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提醒
學會了「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防災策略,一旦遇到火警,最重要就是要能「跑得掉」,而我們若想安全且順利逃生,平時就得做好準備。請和家人一起完成下列事項。
A. 畫出家中平面圖。
B. 確認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
C. 確認室外集合點。
D. 模擬各種火災情境。
E. 實際進行逃生演練。
現場直擊
消防人員背著沉重的裝備步出火場,神色黯然,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的她瞬間崩潰。
半夜兩點多,她在三樓臥房準備就寢,突然聽見宛如玻璃破碎的聲音。她急忙起床,打開房門下樓查看,發現二樓客廳起火,濃煙四起。她急忙回到三樓臥房,一邊叫醒睡在身邊的六歲兒子與七歲女兒,一邊跑進房內浴室放水弄溼毛巾和棉被,打算讓孩子用來摀住口鼻逃生,此時大兒子仍在四樓睡覺。
但當她準備從浴室返回臥室救孩子時,火舌已竄到三樓,因房門未關,濃煙高溫迅速瀰漫房間,雖只有幾公尺的距離,已沒辦法回臥室搶救子女。她只好勉強從浴室的窗戶爬到戶外,再爬到隔壁陽台求救。可是為時已晚,消防隊進入救援時,三個孩子都已喪生。
這場火把一棟嶄新的建築物從二樓到五樓牆壁燒成一片黑,鋁門窗框被燒得變形,玻璃因高溫而爆裂,碎片散落滿地。
一夕之間天人永隔,逃出火場卻獨活的她悲慟欲絕,癱趴在地不斷哭喊……
二○○九年十一月某日凌晨兩點多,一處透天住宅發生火警。消防局接獲報案後於三十分鐘內撲滅火勢,在三樓臥房發現二女兒及小兒子倒臥床上、全身燒焦,大兒子則陳屍在四樓房間床鋪與窗台間的地板上。
這場火災的起火點在二樓客廳,起火原因是電線走火。
當時的狀況是,媽媽發現火災後未第一時間叫醒所有人,在四樓熟睡的大兒子並不知道發生火災。接著她返回房間沒有關門,以致火勢從二樓迅速往上延燒,並侵入臥室,當時如果有隨手關門,便能阻隔一定程度的濃煙高熱。由於子女持續暴露在濃煙中,最後窒息而死。
而媽媽當時雖然被困在臥房的浴室,此時臥房已濃煙密布,她在千鈞一髮之際從勉強足夠人身通過的浴室窗戶攀爬到隔壁陽台求救,因而倖存。
因應場景訂定具體逃生計畫
我們先來模擬一個情境。
「嗶嗶嗶!」「嗶嗶嗶!」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劃破深夜,你突然驚醒,隱約聞到了焦味,但除了嗶嗶聲不斷,家中仍一片寂靜。是住警器響了,表示家裡可能發生火災!叫不停的嗶嗶聲就像倒數計時的炸彈,似乎每響一聲,存活機會就少了幾個百分比。
警報聲是從樓上還是樓下傳來的?房間、廚房還是客廳?家人都在哪裡?他們知道發生火災嗎?如果馬上大叫失火了,確認全家人都醒來後要做什麼?
首先,每個人的年齡、行動力及火災發生當下的所在位置都有所不同,若家中有年幼孩童、肢體障礙的親人、年長行動不便或臥病在床的長輩,縱使第一時間知道火災、學過火場避難求生要領,仍會因為行動能力較弱而無法自行逃離火場。
再者,每個場所的空間配置都不同,窗戶、陽台、出口位置、滅火器、緩降機等避難逃生器具的裝設地點等也不一樣,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逃生策略與應變方式。
那麼什麼叫更具體的做法?就是「訂計畫」
啥?火災不就是意外,還要計畫嗎?我們怎麼知道哪邊會燒起來?火災來的時候我跑都來不及了,還要翻閱「計畫書」,不會緩不濟急嗎?火場變數那麼大,計畫根本趕不上變化,到頭來計畫到底能發揮什麼作用?
前面提到了「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這三個策略,這裡要談的「計畫」可以說是居家「最全面」的防火避難準備事項。
及早發現火災後,就是進行各種應變、逃生、避難行動。那麼事先可以做好哪些準備,以利火災時「跑得掉」?我們一再提到,從人的行為來看,火災造成傷亡的原因是「太晚發現火災」和「初期應變錯誤」,發現太晚已經靠住警器克服了,那麼初期應變錯誤呢?
