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文詠萱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是目前全世界急需努力解決的問題;時至今日,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口號,更是近代人類對未來最重要的的努力方向。其中,事關於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最積極討論該如何具體且有效率減少的重要目標。
泛科學本次訪問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專任教授李堅明,從國際減碳協定歷程談起,帶領我們認識永續發展最重要的脈絡。
全球減碳排協定的發展
國際永續發展協定,最關鍵的一場會議可以追溯到 1992 年,聯合國於巴西里約召開的第一次地球高峰會。
在此之前,學界對於氣候變遷還有很大的爭辯,曾有人主張地球氣候尺度相當大,暖期與冰期交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判斷暖化是否為人為的結果。而到了 1992 年的高峰會,在累積各項證據與討論後,各國才達成共識認為全球暖化的情況為人為因素的機率相當大。本次會議中簽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制定 21 世紀永續發展的目標,為人類針對氣候變遷簽訂的第一項公約,也是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大步。
而在同一個會議上,還簽訂了另一項「生物多樣性公約」。
李堅明表示:「要達到環境正義,不能因為人類能力最強大,就無止境的發展,要維持生態發展,這也對人類會有好的回饋,環境正義要好好維護周遭的環境,也因此才簽訂這項公約。」
公約約定每 10 年召開一次檢討會議;進入 21 世紀的第一場會議 2002 年於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當時主題為「WEHAB」,分別為水資源(water)、能源(energy)、健康(health)、農業(agriculture)及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縮寫,當時期望各國政府能關注這五大大課題。而在 2012 年又回到巴西舉辦第三屆,核心主題聚焦「綠色經濟」,探討目標為如何將目前不永續的經濟發展狀態轉型為永續的綠色經濟。
由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
而 1997 年於日本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延伸條款,其中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讓各國達成協議開始規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當時簽訂的內容還包括預定於 2013 年需有新的條約,後續因各國針對碳排放量對於經濟發展疑慮標準不同,而沒有積極的談定新的議定書,因此決議沿用「京都議定書」至 2021 年。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簽署了「巴黎協定」,其約束內容取代「京都議定書」,重新界定全球變遷,努力在世紀末將溫升從攝氏 2 度降至 1.5 度,並約定每五年檢討一次條約是否合用當下狀況。巴黎協定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1880年)氣溫的攝氏 2 度之內,對應到這個目標,理論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需要控制在本世紀上半葉到達峰值,之後往下遞減。
什麼是「峰值」?基本上,由於持續成長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使用更多的能源,即使是在努力減量的情況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仍然會持續成長,直到減量的速度追上成長的速度,此一溫氣氣體排放量的最高值即為峰值。由減緩全球暖化的角度,會希望峰值越早出現越好,對大氣的影響才可能達到最小;但由於牽涉到各國經濟發展各自的考量,許多國家並不願意對此定出時程表。
「巴黎協定的重點為先求有再求好。」李堅明強調,巴黎協定中減量方案為各國自願提出,因此實際上控制的效力並不高;不過協定中設定了每五年一次的重新檢視的機制,讓未來能有更多調整的機會。
「碳中和」的門檻
實際上,要達到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 1.5至 2 度的目標,人類對於溫室氣體的排放管控需要非常努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曾經提出報告表示,若要將地球溫升控制在攝氏 2度,除了在本世紀上半葉溫室氣體排放量須達峰值外;在本世紀結束前,全球需達到溫室氣體淨零碳排放,也就是「碳中和」,甚至是「負碳排」。
李堅明解釋:「要達到淨零碳排放,人類需將人為碳排放減到最低。」
談到節能減碳,一般想到的節省能源、使用再生能源這些做法,皆只能減少碳排放。實際上,由於人類的能源使用短期內還無法脫離化石燃料,因此,使用可以消耗大氣中碳量的方式,如碳封存等技術,才是讓地球的溫室氣體吸收與排放達到中和的方式。
除了前述技術的發展,要達成「碳中和」主要有三個步驟,依序為「盤查」、「減量」、「抵換」。「盤查」需要應用目前對於化學生命周期的理解,了解個別產品從原料生產、運送、產品製作、銷售、回收等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必須得知每個環節的排放量,才能進一步細部檢討進行「減量」。而即使在化學生命周期中盡可能減量,實際上產品還是不可能達到完全的零碳排(每樣產品、服務基本上都需要耗費能源),因此最後一個步驟,就是透過碳權的交易等方式進行「抵換」。
關於世紀末的碳中和目標,全球已有許多國家、政府提出相關政策。
目前全世界有兩個地區實際立法朝這個方向努力,紐西蘭已設立『零碳排放法』,希望於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這是目前回應國際趨勢最積極的國家;而美國加州政府亦於近期表態,2045年就要達到淨零碳排放。台灣的溫管法預計在 2050 年達到比 2005 年減碳 50%的目標,目前尚離零碳排相當遙遠,但面臨全球暖化的危機,碳中和將是全人類共同的挑戰。
「碳中和將是未來永續發展,最重要的目標。」李堅明結語。
下一篇文章,我們接著來談談重要的減碳政策工具: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