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是天分還是努力?專業音樂人怎麼養成的?──《好音樂的科學》

PanSci_96
・2018/12/01 ・471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8 ・六年級

很多人因為熱愛音樂而想學音樂,但卻因自認沒有天分而卻步。這樣其實很可惜,因為本章接下來要說明的,就是這類「我沒有天分」的顧慮,其實是不必要的。事實是,大多數的專業樂手,也並非與生俱來就有天分。

「天分」這個詞有好幾種用法,但最常見的兩種是:

  1. 對他人的技能抱持無害的驕傲態度。(「是的,我太太跟我對小女獵海豹的天分,感到無比驕傲。這間俱樂部,就是我們送給她做為八歲生日的禮物。」)
  2. 一種大家不時對於人生的不公平,所產生某種摻雜了傲慢、懶惰以及怨恨的奇特感受。(「不,我並沒有被球隊選上,是我那懶散的哥哥入選了──不過是因為他有天分罷了。」)

在以上兩個例子中,天分都被認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這些人也許值得讚賞,但不能過譽,因為他們只是運氣好而已。就像有的人生來就是捲髮一樣,有的人不過是天生就具有冰雕的才華罷了。

顯然沒有人一出生就是音樂好手。圖/pxhere

關於音樂天份的好消息與壞消息

在音樂界中,「天分」是個常常被人討論的字眼:世界上充滿了「有天分」的小提琴家、指揮家、以及搖滾吉他手。但顯然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拉小提琴,天才就跟一般人一樣,也得要學習怎麼彈奏樂器。然而普遍的看法都是,那些有天分的人在學音樂的時候,要比可憐的平庸大眾學起來更快、更容易,也出色得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這點嘛,我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天分多半是種迷思。因此現在,你大可為自己的偶像或是兒女,感到更驕傲一些,因為他們可能並非生來就特別有才能。

壞消息是,天分多半是種迷思。因此現在,你不用再拿「我沒有音樂天分」做為藉口,自認學鋼琴根本是徒勞,而不去嘗試。

但我憑什麼能這麼說呢?某些人在音樂上的表現,的確要比其他人出色。要是他們沒有天分的話,又該怎麼解釋這一點呢?

且讓我先說個故事給你聽。

遇到挫折時難免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學習某項技能。圖/pixabay

一九九二年,有個英國研究團隊決定針對音樂天分這件事,進行一項嚴謹的研究。約翰‧斯洛博達教授和他的團隊,調查了二百五十七位年輕樂手,這些人從只學過幾個月樂器就放棄,到正在認真接受專業訓練的都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研究人員很幸運,能直接取得這些研究對象在一項精確的能力評量,亦即英國等級評量系統(UK grade system)上所獲得的成績。如果你在英國境內學音樂的話,就能參加每年的級數測驗,直到達到最高等級,也就是第八級為止。一旦到達這個程度,就表示你演奏樂器的技巧很高明,而且還有能力舉辦演奏會,或是在妹妹的婚禮上演奏,而不會讓所有人尷尬。這同時也是就讀音樂學院所需的條件。

因此,研究人員不但知道這二百五十七位年輕樂手,過去各等級的音樂教育成績,而且還知道他們何時通過各等級的測驗,如此一來就能比較所有人的優劣了。

他們將這些研究對象分成下列五組:

  • 最頂尖的一組樂手透過參加比賽,已取得了就讀某所高級音樂學院的資格。這些人都受過專業樂手的訓練,因此我們稱這一組為「A 組」。
  • B 組學生也很不錯,但由於他們的比賽成績不盡理想,因此無法進入音樂學院就讀。
  • C 組學生很認真地學習音樂,並曾考慮申請音樂學院,但終究決定不參加比賽。
  • D 組學生學音樂只是玩票性質,自己或他人都不認為適合進音樂學院深造。
  • E 組學生則曾經學過音樂,但後來放棄了。

很顯然地,曾贏得比賽,且最後走上專業訓練之路的 A 組學生,平均而言要比 B 組學生更有天分,而 B 組則又比 C 組更有天分,以此類推。因此斯洛博達教授及其同僚打開電腦穿上實驗袍,想看看這些有天分的學生,相較於天分不高的其他組別,晉級的速度有多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也有人的晉級速度飛快。圖/pixabay

