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一直追番一直爽!那些讓人科宅魂大爆發的動漫畫(2):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宇宙兄弟

雷雅淇 / y編_96
・2019/10/15 ・313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對「4,7,10,1」*這個數列很有反應,天菜和本命的厚度永遠沒超過0.1mm,提到血小板你馬上想到的是蘿莉然後才是細胞,認為亞瑟王本來就是女生吧,覺得刀劍和船艦不都是腦公腦婆嗎;搭配你現在正在收看的是泛科學,我們就在此鐵口直斷:你是個科宅吧!(指

亞瑟王那麼可愛不可能是女生(?  (C)TAa・KADOKAWA・TYPE-MOON / 「衛宮さんちの今日のごはん」製作委員会

科宅不是病,但宅起來要人命。上一集我們談了相當科普向的幾部作品,包含細胞擬人的《工作細胞》、萌化細菌們的《農大菌物語》和用科學在末日後重建文明的《Dr.Stone新石紀》。既然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人類探索宇宙有關,那麼這次 先一起放下本來說好要講的涼宮和命運石之門 來個宇宙探索特別篇!

就讓我們從地球出發 透過靈子轉移,前往宇宙和比它更遙遠的地方吧!(指)

前進吧!來去《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

熟悉日本動漫畫的宅友都知道(?),女子高中生做什麼都很萌(比如說成立輕音部喝喝下午茶)、不做什麼也很萌(看看隔壁棚的《女高中生的無用日常》),更別說女子高中生要組隊一起去南極了,光想就覺得激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說這是一部女子高中生要去⋯⋯這番追了!source:IMDb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媽媽是這樣稱呼南極的。在這裡,一切都毫無保留,時間也好、生物也好、甚至內心也好。這裡沒有什麼可以保護我們,也沒有地方可以躲藏,所有的羞澀,所有想掩蓋的事,在這裡都會表露無遺。」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為參與製作過《庫洛魔法使》、《魔法少女小圓》、《一拳超人》第一季的動畫公司 MADHOUS 所製作的原創動畫,於2018年1月播映。故事從一位女子高中生希望能去南極尋找自己在南極失蹤的身為觀察隊員的媽媽開始,集結了另外三位分別帶著不同心思的女高中生,跟著許多為了前往南極而各有所犧牲的南極探險隊員們的故事。

source:IMDb

作品名稱來源於日本第一位上太空的太空人(2021.7.29編按:而第一位上太空的日本人是秋山豐寬,其職業為新聞工作者)、同時也是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的毛利衛,在2007年前往南極昭和基地時所說的話:「只要數分鐘便能抵達宇宙,但抵達昭和基地要花數日的時間,它比宇宙更遙遠。」。到大氣層與太空交界的「卡門線(Kármán line)」距離地面為100公里,而從台北到南極距離則是約12,790公里,不只是比宇宙更遙遠得的地方,還是比宇宙更遙遠很多很多很多的地方啊!

昭和基地(しょうわきち)位於南極圈內的東釣鉤島,屬於日本的觀測基地,基地名稱來自建設時期的日本年號「昭和」。source:IMDb

這部作品中有不少提到關於南極的科研調查內容都相當的精準(動畫製作協力名單包含文部科学省国立極地研究所海上自衛隊SHIRASE5002WNI気象文化創造センター等科研相關單位),比如說動畫中的科學研究船「企鵝饅頭號(ペンギン饅頭)」,其設定便是源於日本現今唯一在役的研究破冰船「白瀨號」,他是日本第四代的南極研究船,於2009年時執行第一次的任務。至今它仍會每年一次往返於日本和南極之間。

source:IMDb

如果對於日本的南極科研船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在知乎上這篇由極地生態學家所寫的文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是說白瀨號的前輩「宗谷號」現在停在日本台場的船之博物館附近,歡迎去看看它喔!

我們都是《宇宙兄弟》!

第一位上太空的太空人毛利衛的不只說出了南極是《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還真實出現在動畫《宇宙兄弟》中!雖說南極的確是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但要說勇踏前人未至之境,果然還是宇宙賽高啊!

