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或是家人有在吃保健食品的習慣嗎?逢年過節總會看到許多保健食品的廣告,似乎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大家「有拜有保佑,有吃有保健」的觀念,卻未必知道自己吃得是什麼?為什麼要吃?
如果你想要吃得安心、吃得有效,那麼以下幾個對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的概念你一定要知道!
在台灣,其實任何食品你都可以把它當成保健食品。在法律上,保健食品就是單純作為營養補充的一般食品,任何宣稱的功效都不被承認。
符合相關規定、並且取得衛生福利部認證的合格保健食品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健康食品(health food)。顧名思義,健康食品是能提促進健康功效的食品,而不是具有醫療功效的藥品。所以若是有任何保健食品宣稱有治療疾病的功效,可是違法的行為喔!
健康食品申請認證,必須說明產品的功效成分,也就是明確指出該食品的保健功效是由某種(或某些) 成分所表現。如果健康食品之保健功效無法確認是由哪種成分所呈現,但保健功效評估已確認有此功效,則以健康食品中可能是具保健功效的成分定為指標性成分,以方便品質管制。
目前台灣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約四百多種,如果想要辨認哪些產品是經過政府認證的保健食品,可以看看產品包裝是是不是有俗稱「小綠人」的健康食品標章就知道囉。
目前我們吃的合法保健食品中,原料來源可分為三大類:
不管是用哪種原料製成的健康食品,都必須通過嚴謹的實驗測試。而且針對不同的功效,政府也擬定了不同的評估方法,通過認證才能確保產品的品質和效果。
雖然健康食品對於保健的功效是有某些研究認證,但是,攝取健康食品的時候,你必須記得以下幾個「但是」:
延伸閱讀:
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