當他們檢視數據,並訪談這些學生及其家長時,發現結果一如預期:這些佼佼者的確要比其他人更快晉級。在學了三年半的音樂後,A 組學生平均都能達到第三級,而在同樣學了三年半後,C 組學生卻只達到了第二級。

但在這些學者進一步深究後,他們卻開始質疑,成功的關鍵或許並不在於天分。數據顯示,A 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其他組別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能通過下一個級數測驗。不論是哪一組學生,若想從第一級升到第二級的話,平均需要投入練習的時間都是兩百小時,而從第六級升到第七級則平均約需練習八百小時。每一位學生從初學者到第八級,平均所需的總練習時數,剛好是三千多小時(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第八級)。

結論很簡單:你練習得愈多,就愈快成為優秀的樂手。A 組學生唯一擁有的「天分」,就是勤奮──他們不但一開始投入練習的時間就比其他組多,並且還逐年增加練習時間。此組學生第一年從每天練習半個小時開始,到了第四年則增加到一個多小時。而級別較低的學生則從不足半小時開始,之後亦並未增加太多練習時間。例如,D 組一開始每天只練習十五分鐘,並在最初四年期間,只增加到令人昏倒的二十分鐘。

平均而言,A 組學生並不特別有天分,他們只不過是每個禮拜練習的時間較多罷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

另一組由心理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一九九○年代初期,針對柏林音樂學生所進行的一份研究,也證實了斯洛博達教授的發現。研究人員請西柏林音樂學院(Music Academy of West Berlin)的老師,將自己的學生分成三個等級,我們姑且稱之為「優等組」、「良好組」和「普通組」。接著,研究人員以小時為單位,分析所有學生每小時都做些了什麼,並檢視他們過去學習音樂的情況。研究人員發現,學生們在很多地方都大同小異──他們大多都在八歲時開始學音樂,並且每週都花費大約五十小時,從事音樂相關活動。

不能否認的是反覆練習的重要性。圖/pixabay

各組間最大的差異,則是他們過去單獨練習的時間有多長。優等組的學生到了十八歲時,平均已投入了七千四百一十小時在練習上,而良好組的學生是五千三百零一小時,普通組則是三千四百二十小時。這些數據相當符合一般認知的法則,也就是從建築學到動物學,幾乎所有技能,只要投入一萬小時的練習時間,任何人都能達到專業程度(要是想知道一萬小時究竟是多久的話,它大約相當於每天四小時,共需時七年)。

如果你是那種很相信天分,但對成就多半來自簡單枯燥的練習的觀念深感不滿的人,別忘了,這種觀念反而會讓有成就的人更受人尊敬,而非相反。

當做父母的驕傲地述說心肝寶貝的音樂天分與潛能時,其實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述說的,其實是子女們在學習樂器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父母並不會在孩子將小髒手放在小提琴上前,就說「我兒子說不定會成為傑出的提琴家」。他們其實會等到孩子學會了某項技能,並能夠演奏〈我有一隻小毛驢〉或「Smoke on the Water」後,才宣稱自己的孩子有天分。此時,他們似乎已將那一次次勉強通過測驗的日子,以及為此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拋諸腦後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擁有高超音樂技能的關鍵,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愈是刻意練習,技巧就愈好,這道理適用於任何一種需要技巧的活動。但刻意練習跟一般練習不同,後者通常指的是單純重複已相當熟練的事。而刻意練習則相反,它表示你正準備更上一層樓。你所練習的是對你來說困難的事,一旦能成功予以掌握,就離精通此項技能更近一步。刻意練習的特性之一,就是它並不是一件有趣的事—這也正是為何傑出的人有如鳳毛麟角的原因。

越是努力,越有天份

知名電影製片山姆‧戈德文(Sam Goldwyn)曾說過一句名言:「我愈是努力,就愈幸運。」* 對從事音樂的人來說,這句話可以改成「我愈是努力,就愈有天分。」

  • 戈德文向來以創造許多名言著稱,像是「include me out」(別把我算進去),以及「A verbal contract isn’t worth the paper it’s written on」(口頭約定連張紙都不如)等。但這句關於努力和幸運的名言,並非完全由他原創,而是改編自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的名言「我堅信運氣,而且我發現自己愈努力,運氣也就愈好。」