「火箭不走彎路、也不會回頭,它走的是一直線向宇宙延伸的道路。」

source:宇宙兄弟公式網站

《宇宙兄弟》漫畫原作為小山宙哉(這不是筆名,作者的本名真的就有個宙字XD)於2008年在講談社的漫畫雜誌《週刊Morning》開始連載的作品,至2019年8月已出版漫畫36卷。動畫則是從2012年4月開始,一路播到2014年3月,共99集(沒錯,就是這麼彆扭的集數)。

故事描述一個大叔(無誤)南波六太中年失業後,想起小時候和弟弟立下要成為太空人的約定;此時,弟弟日日人則被選為將要登上月球的第一位日本籍太空人。於是從JAXA的太空人選拔開始追著弟弟的腳步要實現成為太空人的南波六太和即將登上月球的日日人,會交織出怎樣的故事呢?

《宇宙兄弟》不只是部很燃很熱血、關於追尋夢想的作品,在故事中所提到的太空人、和單位組織,甚至是JAXA公開徵募太空人候補的流程,都是對應到真實世界實際發生的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JAXA

當然講到太空計劃一定會提到、你我都很熟悉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和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

更有趣的是動畫當中出現的許多現役太空人。有意思的是動畫化之後內容得到JAXA的授權,因此動畫中的太空人與漫畫不同,得以用真名出場。更有幾位太空人不只在動畫都中現身,還有獻聲:包含野口聰一、首位日籍國際太空站站長若田光一,以及在2012年跨宇宙在國際太空站上替《宇宙兄弟》配音的星出彰彥。

是有多少人可以做自己(哎)source:曼迪傳播

故事的開場是JAXA於2026年要派太空人登上月球,目標是建立永久的月球基地,為前進火星做準備。實際上在去年(2018) JAXA也公布要在2030年送人太空人上月球,並建立繞月基地等等,當然計畫可能仍有些變數,但仰望未來,我們也正往《宇宙兄弟》裡瞄準月球、前進火星的未來前進啊。

說到未來,為了替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應援,JAXA和宇宙兄弟也有合作活動喔,由太空人⾦井宣茂為全人類解謎:到底在無重力狀態的宇宙中,啪拉啪拉漫畫(中文為:手翻書)會不會啪拉啪拉呢?(真的是很有意義的問題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嗯,真的是很有意義的問題呢!讓我們把鏡頭交給國際太空站:

好啦這特別活動有三階段,讓我們一起期待第三階段從宇宙來的應援吧XD

__________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和《宇宙兄弟》這兩部作品,都在其虛構的故事中交織著許多與現實相關的科學知識,比起硬科普,透過精彩的文本更讓人能感受科學是那麼樣令人感動的存在啊(拭淚)。若你看過它們想說說你的感想、或者有其他推薦的作品,都歡迎跟大家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我們就一樣有緣再見,無論如何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囉:)

掰掰~ 然後嘟嘟嚕~ source:IMDb
文章難易度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81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8
3

文字

分享

0
8
3
一直追番一直爽!那些讓人科宅魂大爆發的動漫畫(1):工作細胞、農大菌物語、Dr.STONE 新石紀
雷雅淇 / y編_96
・2019/08/04 ・339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8 ・六年級

對「4,7,10,1」*這個數列很有反應,天菜和本命的厚度永遠沒超過0.1mm,提到血小板你馬上想到的是蘿莉然後才是細胞;搭配你現在正在收看的是泛科學,我們就在此鐵口直斷:你是個科宅吧!(指

承認吧!你就是個科宅吧!source: IMDb

科宅不是病,但宅起來要人命。y編在泛科學潛伏臥底多年,總該還是要說說那些又科又宅的作品了。以下私心名單會分好幾波連載釋出,因此超歡迎各方大大不斷持續補充!讓這連載就算不富奸也永遠寫不完!畢竟一直追番一直爽嘛!

那我們就開始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方有不歸路,請小心喔(?)。source: IMDb

  • 註:日本的季番動畫起始時間為每年的4月、7月、10月和1月,也會稱之為春番、夏番、秋番和冬番。

我們身體裡的《工作細胞》就是比妹妹還要可愛!

一說到科普向作品,不能不提到的便是將身體裡各種細胞 勞工 擬人的《工作細胞(はたらく細胞)》。

「在人的身體中,約有37兆2千億個細胞,日復一日、24小時、365日,精神十足地工作著!」

人體內示意圖(無誤)source:IMDb

工作細胞是由清水茜2015年在『月刊少年シリウス』連載的漫畫,並於2018年夏季動畫化。內容主要是以體內免疫系統相關的細胞擬人,然後在他們之間發生的各式各樣的故事。(是說泛科學曾經在2016年7月選工作細胞第一集作為選書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篇內容絕對會讓學過免疫學的人黯然銷魂,那些本以為只會在課本上看到的巨噬細胞、輔助性T細胞等等,居然都一個個變成老公老婆,然後在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戰鬥著(拭淚)。

