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文學界,癌症學界的古今之爭尚未平息,擁今派宣稱「標靶式」抗癌療法有所進展,但是支持傳統化學治療的擁古派則尚未亮出最後底牌。事實上,某些逐漸過時的化學治療可能因為 Guido Kroemer 提出的概念而找回第二春。Kroemer 是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院(Inserm)設在古斯塔夫.盧西癌症研究院(IGR,位於 Villejuif)的實驗室主任,他希望藉由「教導」免疫系統摧毀殘留的癌細胞,或是透過改正造成免疫系統失常的缺陷,來改善化學治療的效果。這項原創策略由該實驗室研發,已提供了一連串前景看好的結果,並發表在 2007 年、2008 年與 2009 年的《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與 2011 年 12 月 16 日的《科學》期刊(Science)中。
Guido Kroemer 強調,「全世界有上百萬名癌症患者因為細胞毒性化學療法(chimiothérapies cytotoxiques)而得以存活。可是,這種療法卻被標靶療法提倡者視為『過時』」。他重申化學治療的「可觀成就」,表示在引進輔助性化學治療前,癌細胞已侵入淋巴結的乳癌患者,術後十年的存活率為 20%,而「化學治療使存活率攀升到 50%」。
關鍵在於改善化學治療的效果。一切始於 2007 年,當時 Guido Kroemer 和 Laurence Zitvogel 的團隊發現某些細胞毒性因子(特別是 anthracyclines 和 oxaliplatine)會依兩種不同的機制來運作。這位研究員表示,「在第一時間內,化學療法會直接對腫瘤產生效果,殺死相當比例的癌細胞」,雖然腫瘤大小並未減少,但是細胞外液會滲透腫瘤,吸引免疫細胞。「接下來,這些療法會動員宿主的免疫防衛機制來對抗腫瘤」。這些療法是如何辦到的?就是透過它們所引發的細胞壓力。該研究員表示,「我們已經證實,面對這些壓力,細胞能夠進入『自體吞噬』(autophagie)過程:細胞開始燃燒自己的庫存,消化自己的細胞質。」
這種自體吞噬會讓細胞中最豐富的代謝物 ATP(三磷酸腺苷)釋放到細胞外(ATP 是細胞能量的主要推動者)。ATP 的釋放則會不斷召來免疫「士兵」,例如樹突細胞會消化癌細胞,並把它們的殘骸(抗原)導向細胞毒性淋巴細胞(lymphocytes cytotoxiques)。這些殺手便可學習偵測敵人、生產可摧毀殘留癌細胞的 gamma 干擾素。Guido Kroemer 表示,「這正是為何某些化學治療會有『延遲』效果,也是腫瘤塊明顯減少的原因。」
研究員在老鼠身上發現,無法進行自體吞噬的細胞不會釋放 ATP,也不會引發免疫反應,這就是化學治療失敗的原因。Guido Kroemer 解釋,「我們在老鼠腫瘤中注射會破壞 ATP 的酶抑制劑作為解藥,同時增加細胞外的 ATP 比例。此舉讓化學治療再度有效。」
在人類身上亦然,免疫防衛在化學治療的效果上扮演重要角色。舉例而言,某些白人帶有阻止免疫系統辨識出腫瘤細胞的變異基因。Guido Kroemer 指出,「這些變異讓化學治療無法運作。如果我們能診斷出這種抑制化學治療的分子缺陷,或許可以利用藥物來彌補。」
另一項發現加強了這份希望。古斯塔夫.盧西癌症研究院腫瘤醫學家暨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é Paris-Sud)免疫學教授 Laurence Zitvogel 指出,「在許多乳癌與黑色素瘤的案例中,癌細胞都出現自體吞噬的缺陷。根據初步資料推斷,無法進行自體吞噬的人類腫瘤細胞對於化學治療較不敏感。」這位共同在《科學》期刊中發表研究結果的作者繼續解釋:「我們可以使用功能性測試來診斷具有自體吞噬機制缺陷的腫瘤,並透過可阻斷 ATP 衰退之藥物的協助,讓化學治療在這些腫瘤中更加有效。」
第戎抗癌中心(Centre anticancéreux de Dijon)腫瘤學家暨該項研究的共同作者 François Ghiringhelli 解釋:「某些標靶治療也能增加癌細胞的自體吞噬。在具有自體吞噬缺陷的乳癌病例中,我們可以結合標靶治療與傳統的化學治療,以便喚醒免疫系統」,他並期望「相關合作條例可在明年開始啟動。」
在 2 月 8 日出版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arch)中,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也提出類似的方法:研究員在實驗動物的結腸癌細胞內發現一種特殊的抗原。化療會釋放這種抗原。針對標靶抗體進行投藥,會啟動免疫系統。這個方法減緩了腫瘤擴張,並延長了動物的壽命。
這些研究不僅能使癌症治療的擁古派與擁今派和解,還能使兩者協同運作,提升治療效果。
作者: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資料來源:Cancer: la bataille de l’immunité—法國《世界報》(Le Monde)[2012-03-01] *編註:法文報導原文連結已失效。
轉載自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