但事情並非僅止於此。

天分與練習時間究竟是成正比,還是成反比呢。圖/pxhere

你大概注意到了,我目前只提到了各組別的平均表現,但其中有某些學生的表現,是遠高於所屬組別的平均值的。他們花在練習上的時間,要比該組平均練習時數多出許多,而某些人即使練習時間少了許多,卻依然能夠成功。這項調查最有意思的結果之一,就是在每一組中都有「少數特例」,這些特例即使投入練習的時間,較該組平均值少了五分之一,卻仍然能成功地通過級數測驗。倘若世上真的有天分這回事,必定跟這部分有很大關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些人的天分究竟是什麼?他們是有音樂方面的天分?還是在有效的練習上特別有天分?而且,既然他們這麼有天分,為何有的人沒被分到 A 組?

我們也許可以嚴苛地說,他們不過是比較懂得練習罷了。可能他們就是有本事在每一百小時的練習中,能達到九十小時的刻意練習效果,而其他人卻只能達到三十小時。又或者他們很喜歡刻意練習的高難度挑戰,也就是不厭其煩地重複困難的部分,直到能快速流暢地彈奏為止。但若果真如此,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對天分的定義嗎?一般對這個字眼的定義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且人們還能輕易地將這種能力,運用在相關的事務上。

斯洛博達教授及其團隊還探討了這些學生在孩提時期,第一位音樂老師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他們發現最終能達到專業演奏等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是否風趣又親切。雖然,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是否風趣,並沒有老師是否專業來得重要,但很顯然,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小朋友會很努力地取悅自己喜歡的老師。反之亦然:我看過許多在小時候便放棄學音樂的人,都是因為教他們的老師有如缺乏感情的法西斯祕密警察,在家執行勤務一樣。

但其實,每個人對於天分的想法並不都相同。圖/imdb

二○○三年,心理學家蘇珊‧海拉姆和凡娜莎‧普林斯(Vanessa Prince)邀請了一百多位專業音樂人,就這一句「音樂技能是……」來造句,並發現絕大多數答案中的用詞,都以「經過學習」以及「經過養成」為主。而請非專業音樂人作答時,則較傾向使用暗示這件事涉及某種天賦的詞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論我們如何定義天分,顯然就是有一些人具有音樂天分,但卻猶如鳳毛麟角,即使是在專業音樂人的圈子裡也一樣。斯洛博達教授的研究結果認為,一百個交響樂團的團員中,只有大約十位真的具備天分。這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有天分的樂手能在練習時間少很多的情況下,達到跟其他同僚一樣高明的演奏層次。不過,在這群人中又有極少數的人,會投入跟同僚一樣多的練習時間,以成為擔綱獨奏的台柱。

那其餘百分之九十傑出樂手的驕傲父母,大概都會說自己的孩子有天分,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針對他們所有的努力,給予他們應得的肯定,才是較為正確的做法。

而從另一個極端角度誤用「天分」這個字眼的人,則是那些不實地宣稱自己是「音癡」的人。對真正的音癡來說,這的確是一大問題,或至少是音樂方面的缺陷,但幸好相當罕見。

本文摘自《好音樂的科學 II:從古典旋律到搖滾詩篇──看美妙樂曲如何改寫思維、療癒人心》大寫出版,2018 年 4 月。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迴盪在耳際的聲音——迴響與聆聽知多少!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06/28 ・204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樊家欣|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P. LEAGUE 最大咖球星林書豪加盟鋼鐵人隊,帶領鋼鐵人打出新氣象,並獲選為籃球單月最有價值球員「三連霸」,堪稱史上第一人!你,也愛打籃球嗎?當你在體育館時,是否有察覺到周圍的聲音跟平常不太一樣呢? 

迴響,能讓聲音隔空變魔術!