這樣的作品,不免會讓人覺得,作者是不是像『銀之匙』的作者一樣,因為是相關連行業的從業人員所以畫了這樣的漫畫呢?其實不然,作者清水茜是因為看到妹妹念生物唸得很痛苦,背細胞功能背得很苦惱,身為漫畫家的姊姊才將細胞擬人化、並將相關的功能編成了故事。(有這樣的姊姊就好了)(但我連妹妹都沒有)(醒醒吧,我沒有妹妹)

醒醒吧,我沒有妹妹。source:IMDb

工作細胞動畫化後 因為血小板太萌 更受到大家的注意,在中國宅圈重要的影音平台bilibili上,更是創造了1.5億次的驚人播放量。不只有很勵志的「工作細胞」,後續也有各式各樣的延伸作品:像是討論人體內與我們共生的微生物的「工作細菌」,場景在骨髓裡描述那些死活不分化不離開骨髓去工作的「不工作細胞」,以不健康人體為舞台描繪睡眠不足抽煙喝酒等情況的致鬱系漫畫「工作細胞BLACK」;工作細胞的原作者清水茜大多是在這些作品中擔任監修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none anone! - 10 HOURS! | Hataraku Saibou (Cells at Work!) | Platelet Loli!

還有還有,工作細胞的動畫組亦有將一組圖包給教育、醫療機構無償使用:hataraku-saibou.com,如果有需要歡迎到這裡找相關素材(傳教給普通人)喔。

萌萌噠的不只有細胞,當然還有細菌的《農大菌物語》

前面我們從工作細胞知道人體有30多兆個細胞,那麼我們身上又有多少細菌呢?答案是差不多的39兆個!泛科學專欄作者「細菌人」陳俊堯老師有云「細菌不是壞人,細菌很可愛。」因此不只有可愛的細胞,當然還會有可愛的細菌啦(手比愛心)

「釀了你喔 <3」——發言自米麴菌(Aspergillus oryzae

source:農大菌物語官方宣傳圖

《農大菌物語(もやしもん)》(亦有翻作《萌菌物語》)是2004年至2014年連載的漫畫,於2007年改編為動畫,2012年有第二季動畫(是說2010年還有真人版電視劇喔啊哈哈哈XD)。主角是進入農大農學部的一年級生  新八幾  澤木惣右衛門直保,有著肉眼就可以看到細菌、和它們對話以及抓住它們的能力(感覺俊堯老師應該會有點羨慕?),從而衍生出的各種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為《Nature Immunology》資深編輯,專長為動物學以及免疫學的 Zoltan Fehervari 博士,曾在2009年以 Book Review 的形式在科學期刊《Cell》介紹了《農大菌物語》 (文章名稱為「Microbes Go Manga 」(Volume 139, Issue 7, Pages 1219: 24 December 2009))。所以沒錯,這是部上過《Cell》的漫畫!

這樣能不能算IF(不對)source: cell 網站截圖

而在台灣,也有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研究生以《農大菌物語》為題,從科學教育的角度分析這部作品(論文題目為:娛樂型科學漫畫在科學教育上的可行性初探 ─ 以「農大菌物語」為例)。

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posts/158749035131530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在《農大菌物語》中主要的科學知識大部分是屬於微生物、釀造與發酵等相關領域,而且大多都集中在某些特定角色的對白中。另外以花蓮國中300名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對學生來說,雖然都蠻愛以漫畫形式來呈現科學知識,但在課程或考試的相關情境下,學生還是傾向閱讀教科書而非漫畫。

看來這群學生還不夠宅(不對

科學學得好,末日沒煩惱:自己創造《新石紀》吧!

科學學得好最大的用處是什麼?當然是末日來臨、倖存後,能夠更快的重建文明啊(大誤)!

