海水與塑膠微粒,晚上低溫時袋口緊閉造成負壓內凹,將海水排出而留下較大的塑膠微粒於袋中,進而達到回收塑膠微粒的效用。

有很多設計的最初理念也都是在生物觀察時受到啟發,期望莊惟婷、陳馬琤、賴安琦三位同學的設計,能在未來減輕人類所造成的環汙問題!

(修改時間:2020年4月13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一篇:2020年國際科展現場直擊:視覺中的鬼影是哪來的?讓未來的機器人幫忙搬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吼猴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臺大農業化學系出生。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想創造。 但最深沈的渴望莫過於將生活的喜悅與驚奇分享給眾人,無論是狗狗貓貓的萌照、曲折離奇的故事,又或是總能帶給人新奇有趣的科學冷知識。 決意以溫柔真誠的言語將這個世界的驚奇,分享給想知道的人們。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2020年國際科展現場直擊3:視覺中的鬼影是哪來的?讓未來的機器人幫忙搬家!
吼猴
・2020/04/12 ・173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上兩篇國際科展研究介紹,能看出中學生對生活、自然界的重視。源於對生活的熱情,行為與社會科學科和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科的學生們也從人類習性的角度切入,產出有趣的主題。所謂科技來自人性,科展主題也來自對生活的探索與對自身的好奇。

海報展示會場。攝影/吼猴

【行為與社會科】:視覺中的鬼影是哪來的?

臺北麗山高中周芷語、謝宜薰在看到《國家地理》雜誌探討視覺的文章,對自己視覺中所產生的鬼影感到驚奇。赫曼方格是因人體視網膜的「側抑制作用」而造成的,在某些視覺刺激較強時,接收到周圍較弱訊號的細胞會被覆蓋。在赫曼方格的例子中,黑方格與白線條中會有錯覺造成的灰點。

兩人疑惑赫曼方格會讓人感覺黑色方格間白色線條的交會處出現暗點,但一般穿著的格子衫卻很少會出現這個狀況,萌生出想進一步研究的想法。他們的作品獲得本次大會獎二等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The Cry of All

研究中針對三種視錯覺中生理錯覺的赫曼方格來探討,他們將赫曼方格套入不同配色,以 RGB 色法去定義對比色、互換色和相近色,再將這些方格設計為格子衫,讓受試者觀看並探討消費行為。

由於傳統的赫曼方格(黑白配色)所受到的側抑制較明顯,較易產生生理錯覺,並且在黑白色互換後因眼球較激烈的顫動(saccade)使得閃爍程度上升,導致眼睛易感到疲憊。不同顏色的赫曼方格則會受到視桿與視錐細胞的影響,導致我們看到不同的生理錯覺。例如看著紅綠格子衫時,正常視覺下鬼影的出現和灰點閃爍程度皆為零,然而紅綠色盲的受試者卻會看到鬼影——這樣的差異,就會影響到受試者是否較有意願購買這種配色的衣服。

鬼影時現時滅……難不成我有靈媒的體質?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時,周芷語、謝宜薰提及應該要再修改問卷設計,並且未來進行實驗時,期望能運用眼動儀和腦波儀來使實驗結果更精確。

【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科】運用空間物品記憶裝置建構搬運機器人

北內湖高中廖子游、邵明諒、林禹丞表示,先前於全國科展時,他們研發 AR的相關軟體,希望能經由環境物體辨識和定位,導航出指定物品的正確位置。延伸功能若能夠套用在機器人身上,能使機器人與人之間有更良好的互動,且能更合乎我們的訴求。

也許未來逛超市的不再是人,而是擁有空間記憶的機器人了。圖/GIPHY

團隊研發一款 AR 記憶眼鏡,能在日常生活中建構整個空間,並利用特徵點建構平面並辨識物體,標記出這個物品在空間中的地點。即使被記憶的物品是放在抽屜中,或是剛好在記憶眼鏡視野的正後方,也能夠藉由記憶中的方位與距離正確引導出物品的所在位置。如果能進一步將這樣的記憶資訊傳達搬運機器人,擁有空間記憶的機器人就可以正確找到尋找的物件,並做出妥善的處理。舉例來說,我們吃糕點時常一不小心就掉屑屑,此時若人類配戴 AR 記憶眼鏡,可以迅速讓掃地機器人趕到現場進行清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自己出色的設計,他們表示就高中生而言能運用的經費有限,無法購得實質的 AR 眼鏡。不過,三人藉由手機裝載自製 app,再將手機放入 AR 眼鏡殼來模擬 AR 眼鏡的畫面,並以有線耳機上的音量鍵作為操作眼鏡的控制器。真正的挑戰是物件識別的整合、數據資料的處理,以及要讓程式計算出正確的物件方位和距離。

圖/giphy

儘管年紀尚輕,這些充滿創意的中學生們身上已散發著渾厚的科學家氣息。無論是對於周遭未知的問題窮追不捨,又或者能從簡單原理發想新的創意。雖然有時會受限資源不足,他們都細心地對此進行嚴謹的研究,即使挫敗也不輕易言棄。這樣願意親自深究,挖出未知背後的真相,正是研究學者所應具備的精神。

期許未來能有更多同學能運用課堂中的知識,在科展中一顯身手,明年我們在科教館不見不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吼猴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臺大農業化學系出生。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想創造。 但最深沈的渴望莫過於將生活的喜悅與驚奇分享給眾人,無論是狗狗貓貓的萌照、曲折離奇的故事,又或是總能帶給人新奇有趣的科學冷知識。 決意以溫柔真誠的言語將這個世界的驚奇,分享給想知道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