體育館一般有挑高的設計以及較大的室內容積,當其中有聲音產生,傳遞到周圍較硬的介質表面「反射」回來,而產生延遲和失真的現象,稱為「迴響(Reverberation)」。由於空間容積與迴響時間成正比,空間越大,迴響時間隨之延長。沒有進行吸音處理的體育館,運球聲、腳步聲、群眾吆喝聲等人造聲音將迴盪在空間中,聲音必須經過更長的時間才會完全消失,使人在體育館倍感喧騰。

 聲音傳遞出去遇到牆面,反射回來形成迴響。圖/shutterstock

善用設計,打造餘音繞樑的迴響聲學空間 

迴響在不同的空間,會因周圍反射的材質,展現不同的聲景樣貌,例如:音樂廳就是利用各種不同的「形狀」「材質」來平衡聲音,再將之導向聽眾。

早期音樂廳的「形狀」只有鞋盒式,台北國家音樂廳就是歐洲數百年經典傳統鞋盒式音樂廳,平面觀眾席的聲響很好,但是後面的眺望台座位,由於天花板空間被擋住,與前面造成相異聲場,聲音就顯得不夠飽滿;而高雄衛武營音樂廳,其內部設計柏林愛樂廳一樣,採用的是葡萄園式音響設計,所有觀眾皆處在同一個屋簷下,觀眾席如同葡萄園般由舞台四周錯落展開,享受相同的音場,因此聲響均等優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細部來看,「材質」平坦而堅硬的表面能反彈聲音、柔軟的表面可吸收聲音,粗糙的表面則會將入射的聲波散射。在牆壁和天花板上裝設經特別設計的嵌板,就能使聲音在抵達你的耳朵之前,先被調整並優化[3]。藉由空間整體的設計,能讓迴響成為小精靈,締造優美的聲學空間。

打造餘音繞樑的音樂廳。圖/shutterstock

迴響時間過長,對聆聽語音是個壞消息⋯⋯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s, ANSI)於 2002 年建議迴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少於 600 毫秒(= 0.6 秒)有最佳的語音理解和學習。在安靜的情境中,如果反射回來的語音較早抵達聽者的耳朵,則原聲和迴響會在聽覺系統裡整合,可能提升語音辨識度(Speech Recognition);而較晚抵達的迴響,則不會與原聲有加成的作用,反而會遮蔽或模糊原本的聲音,而使語音辨識表現下降。除了語音辨識度之外,也可能因聲音的失真,而使聆聽變得費力。

聆聽費力度(Listening Effort)為一更敏感的指標,在一些迴響時間過長的情境中,即使語音辨識度沒有下降,但聆聽者可能因著迴響,而使聆聽造成負擔,或進一步使記憶或理解力下降[5],相關文章可以參考連結。因此,迴響時間過長,會提高語音辨識的難度和增加聆聽費力度。

善用科技,讓聽損者輕鬆聽清楚

一般人在有迴響的地方聽講可能會覺得比較不清楚或費力,而對於有聽力損失的人來說,會更容易受到迴響的不利影響[4] [6]。因此,許多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聽損者,在聽講或聲音環境較為複雜的地方會搭配使用輔助聆聽裝置(Assistive Listening Device),如T線圈(Telecoil,又稱 T-coil)、藍芽及數位遠端麥克風等。此類裝置可將聲音訊號轉換,以無線的方式傳輸至助聽器/人工電子耳,來克服環境中迴響的干擾或距離因素,幫助聽損者聽得更清楚也更輕鬆[1] [2],相關文章也可參考連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言之,迴響在不同的聲學空間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在設計不良的空間會產生聽覺上的干擾,而在好的聲學空間則能使聆聽成為一種享受;另外,藉著輔助聆聽裝置也能幫助我們克服迴響等外部因素而有好的聆聽

參考文獻

  1. 吳彥玢(2019)。助聽器使用者使用數位遠端無線麥克風系統與動態調頻系統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研究所。
  2. 林郡儀、張秀雯(2016)。校園聽覺環境及聽覺輔具之應用發展。輔具之友,39,29-34。
  3. 凌美雪(2018年08月14日)。鞋盒式或葡萄園式、柏林愛樂黃金之音怎麼聽?自由時報。ltn.com.tw
  4. Brennan, M. A., McCreery, R. W., Massey, J. (2021). Influence of Audibility and Distortion on Recognition of Reverberant Speech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Hearing Aid Amplifi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33, 170-180. Doi: 10.1055/a-1678-3381.
  5. Picou, E. M., Gordon, J., Ricketts, T. A. (2016).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Reverberation on Listening Effort in Adults With Normal Hearing. Ear and Hearing,37(1), 1-13. Doi: 10.1097/AUD.0000000000000222.
  6. Xu, L., Luo, J., Xie, D., Chao, X., Wang, R., Zahorik, P., Luo, X. (2022). Reverberation Degrades Pitch Perception but Not Mandarin Tone and Vowel Recognition of Cochlear Implant Users. Ear and Hearing, 43(4), 1139-1150. Doi: 10.1097/AUD.0000000000001173.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5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沒有樂器,也可以有音樂!人類與音樂的悠久故事——《傾聽地球的聲音》
商周出版_96
・2022/12/14 ・323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的音樂比任何樂器都古老