埋頭努力苦幹去探索未知事物的規則,這不就稱之為「科學」嗎

看到JUMP系的作品主角居然拿著容量瓶真的是要哭了。source:IMD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r.STONE 新石紀(ドクターストーン)》是在2017年開始於《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漫畫,並且是本季(2019年7月)的動畫新番。故事的開場比穿越異世界還不科學(喂),當其中一位主要的角色大木大樹正要跟他暗戀許久的對象小川杠告白時,全世界的人瞬間都被一陣神秘的光給石化,然後3700年就這樣過去了。經過了數千年,我們現今所熟悉的文明大多毀壞殆盡,於是科學狂 大蔥 少年石神千空利用他堪比人體活維基百科的科學知識,要重建文明。

這到底是在看漫畫,還是在上課?XD

我在看動畫時通常用的是完全沒想要工作的腦區(?),但在看《新石紀》的時候泛科學編輯的人格會一直不小心跑出來,觀影體驗就是這麼神秘。因為該動畫看一看就開始解釋如何撿拾貝類得到碳酸鈣,然後對於原始生活(?)來說碳酸鈣在農業、醫藥跟建築上有何妙用……還有像是火藥製作、合成各種化合物,與各種防不勝防的科普小教室,都會讓人忘記本來是在追番呢。

然後這部作品最令人驚奇的操作是,由於故事設定是高中生被石化了千年,因此在科普的時候還可以時不時能穿越回現代做比較解釋,讓身為科學傳播從業者的我不禁讚嘆這傳播科學的套路怎麼現在才出現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用懷疑,《新石紀》的科學監修 くられ 在各式各樣的場合都是這樣出現的XD source:uenoya2

而《新石紀》的科學監修是同時擁有科普書作家科學 Youtuber、演示科學家等多重身分,但從不以真面目示人的くられ。可能也由於《新石紀》這部作品本身屬性的關係,不論是在日本或是台灣,都有人非常認真的去考證作品中所提到的各種知識。非常如果你已經看過《新石紀》的話可以看看在巴哈姆特上 的認真分析(還持續更新真的很佛):【密技】認真就輸了?科學解析《Dr.STONE 新石紀》 ,如果看得懂日文的話這個網站有針對漫畫進度的討論:DR.STONE(ドクターストーン)考察

雖然有時比起科學內容,更想吐槽的是「你們做實驗的成功率也太高了吧!」,每做必中的話那所有「新XX之父」都給你掛 SSR都給你抽 ,諾貝爾獎都讓你包就好了。

不過總之,科學學得好,末日沒煩惱(無誤)。在此也推薦大家末日的時候可以帶著《最後一個知識人》這本書,就不用害怕如果自己課本內容記得的不多時該怎麼辦。

__________

本期先簡單的介紹了三部都比較「科普」向一點的動畫,下一集想跟大家聊聊對我人生影響甚深的《鋼之鍊金術師》和同樣作者是荒川弘的《銀之匙》,以及推一票人(包含我)入宅坑但你可能沒發現它跟科學其實相當有淵源的《涼宮春日的憂鬱》!

如果你手上也有很推薦的作品,也歡迎推薦喔!那我們就有緣再見囉:)

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下一集不會富奸啊QQ source:IMDb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81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誰去過月球?
陸子鈞
・2012/09/27 ・293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12 ・六年級

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類是華人-吳剛。相傳他因為不專心學習,天帝震怒就罰他到月宮砍一棵再生能力很強的桂樹。第二位也是華人,是位女性,名叫嫦娥,據說她濫用藥物後「奔月」,定居在「廣寒宮」。

但畢竟這兩位的事蹟沒出現在正史中,而且沒有證據顯示這兩位還有一隻寵物兔存在月球上,所以我們通常還是認為第一位踏上月球表面的人,是上個月才辭世的尼爾·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

阿波羅11號

艾德林在月球上,阿姆斯壯拍攝

1969年阿波羅11號從地球升空,四天之後(7月21日)老鷹號登月艇在月球寧靜海降落,阿姆斯壯走出登月艇,左腳踏上了月球。之後和另一位夥伴伯茲·艾德林(Buzz Aldrin)在月球待了21小時半(艙外活動2小時半),採集岩石標本、探鑽岩芯,還有拍下左圖那張著名的照片-艾德林在月表的獨照;由阿姆斯壯攝影。[註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艾德林是繼阿姆斯壯之後第二位踏上月球的人 [註2] ,但並不是最後一位,到底後續還有誰呢?

阿波羅12號

四個月後, 人類再度造訪月球。阿波羅12號任務中,皮特·康拉德(C. Peter Conrad)成為歷史上第三位踏上月球的人類(也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右撇子)。身高僅169的他踏上月球時自嘲說:「哇喔!天哪,這也許對尼爾是一小步,但對我卻是一大步呢。」(Whoopee! Man, that may have been a small one for Neil, but that’s a long one for me.)