雖然前面破解了許多火場求生的迷思與誤解,也學會了避難求生的各種大原則,但每天生活、休息的家這樣的場景中,則要有更具體的做法,那就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
家庭逃生計畫製作步驟
家庭逃生計畫該怎麼製作呢?建議全家人一起當做「密室逃脫遊戲」來討論。
步驟一:畫出家中平面圖
包括大門(往室外)、各個房間(含用途)、房門、窗戶、陽台、逃生梯、隔間材質……等等,每層樓各畫一張。為什麼連隔間材質都要標註?因為這有助於了解家中每個房間是否適合關門避難。
步驟二:確認「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及「室外集合地點」
「出口」指的是可以進出並離開建築物的門,「不同方向」則最好是相反方向。選定「兩個」的目的是萬一主要出入口無法逃生,可以經由其他方向的門窗逃到室外。
但其實許多建築物(包括大樓、公寓、透天)的一戶通常只有一個門(一個逃生出口),因此大小足以讓人進出的窗戶、落地窗勉強可以算是「出口」。由於沒有可以通到室外地面的樓梯,就需要增設避難器具。
室外安全集合地點要由全家共同決定,並確認每個人都知道在那裡,否則會不知道家人是否都安全逃生,甚至發生在火場互相等待或想再返回火場尋找家人的狀況。合適的室外安全集合地點應選在住家附近且相對安全、不妨礙救災、燈光明亮的地方。
步驟三:模擬各種情境,檢視逃生路線
根據近年的火災統計資料,居家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地點分別是客廳、臥室及廚房,因此要模擬當家中不同房間起火時,各房間的人應該如何應變及選擇逃生路線。在這個步驟中,需要特別注意各類房間的燃燒特性,以及比對家中的實際情況,例如:
- 客廳起火:一般客廳會連著玄關至唯一大門(出口),如果火勢擴大,可能阻礙通往大門逃生的路徑,這時就要改變策略,進行關門避難或往反方向逃生。
- 臥室起火:通常臥房內的可燃物較多,建議立刻逃生,並關上臥房門,以局限火勢。
- 廚房起火:通常為油類火災,初期可能局限在瓦斯爐台,也可能是高功率電器用品電線走火。有些廚房是開放空間,火勢擴大時就可能迅速蔓延到走道。
- 走道起火:若未擺設雜物,起火的機率較低。走道一起火便可能阻斷多個房間的逃生路徑,因此可嘗試以滅火器壓制火勢的方式強行通過,或往反方向逃生。
- 門外(別戶)起火:原則上採取「關門避難」,並可躲到戶外陽台避難。
補足設備並調整配置
畫完逃生路線後,請思考幾個問題:你是否已充分掌握家中哪裡最可能發生火警?哪裡發生火災最危險?哪裡發生火災最不容易被發現?這一連串思考可能會讓你嚇出一身冷汗!顯然光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把缺口補上。
家中還欠缺什麼消防設備?
確認住警器是否安裝妥適,包括房間及走道?滅火器數量是否足夠,哪些房間還需配置?緩降機、救助袋等逃生避難器具是否穩固,有無加裝必要?下降空間是否無障礙?
家中裝潢及物品配置是否需要調整?
屋內各扇窗戶、陽台盡量不要加裝鐵窗,假如窗戶有裝置鐵窗,應預留可開啟的逃生口,並教導家中每一個人都能快速開啟,如有上鎖,應知道鑰匙放置處。針對發生火災可能最危險的房間,須考量是否改換防焰或耐燃材質裝修。同時確認各項電器用品、可能的火源是否需要重新調整與配置。
規畫的逃生路徑是否都暢通?
將家中走道清空,確認你所劃設的室內逃生路線移動時不會被雜物、裝潢或障礙物卡住。以透天厝來看,車庫應預留通道,勿被櫃子、機車、汽車等填滿空間。如果是住公寓大樓,要保持室外通道清空,確認樓梯間、走廊通道沒有堆放雜物或鞋櫃。此外,也要確認安全門雖然關閉卻沒上鎖。
每半年演練一次
家庭逃生計畫訂出後,要想發揮成效,就得靠「實際演練」。
在火場最嚴苛的情況下,你必須在濃煙高熱中匍匐前進,克服恐懼、黑暗及混亂。因此你必須沿著牆壁,練習用手和膝蓋迅速低身爬行至出口,而不是碰運氣般亂竄。
家中的每個人都要練習,做到無論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能快速摸索出逃生方向,知道出口在哪裡,還要學習在黑暗中也能打開所有門和窗的鎖。
這些都可以透過平常每半年的遊戲化練習,達到「閉著眼睛」都會的程度。
家庭逃生計畫背後的三層意義
「家庭逃生計畫」是居家最重要的防火避難準備事項。一個好的「家庭逃生計畫」,必須事先分析所有可能的狀況,然後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案,最後決定實行的方法。這麼做的背後有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是「再次檢視前三個策略是否做到位」。
包括一、不會燒:掌握家中何處最容易發生火災,並調整用火用電方式;二、燒不大:針對家中燒起來可能最嚴重的地方,排除雜物,清空逃生動線,使用防焰或耐燃材料;三、早知道:確認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房間都已經妥善安裝。
第二層意義是「讓各項應變行動(滅火、逃生或避難)具體化」。
包括滅火器還應該增購配置在哪些房間?火場情境是否經過充分模擬,當任何地方火災時,任何房間的人都能掌握正確的逃生路線?是否落實每半年一次的練習,讓每位家人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快速找到出口,以及無法逃生時,哪個房間可以關門避難?
那麼,針對模擬外的狀況是否就代表計畫趕不上變化,完全失去參考價值?我們制訂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步一步、毫無偏差地照著走,而是為了因應突發變數,為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出各種資源準備。
這便是計畫的第三層意義,縱使發生模擬外的狀況,因為你已事先完成各方面的資源準備,你將更有能力判斷出正確的應變方向,並運用各項資源來減低傷害。
——本文摘自泛科學 2019 年 9 月選書《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2019 年 7 月,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