早在我們雕刻象牙或骨頭之前許久,肯定已經使用聲音戲耍出旋律、和聲與節奏。現代人類所有族群都會唱歌、演奏樂器和舞蹈。

這種普遍性意味著我們的祖先早在發明樂器以前,已經是音樂的愛好者。如今所有已知的人類文化之中,音樂都出現在類似情境裡,比如愛情、搖籃曲、治療和舞蹈。這麼說來,人類的社會行為通常少不了音樂。

如今所有已知的人類文化之中,音樂都出現在類似情境裡,例如搖籃曲。圖/pixabay

化石證據同樣顯示,五十萬年前的人類已經擁有能發出現代口語和歌聲的舌骨。因此,在我們製造樂器之前幾十萬年,人類的喉嚨就已經能夠說或唱出語句或歌詞。

口語和音樂何者先出現,目前還無從確定。其他物種也具有感知語言和音樂所需的神經組織,顯示我們的語言和音樂能力只是原有能力的精緻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左右腦的劃分

人類以左腦處理口說語言(其他哺乳類或許也是在同樣的部位處理同類的聲音),其他聲音則是傳送到負責處理音樂的右腦。或許左右腦共同處理,左腦利用聲音在不同時間呈現的細微差異理解語義和語法,右腦則用音頻的差異來捕捉旋律和音色等細節。

但這個劃分並非絕對,顯示語言和音樂之間沒有明確的分隔線。語言的抑揚頓挫和音韻會啟動右腦,歌曲的語義內容卻是點亮左腦,那麼,歌曲和詩文讓我們左右腦的運作相互交織。

所有的人類文化都有這種現象,都將文字融入歌曲裡,而口說語言的意義有一部分來自語言本身的音樂性。在嬰兒時期,我們根據母親聲音的速度和音頻辨識她。成年以後,我們用音頻、拍子、力度、音質和音調傳情表意。

在文化的層面,我們結合音樂和語言,將最珍貴的知識傳遞下去:澳洲的歌行(song line);中東與歐洲的禱文吟誦、聖歌和詩篇;桑族(San)入神舞的「呼喊敘事」;以及全世界不同族群各異其趣的詠唱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文化的層面,我們結合音樂和語言,將最珍貴的知識傳遞下去。圖/pixabay

這麼說來,器樂(instrumental music)性質特殊,跟歌曲和口語有所區分。它是一種完全脫離語言的音樂。最早的製笛師也許研究出如何創造超越語言特性的音樂。在這方面,他們或許跟其他動物找到了共通性。

動物們也有音樂和語言

昆蟲、鳥類、蛙類和其他物種的聲音也許有自己的文法和句式,卻肯定不屬於人類語言的範疇。如果器樂確實讓我們感受到超越語言或先於語言的聲音,那麼這是一種矛盾的體驗。

人類對工具的使用為時不久又獨一無二,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超越語言,體驗到聲音的含義與細節。我們的動物親族或許仍然這樣體驗聲音,演化成為人類之前的祖先肯定也是。器樂或許帶領我們的感官回到工具和語言出現之前的體驗。

打擊樂的出現可能也早於口語或歌曲。由於鼓的材質多半是生活中常見的皮革或木頭,不耐久存、容易腐朽,考古學上的證據因此相當稀少。已知最早的鼓只有六千年歷史,出現在中國,但人類打鼓的歷史應該久遠得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非洲,野生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大黑猩猩都使用鼓聲做為社交信號。這些猩猩表親使用雙手、雙腳和石頭敲擊身體、地面或樹木的板根。