康拉德和他的夥伴艾倫·賓(Alan Bean)-第四位踏上月球的人類-在月球待了31小時半探勘、採集岩石樣本(34.3公斤)還安裝了一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產生機(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阿波羅13號

隔年(1970年)四月,原本計畫第三次登月的阿波羅13號任務,抵達月球前因為氧氣罐爆炸,損失大量電力和氧氣,只好取消登月任務。不過卻留下了一句名言:「休斯頓,我們出問題了(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波羅14號

阿波羅13號的意外使得太空總署(NASA)登月的信心大減,不過事隔不到一年,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在弗拉·毛羅高地著陸,指揮官艾倫·雪帕德(Alan Shepard)走出登月艙 [註3],成為第五位踏上月球的人類。

在月表打高爾夫球(圖片來自NASA檔案)

雪帕德和登月艙駕駛-第六位踏上月表的人類-艾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在月球待了33小時,還揮了兩竿高爾夫球!(資料來源

阿波羅15號

同年七月,阿波羅15號登月艙載著指揮官大衛·斯科特(David Scott) 和駕駛員詹姆斯·艾爾文(James Irwin)造訪月表。當然,仍然是指揮官先走出艙門,斯科特成為第七位踏上月球的人類。(艾爾文也就成了第八位踏上月球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前幾次阿波羅任務,阿波羅15號有較多比例的科學研究(先前主要是美國要在太空競賽中領先蘇聯),也是登月車首次在月球表面行駛。

艾爾文向美國國旗致敬。照片由斯科特拍攝。

阿波羅16號

隔年(1972年) 阿波羅16號計畫中的指揮官約翰·楊(John Young)和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各成為第九位第十位踏上月球的人。此次任務中,牛肉三明治首次上太空(請參考《打包上火星》第十五章),也創下登月車月表行駛時速記錄-達每小時18公里-大約跟在地球上騎腳踏車差不多。

阿波羅17號

第十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是阿波羅17號任務的指揮官尤金·塞爾南。1972年年底,在黑夜中升空的阿波羅17號任務,是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最後一次踏上月球的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塞爾南有捷克斯洛伐克血統,所以他自己留了一面捷克斯洛伐克國旗留在了月球上。

同行的哈里遜·舒密特(Harrison Schmitt)-第十二位、也是目前最後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是一位地質學博士,他是阿波羅任務中唯一的科學家,也因此能準確挑選具有研究價值的月球岩石樣本。(編按:可能也因為對地質學的熱愛,所以貪心帶了很多的岩石標本,總重達111公斤!)

阿波羅17號離開月球返回地球前,留了一塊紀念牌,上面寫著:「人類完成了對月球的第一次探索。公元1972年12月。願我們帶來的和平精神與全人類同在。」

(影音檔案:舒密特在月表跌倒舒密特在執行月表任務時唱歌阿波羅17號登月艙離開月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ES-51

2025年,51號月面基地建造計畫(Crew Exploration System,CES)中,日籍 NASA 太空人南波日日人和幾位組員前往月球,搭建能長期駐紮的月球表面基地,也作為後續「月表天文望遠鏡」計畫的基礎。

-雖然這是《宇宙兄弟》的劇情設定,我們不確定2025年之前人類是否會重新踏上月球表面。

脫離了國際間的太空競賽,現在的NASA也不像阿波羅時代受到政府大力支持,能頻繁地送太空人上月球。阿波羅17號之後,下一個送太空人上月球的國家未必是美國,可能是中國,可能是印度、或者跨國際的團隊,甚至是私人企業。

再度踏上月球的意義是什麼?是對宇宙的探索呢?國力宣示呢?開拓商業市場?這答案可能因人而異。不過可以肯定的,那些踏上月球的人,是帶著「眾人類的智慧還有夢想」。[註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1. 阿波羅計畫中的登月小艇僅能容納兩名太空人,第三名太空人則留守在月球軌道上的「指揮艙」。登月艇從月球離開後,和指揮艙對接、組員會合才返回地球。阿波羅11號計畫中除了登月的阿姆斯壯和艾德林,另一位留守指揮艙的夥伴是麥克‧柯林斯(Michael Collins)。
  2. 返回地球後,艾德林先走出機艙,所以成為第一位「踏上地外地表後平安歸來」的人類。
  3. 任務指揮官先離開登月艙,踏上月球是因為艙口設計在指揮官座位旁的緣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阿姆斯壯」條目,「…登月後誰第一個邁出登月艙…」。
  4. 出自電影《宇宙兄弟》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中/英文條目

延伸閱讀: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