這意味著我們的祖先可能會擊鼓,或許用來傳達身分或領域訊息,在此同時凝聚成團結合作、節奏一致的群體。相較於其他類人猿,人類鼓聲的節拍更有規律,也更精準。有趣的是,對許多黑猩猩族群而言,用石塊敲擊樹木可說是一種儀式。

黑猩猩會選擇特定樹木,在選定的每個地點疊出石堆。牠們不但把石頭存放起來,還會將它們拋或扔向樹木,發出砰或喀嗒聲。牠們敲擊樹木時,通常一面發出洪亮的「噓喘」,一面用手腳擊打樹幹。那麼,黑猩猩和人類都會將敲擊聲、嗓音、社會展演和儀式結合在一起。

黑猩猩和人類都會將敲擊聲、嗓音、社會展演和儀式結合在一起。圖/pixabay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人類音樂的這些元素,歷史比我們的物種更悠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古老的緣起仍成謎

人類音樂最古老的根源究竟從什麼時間點開始,目前還是個謎,器樂與其他藝術形態之間的關係卻比較清楚。世上已知最古老的樂器,就埋葬在已知最古老的具象雕像旁,二者都來自洞穴裡人類遺跡的最底層。

它們底下的沉積層已經看不到人類的痕跡,而後,在更深處是尼安德塔人的工具。在地球上的這個位置,器樂和具象藝術同時出現,就在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最早抵達歐洲冰雪大地的時刻。

樂器與具象雕刻品有個共通概念,那就是物質經過三度空間的修改,可以變成活動的物件,刺激我們的感官、心靈和情感,如今我們稱之為「藝術的體驗」。笛子與雕像的並置告訴我們,在奧瑞納文化時期,人類的創意不只展現在單一活動或功能上。工匠的技藝、音樂的創新與具象派藝術彼此連結。

最早期的人類藝術也為藝術形式之間的相關性提供佐證。已知最早的繪畫是抽象的,而非具象。這些繪畫來自七萬三千年前,掩埋在南非布隆伯斯洞窟(Blombos Cave)的沉積層裡。在那個洞穴裡,有人用赭石筆在易碎的岩石上畫出交叉陰影圖案。這個圖案所在的沉積層還有其他創意作品存在,比如貝殼珠子、骨錐、矛頭和赭石鐫刻的作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布隆伯斯洞窟的貝殼珠。圖/wikipedia

只是,現階段的紀錄顯示,德國南部洞穴立體藝術品製作工藝發展的速度,可能與使用顏料的具象藝術不一樣。笛子和小雕像似乎沒有經過刻意著色,它們所在的洞穴也沒有壁畫裝飾。在這個地區,要等到更後期的馬格達連文化(Magdalenian,大約這些笛子出現後再經過兩萬年),才有明顯以赭色顏料塗畫的岩石裝飾。

馬格達林洞穴壁畫。圖/wikipedia

歐洲另一個奧瑞納文化遺址、西班牙北部的埃爾卡斯蒂洞窟(El Castillo),發展軌跡卻是不同。洞穴裡的圓盤壁畫時間超過四萬年,在同一面牆壁上有個三萬七千年前的手掌圖案。不過,據我們目前所知,這個時期在這個地區並沒有立體藝術創作。

同樣的,蘇拉威西洞穴的具象壁畫也跟任何已知雕刻作品無關。這些差異透露的,是考古紀錄有欠完整,而不是人類藝術的發展歷程。目前看來,立體藝術作品(雕像與笛子)最早發展的時間和地點似乎與繪畫不同。

見證音樂的悠久歷史

這段悠久的歷史重塑我們對更近期藝術的體驗。望著舊石器時代的笛子和小雕像,我想到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羅浮宮的人潮。有時我們會排隊幾小時,只為了看一眼人類藝術與文化的重要時刻。但在德國鄉間這座小博物館裡,我們見識到藝術更深遠的根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張開雙臂。假設我雙手之間的距離是已知人類音樂與具象藝術存在的時間,冰河期的笛子和雕刻品的位置會在我左手指尖,跟蘇拉威西的洞穴壁畫一起。各大博物館裡的主要藝術品的位置則在我右手伸直的指尖,是過去一千年來的產物。

這絕不代表過去幾百年來的藝術創作不重要,相反的,紀錄遠古人類精湛藝術的遺址和博物館既與更近期的作品相得益彰,也為人類的藝術創作尋根溯源。藝術在與每個地區的動物和環境的關係中誕生,又藉著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高超技藝與想像力向上提升。

—本文摘自《傾聽地球之聲》,2022 年 11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舞池太冷該怎麼炒熱氣氛?DJ 請下點聽不到的低頻 BASS!
Peggy Sha
・2022/12/07 ・164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espacito~Quiero respirar tu cuello despacito~」聽到這段旋律,你是不是也開始不由自主地跟著搖擺了呢?跟著音樂一起流動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假設你完全聽不到這些動感「音樂」,它還能發揮同樣的效果嗎?

科學家也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於是乎,他們把實驗室搬到舞池啦!

人會跟著聽不到的低頻音樂動次動嗎? 圖/GIPHY

超酷的實驗,就要在超酷的表演廳進行!

沒錯!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就是這麼嗨!這份研究的第一作者是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家 Daniel Cameron,他本身就是個音樂愛好者,除了會打鼓外,研究的主要方向也離不開音樂,總是在探索音樂和人類間的互動關係。

想要從事如此動感的實驗,一般的研究室可沒辦法進行,研究者們選擇的地點是麥克馬斯特大學裡面的「LIVELab」,這個地方算是個研究型表演劇院,裡面既能進行各式演出,也能同時進行各種測試和研究。

LIVELab 介紹影片。影/YouTube

劇場裡不僅有 3D 動作捕捉系統,還有可以模擬各種音樂環境的超強大 Meyer 音響系統,最重要的是,它還配備了本次研究的主角──能產生極低頻率的喇叭!普遍來說,我們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介在 20 Hz~20,000 Hz 之間,更高或更低都聽不見,那麼,問題來了:聽不見的聲音,還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偷偷來點低頻音,大家真的會感受得到嗎?

為了尋找答案,研究者邀請加拿大的電子音樂雙人組合「 Orphx」到 LIVELab 辦了場表演,並招募了一群實驗參與者來參加。想聽這場演出,需要比平常多一點點的準備。

首先,觀眾需要戴上運動感應頭帶,用以偵測舞蹈動作;再來,觀眾在參加前和參加後都需要填寫調查表,好衡量他們對於演出的喜愛程度、相關生理感受,並確認他們沒有聽到那些偷偷塞進去的低頻聲音。

加拿大的電子音樂組合 Orphx 在 2008 年的現場表演照片。圖/Wikipedia

在整整 45 分鐘的演出中,研究人員會悄悄在幕後控制撥放低頻聲音的喇叭 ,這些喇叭會撥放 8~37 Hz 間的聲音,每兩分鐘開關一次,結果發現,當喇叭開著、放出低音的時候,觀眾的運動量竟然增加了近 12%!

為什麼我們聽不到低音卻還是想跳舞?聲音能被「感受」嗎?

不過,為什麼這些超低聲音會讓人們更愛跳舞呢?研究者們現在還不知道確切的生理運作機制,但他們有些推測。研究者認為,低頻聲音雖然無法被聽見,也不會讓大腦中處理聲音的部分變得活躍,但是,卻能被神經系統的其他部分接收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meron 表示,我們腦中的前庭系統,也就是專門負責平衡感和空間感的感覺系統對於低頻刺激非常敏感。另一方面,觸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們身上的機械性受器(mechanoreceptor)同樣對於低頻的刺激很敏感,會隨著震動而移動,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站在很大聲的音響前方時,會感覺全身彷彿都在跟著震動。

圖/Pexels

或許,就是這些系統,讓我們能夠用不同的方式來「感受」到音樂、接收我們聽不見的低頻聲音。

如果想要完整了解背後的機制,勢必還要多辦幾場這樣的「科學音樂表演」,但在那之前,如果大家想要讓舞池嗨一些的話,低頻音催下去就對啦!

參考資料

  1. Want to fire up the dance floor? Play low-frequency bass
  2. Cameron, D. J., Dotov, D., Flaten, E., Bosnyak, D., Hove, M. J., & Trainor, L. J. (2022). Undetectable very-low frequency sound increases dancing at a live concert. Current Biology32(21), R1222-R1223.
  3. Low-Frequency Bass Encourages Dancing
  4. Inaudible, low-frequency bass makes people boogie more on the dancefloor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